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向前人生最彷徨的時候,一次考試改變了他的人生命運

2020-12-25 山峰讀史

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必須選擇在適合自己的平臺上去努力,那樣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徐向前希望通過當一名教師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改變家庭貧困的現狀。他先後在山西省陽曲縣太原第四小學和河邊村川至中學附屬小學教書兩年多,因為給學生講解巴黎和會、辛亥革命等內容被校方辭退。父母希望再拖關係該他找工作繼續當老師,他則跑到太原去謀生尋找新的出路。在太原,閻錫山的地盤,對於一個貧寒子弟要想某得一份工作那是舉步維艱。如果徐向前堅持做一名教師,在那樣的時代,可能不僅實現不了自己的人生夢想,還可能庸碌一生。

還好,他遇到了國民師範的一個同學,同學告訴他廣州國民軍官學校在上海招生。適逢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受委託要在全國各地選拔優秀青年去報考陸軍軍官學校,當時徐向前的哥哥在太原軍隊中工作,就讓部隊中一個姓郭的軍官予以推薦徐向前去考試。就這樣徐向前和幾個同學一起踏上了大上海,去謀求更大的出路。當時對大家來說,能去上海逛一圈,已是萬幸。到了上海後發現報考的學校是孫中山先生辦的學校,中山先生一生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校,「文」就是中山大學,「武」就是黃埔軍校。

到了上海才知道考什麼,還好他順利地過了筆試。

到了上海後他才看到黃埔軍校招生的具體簡章,規定了許多的條件。比如政治、思想、學歷、身體等,要求都很嚴。考試分為筆試和口試,筆試要考作文、政治、數學,還要觀察對於三民主義了解的程度,考察性格、志趣、品格、能力等,以及將來有沒有發展希望。考試前他對自己並沒有十分的把握。政治方面看了些報紙和書,認為準備得還比較充分,作文也不怕。只有數理化,覺得比較為難。最終,初試通過。考試後的第三天徐向前和同學十幾個人都接到了錄取通知書,然後他們就去廣州參加複試。

徐向前數學幾乎考了「0」分,黃埔軍校還是錄取了他,黃埔軍校為共和國培養了一個軍事家。

徐向前在《回顧黃埔軍校》一文中寫道「我和十幾個同學從上海乘火輪船去廣州的。大家在三等艙裡,又高興又擔心。不知等待我們的前途是什麼?有人說,聽說廣州賣豬仔(就是出國當勞力),我們要是複試不上,就藉此機會到海外去。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心中有一番抱負,有一股求知救國的熱情,思想都比較單純。經過了五六天的海上行船,我們來到了廣州這個著名的大城市,在興湖旅館住下了。此時的五羊城,和北方、上海都大不一樣,革命氣氛很好。《廣州國民報》天天公開登載革命者活動的消息,孫中山大元帥的名聲很大。有一天,我們聽說孫中山在一個學校演說,就自動跑去聽,接連聽了三次,因為是頭一次看到這麼偉大的人物,只顧看人,他講的話又多是廣東話,聽不大懂。印象深的是講民主主義,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統治,要以俄為師。我們在太原國民師範讀書時聽過俄國革命,知道列寧和勞農政府,孫中山這時提出這些主張,使我們對這位革命領袖很欽佩,更加堅定了考黃埔的決心。」

「複試是在廣東高等師範學校進行的。政治試題不難,考得還可以。數學、三角、代數,因為沒有基礎,幾乎交了白卷。複試下來,大家心裡都涼了。每天蹲在小旅館裡,不知命運如何?每天心神不定地等著。有一天,突然來了通知,想不到我們山西的十幾個同學全被錄取了,大家十分高興。」儘管徐向前的數學考得不好,幾乎是0分,黃埔軍校還是錄取了他,由此可見,黃埔軍校的確是不拘一格招攬人才。

「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孫中山

黃埔第一期招收學員470人,共邊四個大隊。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偕夫人宋慶齡來到了黃埔在,在大禮堂做了演講。孫中山要求黃埔的同學:「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他教導同學們要「立志做革命軍」「要有高深學問做根本」。而且特別強調,一個革命軍人要有捨身精神,「我敢說革命黨的精神沒有別的秘訣,秘訣就在不怕死。1924年5月,徐向前成為黃埔一期的學員。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徐向前也曾加入過國民黨。

