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節年為首
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每到這個時候
一家人歡聚一堂
其樂融融的吃頓年夜飯
預示著一整年的團團圓圓
幸福美滿
老北京人特別講究過年,尤其講究過年的吃法。民謠裡這樣唱:「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民謠裡列舉的美食:臘八粥、炸豆腐等,都是老北京春節會吃的美食。
京菜又稱京幫菜,它以北方菜為基礎,兼收各地風味後形成。北京以首都的特殊地位,集全國烹飪技術之大成,不斷地吸收各地飲食精華,吸收了漢滿等民族飲食精華的宮廷風味。京菜中,最具有特色的是涮鍋。涮鍋是北方少數民族的吃法,遼代墓壁畫中就有眾人圍火爐吃涮鍋的畫面。
魯迅先生在《藤野先生》裡寫道: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裡頭,尊為「膠菜」。在番茄鍋裡加入白菜、粉絲,改良版的老北京涮鍋別有一番滋味。有機手工薯粉的勁道,白菜煮後原有的甜味,和吸足了湯汁的豆腐,原本最是家常的東西,卻往往帶給味蕾不一樣的安慰。
北方人愛吃麵食,這道名為四喜食餅的菜品有喜迎春節之意。以麵粉烙制薄餅,卷菜而食。食材選用新鮮的豆腐、滷蛋、大豆蛋白、蔬菜等,口感豐富、趣味十足。
民謠裡唱的是北方的年,上海人過年可不蒸饅頭。上海有一樣獨特的小吃:焋[zhuàng]糕(也叫蒸糕、糯米糕),每到年關,這份誘人的小吃就將很多人兒時的記憶喚醒。沒吃到糯米糕,這個年就過的不完整。對上海人來說,這是一種隔著層層光陰、心生熱愛的氣息。「糕」「高」同音,吃的是祝福、祈禱和滋潤高興,願生活節節高。
上海菜,是中國的主要地方風味菜之一 ,又稱本幫菜,是江南地區漢族傳統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流派。所謂本幫,即本地。以濃油赤醬、鹹淡適中、保持原味、醇厚鮮美為其特色。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後為適應上海人喜食清淡爽口的口味,菜餚漸由原來的重油赤醬趨向淡雅爽口。本幫菜烹調方法上善於用糖,別具江南風味。
上海人愛的醃篤鮮原本用鹹肉、鮮肉和筍為原料。素版保留了筍,增加了花菇、萵筍、鷹嘴豆和百葉結,不但鮮味提升,還增加色彩和醇香的口感。燉煮的時候已經滿屋飄香。吃上去不會太鹹但鮮香十足,更不用擔心膽固醇和卡路裡。
受各國美食文化的影響,上海也有些許西方特色。傳統布朗尼高糖高脂。這款純素且無麩質版,用黑豆替代麵粉,用椰子油替代黃油,用低升糖指數的椰子糖替代白糖,加生核桃仁做餅底。上面的巧克力沒有用巧克力塊,全部真材實料做起,只包含可可脂、可可粉和麥芽糖。最上層撒了些花生碎和椰絲,入口甜而不膩。
廣州是一個有著豐富民間民俗風情的南粵名城,春節會「插桃花、擺年橘、團年飯、煮湯圓」。潮汕地區人,出門拜年前,會帶上一大包橘子,每走一戶親戚,就要送上橘子,無論多少,一定要是複數,然後說一些祝福的話。落座後,親戚會以潮汕功夫茶招待,臨走時,回送橘子。「所以,一天下來,你會發現早上帶幾個潮州橘子出門回來還是幾個。」因為粵語送大橘意為「大吉」,回贈是一種禮貌。
廣州菜,粵菜的代表,集南海菜、番禺菜、東莞菜、順德菜、中山菜、四邑菜等地方風味的特色,豐富精細的選材和清淡的口味是其廣受歡迎的重要原因。廣州菜味道講究「清、鮮、嫩、滑、爽、香」。這種追求清淡、追求鮮嫩、追求本味的特色,既符合廣東的氣候特點,又符合現代營養學的要求,是一種科學的飲食文化。著名的廣州菜有:椰汁冰糖燕窩、老火靚湯、煲仔飯.等。
因為要凸顯食物的本味,廣州菜對食材的要求極高,這點本身跟素食文化一致。松茸所到之處無不香氣四溢,它擅長先香奪人。以竹笙湯為底,趁熱將薄如紙的香格裡拉松茸傾覆其中等待三四十秒,待兩者互相纏綿,直至融為一體時,再搭配當季蘆蒿,湯汁將精華盡數吸收,縷縷鮮甜順著舌尖直抵味蕾深處。
