奼紫嫣紅!粵劇名家讓順德戲迷過足「戲癮」,業內專家呼喚「劇構」

2020-12-19 廣州日報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下,廣東省藝研所於6月13、14日在順德舉辦「奼紫嫣紅映藝香——粵劇名家折子戲順德專場展演暨粵港澳大灣區粵劇傳承發展研討會」。

本次活動由廣東粵劇院一團、佛山市藝術創作院聯合承辦。藝術家精湛的表演詮釋了世界級「非遺」粵劇的藝術底蘊,專家們也為粵劇的傳承發展建言獻策,「劇構」呼之欲出。

「餓戲」半年的觀眾過了把「戲癮」

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選擇在佛山順德舉辦該項活動有著特殊意義。佛山順德是粵劇、粵曲的發源地之一,近現代粵劇史上有一大批粵劇名家如白駒榮、千裡駒、馬師曾、薛覺先、羅家權、新馬師曾、羅家寶等,皆誕生於此,因而佛山順德有「粵劇曲藝之鄉」的美譽。

13日晚上的「粵劇名家順德折子戲專場展演」中,廣東粵劇院粵劇名家蔣文端、林家寶領銜主演了六個經典粵劇折子戲,包括《貴妃醉酒》《歡喜冤家鬧洞房》《活捉張三郎》《鵲橋會之「七夕銀河會」》等。他們精湛的演繹,將粵劇作為世界級非遺項目的藝術底蘊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劇場上座率不能超過總座位數的30%。但這並不影響現場觀演的熱烈氣氛,2個小時的演出中,叫好聲和掌聲不斷。有戲迷表示:「這場演出代表了廣東粵劇最高的水平!名家果然是名家,太精彩了!我都快半年沒有看戲了,今天有機會看這些名家的演出,真的太過癮了。」

廣州大學特聘教授、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康保成當晚也觀看了演出,他說:「對於粵劇,我認為應該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這六個折子戲選得非常好,每個戲都有絕活。比如,《活捉張三郎》中,武丑和花旦就配合得相當好。」

謝幕時的掌聲——

業內人士呼喚「劇構」

14日上午,主辦方舉辦研討會,將粵劇置於粵港澳大灣區的視角下進行審視和研究。圍繞人文灣區粵劇傳承發展聯動共建、新媒體時代粵劇文化傳播路徑、粵劇「擁抱」年輕人等三個議題,一眾專家學者智慧碰撞,為粵劇的傳承發展建言獻策。

廣東粵劇促進會會長、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倪惠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同出一脈,粵劇是共同的記憶和鄉愁。「粵劇一直以來注重口傳心授,重演輕研,一些大師的表演理論也很零散,南派獨特的表演風格也隨著老一輩藝術家的相繼老去而難以支撐。如何傳承粵劇的表演風格和個性是一個問題。」 倪惠英這幾年在領頭編纂《粵劇表演藝術大全》,「越編心裡越慌,敬畏心越強。如何把粵劇很好地傳承下去,是我們這一代粵劇人的歷史責任。」 倪惠英透露,《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的《唱念卷》今年將要出版。

廣州粵劇院5月31日做了一場線上直播,吸引174萬人次線上觀看。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餘勇表示,「我們院兩個團通常一年300場演出,也就40萬觀眾。雖然在線上的觀感可能不如現場,但是對粵劇的推廣很有幫助。」 餘勇透露,新排的傳統劇目《馬福龍賣箭》還沒演,但是很多觀眾已經打來電話諮詢,「可見粵劇不是沒有觀眾,關鍵是我們要出好的作品。」

廣東粵劇院副院長張晉瓊認為,新時代,傳統戲曲應該從4個方面來「圈粉」——推角兒、出戲、搭臺、造勢。「廣東粵劇院熱推的名家演出周、周末睇大戲、直播平臺,都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

佛山市藝術創作院院長夏金旺則認為粵劇應該和別的一些藝術門類多一些跨界交流,「比如,我觀察到,粵劇的海報、周邊現在都做得很不錯。跨界交流能夠更好地促進粵劇的傳承和發展。在提高品味和保證品性方面,無論哪一種藝術門類,到一定程度以後,都需要通過更綜合的領域,在更高的層面去解決問題。所以有時候我們可能還要從戲劇本身跳出來,從其他的角度來談戲劇發展的問題。」

國家一級編劇尹洪波認為粵劇迎來飛躍式的發展同時,「劇構」這個角色應該引起重視,「劇構——戲劇構作,是戲劇的整體設計師。先立意,確定題材、樣式,然後進入劇本的一度創作,隨後是二度創作將其搬上舞臺,最後是推介宣發。劇構就是一個總設計師,把這4個環節統領起來,對全程負責。」 尹洪波說。

「粵劇近年來的傳承發展做得比較好,我們之所以還要坐下來談是因為我們還有更高的目標。」主辦方省藝研所的所長王煒說,「希望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平臺上把粵劇的傳承發展做得更好。」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素芹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張素芹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吳波

