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先生是一名辦公白領,最近因為天氣原因,出現了感冒頭痛。一開始,餘先生覺得只要吃點感冒藥就可以了,但是過了幾天之後,餘先生發現,感冒引起的咳嗽、流鼻涕、嗓子不適等症狀消失了的,但唯獨頭痛一種存在。這讓餘很擔心,覺得自己是不是神經出現了問題。
特地請假到醫院檢查身體狀況,通過一系列的腦部檢查,全部都顯示餘先生的神經和血管都處於正常的狀態,這讓餘先生更奇怪了,如果自己現在難以緩解的頭痛不是頭部的問題,那又是什麼問題呢?
跟醫生描述症狀之後,並在指導下進行其他檢查,餘先生這才發現的頭痛是頸源性頭痛。
什麼是頸源性頭痛?
頸源性頭痛多數都是因為頸椎出現問題,導致頸部神經受到刺激有關。
在生活中,很多頭痛都與頸部有關,這主要是因為很多頭部的神經都與頸部有一定的聯繫。神經要到達頭部,中途就必須經過身體頸部。如果頸部本身存在一些異常,路過此處的神經就會受到影響,發生異常,這些異常就會導致頭痛的出現。
頸源性頭痛的特點的主要在枕部、頭頂、前額、眼眶周圍、頭部兩側出現鈍痛、酸痛,有時疼痛並不會太劇烈,但是因為患者的情況會持續性的存在,同時患者會伴隨脖子處的疼痛,按壓脖子周圍也出現疼痛。
哪些人容易出現頸源性頭痛?
多數頸源性頭痛患者,本身就存在有脖子僵硬、活動不靈活、脖子出現過外傷。
像餘先生這類需要久坐工作的辦公人群,長時間的久坐,並且在此期間沒有適當的進行活動,不僅會對腰部造成不適,還會對頸部造影響,很容易導致頸部僵硬,從而導致頸部問題的出現。
頸源性頭痛在很多年齡段的人群都有可能發生,甚至一些7~10歲的患者也有可能出現。而且,近幾年來,中學生頸源性頭痛的患者已經有增多的趨勢。在這中,多數於長時間的低頭讀書,導致頸部肌肉損傷有關。
如何預防頸源性頭痛?
預防頸源性頭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效保護自己的頸部。
不管是工作人群還是學生,都應該避免長時間的久坐,建議每45分鐘~1個小時就應該起身活動下頸部,以免頸部出現損傷,同時在活動的是應該有規律有節奏,不能過度劇烈,以免對頸部造成再次損傷。
如果經常感覺頸部酸痛不舒服,晚上的時候可以用溫熱毛巾輕捂酸痛的地方。這樣能有效的促進頸部的血液循壞,有效緩解頸部的酸痛。睡覺的時候,也應該保持正確的睡姿,避免落枕的出現。中午午休的時候不建議趴在桌子上睡覺,以免造成頸部損傷。
如果頸源性頭痛長期存在,應該及時就診,在通過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也能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