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柯粉具往矣 「順時中」心有戚戚?

2020-12-24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香港《中評社》評論指出,「罷韓」鬧劇終於落幕。無論韓國瑜及其支持者有多麼不甘、無論綠營打韓手段有多麼不堪,短短兩年內,「韓流」以一種驚奇的方式登場,又以另一種驚奇的方式退場,本身就是近年來島內政治生態被民粹綁架的縮影,值得各界認真思考。

高雄市長韓國瑜和臺北市長柯文哲

各方動作和訊息顯示,韓國瑜被罷免後,綠營已經「磨刀霍霍向柯P」。事實上,柯韓二人最初都是民粹政治的受益者,而「韓流」某種程度上得益於「柯文哲現象」的擴散。即便最後綠營沒有如法炮製「罷柯」戲碼,但「韓流」的潮起潮退,對柯文哲的政治生涯帶來衝擊,是不爭的事實。

回顧近年來的臺灣民粹政治,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原生型民粹」,另一類是「加工型民粹」。前者十分常見,主要訴求就是「反建制」,目標對準舊體制和既得利益集團。後者在不同脈絡下有不同表現形式,是經由後天加工塑造的民粹思潮,尤其是在社交媒體「後真相」時代,民粹的再加工、再生產和再包裝,易如反掌。

柯文哲、韓國瑜的崛起,主要得益於「原生型民粹」。柯粉是一群中上階層的都會區精英群體,他們在經濟上屬於「既得利益者」,但政治上在藍綠對立格局下抑鬱已久,長期缺少強而有力的代表人物,柯文哲的出現為其「超越藍綠」、「第三勢力」等主張提供了實踐路徑。因此,柯粉的「反建制」是意在顛覆藍綠二元政治結構,只不過最初被民進黨順勢用來打擊國民黨,一旦柯文哲自組政黨、展現獨立的政治訴求,白綠「敵我矛盾」就迅速突顯出來。

韓粉的訴求比柯粉更接近「原生型民粹」,因為韓粉的兩大支持基礎退休軍公教和中南部「庶民」階層,都是近年來的「失落者」。前者是因為當局年金改革導致該群體喪失「既得利益者」地位,再加上其政治價值觀與韓國瑜親近,變為「鋼鐵韓粉」主力;後者則是島內長期低薪環境下對現實生活不滿的「沉默大多數」,在網絡社交媒體影響下,迅速被韓「賣菜郎」、「發大財」與「CEO市長」等形象牌吸引,找到了寄託。

可見,柯粉、韓粉本身並不矛盾,亦無重疊,但因為2018年「韓流」崛起產生西瓜效應,再加上以網絡社交媒體為載體的「網紅政治」同質性太強,導致「韓流」淹沒柯粉,讓原本意圖向南、向下拓展政治版圖的「白色力量」吃了一記悶虧。與此同時,柯文哲、韓國瑜都對大陸持友善態度,給了民進黨將其捆綁操作的理由,而這也成為民進黨過去一年創造出「加工型民粹」的著力點。

「加工型民粹」的本質特徵有二:一是靠仇恨、恐懼等極端情緒動員,二是虛實結合、由虛轉實。原本民進黨當局在首個任期內執政聲望跌到谷底,把軍公教、中小企業、勞工、知識分子、宗教團體、深綠得罪了個遍,已經到了無牌可打的地步,2018年縣市長選舉前生硬的「反介入」主張,如同拳頭打在棉花上。轉折點就在去年上半年,民進黨利用內外環境,炮製出所謂「反中」民粹。

從宏觀上看,民進黨吸納了柯、韓等「網紅政治」的一切手段,以執政資源和無限公共開支為後盾,將原有支持者在網絡空間「激活」為全民皆兵狀態,已經屬於典型的認知作戰範疇。從微觀上看,民進黨對柯、韓各個擊破,對柯文哲,民進黨通過香港牌、「芒果乾」對當初支持柯的「天然獨」世代進行「二次啟蒙」,打掉柯在青年板塊的基礎;對韓國瑜,民進黨通過「黑韓」一石二鳥,既讓基本盤保持高亢反韓熱情,又誘導「知識藍」從內部瓦解國民黨團結,最終導致2020國民黨的大敗。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陳時中 (左)

