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行業2019盤點:備案劇縮水超兩成 總投資168億創近5年新低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杜蔚 董興生 每經編輯:杜 毅

限薪、限古、限集……政策規範下,2019年劇集市場變幻莫測:從年初引發熱議的《都挺好》,到暑期熱播的《親愛的,熱愛的》,再到年末掀起話題的《慶餘年》;你想不到哪部劇會突然引爆市場,也猜不出流量帶動下新生代藝人所蘊藏的巨大商業價值,更意料不到一眾A股電視劇上市公司這一年的經營困頓。

一邊是監管趨嚴,另一邊是用戶的品質要求不斷提高,2019年電視劇行業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三大視頻平臺「優愛騰」哪家劇集最受觀眾喜愛?資本對劇集行業又持有怎樣的態度?

變化一:劇集「瘦身」去年備案劇降22%

2019年IP市場回歸理性,《全職高手》等IP改編、群星匯聚的「預定爆款」劇,並未如願全面點燃市場;反而是《大江大河》《小歡喜》等現實題材劇深受觀眾喜愛。

藝恩智庫數據顯示,2019年IP劇總體數量在下降,從2018年的95部下降至75部,且2019年超七成IP劇通過網絡播出。「現在我們在篩選項目的時候,最看重的就是創新性和差異化,而不會局限於大IP或者說局限於原創。」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的確,如今的觀眾和市場都十分理性,更加注重作品的內容和製作水準,而非流量明星。

此外,從過去一年整個劇集市場播出的作品來看,《2019年中國劇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上線劇集總量顯著下降,僅有351部,相較2018年的445部下降21%。不過,劇集類型卻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對此,戴瑩分析道,「現實題材的《都挺好》、懸疑刑偵的《破冰行動》、小眾電競的《親愛的,熱愛的》等作品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我覺得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創作方法來指導後續的內容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大視頻平臺中,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在重點頭部劇上覆蓋較有優勢,其中,騰訊視頻以佔比83%的絕對優勢領先頭部市場,且包攬TOP10熱播劇集中的8席。

自2015年起,電視劇似乎越拍越長,《羋月傳》共81集、《如懿傳》87集、《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70集……劇集集數過長的問題,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2019年9月,「廣電總局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40集」的相關措施已向行業徵求意見。

這意味著,電視劇進入了「瘦身」階段,劇集集數的水分將被大幅擰乾。

記者通過查閱電視劇備案信息發現,2019年全年共有905部劇、34401集,與上年同期的1163部、45731集相比,分別下滑22.2%、24.8%。與此同時,記者發現,不僅備案劇變短了,而且集數也出現4年來的首度縮水:2019年平均單部備案的電視劇集數下降至38集,而自2016年開始,劇集的平均集數為40集。

未來,變短的電視劇,將倒逼製作方更加注重作品內容和質量的打造。

與此同時,記者還注意到,2019年臺端題材發生明顯轉向,古裝劇「失寵」,包含現實主義的當代題材備受追捧。2019年製作備案的題材中,古代題材僅佔比7%為68部,較2018年同期的177部,大幅下滑61.6%;而當代題材劇則以650部,佔了所有備案劇的71.8%。份額

備案的電視劇少了,備案公司自然也在減少。中泰證券研報顯示,由於行業競爭格局變化、繳稅、監管等各方面影響,2019年截至10月參與備案公司降至569家,預計2019年全年同比下降將超過25%。

變化二:總投資規模168億 創近5年新低

影視寒冬裡,資本也更加謹慎,2019年電視劇投資規模整體下降。

《2019年中國劇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從2015年到2018年電視劇市場總投資規模不斷攀升,分別為187億元、191億元、208億元和232億元,但2019年預計投資規模為168億,創近5年歷史新低。

「整個行業正在積極調整,政策進一步加大行業監管,虛火的資本市場明顯降溫,電視劇創作正回歸理性。」在談及2019年劇集行業的變化時,君和傳媒副董事長兼CEO、美國亞洲影視聯盟執行副主席、歐亞文旅影視產業聯盟聯席副主席李軍告訴記者,「大環境的低迷倒逼電視劇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電視劇融資難,電視劇排播擁擠,上星難,劇集收視率壓力在加大,庫存劇形勢仍很嚴峻。」

