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搞垮了瑞幸咖啡?這麼良心的企業希望不要倒
昨天發了了一件大事,你們應該都看了,就是你們喜愛的瑞幸咖啡。
擅長講故事的瑞幸咖啡,講了一個關於自己的真實故事。
閃電上市的瑞幸咖啡,昨晚遭遇閃崩。
這是一家開創了中國概念股財務數據造假規模先例的美國上市中概股公司。
一直備受爭議的瑞幸咖啡昨夜引爆重磅「炸彈」——自曝虛假交易22億元(人民幣,下同),震動中美資本市場。
消息發布後,瑞幸咖啡美股股價雪崩,盤前一度跌逾80%,開盤後股價很快觸發熔斷機制,並在隨後連續多次觸發熔斷機制,最終收盤大跌逾75%,市值不足16億美元。
22億人民幣是什麼水平?瑞幸咖啡2019年第二、三季度的財報中列出的收入分別為9.1億元和15.4億元。對第四季度的收入指引為21到22億元。也就是說,調查所發現的造假行為的同一時期,瑞幸對外發布的「收入」是46億元左右,偽造的成分佔了近一半。
當然這還只是理論上的計算,因為調查還提到:「在此期間,部分成本和費用也因虛假交易而大幅膨脹。」瑞幸真實的財務表現只會更糟。公告也尷尬地提醒投資者,調查組還在評估造假對其財務報表的整體影響,投資者不應再參考公司的財務報表或指引。
換句話說,瑞幸相當於告訴大家,至少他們過去三個季度以來發布的所有財報都已經是廢紙一堆,不值一提。
對那些爭先恐後絞盡腦汁想要解釋通」瑞幸不僅僅是咖啡「的「瑞幸模式」的投資人、分析師和媒體從業者來說,這也許也是個解脫——「數據咖啡」和「流量池」的都煙消雲散成了笑話,剩下的「絕活」只有造假。
誰搞垮了瑞幸咖啡?這麼良心的企業希望不要倒
誰是造假的始作俑者?
一向擅長講故事的瑞幸咖啡,講了一個關於自己的真實故事。
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公司在對截至2019年12月31日財年的合併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發現問題,由董事會成立特別委員會,進行內部調查。
根據調查的初步結果顯示,自2019年二季度起,公司的COO(營運長)、董事劉劍以及下屬幾名向其匯報的員工,參與進行了某些違規行為,包括偽造某些虛假交易。這些虛增交易相關的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的總銷售額約為22億元,與這些虛增交易相關的成本和費用也被大量虛增。
特別委員會建議採取一些臨時補救措施,包括暫停劉劍和其他相關員工的職務,以及中止與已確定的虛假交易涉及方的合同和交易。
而在美股開盤之後,瑞幸咖啡總裁辦發布內部信稱,目前,包括COO劉劍在內的4名相關當事人已被停職,公司已安排其他管理者接替停職人員原負責的工作。
誰是劉劍?
