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名家新秀線上K歌,13萬戲迷圍觀

2020-12-19 廣州日報

4月10日晚,由廣東粵劇院和騰訊「全民k歌「合作推出的「春風入戲·線上戲曲音樂節」廣東粵劇院專場舉行,10位粵劇名家新秀化身主播,與戲迷粉絲在線上度過了一個難忘之夜。據悉,這場時長90分鐘的線上戲曲音樂會,引來超過13萬人在線觀看。

看!10位粵劇名家新秀化身主播——

10位粵劇名家新秀化身主播引發粉絲狂熱

這次活動的宗旨是尋求更便捷的傳播方式弘揚粵劇藝術。在這個特殊時期,採用線上互動直播的形式,通過「全民K歌」平臺的歌房直播,由演員演唱、與觀眾互動交流,讓廣大網友過了粵劇癮,也讓更多觀眾通過網絡認識粵劇。

直播中,粵劇名家曾小敏、蔣文端、彭慶華、文汝清、李虹陶和粵劇新秀康健、莫翠屏、馬友民、朱建豪、吳碧君輪番登場,分別演唱了《女兒香之「劍歌」》《黛玉葬花》《夢會太湖》《孤舟晚望》《花落流紅》《周瑜憶小喬》《薪火·紅棉》《紅豆相思》《祖國的好山河寸土不讓》《荔枝頌》等粵劇曲目。

直播中,莫翠屏身後的粵劇頭飾展示牆

為了更好地呈現粵劇的特色,直播選擇在廣東粵劇院粵劇文化體驗館進行,選用體驗館「皇宮」「戰場」「化妝間」「服裝間」「道具間」等10個富有粵劇特色的場景作為直播場地,體現了粵劇的特色和氛圍。擅長花旦、小旦的莫翠屏演唱了《薪火·紅棉》(調寄《彩雲追月》),直播中她身後的場景是粵劇頭飾展示牆,與戲迷互動時,莫翠屏介紹了不同行當的頭飾,「工序複雜,有的頭飾,師傅要做幾個月才能完成」。

線上K歌的間隙,演員們還和戲迷在線互動。馬友民透露了自己練嗓的秘訣,「每天都要練功、練氣息,這樣才能保持最好的狀態」。康健表示,疫情期間戴口罩排練,一開始並不習慣,「希望疫情早日過去,我和馬友民的《紅絲錯》能早日跟觀眾見面」。彭慶華講述了南派粵劇藝術的特點,「要求真實的武打,希望觀眾能有直接的視覺衝擊,穩準狠,硬橋硬馬」。

4K全景聲粵劇電影《白蛇傳·情》未映先熱,已獲多個重量級獎項。曾小敏向戲迷透露,《白蛇傳·情》將於7月7日上映。她講述了拍攝戲曲電影的意義,「好的戲曲電影對戲曲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推廣方式,希望能讓更多的觀眾看到」。

文汝清講述了自己推廣粵劇的經驗,「用通俗的話語講述粵劇的知識」。蔣文端則向戲迷推薦了粵曲卡拉OK的曲目,「要有音樂性,能表現人物性格,比如《唐宮香夢證前盟》中的《痴夢》《頌牡丹》,都適合K歌」。

返場環節將直播氣氛推向高潮

特殊時期推廣粵劇的又一個新嘗試

活動於當晚8時開始,開始前直播歌房在線預約人數不斷攀升,滿屏的玫瑰、愛心助力暖場。1個半小時的直播裡,在線人數不斷攀升,戲迷大呼親切感十足,戲迷朋友紛紛留言:「好想念各位」「見到你們太親切了」「超好聽,好想在現場看你們的戲」等,直播間留言一輪接一輪。

令人驚喜的是,10位演員表演完畢還有返場環節,合唱曲目網友還可以搶麥加入視頻合唱。在返場中,蔣文端和文汝清演唱了戲迷喜愛的《紫釵緣》,曾小敏和彭慶華演唱了經典名曲《帝女花》,將直播的氣氛推至高潮。

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希望通過這種形式推廣粵劇

首次登陸K歌直播房,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表示:「感覺和現場演出的心情差不多,演員們在後臺很激動。因為疫情,很多演出取消了,我們也想了很多的辦法,希望通過線上平臺來推廣粵劇。」曾小敏說,「這是廣東粵劇院在特殊時期尋求突破,推廣粵劇的又一個新嘗試,K歌直播,演員不單演唱曲目,還化身主播,用最自然最接地氣的方式和粉絲互動,希望通過這種形式,達到全民K歌,全民粵劇。」

