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不愛了」打垮,選擇離婚的人,都是婚姻的懦夫

2020-12-24 婚姻諮詢師範俊娟

文 | 王亞鑫 範俊娟

01「離婚吧,我感覺不愛了!」

「我感覺不愛你了,我們離婚吧」,成為了我們近期諮詢中,要離婚的高頻理由。

我琢磨了一下,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點:感覺不愛了,其實是個偽命題啊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先通過一個案例故事跟大家講一講:

楊先生和妻子李女士結婚十一年,在各種瑣事的爭吵下,他們從恩愛的夫妻慢慢變成了天天吵架的怨偶。

某天妻子因為丈夫煮雞蛋前沒有將雞蛋衝一下,開始和他吵架。

以往楊先生一定會和她爭個面紅耳赤,可這次楊先生不再像平時一樣和妻子講道理。

只是沉默的坐在沙發上,聽著妻子的抱怨,突然說了句:「我累了,我們還是離婚吧。」

聽到丈夫提出離婚後,李女士心裡一驚,但馬上又被憤怒掩蓋,歇斯底裡地問:「憑什麼?我讓你衝個雞蛋我錯了嗎?你還累,家裡的事不都是我操心嗎?連煮雞蛋這種小事我不說你都做不好,你憑什麼累?要說累也是我累啊!」

丈夫看到妻子的反應,覺得沒有辦法溝通,更沉默了,於是兩個人不歡而散。

晚上妻子收到了丈夫發來的信息:「我對你心死了,過去我們天天吵,每次有點小事,你不是說我這不好,就是那不行,這樣的日子我過夠了。我對你所有的感情已經被磨沒了,我覺得我不愛你了,還是離了吧。」

糾纏了許久,兩個人還是分開了。

還有另一對夫妻L女士和她的前夫也是這樣,他們一起經歷了很多困難,健康危機、工作問題、老人出狀況、孩子的問題……

本應該感情更堅固的他們,卻因為婆媳矛盾開始激烈爭吵。

L女士覺得經歷那麼多事情,自己一心幫著他,站在他身邊,可面對婆媳矛盾的時候,老公根本不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她憤怒、怨恨,可這些老公卻好像都看不到。

兩個人的精神都備受折磨,身體也出了問題,為了逃離這樣的互相折磨,他們最終選擇了離婚。離婚時男方將所有的財產都留給了L女士和孩子。

他們離婚一個月後,L女士後悔了,覺得自己太過偏激,想要復婚,但卻被前夫拒絕了:「我不想復婚,我覺得我已經不愛你了,我們就這樣吧。」

「感覺不愛了」似乎成為了很多人離婚的理由。

他們在這樣說時,好像是將所有責任推到了伴侶身上,覺得都是因為你對我不好,你傷害了我,你親手把我對你的感情一點一點消耗光了。

而那種愛的感覺再也找不回來了,心死了,那種決絕的,一定要離開的態度如此傷人。

這時候想要挽回關係的伴侶就會感到不解:「明明都是一些小事,我們也都是為了這個家好,怎麼就會上升到不愛的地步了呢?」

曾經幸福的他們走到今天,一句感覺不愛了,就真的不愛了嗎

02你根本無法通過感覺來確定:你還愛不愛一個人

愛等同於感覺嗎?

我想很多人會回答是的,他們會說,愛就是一種心動的感覺,一種想靠近的感覺,一種舒適的感覺。

不可否認,愛確實會帶來這樣的感覺,可感覺並不是恆定不變的,今天我感覺開心,明天我感覺不開心,今天我感覺憤怒,明天我感覺悲傷,人的感覺是一直在變化著的。

感覺到底是什麼呢?感覺在人的認知過程中其實是處於最基礎的部分,是單一的、模糊的,而愛卻是很多認知集結後的結果。

比如:我們注意力放在他身上(注意),時常回憶他(記憶),思考他的談吐(思維),和他交流(語言),產生欣賞(態度),願意接近他(動機),看到他會開心(情緒),為他好(行為),決定在一起一輩子(承諾)。

所以,愛不僅僅是感覺,愛是意志、行為、態度、承諾的總和。僅從感覺的角度去衡量愛就有失偏頗。

斯滕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中將愛分為三個部分:激情、親密和承諾。僅僅有激情那只是一種迷戀,僅有親密那只是喜歡,如果僅有承諾則被稱為空洞的愛。