根據公開的資料,劉劍自2018年5月起擔任瑞幸咖啡營運長。與瑞幸大部分高管一樣,劉劍此前也是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在神州優車團隊一員。2015年至2018年,劉劍擔任神州優車集團的收益管理主管。在更早的2008年至2015年,他先後擔任神州租車車輛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負責人。
不過,亦有律師認為,上市公司的高管造假而其董事會不知情的狀況可能性較小。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許峰表示:「核心數據,而且金額這麼大,怎麼可能只有COO知道呢?」
渾水發布做空報告
瑞幸咖啡的上述公告,讓人聯想起渾水公司(Muddy Waters)今年初發布的做空報告。
1月底,渾水公司在社交平臺發布做空報告。報告認為瑞幸咖啡在經營數據上存在作假和欺詐行為。這份研究報告發布當日,瑞幸咖啡股價盤中跌超26%。隨後瑞幸在2月3日,否認了所有指控,並回應稱報告的論證方式存在缺陷,屬於惡意誤導。
但僅僅在兩個月後的今天,瑞幸出手狠狠打了自己的臉。
渾水發布的報告認為,瑞幸咖啡在五方面存在「欺詐」行為:
一、瑞幸咖啡誇大了門店商品的銷售數量,將201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每店每日的商品銷量至少誇大了69%和88%;
二、顧客下單購買的商品數量出現減少,從2019年第二季度的每單1.38件商品,下降至四季度的每單1.14件;
三、瑞幸咖啡調高了商品的售價,將每件商品的淨售價至少提高了1.23元;
四、在營銷費用方面,瑞幸咖啡瑞幸將2019年第三季度的廣告支出誇大了150%以上;
五、根據小票匯總的數據,瑞幸咖啡從「其他產品」(瓶裝飲料、堅果、餐食、馬克杯等)獲得的收入僅佔2019年第三季度營收的6%,並非媒體報導的23%。
報告還認為,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存在缺陷,認為在中國咖啡市場仍然小眾並只是緩慢增長;瑞幸咖啡的客戶對價格敏感度高,在降低折扣的同時,增加同店銷售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事實上,對於瑞幸咖啡的質疑一直存在,其中之一便是發展太快、燒錢太兇。
回顧瑞幸的發展史,從2017年底創立到2019年中IPO,瑞幸咖啡只花了17個月時間,是全球最快IPO公司。
上市之初,因為對標星巴克,不少投資者對瑞幸咖啡青睞有加。但自成立以來,瑞幸咖啡事實上一直處於燒錢狀態中。2018年全年該公司淨虧損16.19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淨虧高達到約17.65億元。
與此同時,瑞幸咖啡線下門店數量急劇增長。今年1月,瑞幸咖啡對外宣布其直營門店數已達4507家,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
而星巴克自1999年1月進入中國開第一家門店至今,20年間其在中國開設的門店數僅為3600多家。
圍繞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一直爭議不斷。網絡上,有部分網友戲稱,瑞幸咖啡為民族之光咖啡,收割資本主義韭菜,為國人提供廉價補貼咖啡。
面臨巨額賠償或致破產
針對此次瑞幸造假事件的發展走向,上海漢聯律師所合伙人宋一欣表示,瑞幸咖啡可能面臨來自投資者的巨額集體訴訟。
在美國,發起集體訴訟過程是,發現造假後,律師開始徵集,然後起訴,讓法院選擇第一原告,這一原告代表所有受害者,受害者只需合乎法院設定條件及時段即可。集體訴訟展開後,由於索賠額巨大,並惠及所有受害人,嚴重的情況下,公司會因此破產,也可能涉及相關中介機構。
針對具體索賠額,宋一欣表示,美國法律對類似案件的索賠額一般這樣計算,即設定一個時段,當中的最高價,以及事發後最低價,得出價差,再乘以股份數量,即使這家公司可能面臨的投資者索賠額。若以2020年以來至今作為時間段計算,期間瑞幸咖啡2020年1月7日曾觸及年內最高價美股51美元左右,事發後最低價為昨晚觸及的每股4.9美元,而公司最新總股本為2.4億,由此可粗略計算出一旦面臨集體訴訟,瑞幸咖啡將面臨總計約110億美元賠償。
根據最新的收盤價格,瑞幸咖啡的總市值僅為15億美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據媒體報導,針對渾水公司此前發布的做空報告,美國已有多家律師事務所發布聲明提醒投資者,有關瑞幸咖啡集體訴訟的最後提交期限。
加州的GPM律所、 Schall律所,紐約州的Gross律所、Faruqi律所、Rosen律所和Pomerantz律所等均表示,在2019年11月13日至2020年1月31日間購買過瑞幸咖啡股票的投資者如果試圖追回損失,可以與律所聯繫,2020年4月13日是首席原告截止日期。
而針對相關具體當事人,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指出,如果瑞幸咖啡存在業績造假的行為,那麼瑞幸咖啡將遭遇集體訴訟,瑞幸咖啡的相關負責人都將面臨被刑事調查,甚至起訴判刑的可能。
許峰亦指出,根據美國法律,提供不實財務報告和故意進行證券欺詐的犯罪要判處10至25年的監禁,個人和公司的罰金最高達500萬美元和2500萬美元。此外,審計機構也可能會涉嫌犯罪,可能要面臨嚴格的舉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