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了解徐向前的人都知道,他樸實無華,從不與人爭搶什麼。看似不堪一擊,其實胸中常有百萬雄兵。
知識改變命運
徐向前1901年出生於山西五臺,是十大元帥中,唯一的一位北方人。從小就生活在動亂中的徐向前,很早就明白,知識是改變命運的唯一辦法。他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所以十分支持他去念書。奈何後來深受戰爭影響,導致父母因無法承擔其讀書的費用而被迫輟學。放棄學業後的徐向前在父母的幫助下,到一家雜貨店做學徒。但徐向前希望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命運的想法從未動搖過,在做學徒期間,他白天盡心盡職工作,晚上不管多麼疲憊,他都會堅持拿出書本自學。後來徐向前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山西國民師範學校速成班。但速成班的學費也仍舊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擔的起的,徐向前的父親為了能夠讓兒子讀書,願意將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全部拿去賣掉,如果實在不夠,那就只能徐向前自己出去賺錢讀書了。
但徐向前對父親說到:「家裡的東西我一件都不會讓你們賣,我會自己養活自己,你們照顧好自己就可以了。」說完徐向前便獨自一個人帶著行李踏上了前往縣城的旅程。
徐向前白天上學,晚上就會出去找一些雜活幹,收工回來還會抽出一些時間來讀書,複習白天學習的知識。就這樣,兩年艱難的速成班生涯結束了,徐向前也算是順利畢業了,被安排到一個小山村裡當小學老師。
徐向前經常會給學生宣揚愛國主義思想,因此而侵犯到了一些地主階級與官僚的利益,學校迫於壓力只能將徐向前辭退。徐向前沒有怪罪學校,他知道學校也是為了明哲保身,但他從未動搖過自己的信念,面對身邊人的勸阻,他說:「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追求的精神,為什麼要為了安穩而做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呢?」
「我一直在找你,找了你八年」
被學校辭退後,徐向前隻身一人來到廣東, 加入了孫中山的部隊。後來參加北伐戰爭,這場戰爭讓徐向前徹底明白了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他願意為國家付出自己的一切。後來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徐向前順利考入並成為第一期學員,這一年他23歲。也就是在這一年,他萌生了入黨的想法。1927年成功加入我黨,4月老蔣發動政變,當時徐向前人在武漢,有人提醒他趕快逃離這裡,並在後面寫了一張紙條給他,紙條上只寫了六個字:「快跑,去找主席。」徐向前也是這麼想的,但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一直到1935年紅四方面軍與中央紅軍會師,當時徐向前擔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見到主席:「我在1927年就在找主席,找了很多年,盼了很多年,終於在今天如願了」並說出了自己對主席的第一印象:「從容大度,讓人自在,氣勢非凡,讓人敬畏,與我想像的一模一樣。」
主席笑笑說到:「我也一直在找你,找了你八年。」並頒發了一枚金質獎章給徐向前,這是對徐向前莫大的肯定。
以少勝多消滅敵軍十萬部隊,主席:你怎麼做到的?
徐向前平日裡為人低調謙遜,但戰場上的他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不管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總能打出一個漂亮的反擊戰。
徐向前之所以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出其不意」,他從不按常規出牌,他的表現常常讓敵人摸不著頭腦。
在臨汾戰役中,如果按敵我雙方力量懸殊來說,徐向前所帶領的部隊完全不是敵人的對手。但徐向前沉著穩定,根據地勢靈活做出戰術調整,創立了「土行孫戰術」。
就是利用挖地道的方式來攻擊對方,在徐向前的指揮下,一共挖出幾十條坑道,通過坑道搞爆破,成功攻克臨汾。
攻下臨汾後,他又採取集中優勢兵力,靈活作戰,將敵人挨個擊破。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將閻錫山的野戰兵團殲滅。
據相關數據顯示:徐向前一共殲滅敵方部隊十萬餘人,攻克14座縣城。當徐向前向主席匯報過具體情況後,主席追問道:「不到6萬人的部隊,短短一個月時間消滅對方十萬軍,你到底是怎麼做到的?」言語間充滿了對徐向前滿滿的讚賞與肯定。
建國後,就由誰來擔任解放軍總參謀長一事展開了討論,大家也向主席提供了很多人選,但主席擺擺手說到:「你們推薦的人都很好,但我看最合適的還是徐向前」。於是,徐向前成為新中國首位總參謀長。
1990年9月21日,89歲的徐向前於北京逝世。臨終前只留下三條遺言:「一將骨灰撒到太行山,大巴山,大別山,河西走廊;二不搞遺體告別;三不開追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