這三部分都具備了才能稱為是真正的愛。所謂感覺不愛了,可能只是激情消失了,親密和承諾還存在,但是他們卻視而不見,僅僅把感覺當愛情。

所以將愛簡單的定義為感覺,那麼你給出的承諾將毫無意義,你們的愛會如同蚍蜉,朝生暮死。

03所謂的「感覺不愛了」不過是面臨痛苦的自我麻醉

楊先生說不愛了是因為日復一日的吵架,L女士的前夫說不愛了是因為傷害的累積。他們都有著無法更改的態度,決絕的要走。

可楊先生的婚姻裡,即使吵了11年,但楊先生也包容了11年;L女士的前夫即使離婚,也把所有的資產都留給老婆孩子,為了讓他們生活質量不降低。

正如前邊所說,愛是意志,是行動。他們還有著一些愛的行動,自己卻親口說不再有愛的感覺。

突然想起來很多電視劇情裡,女方對男方的質問:你明明還在對我好,為什麼不敢承認還愛我?

答案很簡單,因為傷害太多了

在十分受傷的條件下,我們會試圖給自己麻醉,來減少痛苦。外傷手術一定要打麻藥,心理上也是如此。

這就像是抑鬱症病人的痛苦常人難以想像。然而一旦達到了重度抑鬱,他們整個人會麻木,痛苦會減輕,同時快樂也消失了。

我們不可能在想要摒棄傷害的時候保留愛,就如同不可能麻痺一種感覺保留另一種感覺。所以,很多時候,說感覺不愛了的人,並非不愛了,他們僅僅是不敢愛了,不想愛了。

當時間過去,傷口有所緩解,傷害減輕時,愛又浮現出來,一切又會不一樣。

肖先生當初因為感覺婚姻太痛苦,也覺得已經不愛了,於是用了各種辦法,很堅決的要離婚。

然而,離婚一段時間後,他開始喝完酒偷偷給前妻打電話。打電話的時候會講一些似是而非的話,潛臺詞都是:我後悔了。

他想復婚,可是又不敢直接說。因為當初離婚的過程中,把老婆和老婆的家人傷的太深了。

他開始反思自己,婚姻裡面有什麼做錯的,為什麼當初會覺得不愛了的,為什麼自己要堅決的離開。

很多像肖先生一樣的人,在婚姻中不明白自己的心,會被一時的感覺蒙蔽,覺得自己就是不愛了,離婚之後又後悔。

在一段關係裡面受過很多傷,覺得很痛苦時,你是沒有辦法認真思考是否還愛著。

就像打了很多麻藥,當痛苦減少,麻木過去後,重新再看那個人,或許你會發現你還是愛他,但是你們之間的關係修復,已然錯失機會。

以不愛了的名義切斷關係,遠遠的逃開傷害,註定會留下很多遺憾。

事實上,就像上文所說,愛不是感覺,我們根本無法通過感覺告訴自己不愛了,我們只能說:心累了,不想再去愛他了;愛他太累了,不想再做這些感覺有愛的行為了。

所以這一句話拆解之後,本來那個不可能改變的:我已經不愛你了,就變成了可能破局的事情。

當那個因為傷痛麻木的人審視自己的心,把這句不愛了解釋的更清楚的時候,解決的方法也就出現了。

這時候你真正需要的是空間,既然過去發生的事情太痛苦,那就讓心去休息,讓自己輕鬆一點。

重點是從痛苦走出來,再去看你們的婚姻。如何讓心一點一點活回來,活得有溫度,然後從那種痛苦裡面走出來,才是目標。

無論你要不要繼續關係,你都要走這一條修復創傷的路,因為你未來不可能帶著一顆死的心活著。

一個人心死,絕大多數的原因都是因為痛苦。當你從痛苦裡面走出來,你的心恢復了活力之後,你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真正的感覺是什麼