此外,李軍還談到,「在網臺共振的同時,網臺競爭進一步加劇,衛視受衝擊明顯,網絡平臺播出勢頭強勁。」

不過,對於這些變化,「我更傾向這是必要的影視產業調整,是對前幾年浮躁市場的止損和變革。」思考一番後,李軍直言道,「如果說真有什麼影視寒冬,那也是高質量影視作品供給不足造成的,是那些爛片、爛劇的寒冬。不管外部環境如何,我們最重要的還是修煉內功,做好內容,提升電視劇的品質才是制勝之道。」

電視劇排播,一向都要面對市場容量有限的事實,更何況當下,視頻平臺紛紛加大對自製內容的開墾。因此,內容公司受到需求端、自製劇的擠壓,2019年不少A股電視劇公司業績承壓。

記者查閱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發現,2019年前三季度,除了華錄百納外,華策影視、慈文傳媒、歡瑞世界等8家上市電視劇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鼎龍文化(原驊威文化)淨利潤同比下滑高達1641%,當代東方、唐德影視、長城影視三家公司淨利潤下滑均超過100%,分別為-105.6%、-159.4%和-124.3%。

「前幾年,一些傳統行業的熱錢批量湧入,市場資金充裕。隨著狂熱的資本『衝』進來的,是影視行業的供給空前增強。各個創投圈的路演中,影視類項目能佔三成以上,很多影視劇拿著PPT就能拿到錢。」談到影視公司的股價和市值時,李軍直言,市場情況好,影視傳媒板頭部公司市值能逼近千億元,「而2019年以來,整個影視行業上市公司市值平均下跌72%,整體市值不足此前三分之一,一家上市公司市值下跌80%也屬正常。」

因此,「一些影視公司出現『集體性』考慮轉型,有的轉股權投資、有的轉產業投資。在市場回暖之前,這種情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李軍認為資本退潮,不是對影視市場沒信心,而是對影視內容質量和市場風險沒信心。「我覺得現在的資本市場處在心態冷靜,投資觀望中。與前幾年相比,資本市場對電影、電視劇都有所降溫,不單單只對電視劇,文化類項目的整個投資節奏都在放緩。」

變化三:平臺造星力強 成就新帶貨能手

藝恩數據顯示,2019年劇集口碑水平整體提升,品質網絡劇數量增加。

其實,隨著近年來網絡劇投資成本和製作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明星願意轉型與頭部網劇合作,不僅如此,優愛騰等視頻平臺在宣傳、提升藝人熱度方面效果顯著,為年輕藝人成為流量明星提供了沃土。

2019年,不僅楊洋、易烊千璽等流量明星分別通過《全職高手》《長安十二時辰》完成了網劇轉型,而且《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從前有座靈劍山》等熱劇還帶火了一批年輕藝人,李現、肖戰、王一博隨劇爆紅後,個人商業價值指數也得到顯著提升。

藝恩數據顯示,肖戰、易烊千璽、楊紫、王一博和李現在劇集熱播後,其個人平均商業價值指數分別為89分、87.1分、85.9分、83.4分和82.8分。商業價值指數的飆升,也助推了他們的帶貨能力,其中肖戰、易烊千璽和王一博的平均帶貨力均突破85分。

2019年傳統電視劇承壓,小眾分帳網絡劇(以下簡稱分帳劇)卻嶄露頭角——《絕世千金》以超5500萬元的金額推高分帳票房的天花板,分帳劇在短短3年多時間裡完成了3級跳。

分帳劇行業的繁榮體現了市場對於分帳形式的認可,有業內人士曾對記者表示,接下來的10年,線上C端將是一個非常強的增長引擎。因此,伴隨網際網路而生的分帳劇,憑藉其「成本相對較低,回報率較高」的優勢吸引到越來越多製片方和投資方的目光。不過,隨著播放數據高漲,分帳劇投入成本也在不斷加大。「分帳劇的集數通常在12集到24集,目前行業對一部分帳劇的普遍投入在2000萬~3000萬元,單集成本大約100多萬元。如果體量再往上走,恐怕回收成本就會很困難。」分帳劇王《絕世千金》的出品方、營銷公司映美傳媒創始人、CEO吳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

如今,不論是視頻平臺還是影視公司,都從分帳劇這片新藍海中看到了新機會。不僅有映美傳媒、新片場、哇唧唧哇等網生內容公司參與製作,還吸引到傳統頭部影視公司華誼兄弟、慈文傳媒也紛紛入局。