據悉,當晚,有超過13萬人在線觀看這場線上戲曲音樂會。

參與直播的10位粵劇名家新秀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素芹、通訊員 梁彥蘭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張素芹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張素芹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莫斯其格

相關焦點

  • 粵劇名家讓順德戲迷過足「戲癮」,業內專家呼喚「劇構」
    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下,廣東省藝研所於6月13、14日在順德舉辦「奼紫嫣紅映藝香——粵劇名家折子戲順德專場展演暨粵港澳大灣區粵劇傳承發展研討會」。本次活動由廣東粵劇院一團、佛山市藝術創作院聯合承辦。藝術家精湛的表演詮釋了世界級「非遺」粵劇的藝術底蘊,專家們也為粵劇的傳承發展建言獻策,「劇構」呼之欲出。
  • 粵劇名家陳冠卿紀念館在中山落成
    本報訊 「賣荔枝,身外是張花紅被,輕紗薄錦玉團兒……」12月23日,紀念著名粵劇編劇家、音樂家陳冠卿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在中山市香山粵劇研究院舉行。當陳冠卿的代表作《荔枝頌》在舞臺上演繹時,熟悉的曲調勾起了現場觀眾很多難忘的回憶。 陳冠卿是著名粵劇編劇家、音樂家。
  • 粵韻廣州塔晚會粵劇名家新秀精彩登場
    8 月 15 日晚,廣州塔下粵韻悠揚、紅梅綻放," 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 " 惠民演出第四期隆重推出 " 薪火相傳——粵劇名家新秀傳承專場 " 主題晚會。本期主打的藝術名家為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陳韻紅。
  • 廣州粵劇院7月安排16場演出,名家新秀齊登場
    在被疫情按下「暫停鍵」五個月之後,隨著「六一」特別節目《薪火相傳:大梅花與小梅花——粵劇名家攜小梅花歡度兒童節》晚會在廣州南方劇院上演,廣州粵劇院恢復了線下演出。7月份,廣州粵劇院更是安排了16場粵劇演出,粵劇名家新秀齊齊登場。
  • 粵劇名家「雲開唱」火爆網端
    粵劇名家和青年演員一改往常舞臺上「生旦淨末醜」的扮相,以時裝登臺。舞臺的另一端,則是全民K歌、觸電新聞、南方+客戶端等網絡平臺的熱情戲迷們。90分鐘的線上直播結束,戲迷仍意猶未盡。返場環節中,應廣大網友要求,曾小敏、文汝清演唱《白蛇傳·情之「鍾情」》,丁凡、蔣文端演唱了《唐宮香夢證前盟之「頌牡丹」》,掀起直播高潮。
  • 粵劇名家與AI機器人助陣斜槓青年
    、粵劇名家領銜、AI機器人助興的「粽情音粵」唱演會,鍾情傳統縱情跨界,助力廣州演藝復甦,為不划龍舟的端午節加戲。據悉,十餘位馳援武漢的醫護工作者將到場觀演,不到60張線下觀演預約開通即秒空,正按防疫要求進行審核後逐一通知。而作為唯一線上觀看平臺的「星海直播」,正在熱賣中。
  • 名家新秀聯袂 粵劇《譙國夫人》北京首演成功
    12月19日晚,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粵劇《譙國夫人》在北京保利大劇院舉行,該劇由國家一級演員曾小敏、歐凱明、黎駿聲、彭慶華、文汝清等聯合主演,由著名編劇王新生、梅曉擔任編劇,著名粵劇編劇家陳錦榮、青年編劇馮敏儀擔任粵劇改編,國家一級導演張平執導。
  • 名家新秀致敬經典
    (文瑤/圖)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 通訊員 文瑤)昨晚,「永恆的藝術——紀念粵劇藝術大師馬師曾、紅線女專題晚會」在廣州中山紀念堂上演。馬師曾、紅線女的弟子們與當今粵劇界一眾名家、新秀,攜手演繹馬、紅經典粵劇粵曲,為觀眾帶來一場粵劇盛宴。
  • 粵探索線上文藝新模式:好戲上網 精品線上共享
    粵劇名家丁凡、曾小敏、蔣文端、林家寶、彭慶華、文汝清、李虹陶、劉建科等人正在為即將到來的「粵韻ONLINE·致敬勞動者——『五一』粵劇演唱會」直播排練。5月1日晚,他們將通過直播的形式,為戲迷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雲端」演唱會,讓戲曲魅力「出圈」。  疫情給線下文藝活動、文藝精品創作帶來衝擊和挑戰,卻打開了線上嘗試的入口。
  • 中國—東協(南寧)粵劇大賽線上線下齊歡唱