勝選後,民進黨一手主導的「加工型民粹」並未收手,此次「罷韓」是之前「黑韓」的延續,而「順時中效應」則是2.0版模式的產生。可以說,陳時中的崛起,是民進黨在進入「一黨獨大」階段後,將「原生型民粹」和「加工型民粹」相結合的一次新實驗。

陳時中並無明顯派系色彩,這為其橫空出世營造了較為有利的黨內氛圍,否則以傳統民進黨派系文化,某一派系人物的走紅,必然會帶來其他派系的白眼和暗箭。故「順時中效應」因疫情而崛起,是偶然也是必然。民進黨內各派不僅樂觀其成,也積極「蹭熱點」。在過去一個月島內涉疫話題明顯減少、疫情關注度顯著降低的情況下,陳時中通過下鄉「走透透」行銷觀光的方式,維持了輿論熱度,又展現了基層高人氣。

首先,「順時中效應」的出現,迎合了「原生型民粹」對島內現有制度的不信任感,為民進黨轉移執政能力不足的矛盾提供了「出氣口」。眾所周知,面對執政問題,綠營向來有一套「甩鍋」說辭,推給「黨政體制」就是一大藉口,前不久「紓困之亂」便是典型操作。陳時中在防疫期間,正是以直言不諱、打破官式風格而受到關注,這一特質剛好給民進黨宣傳其執政能力塑造了樣板。綠營抓住大眾喜新厭舊的本能,大力渲染陳時中「直率真誠」的形象,也意在抹去民眾對因相似特質走紅的柯、韓的記憶。

其次,「順時中效應」的另一大特色在於,其兩岸主張完全符合綠營「政治正確」。疫情爆發以來,陳時中作為島內防疫最高指揮官,盡心盡責做好防疫是本職,但其頻頻發表反大陸政治言論,配合民進黨「以疫謀獨」策略,起到了很不光彩的作用。從疫情之初質疑大陸防疫成效,到借「小明事件」煽動統獨認同對立,再到後來不斷在世衛議題上誤導公眾,通過陳時中的一言一行,民進黨將原本只是對疫情不安、有疑慮的島內普通民眾,轉化為加深對大陸偏見、恐懼和敵意的不健康民意。

隨著島內疫情趨緩,陳時中被綠營支持者拱為下一屆臺北市長參選人的呼聲漸漲。藍消綠長的大勢下,民進黨覬覦這塊大餅已久,從臺北市黨部主委選舉風波中,就能充分感受到各股力量的野心。然而,臺北市的特殊地位及選民結構,決定著民進黨即便派出傳統政治人物中的「強棒」,也未必十拿九穩,更何況派系卡位戰已經鬧得不可開交,而陳時中的無派系背景和高人氣現狀,似乎又給其出戰臺北,增加幾分可能性。

然而,面對「韓流」的潮起潮落、「柯粉」的固化停滯,陳時中是否意識到,在上一代「政治網紅」面前,自己只不過是一款新產品?