相關焦點

  • 奼紫嫣紅映藝鄉,粵劇名家將在順德上演折子戲專場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下,廣東省藝術研究所將於當天在佛山順德舉行「粵劇名家順德折子戲專場展演」,14日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粵劇傳承發展研討會」。本次活動由廣東粵劇院一團、佛山市藝術創作院聯合承辦。
  • 荊楚名團讓戲迷們過足戲癮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荊楚名團聚江城——12月7日到2021年1月9日,全省14家戲曲院團攜優秀劇目來漢展演,年末歲尾的「戲碼頭」將讓武漢戲迷們過足戲癮。7日晚,由武漢楚劇院排演的劇目《萬裡茶道》將作為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的開幕演出,在中南劇場拉開帷幕。
  • 粵劇名家新秀線上K歌,13萬戲迷圍觀
    4月10日晚,由廣東粵劇院和騰訊「全民k歌「合作推出的「春風入戲·線上戲曲音樂節」廣東粵劇院專場舉行,10位粵劇名家新秀化身主播,與戲迷粉絲在線上度過了一個難忘之夜。據悉,這場時長90分鐘的線上戲曲音樂會,引來超過13萬人在線觀看。看!
  • 秦腔唱段集錦,讓你過足戲癮
    秦腔唱段集錦,讓你過足戲癮 2020-08-07 2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粵韻廣州塔晚會粵劇名家新秀精彩登場
    8 月 15 日晚,廣州塔下粵韻悠揚、紅梅綻放," 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 " 惠民演出第四期隆重推出 " 薪火相傳——粵劇名家新秀傳承專場 " 主題晚會。本期主打的藝術名家為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陳韻紅。
  • 粵劇名家陳冠卿紀念館在中山落成
    本報訊 「賣荔枝,身外是張花紅被,輕紗薄錦玉團兒……」12月23日,紀念著名粵劇編劇家、音樂家陳冠卿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在中山市香山粵劇研究院舉行。當陳冠卿的代表作《荔枝頌》在舞臺上演繹時,熟悉的曲調勾起了現場觀眾很多難忘的回憶。 陳冠卿是著名粵劇編劇家、音樂家。
  • 追戲、追戲!全國戲迷情牽崑山百戲盛典
    在蔡老的薰陶影響下,老伴周美君也成為了一位超級戲迷。兩人興趣相同,步調一致——只要聽說全國哪裡有大戲,一定不辭辛苦前往一過「戲癮」,武漢、廣州、南寧國內諸多等城市都留下過他們「追戲」的足跡。    一疊疊票根,凝聚著「追戲」的苦與樂。蔡老說,此生除了看戲,別無其它愛好。在他看來,現場「追劇」的感官愉悅和那種精神滿足感是無法言說的。
  • 河南中水寨村戲劇周演出圓滿結束 讓鄉親們過足了戲癮
    當天上午的中水寨村新時代文化廣場人聲鼎沸,四裡八鄉的鄉親們都來了,還有老人蹬著三輪裹著被子前來看戲……至此,從2018年12月25日開始持續了一周的中水寨村戲劇周演出圓滿結束,這場涵蓋豫劇、曲劇、越調3個劇種和綜藝節目的戲劇周,讓鄉親們過足了戲癮。  「平時都是在電視上看各位藝術家的表演,做夢也沒有想到王惠團長能到俺家中演出!」馬得貴高興地說。
  • 于魁智、李勝素疫後再登「戲碼頭」,武漢戲迷冒雪來看名角演出
    12月13日晚,著名老生于魁智、梅派青衣李勝素搭檔亮相京韻大舞臺,唱響2020年的「戲碼頭·全國戲曲名家名團武漢行」。這已是兩位名家連續第三年來漢演出。2018年,于魁智、李勝素以及國家京劇院團隊來漢演出新編古裝京劇《帝女花》及「名家名段演唱會」;2019年,又來漢獻演《失空斬》《斷橋》《穆桂英掛帥》《龍鳳呈祥》等名段,引發戲迷狂歡。今年歲末,國家京劇院的兩位名角再度造訪武漢。當天晚上二人領銜折子戲專場,在《扈家莊》《李逵探母》的精彩演出後,于魁智、李勝素壓軸登場,《大登殿》正式亮相。
  • 粵劇名家「雲開唱」火爆網端
    粵劇名家和青年演員一改往常舞臺上「生旦淨末醜」的扮相,以時裝登臺。舞臺的另一端,則是全民K歌、觸電新聞、南方+客戶端等網絡平臺的熱情戲迷們。90分鐘的線上直播結束,戲迷仍意猶未盡。返場環節中,應廣大網友要求,曾小敏、文汝清演唱《白蛇傳·情之「鍾情」》,丁凡、蔣文端演唱了《唐宮香夢證前盟之「頌牡丹」》,掀起直播高潮。
  • 四朵「梅花」、五臺大戲讓你過足癮(贈票)