感覺不愛了並不是婚姻結束的理由,只有能夠平靜的面對你的婚姻的時候,那時候選擇的離開才有意義。

在那之前,如果你是感覺沒有愛了,或許你只是在逃避問題,麻痺自己的感覺,被傷害控制著,做了一個不理性的決定。

祝願大家都能明白自己的心,有幸福的婚姻。

end

留步!點個讚再走吧~

相關焦點

  • 那些當初選擇離婚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人還是那個人,對象不同,一切都不一樣了。02.前段時間,周潤發在電影《無雙》中憑藉炸裂的演技又贏來了一陣好評,風流倜儻不減當年。早年發哥與陳玉蓮苦戀五年,不過由於當時發哥母親不喜歡陳玉蓮,最終兩人沒有將愛情進行到底。甚至有新聞爆料說,發哥不甘心面對分手的結局,有過自殺的行為。後來與餘安安閃婚,不過不久又閃離。
  • 讓婚姻告一段落不一定要離婚,日本人為何會選擇卒婚?
    常常聽人說,現代人遇上壞東西會選擇丟掉,老一輩的人遇上壞東西會選擇修理好;對於愛情亦然,現代人的愛情來得快去得快,稍有不合就會選擇分手,甚至離婚,但老一輩的人卻會想辦法把雙方關係修補,努力走下去。日本人會告訴你,可以選擇「卒婚」。什麼是卒婚?「卒婚」是日本社會近年新流行的文化,卒婚一詞本身由「卒業」和「婚姻」所組成,意思就是從婚姻中畢業。從字面上,或許難以界定卒婚的意思,甚至認為卒婚就是離婚的一種,不過日本的夫婦卻能有他們獨特的闡釋。為什麼要選擇卒婚?
  • 背叛婚姻的人,為什麼不願意離婚?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既然選擇了背叛感情,那麼就意味著他對上一段感情失去了繼續經營的想法,這樣的情況下,徹底斬斷上一段感情不是更好嗎?然而在婚姻中,絕大多數選擇出軌的人都不會選擇離婚,當背叛暴露之後,甚至還會苦苦挽留,這是為什麼呢?
  • 動不動就離婚的人,可恨;打死都不離婚的人,可悲
    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婚姻最怕兩種人,一種是動不動就離婚的人,一種是打死都不離婚的人。一個人對婚姻的態度,背後體現出來的,是ta的道德、人格、三觀。如果婚姻出現了問題,能夠從這樣更深層面去看問題,對你對ta對婚姻本身,都是更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一天到晚去盯著那些雞毛蒜皮,非要在瑣事之事上爭論是非對錯。
  • 車曉、劉敏濤選擇了離婚,給普通人婚姻的幾點啟發
    有好有壞,有些因為丈夫生意問題而被迫復出,也有因為此原因而離婚了,但很多也繼續幸福著,有兒有女,然而,有些明星離婚,給我們更好的選擇婚姻、經營婚姻,給了良多啟示。至於為什麼會離婚,因為兩個人性格不合適,並不是外界傳言的因為錢的問題。
  • 那些為了孩子選擇不離婚的女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但是玲玲依舊忍了,只是在吃飯的時候實在忍不住喝了點酒,一邊哭一邊跟我說:你看,剛剛那個人,就是我的老公。都快十年了,還沒有玩夠呢!我很不能理解,她為什麼要這樣委屈自己,苦苦支撐著這段婚姻。她笑了:要不是為了孩子有個家,我早就不想忍了,可是我沒有辦法啊,孩子不能沒有爸爸!算了,只要他還回家,孩子能每天看到爸爸就行!
  • 韓綜《我們離婚了》:愛與不愛一目了然,更道盡了婚姻的殘酷
    文/愛讀不韓國推出綜藝《我們離婚了》,離婚之後的夫妻再相聚會是一種怎樣的畫面?不得不說韓國的綜藝真的是太敢拍,不過也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矛盾,是不是你最容易忽視的細節,從而導致雙方的不幸福呢?
  • 我們離婚了:在看清婚姻的真實面貌後,我們依然有勇氣選擇婚姻
    然而,這對門當戶對、佳偶天成的鴛鴦夫婦,卻在外界的一片費解,在26年後選擇離婚。2007年,兩人宣布離婚,卻止不住外界的謠言紛飛。迫於公眾的壓力,鮮于銀淑召開發布會公開道歉:「對不起,我們不是不愛了,只是離婚了。」
