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康勇--他為古董相機狂

2021-03-06 海安城市印象


相機為我們留下一個個精彩珍貴的瞬間,收藏相機則見證了這段人類智慧發展的進程,它們不僅僅是一個工具,精湛的工藝也是手工文明的體現,見證著手工藝術的輝煌。


康勇是海安電大一名普通的美術老師,骨子裡有種追求浪漫與趣味的激情活力。大學時期入手了一臺傻瓜相機,膠片時代在自己嘗試著暗房洗照片後,他對這個神奇的膠片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如今雖然數位相機大行其道,膠片時代的輝煌一去不復返,但康勇仍然堅持使用膠片來拍攝,也基於這樣的情愫,他對老相機的迷戀越來越深。


1850年起皮腔相機大行其道,直到五十年代都還是它的鼎盛時期,出於好奇2001年康勇入手了他的第一臺古董相機——福倫達的Bessa,從此皮腔相機成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康勇的家中有一個房間是專門陳列各式相機的。卡爾蔡司、福倫達、萊卡、柯羅拉、仿萊卡;盒式相機、立體相機、間諜相機,從手掌大小到半人高的,大大小小擺滿整間屋子的三面書架,這還只是冰山一角。臥室裡的書櫥裡還滿滿擺放著幾十臺,柜子上相機鏡頭零零散散,客廳的茶几上還有買回來後組裝整合後留下的零件,相機在這個家中無處不在,這簡直就是一個皮腔相機博物館,我們越發肯定,康勇就是個相機狂人。


雖然現在日本在相機領域是一方霸主,但最經典的皮腔相機還是出自西方國家。從2001年正式收藏相機起,康勇就目標明確地只收藏國外相機,並圈定在法國、德國和英國幾個國家,通過網絡直接與賣家聯繫。經過十幾年的摸索,過去對相機一知半解的他,現在說到相機發展和各個古董相機的特點如數家珍,儼然已經成了相機收藏的專家。


他拿出一款德產福倫達的至尊相機告訴我們,這是世界上第一臺靈動測距的帶測光的相機,相機界有「四大天王」的說法,它就是「四大天王」之首,又指著兩處不起眼的小孔說道:「不要小瞧這個設計,相機的鏡頭非常貴重,溼氣會讓相機裡的零部件生黴,就可能毀掉一部相機,這兩個氣孔就能在收起相機時壓縮裡面的空氣,排除灰塵和溼氣。」


而另一臺世界上最早的立體相機最讓我們驚奇不已,它只需要使用一部照相機,在某一個位置角度先拍一張照片,然後平移照相機一段距離再拍一張,這樣就得到了一組具有視差的立體照片。還有那幾臺間諜相機在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又到底見證了怎樣驚心動魄的故事呢?每當給我們介紹一臺相機,康勇總是神採飛揚,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和喜愛。


淘購的過程不僅能收穫驚喜,也經常被某些人某些事感動。康勇至今對一位德國老人不能忘懷。200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康勇和一個德國的老先生聯繫上,老人告訴他家中有一架老相機,如果康勇願意,需要先直接付款,自己再將相機寄到中國。這臺相機只生產了四年,每年只生產五百臺,經過戰爭的洗禮,存世量可想而知,儘管一千九百歐元以當時的匯率和物價而言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康勇還是狠下心決定買下。


誰知匯款後兩個多月老人音信全無,家人、朋友包括康勇自己都覺得這筆錢鐵定打水漂了。自己平時省吃儉用湊出來的錢,如果真的沒了該怎麼辦呢?四五個月後,就在他一籌莫展時,德國方面發來郵件,原來老人這段時間生病住院,醫生嚴禁他使用任何電子設備這才耽誤了,對此他深表歉意。