相關焦點

  • 香港《中評社》:韓流、柯粉具往矣 「順時中」心有戚戚?
    後者在不同脈絡下有不同表現形式,是經由後天加工塑造的民粹思潮,尤其是在社交媒體「後真相」時代,民粹的再加工、再生產和再包裝,易如反掌。柯文哲、韓國瑜的崛起,主要得益於「原生型民粹」。柯粉是一群中上階層的都會區精英群體,他們在經濟上屬於「既得利益者」,但政治上在藍綠對立格局下抑鬱已久,長期缺少強而有力的代表人物,柯文哲的出現為其「超越藍綠」、「第三勢力」等主張提供了實踐路徑。
  • 【北城表白牆】表白薛佳俊:心有戚戚(柒柒)焉,然心戚戚矣.
    點擊上面↑↑↑藍字訂閱【北城微生活】❤表白1:怎麼辦啊,好喜歡你.不知道這種感情是對是錯,好像感情本來也不分對錯.不能對任何人說愛你,默默守護的機會也沒有.愛而不得的不甘心原來是這種感覺.看到別人發朋友圈,有你名字中的任何一個字都會很緊張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戚戚兩字在這是什麼意思?
    戚戚是憂愁、悲傷的意思。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前者保持光明磊落,後者長期心情憂鬱。憂鬱的眼神戚有多重意思,一種是兵器之斧子的意思;一種是表示親屬關係,比如親戚。不過,小人長戚戚中的戚,是憂愁、悲傷的意思。戚通慽或者慼。意思是,在古代戰爭之中,擔憂並肩作戰的兄弟氏族的安危。
  • 二人對飲,於我心有戚戚焉...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就是要有趣味高尚,懂得欣賞茶之「三昧」的茶客。茶是一種藝術,需要有知音,否則就如同對牛彈琴,雖有「高山流水」之雅意,而無伯牙子期之相知;雖有無上妙品之佳茗,卻只能暴殄天物於「牛嚼牡丹」之俗客。
  • 《真愛故事》心有戚戚
    看這個劇是很意外的,一直用的那個APP,因為版權問題,突然把所有美劇都下線了,把幾個比較有名氣的英劇看完了,劇荒之下,下了這部,想著隨便看看。看介紹說,該劇的編劇是個獲過獎的金牌編劇,很期待,故事應該超級精巧吧。直到看完第一集,平淡如水,幾乎一句話可以講完的劇情。「這就結束了嗎?」看到字幕出來的時候,有點失望。繼續看下去,卻越看越有味道。
  • 夜雨悽悽,我心戚戚
    但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隔壁的歡聲笑語或多或少會觸動你孤戚的心。因為它需要撫慰,需要共鳴。在星星伴著月亮的夜晚,你可以漫步街頭、村莊、田野,欣賞美麗的夜景,迷人的夜色會讓你忘卻煩惱,把憂愁拒之門外。累了,就帶著微笑和滿足進入夢鄉,去尋找那夢中的天堂。
  • 與我心有戚戚焉
    走在春天,總有那麼多的細碎的美好,撒落在每一個平常的日子裡。各色的鮮花浩浩蕩蕩地開著,桃花緋雲,杏花微雨,梨花飄雪……看著它們,我總想高歌一曲春天的美妙。     那天無事,翻看微博,一段文字引起我的感動:「知乎上有個提問:你喜歡春天的什麼?一位知友說,他喜歡初春的乍暖還寒。雖陰晴不定,偶爾露出微笑,偶爾又冷冰冰,但因為知道會越來越暖,所以叫人有信心。
  • 【原創】昔我往矣
    那個能背好多詩詞、說話引經據典、寫得一筆好字、做著一手好菜、對我們從小嚴格要求、性格堅韌要強的老外婆,再也不會拉著我的手說「女娃娃一定要有家教,一定要好好讀書,一定要獨立自主,一定要上得廳堂……」;再也不會教我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再也不會帶我去普陀路菜場買菜,回家路上訓練我心算加菜價,若是算對,便獎勵永樂路口打米酥小攤上的一個米酥;再也不會站在灶案邊教我怎麼處理食材、怎麼烹炒蒸炸;再也不會牽著小小的我
  • 春日遲遲,我心戚戚
    我的心期待著卻又迎來失望。這春依舊悄無聲息。不知尋了多少日,終於在杏樹下的鬆土裡,有一株幼小芽。一根細莖頂著兩片橢圓的葉,亦是我心愛的指甲花初生的形狀。整個院子都萎黃,這唯一的嫩綠簡直令我心旌搖蕩!音樂課裡剛剛欣賞過孟德爾頌的《春之歌》,此刻,我的心裡全是這「春之歌」!旖旎優美,激賞讚嘆!讚嘆這芽的勇敢,讚嘆這芽的敢為天下先!
  • 詩經 |《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我們親手建起的小小木屋中處處有你的影子,揮不走,趕不去。你我共同植下的楊柳,如今它早已高大得可為我遮風避雨,而你,又在哪裡。為你縫下的四季的衣裝,已裝滿了櫃篋,每年都有新的顏色與樣式,而你,又在哪裡。如今,思念依然在,卻已不再會心痛不已,更不曾向任何人說起。
  • 於我心有戚戚焉
    讀後相見恨晚,孫犁為人作文的很多做法想法,令人敬仰,並於我心有戚戚焉。在孫犁諸多的美德中,我最欽佩他的潔身自好。他直言:「我有潔癖,真正的惡人、壞人、小人,我還不願寫進我的作品。」「我唯怕惡人惡聲,每聽到見到,必掩耳而走,退避三舍。」
