《河西走廊》河西走廊

2020-10-12 不吐泡泡的魚

河西走廊,北接內蒙古高原,西連青藏高原,一直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當時漢武帝劉徹剛登上皇位,國土飽受匈奴人踐踏,只得每年給匈奴供奉大量貢品,在得知匈奴殺死月氏首領,並砍下其頭顱作為酒器,搶佔月氏人土地的時候,漢武帝決定派遣張騫,一路西行聯合月氏兩路夾擊匈奴。但張騫在半路卻被匈奴人擄走當了俘虜,匈奴王還讓他娶了匈奴女人。幾年來,張騫一直臥薪嘗膽,不得不說,張騫自身有著超強的韌性,但是也和這個給予他溫暖的女人,密不可分。終於,張騫找到機會逃跑了,繼續踏上尋找大月氏的路途,一路風餐露宿,備嘗艱辛。為了尋找大月氏,他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翻越帕米爾高原,路程相當於從內蒙古,走到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但此時大月氏已經從當初的遊牧生活轉變到農業勞作安定下來。聯合大月氏的計劃失敗,但張騫卻覺得不虛此行,因為西域有著不同的風土人情,物產資料,是打通漢帝國和西域的咽喉要道,漢朝必將變得強大。在返回途中,張騫時運不濟,又成了匈奴人的俘虜,張騫抓住機會再次出逃,當那個當初英姿勃發的年輕人,回到故國已變成飽經世事的中年人,十三年來的出使經歷,不禁讓人唏噓。張騫帶回來了西域地圖,物產,大談風土風貌。又協助衛青,大挫匈奴銳氣。又有後來者霍去病的徵戰,漢朝終於可以和匈奴抗衡,並在幾次戰役中取得勝利,但張騫部隊卻因為貽誤戰機,張騫被免去博望侯,淪為庶民,從高峰跌落低谷,讓人慨嘆世事變化。收復河西走廊時, 霍去病才十九歲。幾年後,張騫再次奉命出使西域,各國文化,經濟,物產,得到交流,也與中亞各國建立了良好關係。但霍去病卻再也無法看到了,年僅二十三歲的霍去病因病去世。一段波瀾壯闊的鐵血歲月落下帷幕。河西四郡敦煌,盛大輝煌之意酒泉,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武威 武功軍威張掖 斷匈奴之臂,張漢朝之臂掖漢武帝將自己徵伐西域的夢想,留在了河西走廊常惠,山西祖籍,同蘇武一樣,也被匈奴扣留,扣留了十九年,表現出非凡的智慧和才能。解憂公主,被漢武帝派去和烏孫和親。趙充國,屯田奏。五胡亂華,斯文掃地,民不聊生。當時的名門望族,一部分逃到長江流域,一部分逃到河西走廊。北魏首都平城 即今天大同裴矩,祖籍山西,恢復絲路貿易,將突厥一分為二,東突厥歸順隋西域商人,絕大部分都是粟特人扁都口,張騫進入西域的路口,幾百年後,隋煬帝楊光率再次從此通過,經過暴風雪折損近半人,在焉支山下與西域二十七國首領開展一次貿易盛會,此次西行,歷時十個月,可謂萬國博覽會。成吉思汗,西到萊茵河的維也納,北到俄羅斯草原,南到黃河邊的汴梁,阿拉伯半島沙漠,大半個歐亞大陸籠罩在蒙古帝國權威下,歐洲人把成吉思汗稱為上帝之鞭。涼州,即今天的武威肅州及嘉峪關林則徐和左宗棠湘江上的會面。左宗堂,收回新疆。馬踏飛燕,被定位中國旅遊的標誌,

相關焦點

  • 《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夢開始的地方
    《河西走廊》 4.9/5(最後一集過於政治了,不過瑕不掩瑜-0.1)我一直自詡熱愛地理,以為對中華大地的山川形勝比較了解,結果自己還是太年輕了。印象中,甘肅(乾燥+肅殺)是戈壁和稀疏草原,不像「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的江南水鄉,那裡怎麼適合人類居住呢?更別提有什麼燦爛的文化了。
  • 《河西走廊》盪氣迴腸,河西走廊
    它就是——《河西走廊》。 後記看完《河西走廊我想,《河西走廊在《河西走廊》裡,不乏溫情地提到,那些在英雄名人身後,寂寂無名的他們:陪伴在張騫身邊的匈奴妻子,跟隨霍去病徵戰河西的將士,盪氣迴腸,河西走廊。
  • 《河西走廊》筆記
    第五六集 驛站 看了就想去旅遊的地方 本來只想截圖做下小筆記的…可是系統提示所寫內容太短了,只好百度搜一些文字來充數,以下是百度百科:目錄一分鐘了解河西走廊17.1萬 54"河西走廊央視紀錄片本詞條是多義詞
  • 《河西走廊》陳寅恪評河西文化