黃埔軍校第一次上課,每個人都發一張表。要求集體加入國民黨。徐向前和其他同學一樣,清一色的都成了國民黨員。徐向前還保留著喜歡讀書的好習慣。當學徒工時,常常讀書到深夜,當老師時也是如此,對書手不釋卷。當時讀了很多的書。大多是一些古文詩詞之類,到了黃埔軍校以後才有機會讀到《三民主義》《蘇聯研究》一些比較先進的書。在這一時期徐向前的思想得到了升華。對三民主義、共產主義、俄國十月革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徐向前對軍事課更是興致頗濃。他認真地進行聽講、細緻地完成作業。在這個時期,也奠定了他的一個良好的軍事素養。

性格內向的徐向前並沒有進入蔣校長的法眼。

徐向前常常一個人讀書、思考,喜歡安靜,學生眼中他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年輕人。校長蔣介石每個月都要找學生談話進行考察測試。有一天,他就把徐向前叫到辦公室。就問道,你叫什麼名字?他回答,徐象謙。你是什麼地方人?回答,山西人。你在家幹過什麼?回答,當過教員。當時的一問一答在蔣介石校長眼裡看來,實在看不出這個學生將來會有什麼出息,所以談話也沒有什麼興致可言。沒有談幾句,徐向前就走了出來。沒有想到幾年以後,徐向前成為中國的著名軍事將領,成為三大主力紅軍之一的紅四方面軍的總指揮,成為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的苦主,成為新中國的元帥。我們常說,智者多思。不說話並不代表一個人沒有水平。能說話並不代表一個人就能辦事兒,所以徐向前是一個性格內斂的人,他是心中有乾坤。

蔣先雲是徐向前的摯友,在他的影響下,徐向前加入了青年軍人聯合會。

黃埔軍校的進步學生在周恩來的組織領導下,成立了青年軍人聯合會。徐向前在蔣先雲的影響下也加入了這個聯合會。蔣先雲是湖南新田縣人,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和李立三等人一起領導了安源工人大罷工。徐向前和蔣先雲住在同一個宿舍,兩人經常聊天兒,是徐向前的良師益友。他十分欽佩蔣先雲的才幹,雖然這個同志很家境很窮,但是他讀書刻苦,作戰勇敢,是軍人的榜樣。蔣先雲在一篇文章中寫道:「革命軍的頭銜不是贈品」,他以自己的行為為革命軍做出了楷模。「我們希望革命旗幟下的軍人,不要做假革命軍」。在北伐戰爭時,蔣先雲是團長負了傷,坐著擔架指揮戰爭,犧牲時年僅28歲。徐向前在回顧黃埔軍校一文中寫道,「我們懷念初期的黃埔軍校,同時懷念蔣先云為首的青年軍人聯合會」。

第一次上戰場初露鋒芒,第二次作戰徐向前已是副排長。

徐向前第一次參加作戰是在廣州商團叛亂。當時孫中山命令警衛軍、黃埔軍校的學生、教導團趕回廣州戡亂。徐向前所在的黃埔軍校的一隊,從韶關回師廣州投入戰鬥,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戰爭,他的沉著和勇敢贏得了革命軍人的榮耀。

1925年2月,徐向前參加第一次東徵。東徵的主力軍以黃埔軍校學生軍和軍校兩個教導團為骨幹,徐向前當時已經在第一期黃埔軍校畢業。他留軍校第三期入伍生第一營任副排長,東徵的路上升為排長。徵戰的路上,士兵們熱愛徐向前這個排長。徐向前體驗到革命軍要有革命軍的本色,革命軍要有革命軍的風格。在東師回廣州的路上,徐向前和同學得到一個不幸消息。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當時徐向前聽到這個消息以後淚流滿面。但是,他永遠記著中山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

