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戲、追戲!全國戲迷情牽崑山百戲盛典

2020-12-28 新華網江蘇頻道

    「進場囉,進場囉,大戲開演了……」人群中,響起蔡志雄老人渾厚的「川普」。催場鑼鼓一陣緊似一陣,他招呼身旁接受媒體採訪的老伴趕緊進場看戲。

    在苦等了一年之後,10月11日晚,81歲的蔡志雄和77歲的周美君如約趕到崑山,與一座城再續百戲盛典之約——接下來的42天內,兩位老人將與各地戲迷一道聚守崑山,享受屬於他們的戲曲「狂歡節」。

    去年,經過報導,這對來自四川成都的白髮戲迷夫妻廣受關注——為了「追戲」,他們在去年夏天作出了一個「瘋狂」的舉動——購買所有戲曲展演場次門票,打「飛的」輾轉趕到崑山,用了38天時間,將所有56場演出全部看完。

    自言是「戲痴」的蔡志雄做過木工,教過書。饑饉年代,蔡志雄唯一的精神生活就是看戲。時至今天,老人仍舊清楚記得自己整日泡在川劇、藏劇小劇院和山鄉草臺班子中的情景,「有時買不起戲票,就在演出閉幕前5分鐘時溜進劇場過把癮……」。

    在蔡老的薰陶影響下,老伴周美君也成為了一位超級戲迷。兩人興趣相同,步調一致——只要聽說全國哪裡有大戲,一定不辭辛苦前往一過「戲癮」,武漢、廣州、南寧國內諸多等城市都留下過他們「追戲」的足跡。

    一疊疊票根,凝聚著「追戲」的苦與樂。蔡老說,此生除了看戲,別無其它愛好。在他看來,現場「追劇」的感官愉悅和那種精神滿足感是無法言說的。這也是他和老伴不遠千裡,趕赴崑山看戲的原因。

    看到疫情漸漸平復,百戲盛典如期舉行,蔡老夫婦有著說不出的高興。兩個月前,他們就整理好行裝,做好觀戲準備。10月9日,蔡老和老伴從成都坐飛機到上海,再轉道崑山,終於趕上了開場大戲。兩位老人表示,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內,他們要「過足戲癮」;觀戲之餘,還要去崑山的古鎮逛逛,品嘗品嘗當地美食,「好好放鬆一下」。

    與快言快語的蔡志雄老人相比,來自南京的戲迷韓繼華則顯得內斂而沉靜。但一說起戲曲,他的面孔立即生動起來,像換了一個人。

    出生在蘇北裡下河地區的韓繼華受父母影響,從小就喜歡戲曲。孩童時代,跟隨父母趕場子看大戲是他最大的愛好。從淮劇、京劇到黃梅戲,成長歲月中,鄉村簡易舞臺上的那些生動剪影和悲喜吟唱成為他人生的美好記憶,被銘刻於心,直到步入中年。

    如今的韓繼華已經是南京一所中學的歷史老師。歲月流轉,情懷依舊,已經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對戲曲的痴迷愈加濃烈。每到寒暑假,韓繼華就會乘坐火車輾轉全國各地,一邊旅遊,一邊看戲。2018年,百戲盛典在崑山開幕,令韓繼華激動不已,他第一時間購買了套票,「全國的大戲到家門口展演,這樣的好機會當然不能錯過。」。兩屆百戲盛典,他坐高鐵在南京與崑山之間跑了數十個來回,只為過一把戲癮。

    談到自己的追戲生活,韓繼華淡淡一笑, 「作為中國人,一定要愛自己的民族文化藝術。」在韓繼華看來,戲裡戲外,都是人生百態。小時候的他喜歡豔麗的戲曲服飾,長大後,他開始沉醉於舞臺上那百轉千回的唱腔和曲折變幻故事情節。韓繼華認為,全國數百個劇種,唱念做打,都有各自的特色和魅力,比如河南的豫劇《程嬰救孤》,他每次看都會流淚。