相機終於如期而至,在趕往蘇州海關取回後,康勇驚訝的發現隨相機一起的還有一盒底片,裡面清楚記錄著許多1932年到1938年間德國的風景人文,海灘、汽車、孩童、納粹旗幟...這個意外讓康勇欣喜不已:「這疊底片的價值或許超過相機本身,百年前的故事展現在我的眼前。」這或許是那位德國老人為彌補延期發貨而給的饋贈吧。康勇說相機背後的那些故事才是最珍貴的記憶。


不僅是在南通區域,在整個江蘇境內,康勇的收藏規模和質量也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共同的愛好,他和全國各地許多相機藏友保持著密切聯繫,大家相互交流,互通有無,他也成了圈子中鼎鼎有名的皮腔相機達人。相對於其它收藏,這個圈子「小而精」——圈子小,但投入進來的人就真正對此如痴如狂。


一次,一個烏魯木齊的藏友特意坐火車趕到海安,就為了康勇手中一臺自己沒有的相機;青島攝影協會主席在得知康勇手上有一臺珍品後,自駕來到康勇家中,軟磨硬泡請他割愛;幾個蘇州的藏友了解到康勇的收藏趕到海安,親眼看到後驚嘆不已,雖然剛剛認識卻是相見恨晚,一壺清茶暢聊起相機收藏的種種樂趣與知識。相機收藏讓康勇認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康勇一直覺得無論相機的價值有多高,它的靈魂是在拍攝中體現而不是束之高閣,在收集之餘,他總不忘發掘相機的精髓,組裝維修信手拈來,不少「老古董」在他的手裡起死回生,2013年,他甚至手工製作出兩部皮腔相機使用。他所有的作品都是由自己的藏品拍攝完成,也因此每次外出拍照總會變成一件稀罕事兒。


康勇笑說,每次拍攝都要事先踩點,認真思索畫面後再搬來相機,否則有些體積龐大的相機不僅攜帶不便,因為造型獨特,這些只能在影視劇裡看到的相機總能引來不少人的圍觀,不過也因為這樣,他和他的古董相機們也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引得不少攝影愛好者登門交流,彼此學習。


妻子說,因為收藏相機,康勇戒了煙,出穿用度能簡則簡,一下班就會悶在房間裡研究他的相機,他是真正將收藏相機作為一個愛好而不是商品。女兒卻說最不願意和爸爸一起出遊,因為每次的旅行爸爸都會帶著他的相機「掃街」,相機是他總不離身的寶貝。康勇則笑笑說,我就是個簡單喜愛收藏相機的普通人。




