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之中,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容貌應該是最頂尖的兩位,包括太虛幻境十二釵畫冊之中,也將黛玉、寶釵並列為第一名,共用一套判詞,若是繼續高個裡頭挑巨人,比較寶釵、黛玉誰的顏值更高一些,那恐怕要舉黛玉為第一名了。
林黛玉之容貌,雅俗共賞
有很多讀者將林黛玉的美貌跟她的詩書氣質聯繫起來,認為林黛玉之美,依託於氣質居多,若無「詠絮之才」的書香氣息,黛玉之美將會大打折扣。其實不然,黛玉之美其實超越了雅俗的界限,說白了,比如現在有一些所謂的「氣質才女」,似乎只有文人墨客欣賞的來,若是尋常農夫走卒,則覺得太「裝」了。
而林黛玉並非此類「氣質才女」,她的美屬於讀書人喜歡,一般人也喜歡,既不裝,又不給人隔閡感的那種美。
譬如第25回「魘魔法叔嫂逢五鬼」,趙姨娘買通馬道婆,給王熙鳳和賈寶玉下蠱,期間賈府闔府大亂,薛蟠無意中看見了林黛玉,竟一時被林黛玉的美貌驚得怔住了,用書中的話來說,薛蟠直接酥倒了:
薛蟠又恐薛姨媽被人擠倒,又恐薛寶釵被人瞧見,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賈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工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裡。——第25回
脂批云:忙到容針不能,以似唐突顰兒,卻是寫情字萬不能禁止者,又可知顰兒丰神若仙子也。
再如第65回,小廝興兒跟尤二姐、尤三姐講林黛玉時,又曾提到:一個是咱們姑太太的女兒,姓林,小名兒叫什麼黛玉,面龐、身段和三姨不差什麼,一肚子的文章,只是一身多病。這樣的天,還穿夾的,出來風兒一吹,就倒了。我們這起沒王法的嘴,都叫她多病西施。
如此可見,黛玉之美貌,盡脫所謂的「書香美女」氣質,她的美是超越一般的「審美隔閡」的,賈寶玉這樣的貴公子喜歡,薛蟠這樣的呆霸王也喜歡,身為小廝的下人們也能欣賞。
書中曾多次用「風流」二字形容黛玉之容貌,又言黛玉與尤三姐、秦可卿等人身段、風流品性相似,結合黛玉之性情中有幽默的成分,喜歡打趣別人,可探知黛玉之美貌,除了「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外,更有鋒芒畢露、伶俐嬌媚的世俗美,看似矛盾,實則是曹公有意將天下所有美集聚在黛玉一人之身。
曹公用藝術化的手段,暗示黛玉之美如仙子
如果說以上黛玉的美貌,還落在俗世之中,那麼第26回,黛玉去怡紅院探望,卻被晴雯拒之門外後,黛玉在院外哭泣時的描寫,可謂將黛玉架在了「仙子下凡」的高度:
黛玉越想越傷感,也不顧蒼苔露冷,花徑風寒,獨立牆角邊、花陰之下,悲悲戚戚,嗚咽起來。原來這林黛玉秉絕代姿容,具稀世俊美,不期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鳥棲鴉,一聞此聲,俱忒愣愣飛走遠避,不忍再聽。真是花魂默默無情緒,鳥夢痴痴何處驚。——第26回
此段文字,已經脫離了簡單的寫實,而顯得有些「神話」色彩了,曹公將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表象典故直接運用在了黛玉身上,為何?自然是為了打造《紅樓夢》第一美女的人設,寶釵之「臉若銀盆,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縱然美麗,但卻抵不過林黛玉超脫現實之美。
黛玉之美,勝過寶釵,這是曹公暗暗定下的人設,亦是曹公對黛玉的偏心,他恨不得將全天下所有美集中在一起,傾注在黛玉一人身上。
又或者說,林黛玉的美是一種抽象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標準,但只要你能說出來你喜歡的美貌是怎樣的,那麼林黛玉一定具備你喜歡的這種美的形式,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林黛玉。
又道是「晴為黛影」,晴雯乃是黛玉的分身,她承繼了黛玉的美貌,於是一個「眉眼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晴雯(第74回王夫人語),便成了整個賈府、整個大觀園上千個丫環中最美的一個。
王熙鳳評論晴雯「若論這些丫頭們,共總比起來,卻是晴雯生得好」;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跟前誹謗晴雯時,說的也是「一個寶玉屋裡的晴雯,那丫頭仗著她生的模樣比別人標緻些,天天打扮的像個西施的樣子」。
即便誹謗晴雯,這些婆子們也不否認晴雯的容貌是真的美,分身尚且如此,真身黛玉有多美,不消多說了;反觀寶釵之分身襲人,相貌一般,主要品德敦厚,以此觀之,寶釵之美,重在「停機德」,其外表固然也美,但到底遜黛玉一籌。
若是一個要做個比喻的話,薛寶釵之美,是俗世肉眼可見之美,而林黛玉之美,則屬天上仙女之品,正如賈寶玉所言:凡遠親近友之家所見的那些閨英闈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顰兒才貌世應稀少,亦非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