    談及今年的百戲盛典,韓繼華充滿期待,「這次來的演員,有不少名家名角,對我們戲迷來說,是一種幸福。」 韓繼華認為,崑山市舉全市之力,為戲曲藝術傳承和創新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談到一個月後即將閉幕的百戲盛典,韓繼華表示並不會感到失落,「它不會結束,我還會繼續『追』下去!」。

    2020年是百戲盛典3年展演的收官之年。今年,來自全國的116個劇種、129個劇目(折子戲)匯聚崑山集中展演,至此,全國現存348個戲曲劇種與木偶劇、皮影戲2種戲劇形態將首次實現「大團圓」。

    這場號稱戲劇界一次創舉的盛會,為全國最高水準的戲曲藝術表演提供了平臺,也將戲曲人「撩撥」得興致盎然。他們中,除了普通戲迷,也包括業界專家大咖——如戲曲界的「百歲老人」,104歲高齡的著名戲劇理論家郭漢城先生。

    已逾百歲高齡的著名戲劇理論家郭漢城先生戲曲理論建樹豐厚,著作等身。60年來,他始終深情關注著戲曲事業的發展。雖年逾百歲,郭老仍出入劇場,發表評論,被視為戲劇人的楷模,戲曲界的驕傲。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在崑山拉開帷幕後,老人一直關注著盛會的進展情況,並通過視頻直播欣賞點評各類參演劇目。觀戲之餘,郭老還用親筆籤名、口頭傳授的方式,為百戲盛典送上祝福和期望。

    線上線下,臺前幕後;演戲說戲,觀戲評戲。金秋時節的崑山,再次成為百戲朝宗的「聖地」和海內外廣大戲迷聚焦的中心。兩屆盛典,232個劇種、274個劇目、134場演出,共計8萬人次現場觀看演出;3500萬人次戲迷觀看網絡直播,新浪微博網絡話題閱讀量達3.1億次,抖音平臺播放量1.3億次……一組組數據背後,無不是「戲曲的盛會、百姓的節日」的最好佐證。

    為了百戲盛典的舉辦,崑山全市上下付出了巨大努力。 「今年是百戲盛典三年展演的收官之年,我們將拿出崑山作為崑曲故鄉的擔當與作為,以更熱情的姿態迎接八方來賓、更優質的服務保障演出活動、更多樣的宣傳展示活動盛況,全力以赴把本屆盛典辦得更精彩、更出色、更具影響力,為戲曲文化傳承振興貢獻一份力量。」,崑山市委書記吳新明的一番話,道出了崑山百萬人民的共同心聲。

    大幕開啟,精彩繼續。這不止是一次演出,它是活著的記憶和傳承,是中華民族大家庭集體鄉愁的慰藉。在這個金秋時節,在美麗崑山,讓我們一起共同感受和見證。(海子)