攝影 / 保紀才

相關焦點

  • 他工資僅400就敢淘古董相機 | 中國人的一天
    經過朋友介紹,康勇在購物網站上尋找到了一臺與徠卡一樣擁有純正德國血統的福倫達Bessa風琴相機,正合他意。從這以後,康勇陸續收藏過大約1000多臺古董相機,逐漸成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康勇家中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找到相機的存在。康勇對古董相機的熱愛是瘋狂的,但他的選擇又是理性的。他表示,老相機能使用是第一標準,觀賞性只能排在第二位。在一次次的淘購過程中,康勇也收穫了不少感動。
  • 看過這些古董相機,才算玩攝影,漲知識!
    古董相機鉤沉路萬江說起古董相機,自然涉及到如何對它定義的問題,而定義它的要素是什麼?諸如年代、機身、鏡頭、光圈、快門、底片等等,這又關聯到具體一臺相機的命名問題。凡此種種,朋友們曾有許多討論,使大家從中獲益良多。筆者想就這些問題談一些自己的看法,權作為引玉之磚,歡迎大家指正。
  • 古董相機大全,你絕對沒見過!
    法國相機收藏家Sylvain Halgand編目整理了超過10000份的古董相機,輯錄成一份叫做《設備全書》(Collection Appareils)的數字檔案,包括老相機的照片和詳細的文字信息。Halgand自1999年以來一直在搜集這些信息,其中大約1800條數據信息來自於他的個人收藏。《設備全書》目前已收集10142臺相機的信息,最古老的可追溯到19世紀,有些品牌甚至連資深藏家都沒見過。▼法國Photographie球體相機,產於1899年
  • 王剛睡180年古董床,鄭中基一臺相機27萬,馮小剛花5千萬買畫!
    周潤發的攝影作品,最終以318萬元賣出攝影窮三代:柯達為發哥保留膠片生產線周潤發鍾愛大畫幅膠片相機,但是隨著膠片相機退出江湖,膠片也就成了奢侈的消費。曾特意問過發哥膠片夠不夠用,還專門為他保留了一條生產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一般訂單要達到幾萬美元,才會有單開生產線這種待遇。除了訂製膠片,發哥的照片都是自己親手衝洗,連衝洗藥水都是專程從美國訂購的。如此真心投入。發哥的攝影技術也不是蓋的,不僅開過兩次個人攝影展,他偷拍鞏俐化妝的一張照片,還賣出了318萬元的高價。
  • 徠卡發布記者防彈相機|經典古董相機快門聲音合集|佳能發布兩款RF系列鏡頭……
    ;一位攝影師製作了一條經典古董相機快門聲音合集的視頻;佳能推出兩支RF新鏡頭;大疆推出DJI Mini 2無人機……一起來看一下吧。  徠卡為記者發布限量版防彈相機今天是第21個中國記者節。而近日,為紀念徠卡奧斯卡·巴納克攝影獎(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設立 40 周年,徠卡發布了一款名為 M10-P 的記者限量版相機。
  • A+美物 不告訴你這些是古董間諜相機你絕對猜不到!
    在拍賣會上所展出的間諜相機世間罕見,價格昂貴,都是二十世紀出廠和投入使用的。從「香菸盒」中伸出的「菸頭」其實就是相機的快門。實際上,這個偽裝相機設計的比Lucky Strike香菸盒還要略小一些,這是為了方便攜帶。圖左則是與之配套的偽裝成Ohio安全火柴的測光表。
  • 布宜諾斯艾利斯老相機咖啡館
    這也是斯米克給我們留下的第一印象——熱情,也許正是這種性格給老闆積累了不少好人緣。在接下來的採訪過程中,我們不得不多次暫停,因為許多熟客見到斯米克都主動過來打招呼再攀談上兩句。咖啡館共有三層:地下室被店主改造成了配備有暗房的教室,定期舉辦攝影講座和相關課程;一層是咖啡館和老相機展區;二層是斯米克的辦公室兼倉庫,許多個頭太大的設備都被放置在這層。經過這一系列的精心設計,如今老相機咖啡館已經成了布宜諾斯艾利斯攝影發燒友們的一大據點。說了這麼多,您是不是也有了興趣想來看一看呢?我們在這裡要特別補充的一點就是:本店所有相機均是非賣品,看可以,買不行。
  • 雙反即影即有相機 |MiNT
