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中央,女孩在鋼琴邊矗立著,唱著古典的歌謠,眼睛中充滿光亮,唱歌時臉上的表情時而喜悅、時而哀傷、時而期盼。唱歌時的她們與平時判若兩人,一旦站上舞臺開始歌唱,她們便將自身的過人之處,展現得淋漓盡致。
李悅動情地演唱著《釵頭鳳》
12月19日,由順德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順德區合唱協會主辦,順德合唱團承辦的「美妙的時刻將來臨」李悅、彭曉獨唱音樂會正式上演,這是順德區第一次舉辦如此高規格的高中生音樂會。演唱會還特邀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碩士研究生黎原奇和鋼琴藝術指導冀璠前來助陣。
李悅演唱陸遊的《釵頭鳳》,悽美的旋律中表達著詞人難以言表的悽楚痴情,李悅通過自身忘情地演繹,歌聲中傳遞著濃濃的眷念和相思之情。而演唱此種帶有複雜情緒的歌曲是李悅的特長。彭曉演唱的歌曲歡快又活潑,尤其是當晚的主題曲《美妙的時刻即將來臨》,通過彭曉樂曲中傳達的情緒和力量,讓人感受到蘇珊娜對愛情的美好嚮往和無限期待。
彭曉的演唱風格更加明亮歡快
李悅和彭曉現均就讀於順德區實驗中字,系高三學生,她們從小酷愛音樂,均是小學就進入順德必達少兒合唱團學習合唱和音樂知識,分別從初中和高一至今師從順德區合唱協會會長、順德區「金鳳展翅」文藝育才計劃導師,抒情女高音歌唱家吳莉婭老師進行一對一的聲樂訓練。吳老師介紹道:「她們倆性格完全不一樣,各有所長。」吳莉婭稱,李悅的性格更加小心謹慎,非常的自律認真,凡事追求完美。彭曉的性格則是活潑幽默的,遇到大場面也不會過多的拘謹,心態放得開。
「唱歌很累的,但我們樂在其中」
獨唱的前一天,在接受城網君採訪時,李悅和彭曉均壓低著聲音講話,這是演唱前保護嗓子的通行辦法。或許在一般人看來,上臺唱歌才短短幾分鐘時間,似乎很輕鬆。但實際上,唱歌非常的消耗體力,不用話筒也要讓聲音在整個大廳迴蕩,需要全身肌肉共同發力。
她們在光彩四溢的舞臺上發光發熱,也在堆滿了樂譜的音樂教室中揮汗如雨。歌唱的事業仍舊前路漫漫,但阻止不了她們勇往直前地追求目標。這種不懈追求來自順德水鄉音樂,來自賽龍舟精神,來自漁舟唱晚,更多來自心靈深處對家鄉的熱愛。
音樂老師龍老師不僅是現場的觀眾之一,同時也是順德合唱團的一名成員。她談到,作為兩名高中生李悅和彭曉已經非常厲害了,可以看出她們的唱歌中流露著真情,讓人能體會歌曲的特色和傳達出的情緒。
不斷突破瓶頸尋找新高度
舞臺上熠熠發光的兩人其實在學習音樂上遇到不少艱難險阻,但她們總能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一點點成長進步。今年疫情期間,因為上網課學聲樂的效果不好,所以彭曉的唱功一直停滯不前,心中非常著急,後來在疫情控制之後,在吳莉婭面對面的輔導之下,彭曉的水平便突飛猛進。
李悅與吳莉婭老師在座談會上交流舉辦此次演唱會的感受
李悅還向城網君透露,自己第一次上臺演唱是在北滘,那個時候還是童聲,沒有太多的技巧,雖然大家的反響不錯,但自己知道唱歌的時候不僅手腳都在顫抖,同時連聲音都在止不住得顫抖。如今在國內外賽場上身經百戰的她,面對任何比賽都能坦然面對,舞臺經驗遠遠超出同齡的聲樂生。
未滿十八歲的她們,雖然自己的聲帶還未發育完全成熟,但是她們對未來的生活已經有相對明確的方向。彭曉說:「我希望能夠通過唱歌多掙錢,養活自己的同時也將自己的聲樂心得接力傳遞。」李悅說:「我想通過自身的努力為國家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音樂會的成功舉辦為順德繼承和發展聲樂藝術,營造和豐富順德的文化氛圍,讓廣大市民對順德區本土學生學習音樂、鑽研藝術的學生有更全面更深入地認識和了解。更讓有一定藝術水平的學生有良好的展示舞臺和藝術實踐機會,為順德本土培養更多的聲樂藝術接班人、傳承人,為順德文化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邵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