    其中唯一的賽事活動——2020中國—東協(南寧)粵劇大賽同期舉辦。比賽中,一個個粵劇新秀唱念做打,展現青春風採,令觀眾欣喜讚嘆「戲曲藝術後繼有人」。   本屆粵劇大賽是戲劇周五大板塊活動之一,由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南寧市外事辦公室、廣西戲劇院承辦,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執行。大賽旨在推動粵劇人才成長,搭建桂粵港澳地區以及東南亞粵劇藝術愛好者友好交流的大平臺。
  • 粵劇名家齊聚酷狗直播,共同呈獻「七一」主題粵劇晚會
    7月1日,「風展紅旗如畫——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主題粵劇晚會」在酷狗直播等網絡平臺上演。來自廣東粵劇院、廣州粵劇院、珠海市文化館、中山市香山粵劇研究院的粵劇名家齊聚廣東粵劇藝術中心,用紅色經典粵劇曲目獻禮、致敬,並以網際網路直播的創新形式推廣粵劇這一富有嶺南特色的世界級「非遺」文化。據統計,本場活動累計線上觀看人數超35萬。
  • 17位粵港澳粵劇名家聯袂上演傳統名劇《胡不歸》2020粵劇新年盛會...
    17位粵港澳粵劇名家聯袂上演傳統名劇《胡不歸》2020粵劇新年盛會12月30日晚開鑼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9-12-31 一晚便可欣賞到粵港澳三地粵劇名伶各具特色的表演風格,令來自粵港澳三地的觀眾大呼過癮。
  • 粵劇仍有老廣愛 傳承面臨四障礙
    中山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俊華從2011年開始就著力於進行粵劇數位化的工作,他告訴記者,他們準備採用人工智慧技術和動作捕捉儀,將粵劇名家唱念做打的動作記錄下來使之數位化,並建立三維影像,進行存儲,今後進入這些粵劇資料庫,就能夠通過三維動畫看到名家表演。
  • 搶票|粵劇講座《燕歸人未歸》,近距離欣賞名家風採
    如果你對粵劇文化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不如跟著香港八和會館「粵劇新秀演出系列」藝術總監王超群和一眾優秀的粵劇演員
  • 30多年粵劇情緣,蔣文端:我是屬於粵劇的
    12月22日下午,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廣東粵劇院藝術指導蔣文端做客粵劇藝術博物館,在由廣東省藝術研究所主辦的《名家大講堂粵劇新傳承》系列活動上,以「我的藝術人生——蔣文端個人分享會」為主題,回顧了自己30多年來的粵劇生涯,並與臺下觀眾分享了人生故事和經歷感悟。
  • 【獎】出自粵劇藝術大師薛覺先首本名劇,由名家新秀經典重現!
    出自粵劇藝術大師薛覺先首本名劇亦是薛覺先及薛派藝術傳人的保留劇目由廣州紅豆粵劇團多位名家新秀全新復排青年文武生陳振江攜資深粵劇花旦楊小秋銜領主演
  • 《大老倌》名家訪談四月重磅推出,好玩直播間等你來!
    多年來,《粵唱粵好戲》注重打造嘉賓專訪,相繼推出如「約會名伶」「戲行有段古」「新紮師兄」「大戲派」等訪談環節,為粵劇曲藝演員提供優質的信息傳遞平臺,分享從藝心得、藝術作品和最新動態,更為廣大戲迷展示了粵劇曲藝演員幕後的一面,了解到更多幕後花絮,也感受到演員們對藝術的熱愛和付出。
  • 讓粵劇精品追趕線上線下演播風口
    近年來,廣東粵劇院遵循復排經典劇目、打磨當紅劇目、創排重點劇目「三線並進」的總體思路,在藝術創作生產的同時,打造「周末睇大戲」「新年睇大戲」「名家演出周」等品牌項目,為優秀青年演員提供了展演平臺,增加了觀眾對粵劇的喜愛度和忠誠度。「名家演出周」上座率達95%,「一票難求」成為常態。創排重點劇目。
  • 江門粵劇名家演繹粵韻芳華
    來自江門外海鎮的民主革命家陳少白,聯合其他反清志士創辦了新型粵劇戲班「志士班」,改才子佳人戲為革命粵劇,並親自創作許多革命劇本,成為粵劇的改革家,被譽為現代粵劇之父。    數十家戲院成粵劇名家演出場所  在這次展覽中,15件戲服及一批樂器引起觀眾們的關注。
  • 名家周末大舞臺|粵劇名家黎駿聲近距離為遊客展現粵劇魅力
    名家周末大舞臺|粵劇名家黎駿聲近距離為遊客展現粵劇魅力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10-18 黎駿聲的徒弟陳健超、陳駿旻、陳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