  • 為韓流幕後興起秋後算帳 柯P直言對綠沒好處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北市議員羅智強爆料指中天新聞臺被「行政院長」蘇貞昌「關定了」,臺北市長柯文哲昨在議會被問到此事,他表示,如果只是為了「韓流」幕後興起的原因秋後算帳,對民進黨沒好處;至於聽證會主持人是否涉及利益迴避問題,柯文哲秒答:「這廢話,還要問嗎?」
  • 《唇齒之間 第二季》於我心有戚戚焉
    "於我心有戚戚焉~Tess和The Lworld裡的Alice很像,都是心地善良神經大條的可愛菇涼,只不過Tess似乎心思更細膩些,你的Miss Right就在前方不遠處了,靜候哈開始不太喜歡Sadie,越看越覺得她是個大神人,給跪了~
  • 媽祖遶境也要「順時中」?
    (圖/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  大甲媽11日晚上終於要起駕遶境了,白沙屯媽祖也將跟進遶境,信眾無不引頸企盼。令人不解的是,遶境盛況人數難以控制,臺灣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硬是訂出不符常情的指引,開放千人的規模,難道媽祖也得「順時中」?  大甲媽9天8夜遶境是臺灣陣頭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宗教活動,曾被Discovery頻道選為與天主教徒梵諦岡聖誕彌撒、回教徒麥加朝聖,共列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
  • 具荷拉、金鐘鉉、崔雪莉、李勝利……對韓流的一言難盡
    那時候的具荷拉才二十歲出頭,不需要多好的演技,光是她韓流組合成員的身份,光靠外表就足以駕馭這個為烘託男主「雕刻美男」形象而設定的單純少女形象。「只要是他想要我的錢,口袋都打開給你呀」,這是三年前我選擇了與韓流相關的新聞課題,在採訪一個愛豆女粉對於為明星消費持什麼態度時得到的答案。
  • 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戚戚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出自於《論語。述而》。其含義為:自君子心胸寬廣,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自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許多人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於室中,以激勵自己。君子處世以道義而行,決事循理而迎刃而解,坦然舒泰情狀矣,此所謂君子之坦蕩蕩也。若如些許人解「小人常常憂戚恐懼」,而君子常常憂戚於道之不行,恐懼於社稷之不保,哀憫於民生之艱虞,豈非是君子常戚戚耶?行險僥倖,患得患失,才是小人之戚戚!倒是一些惡霸,或者是大佬,肆無忌憚,氣勢如虹,一副舒泰相。
  • 【名人誦詩刊】金瑩:心有戚戚焉
    心有戚戚焉 天氣越來越冷,我們即將進入一場萬物枯竭的寒冬。草枯、葉落、枝頭禿。但我們不妨將萬物的衰敗當做潛藏蟄伏,待明年春暖花開,再能收穫一片新意盎然。雪落下的聲音唯美了一整季的瑟瑟發抖,而滿目白雪則敞開心扉擁抱廣袤的山川,在白雪的凝眸和沉思中,小確幸和大機緣雙雙上線,衝破萬千枷鎖,耀眼了這一季的沉悶。 所以說冬天更純粹,白雪更多情,畢竟寒風凜冽是貨真價實的考驗,扛到最後需要絕對的勇敢。所有的美好都可以與白雪為伴,最真摯的情感怎麼能夠忍心冬眠?最華貴的美豔怎麼能夠錯過經典?冬天入詩詩豪放,白雪成畫畫超然。
  • 最高境界的亮劍精神——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句話,出自《孟子》,原文是:「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 《扶搖》所說的「雖千萬人吾往矣」什麼意思?原來這麼有深意
    在百度百科中搜索電視劇,就會出現這樣一段介紹:該劇講述了出生底層的平凡少女扶搖,為解救同伴奮而下山踏上五洲歷險徵途,在此過程中意外結識長孫無極,並與其相知相愛並肩而立;兩人堅守「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信念,歷經磨難披荊斬棘,最終成功對抗不公的命運。那麼這個「雖千萬人吾往矣」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找到這句話的出處,您會發現,原來這句話大有來頭啊。
  • 「韓流」牛在哪?
    超人氣的「韓流」甚至席捲全臺,黨籍候選人爭相合體、合照,不能站臺,「獻聲」也可,成功帶動整體聲勢,在這場戰役中穩居首功,奠定黨內「新太陽」地位。事實上,韓國瑜一個人打趴執政黨,說來的確荒謬,但也是「時勢造英雄」。關鍵還在蔡英文政府兩年多來的諸多的「失」政不得人心,加上經濟不振致民怨沸騰;可以說,讓民進黨全面陷入苦戰,當前大環境正是「韓流」能一直擴大的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