相關焦點

  • 歌仔戲《僑批》亮相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開幕式
    歌仔戲《僑批》劇照(資料照片)歌仔戲《僑批》亮相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開幕式福建本土劇種見證全國劇種大團圓>東南網10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珂 見習記者 朱子微)11日晚,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在江蘇崑山開幕,來自全國25個省(區、市)的116個劇種126個劇目將在10月11日至11月下旬期間集中獻演。
  • 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這樣守正創新
    百戲盛典是中國戲曲文化史上史無前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活動。自2018年以來,用3年時間對新普查的全國348個劇種的代表性經典作品進行巡禮展示,取得了極大的社會反響,得到了專家和全國觀眾的一致好評。人們在觀看這一盛典、享受戲曲藝術之美的同時,不禁要問:崑山為什麼要花費這麼大的人力和物力來搞百戲盛典?難道僅僅是為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嗎?
  • ​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圓滿收官!
    短評:崑曲故鄉扛起文化擔當11月23日晚,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閉幕,標誌著戲曲百戲(崑山)盛典三年展演活動圓滿收官,已成為一場全國戲迷的視聽盛宴、一項文化惠民的品牌活動、一張亮麗多彩的文化名片。
  • 12位「梅花獎」得主齊聚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
    自2018年開始,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創新舉辦,先後組織30個省(區、市)232個劇種、274個劇目、134場演出,共計8萬人次現場觀看演出,網絡觀看點擊量超過3800萬人次,新浪微博累計閱讀量超過3.2億,抖音播放量超過1.3億。
  • 三年百戲盛典,崑山唱響中國聲音!
    崑山將以百戲盛典為契機,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發揮古鎮、網紅村多、交通便利等地緣優勢,探索多元化展演空間。充分利用鄉村古鎮公共空間,在古鎮、鄉村公共空間、古戲臺設置展演區,變區鎮巡演模式為景區固定點持續演出模式,吸引更多觀眾自主參與。以長三角一體化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看百戲,遊江南」主題遊線。開展周邊城市百戲推廣,與蘇州、上海、無錫戲曲頻道、電臺合作,組織戲迷來崑山。
  • 2020戲曲百戲盛典開幕,全國348個劇種「大團圓」(演出安排表)
    今年的戲曲百戲(崑山)盛典繼續秉持「戲曲的盛會、百姓的節日」辦會宗旨,匯中國百戲,展戲曲新顏。這是一次特殊的盛典,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文旅場所限流放寬至75%的背景下舉辦。這也是一場特殊的盛會,前兩年已有來自全國232個戲曲劇種、274個經典劇目在崑山進行集中展演,今年又有來自全國116個劇種、129個劇目在這裡交流展演。
  • 蘇州崑山:一臺戲賦能一座城_新作為_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_新聞...
    經過三年的持續打磨,「百戲盛典」儼然崑山的文化新名片,在廣泛播撒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火種」之餘,也展示了崑山城市新形象,激發了城市新活力,撬動起城市發展的新支點。搭一座舞臺,打造全國戲曲文化集聚區提到崑山,許多人可能會下意識地「哦」一聲:聽說過,那裡工廠很多。
  • 崑山,好一出驚豔「大戲」
    世紀「檢閱」 一城匯聚九州戲  2018年10月26日,首屆戲曲百戲盛典在崑山市拉開帷幕。盛典以「匯中國百戲,展戲曲新顏」為主題,可謂意義深刻。彼時,一份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資料令戲曲人難展「笑顏」。
  • 百戲盛典:​觀九州大戲 護劇種生態
    2019年夏天,來自四川成都年逾八旬的蔡志雄購買了2019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演出的門票,帶著老伴打「飛的」到江蘇崑山追戲。38天時間,夫妻倆看完了所有56場演出。今年初冬,蔡志雄夫婦又來了。這一次,夫妻倆得到2020戲曲百戲(崑山)盛典組委會贈送的觀演套票,在42天的時間裡,看全了來自全國25個省區市及港澳臺地區116個劇種演繹的40餘臺演出。
  • 萊州藍關戲《四知太守》亮相全國百戲盛典!
    萊州藍關戲《四知太守》亮相全國百戲盛典!(公益海報)梨園情深,粉墨登場,唱響時代歡歌華夏情深,鑼鼓鏗鏘,奏響盛世華章10月29日——30日,2020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山東折子戲專場在崑山當代崑劇院梁辰魚劇場和高新區文體活動中心劇場連續舉辦