    9月21日晚在成都錦江劇場舉行的開幕式上,市川劇院四朵「梅花」——陳巧茹、王超、王玉梅、虞佳,將攜手其他川劇名角,共同為廣大戲迷獻上精彩演出。接下來,從22日到27日,五場大幕戲將在錦江劇場輪番演出,讓觀眾們在此期間過足戲癮。
  • 粵劇仍有老廣愛 傳承面臨四障礙
    中山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俊華從2011年開始就著力於進行粵劇數位化的工作,他告訴記者,他們準備採用人工智慧技術和動作捕捉儀,將粵劇名家唱念做打的動作記錄下來使之數位化,並建立三維影像,進行存儲,今後進入這些粵劇資料庫,就能夠通過三維動畫看到名家表演。
  • 17位粵港澳粵劇名家聯袂上演傳統名劇《胡不歸》2020粵劇新年盛會...
    17位粵港澳粵劇名家聯袂上演傳統名劇《胡不歸》2020粵劇新年盛會12月30日晚開鑼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9-12-31 一晚便可欣賞到粵港澳三地粵劇名伶各具特色的表演風格,令來自粵港澳三地的觀眾大呼過癮。
  • 粵劇名家與AI機器人助陣斜槓青年
    「粽情音粵」助力廣州演藝復甦,為不划龍舟的端午加戲「粽情音粵」唱演會海報「粽情音粵」唱演會節目單廣州演藝市場逐步復工復產之際,地處西關鬧市的粵劇藝術博物館,將以一臺斜槓青年策劃、粵劇名家領銜、AI機器人助興的「粽情音粵」唱演會,鍾情傳統縱情跨界,助力廣州演藝復甦,為不划龍舟的端午節加戲。
  • 「戲碼頭——全國戲曲名家名團武漢行」活動拉開大幕 于魁智...
    12月13號晚,伴著瑞雪,戲迷期盼已久的「戲碼頭——全國戲曲名家名團武漢行」活動終於在武漢再次拉開大幕。而疫後首場演出就迎來重磅名角——著名老生于魁智與梅派青衣李勝素。這兩位京劇界的「黃金搭檔」也十分應景地在京韻大舞臺帶來了一出大團圓的戲《大登殿》。
  • B站熱門「十三咳」原版亮相江城,武漢戲迷冒雪來看名角演出
    這段視頻便是濃縮了京劇《大登殿》中,著名的「十三咳」唱段的剪輯片段,演唱者正是國家京劇院一級演員、京劇名家李勝素。12月13日晚,著名老生于魁智、梅派青衣李勝素搭檔亮相京韻大舞臺,唱響2020年的「戲碼頭·全國戲曲名家名團武漢行」。這已是兩位名家連續第三年來漢演出。
  • 鄭宜涵加盟《金釵諜影》 過足"勾心鬥角"戲癮
    近日,她一改往日硬朗的氣質,在電視劇《金釵諜影》中跨越年齡,扮演「親王」湯鎮業的老婆大福晉紫卉,過足了女人之間「勾心鬥角」的戲癮。近日,她一改往日硬朗的氣質,在電視劇《金釵諜影》中跨越年齡,扮演「親王」湯鎮業的老婆大福晉紫卉,過足了女人之間「勾心鬥角」的戲癮。高齡角色吸引參演《金釵諜影》作為《深宮諜影》的姊妹篇,可算得上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女人戲。十二個從小被安排在湯鎮業所扮演的親王身邊,伺機殺死親王的女人,是整部電視劇的精華所在。鄭宜涵在戲中扮演親王的大福晉紫卉,正是十二金釵欲除之而後快的女人。
  • 粵劇名伶演繹愛情經典,本周讓你過足戲癮
    曾獲「廣東省跨世紀之星 」、「廣東省新世紀之星 」、「2016年度文化部優秀專家 」等稱號,並榮獲第25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曾主演《白蛇傳》、《紅梅記》、《紫釵記》、《範蠡獻西施》、《狸貓換太子》、《唐宮香夢證前盟》、《洞庭良緣》、《山鄉風雲》、《南海一號》、《觀音情度韋陀天》等大批劇目,及粵劇電影《傳奇狀元倫文敘》。
  • 30多年粵劇情緣,蔣文端:我是屬於粵劇的
    12月22日下午,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廣東粵劇院藝術指導蔣文端做客粵劇藝術博物館,在由廣東省藝術研究所主辦的《名家大講堂粵劇新傳承》系列活動上,以「我的藝術人生——蔣文端個人分享會」為主題,回顧了自己30多年來的粵劇生涯,並與臺下觀眾分享了人生故事和經歷感悟。
  • 名家新秀致敬經典
    (文瑤/圖)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 通訊員 文瑤)昨晚,「永恆的藝術——紀念粵劇藝術大師馬師曾、紅線女專題晚會」在廣州中山紀念堂上演。馬師曾、紅線女的弟子們與當今粵劇界一眾名家、新秀,攜手演繹馬、紅經典粵劇粵曲,為觀眾帶來一場粵劇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