取一捧新鮮的茶樹菇,用手揉撕成細絲,炸過後拌上香椿苗,再添點來自於日本的五彩芝麻,放入烤好的空心燒餅內,一口下去齒頰留香。另外搭配用珍貴的雞油菌蒸製的蛋羹,一脆一嫩既形成鮮明對比,又在口感上達到相得益彰的妙處,其美味不可言喻。
四川過年,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圓圓滿滿的一大桌,特別豐盛。進入臘月中旬,各家各戶就開始推碾湯元粉,為的就是大年初一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徵甜甜蜜蜜、團團圓圓的紅糖湯圓做準備。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戶」(串門),帶上禮品看望年長、輩份高的親戚。白天逛廟會、晚上逛燈會,就連荼館也十分熱鬧。
成都菜,川菜小吃的代表,成都自古以來就是四川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故成都菜又稱為成都官府菜。成都菜就像竹林小院門前潺溪似的,有一種小家碧玉之美。對比川菜其他較辣的金牌菜,成都的菜品更適口,糖、醋、辣椒、面醬都適量而放。
主角榆耳,配菜可以選自己喜歡的菌菇。為了顏色好看可以加一些紅黃菜椒、海藻、嫩芹菜,各種主料洗乾淨燒開水煮開鍋2分鐘撈起放涼攪拌均勻即可。用香菜、白芝麻、花椒油、紅辣椒油、香醋、醬油調味,川菜的特點是味道濃鬱,所以各種調料要重一些。如果自己做辣椒油建議買農家菜籽油,沒有菜籽油會少一些川菜的味道。
宮保是聞名中外的四川特色傳統名菜的招牌做法。這道宮保翠珍甜辣可口,十分下飯。用猴頭菇作為主食材,無論外觀還是口感都毫不遜色。
除夕夜,閩南話為「二九暝」。一家人齊聚一堂,圍爐度歲,留宿飯於明年, 曰過年飯;吃不切根的長長的菠菜,曰長年菜,寓意長年豐足。廈門人初一出門前,要當空拜禱「祭神」。清晨祭神用鮮花素果,中午祭神則用一碗春飯。春飯就是在白飯上插上紅紙做的春花。閩音「春」與「剩」諧音,春飯取其「年年有餘」的好彩頭。
廈門以閩南菜為主,其菜餚特點是鮮醇、香嫩、清淡,講究作料、善用香辣而著稱,在使用沙茶、芥末、橘汁以及藥物、佳果等方面均有獨到之處。
選用上好的羊肚菌、松茸、牛肝菌、竹笙等珍稀菌類食材熬製而成。只經過簡單的調味,保留食材原有的鮮美,是含有豐富蛋白質、多種維生素、不含任何激素、無任何副作用的天然滋補湯品,也是冬季進補的最佳之選。
寒冷氣候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強,肌體維生素代謝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冬季食補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對喜愛沙茶的廈門人來說,沙茶紅湯猴頭菇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含有較多的維生素。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耐寒能力,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就要過年啦
在老人、小孩的笑聲裡
在增添新碗筷的儀式感中
中國人
就是用這
滿桌的美味
和年年不斷的情誼
過出了濃濃的年味
除了美食
全國各地的人們還會用
各種各樣的方式慶祝春節
貼春聯、發紅包、逛廟會、看花燈
祈禱一年比一年過的紅火
本期菜品
來自
花開素食 | 北京店/成都店
席FEAST| 北京
天水蔬食 | 廣州
無味蔬食 | 廈門
莫幹山一葉山居民宿 | 湖州
CBD Kitchen工作室 | 上海
掃描二維碼
和蔬美美一起越吃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