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辰語初聽
插畫 / Susan
坊間傳聞,最近宋仲基「國民老公」的地位岌岌可危
原因是妹紙們都愛上了一隻邪魅狷狂、自帶反差萌屬性、男友力MAX的狐狸!
這部劇太火了,劇中唯一能跟男女豬腳分庭抗禮的,是~一~只~叫~作~閃~電~的~樹~懶~
論新晉網紅的上位史,這真的不是慢~放~啊!
我們大愛這隻慢~慢~的~樹~懶
但在生活中,我們卻常常是焦躁的朱迪
拿筆者自己來說,這些年東跑西顛的窮遊路,我也曾執念於蓋章式的暴走,可這些「集郵」帶給我的樂趣,卻遠遠不如放慢腳步時,看到的風景,見過的人們,拂過耳畔的清風……
人總是在這樣的,小鎮的年輕人紛紛到大城市去討生活。而厭倦了水泥叢林的都市人,卻選擇到鄉村去放慢節奏、休憩心靈。
於是,「慢城」這一概念應運而生。
「慢城」,是被這個高速發展的世界追得「窮途末路」的當代人,對放慢節奏的一種渴求,對詩意棲居的一種需索。
這種新的城市哲學,最早發端於義大利,是「漫食主義」(slow food)的發揚光大。所謂「慢城」,即指人口在5萬以下的城鎮、村莊或是社區。這些地方反汙染、反噪音、支持綠化,堅持傳統手工業, 保留地區特產,沒有快餐區和大型超市。
「慢城運動」(Cittaslow)發起後,義大利已先後有42座城市宣布為慢城。在歐洲境內,也陸續有數十座城市加入,遠東的日韓也有慢城。
近年來,「慢城運動」逐漸傳入我國。位於南京高淳區的椏溪國際慢城,是我國目前唯一的慢城。
書歸正文,今兒我們還是來聊聊泡菜國。
說到韓國旅行,你會最先想到什麼?
明洞?SBS?首爾塔?濟州島?釜山?春川,還是南怡島?
今天,就讓我們任性一回,暫且跳出這些常規的旅行團路線,遠離遊客和閃光燈,忘掉韓妝和歐巴……
說一說,那些比「非著名景點」更加「非著名」的泡菜國遺珠,只有深度自由行才會走到的地方——韓國慢城。
按照「韓國旅遊發展局」的官方說法,從2008年加入慢城聯盟開始,韓國境內共有九大慢城。其中率先得到國際認可的,是新安曾島、莞島青山、全南長興、慶南河東、潭陽昌平等五處。
Tips:
給小夥伴們推薦兩個靠譜的韓國網站和一個大V,我泡菜國一年的衣食住行全靠它們啦!
*韓國旅遊發展局的中文網站(http://chinese.visitkorea.or.kr/chs/index.kto):上面有N多實用的旅遊信息,除了時效性極強的觀光&慶典介紹,還有購物、美食、交通、住宿各方面的信息匯總哦~可謂是乾貨貼集中營,自由行小夥伴們的福音!
*韓巢網韓國地圖中文版(http://map.cn.konest.com):在泡菜國,百度地圖用不了,谷歌地圖也不給力,當地人慣用的那幾種地圖和導航,我這種約等於不會韓語的,也用不明白。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捧著觀光案內拿來的免費地圖,用Chinglish+本專業鍛造出的豐富肢體語言跟人家交流。直到後來我發現了這個,中韓對照,涵蓋泡菜國幾乎全部人氣地區,居家旅行必備佳品哦~
*微博大V:韓國BC卡。赴韓前在帝都培訓時,老師給我們推薦的。超給力,衣食住行購,攻略優惠全靠它!
奈何泡菜國一年,侑於語言和假期的限制,我只去過其中的3處。
就這樣,還是山重水複、多方輾轉。
可比起那些遊人如織卻讓人忍不住吐槽的「慶典」,這些慢城清新、安寧,溫馨自在得如同桃源。
莞島郡 · 青山島
青山島位於韓國全羅南道的莞島郡,不僅是韓國首批5個慢城之一,還是《西便制》和《春天的華爾茲》取景地。14年,又因大熱韓劇《匹諾曹》而再次受到關注。
青山島因其淡定飄逸的美麗景致,被指定為「多海島海上公園」的一部分。也是筆者「韓國慢城之旅」中最驚豔、難忘、值回票價的旅程,強推!
