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國內最會營銷的電視企業,當屬小米,就在前不久它高調宣布在中國市場的電視出貨量超過1000萬臺,這一度讓消費者以為小米電視是中國最大的電視企業,這顯然與事實不符,近日中國電視企業的王者TCL就高調宣布它在2019年的電視出貨量超過3200萬臺,後者的電視出貨量接近前者的三倍。
小米電視是從2016年崛起的,當時網際網路電視老大是樂視,然而樂視由於自身資金問題導致各項業務迅速敗落,樂視電視也因此受累,而小米電視則迅速結果了網際網路電視的大旗。
隨後小米電視的出貨量就開始進入高速增長的階段,2019年它在中國市場的電視出貨量達到1000萬,創下其出貨量的新高紀錄,在國內電視市場居於第一名,當然它所取得的成績也超越了樂視電視,當年樂視電視的年度出貨量最高紀錄是600萬臺、在國內電視市場位居第四名。
國內電視市場由於小米的攪局,導致傳統電視企業節節敗退,利潤下滑,2017年中國電視行業的利潤雖然低微但是整體利潤率還有1.5%左右,而隨著小米在國內市場的崛起,打響兇猛的價格戰,2019年三季度中國電視行業出現虧損、電視均價下滑,最終2019年三季度中國電視市場的零售量同比下滑3.6%、零售額更是同比大跌10.4%。
在整體電視行業出現虧損的情況下,小米電視應該還是獲得了利潤的,因為小米是一家高度重視現金流的企業,它不做虧本生意,只不過由於它充分利用了網際網路渠道因此得以降低成本,在電視價格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它依然能保持微利,而傳統電視企業則過於依賴線下渠道導致成本過高,在電視價格持續下降的情況,成本較高的傳統電視企業就會出現虧損,這是導致傳統電視企業難以應對小米電視競爭的原因。
TCL也是傳統電視企業,不過它與其他傳統電視企業有一點很不同,那就是它同時是中國第二大、全球前五大液晶面板生產企業,其旗下的華星光電擁有全球最先進的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液晶面板佔電視的成本超過六成以上,由於自行生產液晶面板,擁有全產業鏈優勢的它在成本方面也就具有了與小米電視競爭的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TCL還是小米電視的代工商,因此它熟悉小米電視的成本結構;熟悉小米電視成本的TCL也在學習小米電視推出網際網路電視品牌雷鳥電視,雷鳥電視不僅在國內市場與小米電視競爭,還出擊印度電視市場與小米電視打擂臺。TCL的這些優勢都讓它在與小米電視的競爭當中遊刃有餘。
TCL還早早開始了國際化,早在多年前它就收購了當時的全球電視巨頭之一的湯姆遜電視,雖然這也讓TCL吃了苦頭--吞下湯姆遜電視之後出現消化不良,不過多年的努力如今它在國際市場已取得競爭優勢,2019年的數據顯示它有超過六成的電視出貨量來自海外市場。
正是TCL電視所擁有的諸多優勢,讓它在2019年取得了3200萬臺電視出貨量的成績,預計其出貨量將超過LG成為全球第二大電視企業,而小米電視預計最好的成績也就是全球第五大電視企業,兩者的差距可謂天差地別,所以毫無疑問的是TCL才是中國電視行業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