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僑批》劇照(資料照片)
歌仔戲《僑批》亮相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開幕式
福建本土劇種見證全國劇種大團圓
東南網10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珂 見習記者 朱子微)11日晚,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在江蘇崑山開幕,來自全國25個省(區、市)的116個劇種126個劇目將在10月11日至11月下旬期間集中獻演。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選送的兩部歌仔戲大戲《僑批》《陳三五娘》,兩場專場《福建省折子戲專場》和木偶折子戲專場《古藝新姿活傀儡》代表福建亮相本次盛典。當晚,演繹承載閩南華僑華人血淚汗水和鄉愁記憶、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僑批故事的歌仔戲《僑批》作為開幕直播劇目,在崑山文化藝術中心大劇場精彩上演。
戲曲百戲(崑山)盛典自2018年開始,用近三年時間對全國現存的348個戲曲劇種進行展示,將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的成果由文獻數字轉化為舞臺呈現。2018年、2019年,百戲盛典已先後組織30個省(區、市)232個劇種274個劇目進行134場演出,共計8萬人次現場觀看,演出直播點擊、新浪微博閱讀、抖音觀看人次累計近5億次。
《僑批》展兩岸劇種風採
歌仔戲是唯一根植於大陸而形成於臺灣、由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劇種。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創作演出的歌仔戲《僑批》作為今年百戲盛典的開幕大戲,讓觀眾領略到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創造的歌仔戲風採。感人淚下的精彩演出,贏得觀眾和專家們的滿滿好評。據藝術司「文藝中國」快手號、光明網新媒體矩陣等數據統計,當晚《僑批》直播觀看總量達1131.2萬人次。
《僑批》是福建省藝術精品創作機制「火花茶會」重點策劃和指導的劇目,歷經三年的艱苦創排和反覆打磨,入選福建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劇目、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並榮獲優秀劇目獎。
該劇講述了布袋戲藝人黃日興為了迎娶心愛的姑娘如意,下南洋賺錢卻被騙,踏上了「豬仔」之路。華工阿祥用自己的性命護送黃日興逃出金礦,希望他能將華工們的信件帶回家鄉。從此黃日興的性命與這些僑批緊緊地連在一起,從他手中傳遞的每一封僑批,都是他鄉之客的懷鄉之情。《僑批》將閩南人的愛、義、恩、情融入戲中,寫就了一部閩南人精神力量的讚歌。
《僑批》回溯了華僑華人在歷史上與東南亞經濟、文化的緊密聯繫,連接起海外華僑華人的情感,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引起海內外華僑華人的關注。專家評價這是一部獨特的中國故事,是獨一性的戲劇題材,是戲劇舞臺上的一個重大收穫,是對主流文化一個重大貢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歌仔戲《僑批》劇照(資料照片)
兩岸共創《陳三五娘》
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和臺灣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薪傳歌仔戲劇團共同合作的歌仔戲傳統經典劇目《陳三五娘》,於12日在戲曲之鄉澱山湖鎮影劇院上演。
源於流傳海峽兩岸的閩南民間歌仔說唱的《陳三五娘》,是歌仔戲最早的四大劇目之一。在歌仔戲傳承過程中,《陳三五娘》衍生了各種版本,其中大陸名家邵江海本、臺灣名家廖瓊枝的傳承本和大陸名家謝月池傳承的臺灣本,至今還在傳唱,尤其是廖瓊枝的傳承本,一直作為教學劇目在臺灣傳承。此次《陳三五娘》的劇本整理以這三位兩岸名家傳承本為主,創作團隊著重彰顯歌仔戲的本質特徵和美學品位以及音樂特色,令這齣大戲更加精彩紛呈。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目前臺灣團隊赴崑山演出未能成行,該劇將由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排演。兩岸歌仔戲同根同源,在當下,兩岸民間文化交流更顯示出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兩岸割不斷的血脈親情。專家認為,此次合作排演《陳三五娘》參加百戲盛典,有助於密切兩岸歌仔戲的交流往來,將推動兩岸戲曲界進一步深化合作,增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攜手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文化融合發展。
福建本土戲劇百花齊放
今年作為收官之年,為了讓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這一中華戲曲大家族的「大團圓」更為完整,百戲盛典新增了木偶戲、皮影戲展演。
泉州提線木偶戲作為我國不間斷傳承史最長、文化積澱和藝術積累最為豐厚的傀儡戲劇將參加本次盛典,由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泉州市木偶劇團)創作演出的木偶折子戲專場《古藝新姿活傀儡》,將於11月8日在崑山當代崑劇院上演。
此外,政和縣楊源四平戲劇團的四平戲《劉文昔》、邵武市三角戲(儺舞)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的三角戲《看相》、福安市平講戲藝術傳承中心的平講戲《馬匹卜駁妻·巧改婚書》、壽寧縣北路戲保護傳承中心的北路戲《燙火碗》、南平市南詞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的南詞戲《珍珠塔·贈塔》、屏南龍潭四平戲劇團的四平戲《對陣·調五方》等福建5個本土劇種的折子戲組臺演出,將於10月12日晚和13日下午分別在崑山保利文化藝術中心小劇場和周莊古戲臺展演。
我省作為戲曲大省,戲曲資源積澱豐厚、傳承久遠、形態各異,現有23個活態地方戲曲劇種。自2018年以來,我省的梨園戲、閩劇、歌仔戲(薌劇)3個本土劇種參加百戲(崑山)盛典大戲展演,莆仙戲、高甲戲、打城戲、竹馬戲、閩西漢劇、龍巖山歌戲、梅林戲、大腔戲、小腔戲、北路戲、四平戲、平講戲、詞戲、三角戲等14個本土劇種參加折子戲組臺演出,多個劇種的演出贏得了百戲盛典專家團和業界的高度讚譽,在全國平臺上展示了福建獨特地域文化和表演藝術精粹,以及劇種新時期在八閩大地傳承和發展的旺盛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