  • 閩南歌仔大戲《陳三五娘》​亮相百戲盛典
    10月12日下午作為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第一場下鄉演出的劇目由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帶來的福建歌仔戲(薌劇)《陳三五娘》在澱山湖鎮影劇院精彩上演給廣大戲迷帶來了一場別具風味、耳目一新的閩南歌仔大戲
  • 陳鵬:百戲盛典後的一個建議、一個呼籲、一個設想
    「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是「頂層乘風揚帆、地方順勢而上」,共同創造戲曲空前盛世、盛典、盛況的典範。經過三年的百戲盛典活動,崑山在三個方面有了大的提升。一是組織工作由「緊張而有秩序」到「有條不紊」再到「遊刃有餘」,組織工作有了大幅度提升。二是軟實力帶動硬發展,以戲曲博物館為標誌的硬體建設正在全面推進。三是市民對戲曲和傳統文化的喜愛,由「似曾相識」到「津津有味」再到「戀戀不捨」。
  • 兩岸歌仔戲崑山「團圓」
    據新華社南京10月13日電(記者劉巍巍)作為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第一場下鄉演出劇目,由兩岸合作排演的福建歌仔戲(薌劇)《陳三五娘》12日上演,這也是兩岸戲曲界的又一次合作和探索。2019年,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接到2020戲曲百戲(崑山)盛典的演出邀請後,隨即對歌仔戲代表性經典作品進行梳理排序,同時向臺灣合作院團諮詢其可行性。經認真研究,雙方共同選擇《陳三五娘》作為合作排演劇目。「我們遵循各自風格特點,保留大陸和臺灣歌仔戲大同之下的小異,採用分場演出方式交錯進行,最後實現舞臺上的『團圓』。」林德和說。
  • 看戲|吉林二人轉崑山演出受好評,周莊古戲臺展演再放光彩
    11月19日晚,吉林二人轉亮相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不僅受到了現場觀眾的喜愛,在網絡直播中也收穫了廣大網友的支持。其中,央視頻、微博直播、快手直播、騰訊直播、嗶哩嗶哩直播等15個平臺的直播觀看量達343.1萬次,抖音播放量累計4.2億次,新浪微博話題閱讀量累計共7.2億次。
  • 臨邑「一勾勾」亮相戲曲百戲(崑山)盛典
    德州新聞網訊10月28日-11月1日,臨邑縣一勾勾戲曲傳習所赴江蘇省崑山市,參加了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及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山東折子戲專場」,演出獲得了圓滿成功。
  • 民間火爆卻依然瀕危 百戲盛典給這兩個劇種帶來一縷曙光
    700平米的田園鄉村大講堂裡座無虛席,戲曲百戲盛典陝西折子戲專場演出正在這裡進行。「八岔戲、大筒子常常是同臺演出的,一個班社,要傳承兩個戲,壓力實在太大,如果再不扶持,八岔戲、大筒子就真的走不了多遠了。」今年56歲的大河鎮仁海戲曲班社團長陳仁海說。  但這次來崑山進行百戲盛典展演,陳仁海又看到了一縷曙光。
  • 崑山被國家委以重任,全國聚焦
    全國目光將再一次聚焦崑山!  (崑山)盛典明天開幕了  將在崑山上演整整1個月!  部分展演劇種劇目照片  或許你不是戲迷  但這項盛典絕對不容你小覷!  自從2018年開始,百戲盛典先後組織了30個省(區、市)232個劇種、274個劇目、134場演出,被專家譽為「中國戲曲文化史上史無前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活動」。今年百戲盛典將組織剩餘的116個劇種參演,涉及25個省份,以及港澳臺地區,計劃演出19臺大戲、20臺折子戲組臺、1場戲曲晚會。
  • 潮來了,一起「破圈」 ——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江西折子戲專場觀後
    由省文化和旅遊廳精心選送的7個江西劇種劇目,組成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江西折子戲專場,於11月17日、18日在崑山上演,贛風鄱韻驚豔亮相,充分展現了江西戲曲的獨特魅力,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至此,我省23個本土戲曲劇種全部在崑山進行了展演。
  • #看百戲、遊江蘇# | 探崑曲源頭巴城、遊江南水鄉錦溪、品時令鮮味大閘蟹、賞百戲之旅限時招募中……
    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於10月11日盛大開幕,全國348個劇種首次實現「大團圓」。
  • 百戲盛典 直播預告|柳子戲《張飛闖轅門》
    劇種簡介柳子戲柳子戲,又名弦子戲,亦稱北調子,是山東主要地方戲之一,是在元、明以來「弦索」系統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曲牌體劇種,距今已有近600年歷史。我國戲曲史上曾有「南昆、北弋、東柳、西梆」四大古老劇種的記載,「東柳」既指山東柳子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