對此,愛奇藝戲劇中心總經理李莉曾向記者表示,「在網劇分帳商業模式中,製作方與視頻平臺之間是利益共同體的關係,受共同利益驅動,雙方都將竭盡所能,嘗試更多元的方式,創造最大收益。」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電視劇投資創5年新低:古裝劇失寵了,中國電視劇平均集數為40集
    【電視劇投資創5年新低:古裝劇失寵了,中國電視劇平均集數為40集】據藝恩智庫數據顯示,2019年IP劇總體數量在下降,從2018年的95部下降至75部,且2019年超七成IP劇通過網絡播出。
  • 獨家觀察||2019電視劇備案公示全解讀,大數據背後的行業真相
    全年電視劇備案情況已全部公示,提質減量成2019年關鍵詞。探尋備案變化背後的秘密和行業趨勢。從本次備案情況中可以看出,12月的電視劇製作行業似乎正有回暖之勢,數量達到半年以來最多。 從蒸蒸日上的一線衛視黃金劇收視率,到年底網劇的神仙打架,行業上似乎總體傳遞出一種向好的氣息。電視劇的備案情況一直被視為觀察行業變化的重要標誌,2019年的整體局面反映出哪些現象?為期近兩年的調整期是否呈現出回暖趨勢?
  • 2020首月電視劇備案不降反增,古裝題材11部持續升溫
    1月備案中,僅有唐德影視、華策影視、上海電影、芒果超媒4家上市公司有作品備案,唐德影視選擇了當代都市劇《你是我的命運》,華策影視選擇了近代革命劇《八千裡路雲和月 》和當代都市劇《老朋友》, 上海電影選擇了當代都市劇《大國畫》,芒果超媒選擇了近代革命劇《百鍊成鋼》。
  • 網絡劇2月備案:產能嚴重不足,過審數量創近1年最低紀錄
    考慮到3月份網劇規劃備案階段須提供《完成劇本創作承諾書》,上線備案完成片審查階段須提供《製作成本決算配置比例情況報告》及《演員片酬合同》複印件,而且受疫情影響,即便備案通過,也暫時無法開機等情況,網劇產能不足的情況恐怕暫時無法緩解。規划過審61部,過審數量創近1年最低紀錄相比2019年,1月份網劇已經銳減。
  • 東吳基金2019淨虧近億元排名倒數第一 2020一季度規模創近三年新低...
    財經網注意到,2019年營收淨利雙下滑同時,東吳基金規模縮水。已由去年年末的232.08億元下降到202.18億元。與此同時,管理費收入也縮水近兩成。數據統計顯示,東吳基金2019年管理費收入1.03億,同比2018年下滑了19.07%。
  • 2019年電視劇的冰與火:劇目數量縮減 現象級作品少
    近三年來,企業淨增數量逐年遞減,這也是近年來影視企業首次出現負增長。往前追溯,2017年新增影視企業為4501家,即便2018年受到了市場治理的影響,新增企業也有2105家。而從目前來看,這種趨勢或許還會延續。2019年,影視行業的投資規模也有所下降。據藝恩視頻智庫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電視劇市場總投資規模預計是168億,創下近五年來新低。
  • 2019年電視劇冰與火:劇目數量縮減 現象級作品少
    據藝恩視頻智庫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電視劇市場總投資規模預計是168億,創下近五年來新低。影視行業的投融資事件也大幅度減少,2019年僅有數十件,可見整個行業在資本市場遇到的問題比較突出。《慶餘年》海報電視劇數量進入下降通道古裝題材劇大幅下降行業的調整首先反映在作品上,2019年的電視劇作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新的趨勢。一是數量減少。
  • 2019年劇集行業盤點:《慶餘年》改變不了古裝劇的冷
    但從整體上看,由於2019年古代題材劇的政策收緊,古裝劇備案部數和集數都有了明顯下降。 根據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信息顯示,目前公布的2019年1月至11月通過拍攝備案的電視劇共計811部,而古裝備案數僅有56部,較去年同期減少過半。
  • 扒完2019年905部電視劇備案後,我們發現了其中的秘密
    2020年初,一隻巨大的黑天鵝「新冠肺炎」降臨影視行業。而實際上,在過去的一年裡,類似「黑天鵝」的事件也並不少見。2019年3月26日傳出「史上最嚴限古令」,稱大批古裝劇將遭禁播,當時正熱播的《東宮》《招搖》《倚天屠龍記》等劇也撤出平臺首播頁面。儘管隨後「限古令」解除,但不得不說,正是這麼一出,深刻影響了2019年的電視劇備案。
  • 2019年劇集行業盤點:《慶餘年》改變不了古裝的冷,《小歡喜》才是...
    但從整體上看,由於2019年古代題材劇的政策收緊,古裝劇備案部數和集數都有了明顯下降。根據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信息顯示,目前公布的2019年1月至11月通過拍攝備案的電視劇共計811部,而古裝備案數僅有56部,較去年同期減少過半。