相關焦點

  • 勤,改變命運;善,改變人生
    1勤,改變命運能力是一個人的長度,勤奮是一個人的寬度。上天偏愛於勤奮的人,機遇和靈感往往只光顧有準備的頭腦,只垂青於孜孜以求的勤勉者。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童年時並不顯得聰明,3歲才學說話,父母因而認為他是一個傻子。
  • 高考是我們人生中第一個重要時刻,不但能改變生活,更能改變命運
    而如何選擇、是否盡力,決定了我們的人生之輪將駛向何方。可以說高考,是我們人生中第一個重要時刻。作為中國目前最公平的考試制度,高考,能讓每一個人在有限資源裡靠努力來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而這樣的機會,以後都不可能再有。
  • 勤,改變命運;善,改變人生!
    勤,改變命運;善,改變人生! 勤,改變命運, 善,改變人生。 這輩子只能回一次, 不要讓懶惰困住了腳步, 不要讓惡意影響了自己, 再累,別輕易放棄, 再難,別失掉本心!
  • 人生有4次改變命運的機會,第三是捷徑,第四最常見也最命苦
    很多人說,高考是人生最後一次不看臉的競爭,也是最公平的、最靠譜的跨越階層的方法。 只要你用心讀書,考到好的學校,就能接觸到更優秀的人,受到更好的教育,見識到更多的東西,同時就能擁有更高的眼界和更大的格局,如此一來,你的思想層次跟那些沒有上過學的人相比,再也不一樣了。
  • 聊聊晉帥徐向前
    而後,他先後於太原陽曲縣與老家五臺縣兩所小學任教,皆因宣傳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而被校方辭退。正感迷茫時,他得知黃埔軍校招生訊息,隨後赴廣州考試被錄取,成為黃埔一期。在校期間,較之活躍開朗的陳賡、蔣先雲等人,徐向前的表現可以說是四平八穩,不是很冒尖,曾找他談過話的蔣校長感覺他有些木訥、平庸。看來老實人就是吃虧,即便成功,也要比別人晚,都得比別人多費些周折。
  • 人生有四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很多人還剩一次!
    山高人為峰第一次:含著金鑰匙出生!這個是天註定,是個人的命運,所謂投胎是個技術活!這次機會沒法把握,生來就註定了的!第三次:通過婚姻來改變!很多人婚前一事無成,通過婚姻,尋到另一半,得到一個好的生活上的伴侶,事業上的得力助手,甚至強大的靠山!也能很好的改變命運!
  • 考試是一種信仰,考研究生可改變命運,不是逃避:十年上岸感悟
    所以,說考試是一次改變命運的途徑,是無可厚非的,是不容置疑的。過來人都明白這一點。當然很多人可能會反駁考試改變命運太過絕對,但其實大家想想改變命運,其他途徑而考試難道不是其一嗎?不能選擇其他就否定這一點。
  •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苦情人生:接受不了自己,何談改變命運?
    可是,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命運卻是別樣的坎坷悲慘。也許,只有浪漫的故事,才不負「江南第一才子」的名號。 然而,每個人行走在天地間,都面臨著變幻莫測的人生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終歸取決於自己怎樣看。有句話說:「時代拋棄你的時候,根本不會跟你打招呼。」對於唐伯虎,這樣風雲巨變的命運,也絲毫不給他一點預兆和準備,他很快就病倒了。溫室裡的花朵,習慣了陽光雨露,總無法面對突如其來的狂風驟雨。
  • 以勤改變命運,以善改寫人生
    勤奮的人,能跨越坎坷,改變命運。善良的人,能心安一生,改變人生。要想把事業做大做強,肯定會遇到很多坎坷波折,但一定要保持勤奮與善良,未來的路才會越來越順利。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物業人員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積極幫助業主解決問題,讓越來越多人因恆信感到幸福。 以善為財。善良比聰明更難,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心懷善意,往往更加幸運。明朝年間,一個張姓的軍官負責運送糧草,在路過家鄉時,他打算回家一趟,看看自己的家人。船在行駛到家鄉附近時,突然遇到大風將船打翻,船底朝上。
  • 正能量分享:你知道怎樣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和人生嗎?
