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仔戲《僑批》亮相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開幕式
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選送的兩部歌仔戲大戲《僑批》《陳三五娘》,兩場專場《福建省折子戲專場》和木偶折子戲專場《古藝新姿活傀儡》代表福建亮相本次盛典。當晚,演繹承載閩南華僑華人血淚汗水和鄉愁記憶、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僑批故事的歌仔戲《僑批》作為開幕直播劇目,在崑山文化藝術中心大劇場精彩上演。
-
兩岸歌仔戲崑山「團圓」
據新華社南京10月13日電(記者劉巍巍)作為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第一場下鄉演出劇目,由兩岸合作排演的福建歌仔戲(薌劇)《陳三五娘》12日上演,這也是兩岸戲曲界的又一次合作和探索。元宵燈下的邂逅,抗拒封建婚姻的出走,《陳三五娘》是一出廣泛流傳於閩南文化圈的歌仔戲,講述的是泉州書生陳三隨兄嫂廣南赴任,路經潮州,邂逅黃九郎之女黃五娘,一見鍾情決意求婚,幾經曲折終成眷屬的故事。
-
《陳三五娘》149回全集,演唱者:美麗心靈.
《陳三五娘下》,第91回——第149回 閩南山歌《陳三五娘》本據是根據泉州民間真實愛情故事改編,本節目由安溪閩南文化山歌協會歌手「美麗心靈」傾情演唱!「陳三五娘」是一個流傳於粵東、閩南、臺灣和東南亞潮人聚居地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
-
臺灣歌仔戲《陳三五娘》之五(第十三集至第十五集)
臺灣歌仔戲《陳三五娘》第十三集臺灣歌仔戲《陳三五娘》第十四集臺灣歌仔戲《陳三五娘》第十五集未完待續,欲觀下集敬請關注泰湖嶺茗茶公眾號!歌臺灣歌仔戲《陳三五娘》本據是根據泉州民間真實愛情故事改編!「陳三五娘」是一個流傳於粵東、閩南、臺灣和東南亞潮人聚居地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
-
宅家看好戲‖傳統經典劇目:高甲戲《陳三五娘》全本戲
1952年,陳宗熟、張清滬和蘇烏水等幾名老藝人,口述整理六集連本戲《陳三五娘》,久演不衰。《陳三五娘》自1985年拍成電視戲曲片之後,在閩南及東南亞一帶引起極大的轟動,非常盛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套《陳三五娘》的碟片。
-
閩南歌仔戲 |《陳三五娘》
歌仔戲的內容以演唱民間故事為主,劇目有《陳三五娘》、《劉秀復國》、《八仙過海》、《濟公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多強調忠孝節義,一般沒有固定劇本,至今仍沿襲以"戲先生"講戲並分配角色的方式演出。歌仔戲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歌仔戲的音樂曲調包括《七字調》、《哭詞》、《雜念調》唱腔道白則是以廈門、漳州方言合成的臺灣腔。唱詞視情節而定,可長可短。
-
荔枝出牆驚豔賞———梨園戲《陳三五娘》在華東會演後的藝術反響
①,這是至今有資料可查「陳三五娘」最早的刊本,然據《荔鏡記》最後一頁的文字說明,可知之前還有一部書刊——《荔枝記》,可惜現已失傳。這說明了「陳三五娘」在距今六百多年的明朝就有很大的社會影響,且延續綿綿,請看其後又刊印的書籍:清順治辛卯年的《荔枝記》、清道光辛卯年的《荔枝記》、清光緒甲申的《荔枝記》及解放後的口述本《陳三》等戲文,足見陳三五娘的傳奇故事在閩南的戲曲舞臺上世代傳唱而不衰。
-
12位「梅花獎」得主齊聚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
自2018年開始,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創新舉辦,先後組織30個省(區、市)232個劇種、274個劇目、134場演出,共計8萬人次現場觀看演出,網絡觀看點擊量超過3800萬人次,新浪微博累計閱讀量超過3.2億,抖音播放量超過1.3億。
-
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圓滿收官!
短評:崑曲故鄉扛起文化擔當11月23日晚,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閉幕,標誌著戲曲百戲(崑山)盛典三年展演活動圓滿收官,已成為一場全國戲迷的視聽盛宴、一項文化惠民的品牌活動、一張亮麗多彩的文化名片。
-
陳三五娘傳說(一)
林大同五娘是有婚約的,古早叫做「寸絲為定,千舍不移」,就像現時登記領了結婚證的便是合法夫妻,受法律保護,加上林大有錢有勢,官府馬上派公差追捕,在廣東福建的交界處,將傷風敗俗的陳三五娘與益春逮捕歸案。官府開庭審理,判處陳三有期徒刑五年,發配崖州充軍,崖州就是海南島。
-
萊州藍關戲《四知太守》亮相全國百戲盛典!