    陳寅恪在《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中如是評價河西文化:「惟此偏隅之地,保存漢代中華文化學術,經歷東漢末、西晉之大亂,及北朝擾攘之長期,能不失墜,卒得輾轉灌輸,加入隋唐統一之混合之文化,蔚然為獨立之一源,實吾國文化史之一大業。」這是河西走廊對中原文化的回饋,更是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獨特貢獻。
  • 《河西走廊》從河西,輻射整個西部
    2015年,一帶一路付諸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始走向更高的臺階,河西走廊作為陸上絲路最重要的一環,迎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各大紀錄片排名都繞不開這部國產人文紀錄片的總統山,若不是最後一集寶藏,我還真不一定會推薦它。故事從博望侯張騫開始,他起起伏伏的人生落幕的不算輝煌,但卻名垂萬古。導演極富想像力的加入了在漠北張騫的愛情故事,更讓人體會到最為開創者張騫的艱辛和堅定。
  • 《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感想
    看這部沒想到看哭了,尤其是到後面河西走廊盛衰之際,亦中國之興衰。便想到從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的艱辛,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的輝煌,常惠、解憂公主,郭荷郭禹劉炳等儒學者,鳩摩羅什,沒有留下姓名的壁畫作者李工等藝術家,還有近現代的林則徐、左宗棠,和來自西域的使者。或許是為了建功立業,但他們內心無一不有著無比堅定的信仰和堅韌不拔的信念。我在想如果是我,面對重重困難,會怎麼做?
  • 《河西走廊》「此鳥也 安可籠哉?」
    漢帝國反擊匈奴的戰爭取得勝利,河西走廊併入中原版圖後,漢武帝開始在河西走廊設置行政機構,四郡相繼設立,長城、烽燧等防禦工事以及郵驛系統也開始向西延展。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有組織傳遞信息的國家之一,郵驛被視為「國之血脈」。自春秋戰國時代以來,國家郵驛機構就被稱為「置」。漢帝國的「置」不僅僅是傳輸公文政令的交通驛站,同時也是物資轉運站和往來公務人員的接待站。
  • 《河西走廊》一條走廊,一望千年
    不及弱冠之年的他,憑一己之力攻下河西走廊,又在23歲那年驟然辭世。宛如一顆耀眼的彗星,划過古老中國的上空,為後世兩千多年的子子孫孫,帶來河西走廊寶貴的財富,這是中國第一次將河西走廊納入版圖。或許在張騫之前,武帝還派過別的人,只是歷史只記住了成功的人而已。千年來,遊走在這條走廊上的,有將軍,有名士,有商旅,有士卒。這些人,共同構建了絲路的繁華。
  • 河西走廊,憑什麼成為漢唐的「經濟特區」?
    而山上的冰川消融,雪水匯聚成流奔湧而下,則形成了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大水系,延伸出數十條支流,滋潤著整個河西走廊,讓她變得生動而多彩。這個星球上除了海洋以外,幾乎所有的地形地貌都在這條走廊上一一呈現。
  • 《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之蒼生
    戰爭與和平,是河西走廊永恆的主題;探索與建構,是河西走廊時斷時續的樂章。1874年春,阿古柏軍入侵新疆,沙俄趁勢奪取北部的伊犁地區。與此同時,日本出兵臺灣。西北與東南邊防罕見地同時告急。但清廷衰弱,沒有足夠的資金。於是,有了一場國防大爭論。
  • 《河西走廊》為什麼要讀史
    最近在看《大唐帝陵》和《河西走廊》,《大唐帝陵》還沒更新完,於是決定把評分很高的《河西走廊》先追完。我很喜歡《河西走廊》的音樂,作曲者是雅尼,他音樂第一次聽是在初中,那時候喜歡邊寫作業邊聽輕音樂,第一次聽他的《夜鶯》驚為天曲,於是反覆循環播放。
  • 《河西走廊》經典總結摘錄