    故事的主人公因為敢於向命運挑戰而獲得舉世欽敬的成功,命運在他無所畏懼的進攻面前被迫改變原來的安排。他的事跡打破了人類對命運的崇拜,證明命運不過是滿足者和失敗者聊以自慰的藉口,人們依靠知識、智慧加上毅力,就可以創造自己的命運。
  • 杭州女子失蹤案,人生《命運》就消失在化糞池裡
    命運真的沒有規律可循,能一帆風順走到人生的最後是天賜的幸運,但世上很難得有這種幸運的人!凡人只能感嘆命運的捉弄,或消極度日,或樂觀的同命運抗爭到底,都是各自人生的選擇。這是一首詩,也是一首歌,感嘆命運的不公,又甘心就此沉浮於此,努力改變自己,堅信自己一定可以改變命運!是給自己加油的一首歌,獻給所有努力想改變命運的人!既詩又歌,可堪《命運》!
  • 徐向前自創戰法,以少勝多消滅閻錫山十萬部隊,主席:怎麼做的?
    知識改變命運徐向前1901年出生於山西五臺,是十大元帥中,唯一的一位北方人。從小就生活在動亂中的徐向前,很早就明白,知識是改變命運的唯一辦法。他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所以十分支持他去念書。奈何後來深受戰爭影響,導致父母因無法承擔其讀書的費用而被迫輟學。
  • 只有人生的超越,沒有命運的安排
    銘糕重重地嘆了口氣,「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吧,這輩子只能碌碌無為了!」我默默不語。「命運的安排」這種說辭聽起來熟悉又無奈。銘糕的工作比較清閒,他的年紀也不算大,我們都勸他趁年輕多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但他卻貪圖安逸。久而久之,滿腔的熱情被消耗殆盡。有些人就是喜歡把不得意的人生歸於命運的安排。
  • 有的時候真的是命運決定了人生
    人生在世有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是什麼限制了人的思想和自由?一是外界影響,你聽到不高興的事情會影響你一天的心情或是一些鎖事幹擾你使你不開心。二是金錢,人都很物質動物,現實社會沒錢你就很難生存,你沒錢連最親的人都會拋棄你,有些女人為了錢拋棄家庭,造成離婚。其實上述歸根結底就會糾結到人的命運上來,你今天去哪裡你選擇了哪條路,路上碰到意外是命吧,一個家庭沒錢女人跑了,是命吧,說緣盡。本來家庭沒錢可別人娶了個有錢的老婆變的很有錢是命吧。
  • 他們的人生因紅樓夢而改變,卻又陰差陽錯地活成了角色的命運
    這一部電視劇成就了很多人,也成就了很多地方,許多人的命運因為這部電視劇而改變,許多拍攝基地也因為這部電視而被人們銘記。但是很巧的是,劇中的很多人,雖然因為角色而改變了人生,但是最後卻又活成了角色的命運。
  • 《寄生蟲》:知識改變命運,貪婪毀滅人生
    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改變命運,可謂是老生常談了。事實上,基宇並不是一個大學生,而是考了四次高考依然落榜的高中生。但是,從劇中可以看出,他是有知識有能力的,第一次輔導,就得到了女主人的認可。暫且不說他偽造大學通知單是對是錯,他確實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
  • 改變你人生命運的金句
    打碎你的慣性思維才能打破你的現狀,打破你的現狀才能打破你人生的壁壘。 想要得到一些新的東西就要毀掉一些舊的事物,想要改變一些舊的事物就要忍受一些新的疼痛。
  • 《含淚活著》:他想改變命運,卻被命運改變
    1989年,這個時間對我來說亦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轉折,那時候,我在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當工程師,那一年的七月,也就是在丁尚彪去往日本差不多的時間裡,我兒子出生,我成為一名母親。兒子四歲的時候我,成為第二個工廠離職的員工,離開了縣城,外出打工。
  • 無限循環電影top10:用循環人生 改變命運
    誰知他的任務失敗,在經過漫長的康復後,他再度踏上徵程,發誓要將閃滅炸彈客繩之於法。此番他以酒保身份混跡市 井,某天偶然結識了筆名「未婚媽媽」的作家(莎拉·斯努克 Sarah Snook 飾)。作家向他講述了其匪夷所思的人生。當年作家曾是名叫簡的孤兒,性格古怪的她在應聘太空公司失敗後,短暫墜入愛河,並生下一名女嬰,結果她的人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半夢半醒的人生,也是命運
    這是一隻來自希臘的後搖樂隊,No Clear Mind,2012年發布了他們組團以來的首張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