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賜的聲音》音樂終極合夥,除了飛行音樂人回歸,節目組還請到了水木年華、任賢齊、洛天伊等音樂人,吳青峰沒有出現,任賢齊坐在張韶涵身邊,參與雲錄製,他不但是音樂的賽車手,還是音樂的飛行員。最後一期,音樂改編的力度有些弱了,更多是致敬原唱,甚至有人開始兜售自己並不知名的作品。
開場的音樂串燒還是挺精彩的,蘇有朋看著年輕一代音樂人唱小虎隊的作品,非常激動,情不自禁站起來一起唱。聽著水木年華的《一生有你》,看著兩位青澀少年變成油膩大叔,讓人慨嘆歲月的流逝,正如歌中所唱,「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本期沒有金曲的推薦,但如果要評,音影同盟自然會選擇任賢齊與胡海泉合作的《飛鳥》。
《飛鳥》是18年前胡海泉為任賢齊創作的一首歌,電視劇《新楚留香》的片尾曲。楚留香雖然一生風流倜儻,處處留情,但他一生只是個寂寞的劍客。用《飛鳥》來表達他的寂寞是非常合適的。18年前的任賢齊對於這首歌的理解也許還不是太深,雖然這首歌紅遍大江南北,但核心情愫的表達感覺還不太夠。
據說這首歌,從創作到最終發行歷經了一年多的時間,由此可見胡海泉對這首作品的偏愛,如今在《天賜的聲音》他可以和任賢齊再現這首歌,對歌對人都是很好的交代。
胡海泉為這首歌增加了古箏元素,前奏就是大段的古箏,他自己的鋼琴成了點綴,古箏響起,不由得腦海中浮現出楚留香在空中飛行的身影,他不是飛鳥,他是寂寞,被飛鳥看穿了的寂寞。
任賢齊的表情依然延續他曾經的風格,但聲音渾厚了許多,沒有了以往有些誇張的動作,表情也更加的苦情,胡海泉的vocal進來,有了大海的感覺,飛鳥看見那個從海上經過的人。
而間奏中有一段鋼琴與古箏的對話,那種訴說也許是只有歌者才能聽懂的寂寞。而古箏的聲音始終是高於鋼琴的,這種反差,是這首作品改編最成功的地方。誰是飛鳥誰是劍客在音樂中變得更加模糊起來。
副歌部分,古箏變得越來越激蕩,劍客似乎已使出了終極絕招,這時的飛鳥與劍客是平行的,他們相互成了對方的武器。生命太匆匆太寂寞,這一刻他們感受到了快樂。
不過,面對現代武器,劍客已落幕,但我們不能讓飛鳥落幕,保護鳥類就是保護人類的快樂與豐富。近幾年一些攝影愛好者為了拍攝到精彩的畫面,開始使用無人機來拍攝飛鳥,這給鳥兒造成了極大的恐慌,有的甚至因此而放棄遷徙,徹底擾亂了它們的生存習慣。
飛鳥面對無人機,就像常人面對飛碟,這是多麼恐怖的事情啊。既然我們的初衷是喜歡鳥,那麼就不要用這種手段去恐嚇它們,真正的攝影師都是靜靜地潛伏著,不給被拍攝者任何恐懼的感覺。
為此,《人民日報》發文《禁止無人機拍鳥,讓鳥兒自由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