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喝紅酒已經從兌雪碧發展到必須醒酒,的確是一種進步。但是,到底醒酒是什麼,是不是必須的?
結論是明確的,醒酒絕不是必須的。
首先,所謂的醒酒器,英文叫做decanter。decanter是動詞decant加上名詞後綴er組成的。decant的意思是把液體從一個容器轉移到另一個容器。這就是所謂的」換瓶「,這也是醒酒器最初的功能。現在國外所有對」decanting「的解釋,第一條就是把高年份(10年以內的都被列為新酒)紅酒倒入醒酒器,除掉酒中的沉澱物,使酒的顏色更晶瑩透徹。有的高級酒店,為了讓客人欣賞到酒瓶的瓶貼,感受酒的價值,除去沉澱物後,把酒倒回酒瓶裡。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使用醒酒器的話,真的有多此一舉的嫌疑。因為我們還沒有機會喝到10萬元一瓶的紅酒!
其次,有人認為把紅酒倒入decanter中,紅酒接觸氧氣而氧化,加速單寧軟化、充分釋放封閉的香氣。在這裡,提醒大家,年份久的紅酒,本身就透過軟木塞經過了氧化,因此,很多專家建議慎重」醒酒「,以免氧化過度,酒味發酸。也有人堅持認為,新酒氧化,會使酒味更像陳年紅酒。這個應該看個人的口味。紅酒不是只在醒酒器中氧化,在杯中就不氧化。比如,我嘗過朋友建議的《海岸至尊》赤霞珠美樂乾紅葡萄酒,一款典型的澳洲紅酒,可以說充滿了陽光味道的新世界紅酒的代表。我喜歡把這款紅酒倒入杯中,紅酒慢慢氧化,杯中瀰漫著果漿散發出的濃鬱芳香。不經意中,把酒杯端至面前,果香撲鼻,沁人心扉。在陶醉中,輕輕sip( 呷吸)紅酒,停留口中片刻,頓時感到太陽下成熟的葡萄飽滿的果漿沁入味蕾的每一個細胞,仿佛靈魂被果香融化,飄飄然。所以放到醒酒器又有何必要?義大利著名的巴羅洛葡萄酒莊老闆Bruno Rocca這樣評論說,
「Decanting is a double-edged sword.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oget the right glass. Young wines, never decant. Nebbiolo goes through phases inthe glass and part of the pleasure is to taste those phases.」(醒酒是一把雙刃劍。(品酒)最重要的是有一個適合品酒的酒杯。新酒,根本不要醒酒。納比奧羅(義大利北部最著名也是最主要的葡萄品種)紅酒在酒杯中完成了所有的醒酒的過程,而品酒的樂趣之一正是品嘗這個過程)
最後,高檔紅酒的醒酒過程是一種儀式的表演,呈現酒的高貴。說到此,我不禁狂笑不止。我們在酒店,服務員拿到你的酒,不由分說開瓶倒入醒酒器,你的酒瓶不見了,朋友都不知道喝的什麼酒,別說歐式的灑脫開瓶和倒酒的「演出」 就連展示你的酒的機會都沒有!因此還是省了這個儀式吧!我還遇到過這樣一件奇葩的事情,朋友好客,帶了一瓶珍藏幾十年的cognac(法國白蘭地,因為在法語區呆過的原因,我個人甚為喜歡)。出乎我意料的是,酒店服務員竟然沒有徵求主人的同意,在後廚擅自開瓶倒入醒酒器。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cognac也需要醒酒!
補充一點,我忌諱在外面酒店用他們醒酒器的原因之一,是衛生方面的考量。酒店的餐具是否乾淨我都抱有懷疑的態度,更不要說醒酒器這樣很難洗刷器皿,我真的不知道他們是否每次都認真洗刷,是如何洗刷?
對於外來文化,我們更需要在其發源地尋找真實。
關注英語單詞分解組合記憶訓練微信公眾號EasyWord123,我們告訴世界最有效,最實用,最科學的英語單詞記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