萊州藍關戲《四知太守》亮相全國百戲盛典!(公益海報)梨園情深,粉墨登場,唱響時代歡歌華夏情深,鑼鼓鏗鏘,奏響盛世華章10月29日——30日,2020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山東折子戲專場在崑山當代崑劇院梁辰魚劇場和高新區文體活動中心劇場連續舉辦
-
重溫《陳三五娘》 解讀潮州元素
在姚璇秋的經典劇作《陳三五娘》中,我們一起解讀潮州文化。▲點擊觀看視頻"星如燈,月如鏡,火樹銀花不夜天。"這是姚璇秋代表作《陳三五娘》中觀燈場景的唱詞,劇中姚璇秋扮演黃五娘一角,塑造了黃五娘這一真誠多情的戲劇人物形象。從此,姚璇秋與《陳三五娘》一起成為潮劇藝術不朽的傳奇。
-
2020戲曲百戲盛典開幕,全國348個劇種「大團圓」(演出安排表)
今年的戲曲百戲(崑山)盛典繼續秉持「戲曲的盛會、百姓的節日」辦會宗旨,匯中國百戲,展戲曲新顏。這是一次特殊的盛典,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文旅場所限流放寬至75%的背景下舉辦。這也是一場特殊的盛會,前兩年已有來自全國232個戲曲劇種、274個經典劇目在崑山進行集中展演,今年又有來自全國116個劇種、129個劇目在這裡交流展演。
-
陳三五娘是否真有其人
陳三感此溫情,化裝成磨鏡工匠,設法往黃府磨鏡,故意打破寶鏡,就賣身在黃府為奴,以賠償鏡價,藉機希望和五娘接近。事得五娘貼身婢女洪益春的拉線,幾經曲折,最後三人私奔,結了姻緣。這是戲文的概略。此劇原名《荔枝記》或《荔鏡記》,《陳三五娘》是民間的叫法。
-
三年百戲盛典,崑山唱響中國聲音!
崑山將以百戲盛典為契機,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發揮古鎮、網紅村多、交通便利等地緣優勢,探索多元化展演空間。充分利用鄉村古鎮公共空間,在古鎮、鄉村公共空間、古戲臺設置展演區,變區鎮巡演模式為景區固定點持續演出模式,吸引更多觀眾自主參與。以長三角一體化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看百戲,遊江南」主題遊線。開展周邊城市百戲推廣,與蘇州、上海、無錫戲曲頻道、電臺合作,組織戲迷來崑山。
-
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這樣守正創新
百戲盛典是中國戲曲文化史上史無前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活動。自2018年以來,用3年時間對新普查的全國348個劇種的代表性經典作品進行巡禮展示,取得了極大的社會反響,得到了專家和全國觀眾的一致好評。人們在觀看這一盛典、享受戲曲藝術之美的同時,不禁要問:崑山為什麼要花費這麼大的人力和物力來搞百戲盛典?難道僅僅是為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嗎?
-
跨界藝術,情牽兩岸丨2019年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在廈開幕
兩岸藝術節是閩南大戲院的年度品牌活動,經過六年的持續打造,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已成為每年金秋兩岸聯通情感、傳遞美好的盛事之一。2019年兩岸藝術節期間不僅將有豐富多彩的高端品質演出,更是力求突破常規,開拓創新,增添了新的標籤——「跨界」。
-
百戲盛典:觀九州大戲 護劇種生態
「戲曲百戲(崑山)盛典的戲好,組織得也好,各種各樣的戲都看了,很開心。每看完一場,都要在腦子裡回味很久。在一個地方就可看完九州大戲,無憾矣。」蔡志雄激動地說。自2018年起,百戲盛典已連續舉辦3年,實現了全國348個劇種以及木偶劇、皮影戲兩種戲劇形態的「大團圓」。
-
臨邑「一勾勾」亮相戲曲百戲(崑山)盛典
德州新聞網訊10月28日-11月1日,臨邑縣一勾勾戲曲傳習所赴江蘇省崑山市,參加了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及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山東折子戲專場」,演出獲得了圓滿成功。
-
五娘娘家來客 探訪陳三故地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訊 百名《陳三五娘》劇迷,從五娘故鄉廣東潮州殺到泉州,探訪陳三故裡。昨天,本報聯合泉州廣播電臺,帶領戲迷重走了一次五娘與陳三的私奔路。 車剛在洛陽陳壩村停下,劇迷們就迫不及待地跑下車,一探傳說中的陳三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