    在曾經的歷史通道上,河西走廊作為通往廣闊西部的咽喉,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更灑下過無數先輩的血汗,沉澱了太多的期待與渴望。而對於21世紀的中國人,這條橫跨東西,扼控咽喉的超級通道,戰略地位愈發凸顯,也必將肩負起更多使命。
  • 紀錄片《河西走廊》(合10集)
    河西走廊因在黃河以西,形似走廊而得名,是一段沿祁連山山腳分布,長約1000多公裡,寬十到百公裡不等的堆積平原。對比甘肅省的行政區劃圖,可以發現,河西走廊正是甘肅細長的腰部。位於武威天祝縣中部的烏鞘嶺是隴中高原與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線圖為烏鞘嶺下的漢長城,武帝時期所築(攝影©牛民)▼
  • 《河西走廊》「紀錄片」× 「旅遊宣傳片」 √
    看完《河西走廊》後,我對甘肅有了全新的認識,以後有機會要去甘肅看看,不僅僅是敦煌,還想要去親眼目睹兩千年間由荒蕪到繁盛的河西走廊。我覺得這部《河西走廊》紀錄片其實給甘肅打了很好的旅遊廣告啊哈。2. 本著對歷史的興趣來看這部片,確實增長了很多的歷史知識,以前一些不曾理解的地方也有了答案。雖然劇裡由歷史而出發演繹的故事加入了一點想像和再創作,戲劇色彩濃厚,並非完全符合史實,不過並不妨礙整體的歷史觀感。
  • 《河西走廊》「利之所在 無所不至。」
    通過造像風格的細緻比對,專家們發現,南北朝時期佛教藝術在河西走廊興起後,並非按照最短路線傳播,而是由涼州至平城,再由平城至洛陽,接著再回到長安和隴東的有趣路線,而像天水的麥積山北朝石窟和隴東的北石窟寺同樣是這條佛教石窟藝術傳播路線上留給後人不朽的藝術傑作。毫無疑問,河西走廊成為西域佛教藝術傳播到中國的第一站和駐泊地。
  • 《河西走廊》一些歷史筆記罷了
    是怎樣的金戈鐵馬 氣吞萬裡如虎啊河西之戰 全面打通河西走廊 而張騫則被免去博望侯hunyewang企圖投降 殺掉xiutuwang 收編軍隊武威 酒泉兩郡 併入中原版圖漠北大戰 全殲滅匈奴主力 封狼居胥 祭天23歲霍去病去世 把墓修成了祁連山 他來似乎就是為了打通這條路而來武威 武功軍威張掖
  • 《河西走廊》歷史縱橫,千年輪迴
    根脈——「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河西走廊是包容的,這裡的河西文化深遠影響了儒家文化的發展。 當中原陷入三百多年的大分裂與大混亂中,臨松薤谷成為了人們心之嚮往的「聖地」。我家距離馬蹄- 臨松薤谷不過百裡,那裡看到雪山、草原、森林,確實是避世的不二選擇。
  • 《河西走廊》:一部值得反覆去看的紀錄片經典
    《河西走廊》,是2015年拍的紀錄片,至今在人文紀錄片中,無法超越,是紀錄片中的經典之作,當年就得到豆瓣9.5的評分。當聽到《河西走廊》時,心靈會進入一種寧靜狀態。 這是一部能讓我們靜下來的作品! 《河西走廊》講述了從漢朝以來的歷史,其中不乏金戈鐵馬,風雲激蕩,但作品卻用詩一樣的優美筆法,娓娓道來,配上王虹老師獨具魅力的解說,餘香滿浹;大氣的配樂,宏大敘事,宏闊的攝影,形成一股清新厚重、醇香永久的史詩風格。
  • 《河西走廊》:一部值得反覆去看的紀錄片經典!
    《河西走廊》,是2015年拍的紀錄片,至今在人文紀錄片中,無法超越,是紀錄片中的經典之作,當年就得到豆瓣9.5的評分。01:一部能讓心靈寧靜的作品生活充滿了噪音,我們的耳目又慘被各種信息劫掠。當聽到《河西走廊》時,心靈會進入一種寧靜狀態。這是一部能讓我們靜下來的作品!《河西走廊》講述了從漢朝以來的歷史,其中不乏金戈鐵馬,風雲激蕩,但作品卻用詩一樣的優美筆法,娓娓道來,配上王虹老師獨具魅力的解說,餘香滿浹;大氣的配樂,宏大敘事,宏闊的攝影,形成一股清新厚重、醇香永久的史詩風格。
  • 《河西走廊》觀影記錄
    從此,包郵區的盛名從河西走廊轉移到了江浙滬?此後,河西走廊迎來的客人便是清末民初的西方探險家了。09-2. 左宗棠與林則徐居然還見過面。另外,嘉峪關的「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是左宗棠題寫的。10-1. 「春風不度玉門關」的玉門居然是個油田,而留名於大慶的王進喜竟是玉門人,青少年時期就在玉門油田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