    「Mint Condition」一詞是指高質量、狀況優良的古董。MiNT,就源自這個詞。攝影模式隨著時代不斷轉變,攝影器材的革新本質上也意味著科學技術的革新。寶麗來攝影自1972年在SX-70即影即有菲林相機推出後就沒有太大的進展,後來更一度倒閉,一代傳奇從此沒落令人惋惜非常。MiNT的創辦人眼見及此,決心盡全力去延續這攝影傳奇。
  • 偽裝偷拍神器,古董間諜相機大集結
    英國約克郡的國家傳媒博物館收集了大批老相機,在各種經典相機中間,一批身形奇特的相機家族成員吸引著人們的眼球:這些相機專注於隱藏自己,一般人都找不到鏡頭所在的位置,但它們的攝影性能不輸體型更大的相機親戚們。
  • 【王琛視覺藝術中心古董相機典藏】——貴族相機Nikon 35Ti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為了滿足高級攝影愛好者及專業用戶對高素質便攜相機的需要,掀起了一股口袋機的風潮。
  • 便攜相機理光Ricoh GR1
    圖片選自:王琛影像博物館古董相機典藏
  • 用腳就能拉花,用古董煮咖啡?最狂咖啡店老闆,誕生了
    」還發給我以下視頻為證: 用腳拉花,該店老闆抖音發布的視頻 沒喝過人家的咖啡,不敢對品質妄下結論。 但這老闆又說,他不僅能用腳拉花,手工也很溜,純手工打造的稱量咖啡豆的器具,誤差僅在0.2左右。發來的照片和視頻,成功塑造了咖啡界「手工耿」的完美人設。
  • 無他相機
    無他相機app是一款非常潮流好玩搞怪特效的相機APP,無他app可以動態變臉,提供了豐富的特效樣式,用戶通過無他app不需要任何後期處理就可以製作出搞怪的動態視頻和圖片,無他app支持照片、視頻、表情的方式記錄美好瞬間
  • 攝影圈丨2021 DGP數位相機大獎公布 / 攝影師製作經典相機快門聲合集
    又到了每周一無忌君聊新聞的時間啦~ 上周,2021日本DGP數位相機大獎賽公布了獲獎結果,來看看您喜愛的器材有沒有上榜;而尼康則爆出一憂一喜兩條消息,分別是尼康計劃在日本以外裁員逾2000人以及尼康終於推出網絡攝像頭實用工具軟體;最後,國外一名攝影師製作了經典古董相機快門聲音的合集,相當有趣! 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就請繼續看下去吧!
  • 日本小偷稱喜歡中國瘋狂偷古董要將其歸還 日本趣聞
    一個人有自己的信仰,而對於日本男子來說,他卻對中國情有獨鍾,從小在中國長大的改男子,成人之後便隨父母回國,但中國的文化已在他腦海中深烙記憶。
  • 最牛古董商,世界十大古董商一個比一個牛
    最牛古董商上榜的人數有十人,這世界十大古董商投資的眼光是一個比一個牛,他們分別是喬瑟普·埃斯肯納茨、安思遠、山中定次郎、古斯塔夫·艾克、高居翰、烏裡希克、福開森、約翰·亞歷山大·波普、大維德爵士以及瑪麗和莊智博夫婦。1.喬瑟普·埃斯肯納茨義大利籍猶太人喬瑟普·埃斯肯納茨,他是全世界最大的古董商,主要經營各種東方古董。
  • 百年經典——LEICA相機
    從過去攝影師必須扛著一個大箱子,躲到黑布裡頭按下快門,一直到現今,幾乎是人手一臺的智慧型裝置,多數具有可以拍出很棒照片的規格。讓我們能夠時時刻刻的使用影像來記錄生活。今年是Leica相機的100週年。為了迎接如此有意義的時刻,Leica在昨日回到當初奧斯卡·巴爾奈克設計出第一臺原型機的地方-德國韋茨拉市舉行了100週年紀念的開幕活動儀式。
  • 斯坦利·庫布裡克,和他的相機
    點擊上方膠捲迷俱樂部快速關注,這裡是膠捲迷們堅實的陣地所有內容均為原創
  • 【Travel】可愛的古董—京都
    推開厚重的木質門,引入眼帘的是像工藝品展覽館一樣的一方小天地,充滿了現代感,讓人很難想到這是一家古董店。擺放有序的展品多為陶器,容易讓人想到民俗工藝。這裡的主人四釜尚人被在日本民俗藝術館所見到的伯納德•裡奇的作品所吸引,後來去參觀了他的工作室,對其著迷至深。
  • 他收藏600隻古董打火機,最老距今140年
    宋江熟練地捏起一個古董打火機。「叮」一聲,撥開機蓋,猛烈而垂直的火焰竄了出來,然後又是鏗鏘有力的「當」的一聲,合上了機蓋。他說自己手上拿的不是一隻打火機,而是工業文明,是機械的美感。他不抽菸,卻對古董打火機完全沒有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