  • 臺資項目一千四百個,總投資超兩百億美元,近兩千名臺胞創業、就業...
    原標題:臺資項目一千四百個,總投資超兩百億美元,近兩千名臺胞創業、就業江蘇淮安:「臺資高地」再出發臺資項目1400百個,總投資超200億美元,近2000名臺胞創業、就業江蘇淮安:「臺資高地」再出發( 2020-12-10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經濟·民生本報記者劉兆權、陳席元12月11
  • 光線傳媒靠《姜子牙》已進帳近4億,市值兩交易日縮水68億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12日電 12日晚,北京光線傳媒(300251,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線傳媒」)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10月11日,公司來源於電影《姜子牙》的營業收入區間約為人民幣3.60億元至人民幣4.00億元。
  • 2019年中國電視劇市場「五大趨勢」
    在此,我們結合權威數據分析2019年各大電視劇題材的表現及特點。近些年,宮廷鬥爭一直是古裝劇的重點,從《甄嬛傳》到《羋月傳》再到《如懿傳》皆是代表。而在2019年,「宮鬥劇」卻被潑了冷水。首先,衛視和平臺已播出的古裝劇裡「宮鬥」類為零。其次,「限古令」推出後,古裝劇備案大幅減少,傳奇、傳記、武打、神話等題材電視劇備案數目與2018年同期相比削減過半。
  • 限集令、軍訓式追劇、清庫存……2019年劇集市場六大現象
    2019年的中國劇集市場,跌宕起伏。從整體來看,2019年上線劇集總量下降顯著。根據騰訊發布的《2019年騰訊娛樂白皮書電視劇篇》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劇集上線總量分別是342部、360部和306部。國產劇備案及發行數量繼續下行,較前一年下滑16%。
  • 限集令、軍訓式追劇、清庫存…2019年劇集市場六大現象
    2019年的中國劇集市場,跌宕起伏。從整體來看,2019年上線劇集總量下降顯著。根據騰訊發布的《2019年騰訊娛樂白皮書•電視劇篇》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劇集上線總量分別是342部、360部和306部。國產劇備案及發行數量繼續下行,較前一年下滑16%。
  • 影視周報 | 加大扶持電影行業力度 疫情加速院線行業整合
    同時,2020年一季度網絡電影規劃備案通過數779部,上線備案通過數169部,上線佔比超21%。已過下發上線備案號的影片中,當代題材佔比超61%;古代題材大幅縮水,僅以37部佔比22%。自從去年對網絡影視進行雙重備案後,題材的調控,通過數據也反應的越來越真實。
  • 2019電視劇風向標報告:集數減少,古裝劇減半,宮廷劇消失
    11月12日,在第25屆北京電視節目秋交會上,首都影視發展智庫、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CC-Smart新傳智庫聯合發布了《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2019》。網視互聯(ID:wxs360)對《報告》進行深度解讀,通過分析2019年的政策風向和劇集市場,提前預測未來的行業趨勢。
  • 影視大事件|廣電公布2020年2月 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
    動作電影《少林寺十八羅漢》上線僅10天分帳票房近千萬獲得季軍,截至2020年2月底,愛奇藝網絡電影共有8部影片分帳票房超過千萬。 新聞來源:愛奇藝網絡電影 2020年1月,通過廣電總局拍攝規劃備案作品共計303部
  • 影視大事件|廣電公布2020年2月​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
    動作電影《少林寺十八羅漢》上線僅10天分帳票房近千萬獲得季軍,截至2020年2月底,愛奇藝網絡電影共有8部影片分帳票房超過千萬。 新聞來源:金海鷗影視 廣電公布2020年2月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 2020年2月,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63部、247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