去往朝鮮半島南端的青山島並不容易,需先到全羅南道首府光州,從光州到莞島郡,再從莞島郡坐海船過去。一路山重水複,輾轉奔波,然而謀面的一剎那,我和小夥伴們都覺得值了!
這趟很「仙兒」的旅程,從海霧籠罩的海船開始……
實拍於前往青山島的海船上,遠處的島嶼若隱若現
青山島,島如其名,青翠欲滴,嬌豔鮮嫩~
實拍於青山島的燈塔
綠油油的田野、藍得耀眼的大海、絢麗的屋舍和村莊,終日在此勞作的閒適而淳樸的島上居民。
《春天的華爾茲》取景地
還有鮮嫩可口的鮑魚餐飯。
由於島上餐館有限,我們的早午飯都在這家人氣很旺的小店解決。莞島郡盛產海帶,以海帶為食的鮑魚產量佔全韓80%,頗富盛名
夏天尚且如此,最美的春季該是如何?
我們上島第一件事就是找Motel,4個菇涼,平均1人1萬韓幣,不算貴,而且是正宗「海景房」,只是硬體條件略差一些。卸下大背包的我們,撒歡兒似的往島上衝、往海裡跑、在田間小路上徘徊……日薄西山了才倦鳥歸巢。
代價就是——穩、準、狠滴曬成了非洲外教!
實拍於青山島
青山島的日落夢幻而驚豔——燈塔、月亮、海霧、初現的群星,還有晚歸的漁船。島上僅有的一點點喧譁,伴隨末班客船的離開,靜謐下來,期待又一個黎明。
實拍於青山島,原諒我的渣像素吧,實際上美爆了!
島上居民早早就歇息了,燈火也不耀眼,山巒和海洋淹沒在夜幕下的海霧中,歸程的路晦明不定。
好難得的一次際遇,我沒有跟隨客船離開,而是停留在了這座世外桃源一般的南海小島上,看天光變幻、日升日落。
竹鄉譚陽 · 三支川村
竹鄉譚陽,位於全羅南道,這裡有首批慢城之一的三支川村。
譚陽的水杉林蔭路
在譚陽,品嘗了一把韓國版的滿漢全席——韓定食o(╯□╰)o
28000韓元一位,真心肉疼啊!
上桌時相當唬人,兩層小推車都裝不下,滿滿一大桌排在我面前!不過陣仗雖大,卻以小菜為主,沒神馬「硬菜」,醉蟹神馬的更是接受無力。反倒是額外點的牛肉餅相當好吃。
吃過「大餐」,獨自前往三支川村:這座16世紀形成的古老村莊,如今約有500多名村民居住,古風的韓屋(特別是13棟昌平高氏的老屋)、3600米的石牆、村外廣袤的稻田和群山,寧靜悠然地沉睡在時光裡,仿佛不曾醒來。
這裡有種特殊的淡定氣質,特別是傍晚時分。
不知怎的,讓我想起少年時背過的那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全州韓屋村
與其它韓國慢城的清淨和低調不同,全州韓屋村遊人如織、聲名遠播。
這座擁有4000名居民、700多棟傳統韓屋的「城中之城」,不僅是李氏朝鮮的發源地,同樣也是全州拌飯、韓紙和板索裡的發源地,因保存至今的傳統面貌而聞名。10年11月27日,成為韓國第7處,世界第133處慢城。
板索裡表演,實拍於全州韓屋村
侑於假期的限制,到這裡時正值三伏天。我們在暴曬與清蒸下,且行且歇息,尋找每一處陰涼與空調。參觀了殿洞聖堂、慶基殿、全州鄉校,觀賞了韓國傳統歌舞表演,瀏覽了N處「博物館」,穿過古街老巷、樹木花牆,只為尋找《成均館緋聞》裡的那棵大樹。
不得不提的是,韓國代表美食之一——全州拌飯。我和小夥伴挑戰了最傳統的「生牛肉拌飯」,味道相當濃鬱!對生冷食物無感的我,大概不會再嘗試了。
據說,在阿爾卑斯的山谷中,有一條風景極佳的大路,上面寫著一條標語:「慢慢走,欣賞啊!」
「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回首流連風景。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麼惋惜的事啊!」朱光潛先生曾如是說。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可當筆者漫步在這些被時光掩埋的「鈍感之城」時,卻分明感到凝滯的光陰,在我的指尖熠熠發亮!
流光何曾把人拋?
若有機會,請也來這些慢城看看。
像閃電一樣,放~慢~你~羈~旅~的~步~伐~
看看「歲月靜好」這句矯情的雞湯文,如何幻化成眼前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