  • 韓綜《我們離婚了》收視第一:那些離婚了的女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選擇勇敢分手,想要重獲幸福的人,離婚後真的幸福嗎?最近,韓國一檔全新的綜藝節目——《我們離婚了》,就將鏡頭聚焦於「離異夫妻」,試圖揭開那些隱藏在離婚背後,難以說出口的「秘密」。01.為了解脫,所以分開節目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和前夫離婚長達15年的阿姨。阿姨選擇和前夫離婚,理由非常簡單,因為前夫拒絕和她溝通。
  • 阿嬌告別廉價婚姻|那些原先預感晚婚的人都是有問題的
    失敗的感情到最後結論都差不多:愛的時候恰逢其會,不愛的時候花開兩朵,結婚的時候終於等到你,離婚的時候就不再多說了。每次看到關於這類的社會現象就特別想讓那些帶著世俗眼光評價當下婚姻觀的人看看,結婚並不像他們想的那樣戴上戒指就意味著一輩子。
  • 韓國真人秀《我們離婚了》:可怕的不是婚姻,而是我們不懂得選擇...
    當時銀淑48歲,李英河57歲,在多少人覺得應該彼此相互體諒、將就湊合過一輩子的年紀,可是為什麼他們卻會在那樣的年紀,選擇離婚?而且離婚的理由一直含糊不清?這裡面究竟誰是過錯方? 這謎底,在他們宣布離婚的13年後,終於在《我們離婚了》的節目揭開了。
  • 楊冪宣布離婚:婚姻不是終身,只是選擇
    但就規律而言,這種由盛而衰,是婚姻,或者說是愛的宿命。我深愛的馬爾克斯,曾在《百年孤獨》裡,說過一句極其蒼涼的話: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終究都要用寂寞來償還。話語灰涼,一如小說。你可能要說,楊冪的離婚,並不代表所有人的婚姻都是灰色的。是的。
  • 離婚後女人遇到不錯的人,重新開始婚姻,這也是很好的選擇
    導語:婚姻實在過不下去時,那唯有離婚了。雖說離婚也不是什麼好事,但與其兩個人在婚姻裡苦苦掙扎,那還不如各奔東西。一段不幸福的婚姻,不僅對夫妻雙方是折磨,對婚姻裡其他人也是一種傷害,尤其是孩子。離婚後,有的女人會再婚,開始新生活。
  • 《婚姻故事》:愛在離婚訴訟時
    兩人都是愛孩子的高修養父母,男的不渣,女的不作,卻鬧到離婚的地步,實在令人不可理解>可謂有理有據:哪一條都值得馬上離婚,又似乎無論哪一條,都是現代婚姻中普遍存在的。控訴3:「家裡的大事、小事、蠢事都由他說了算,我只是搬進了他的公寓,連家裡的沙發、家具品味都是他的,我連自己是什麼品味都不知道了,因為沒人要用我的品味。只要接受就好,只要做個賢妻良母就好。」
  • 離婚,一個母親的選擇
    ,健康還是疾病都永不分離的男人,不過是一個逃避困難的懦夫。痛苦的婚姻不在於有多糟糕,而在於明明知道糟糕,卻沒有離開的勇氣。可是,沒有任何人理所應當成為婚姻的犧牲品。如果婚姻只能默默地忍受與奉獻,如果婚姻只能咬牙堅持,不如趁早放手。周圍人勸我,你還不知道一個自閉症兒童有多麼難帶,多麼熬心血,你自己一個人根本無法承受。我也想過,如果是最壞的情況,孩子永遠不能和我交流,那麼現在離婚就意味著選擇了永遠的孤獨和無奈。
  • 楊冪劉愷威離婚真相:那些心猿意馬的婚姻,最後都畏罪自殺了
    在事業最當紅的時候,她告訴閨蜜唐嫣:我如果要結婚的話,也就老劉了吧。於是,一紙宣言把自己的心事昭告全世界。▼
  • 馬伊琍文章離婚:那些忍辱負重的婚姻,為什麼還是離了?
    我看得很唏噓,從原諒出軌,一直撐到離婚,群眾連「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都不肯說,各個瞭然於心地說:我就知道他們會離婚,難免有點心意闌珊吧?所有的人都覺得離婚的癥結在於五年前的「出軌」,原諒還是不原諒,有裂痕的感情,心中有根刺,是走不遠的。真的是這樣麼?換言之,如果沒有五年前卓偉爆料的狠絕,他們二人的婚姻就一定不會出現問題嗎?
  • 《婚姻故事》= 離婚故事?導演冷峻的婚姻哲學觀
    《婚姻故事》是2019年最佳的兩性電影,豆瓣評分8.8,是金球獎的大贏家。《婚姻故事》講的是什麼呢?其實是講一個離婚故事。這是劇透。這也是婚姻的真相。這,就是導演的不動聲色的冷峻。一部離婚進行曲,在傷心難過、落淚爭吵、攻擊謾罵中進行,婚姻中矛盾鋪陳又在雙方律師的慫恿下不斷升級。離婚律師自己都承認,「犯罪律師看到壞人最好的一面,而我們離婚律師則是看到好人最壞的一面。
  • 《婚姻故事》= 離婚故事?導演冷峻的婚姻哲學觀!
    《婚姻故事》是2019年最佳的兩性電影,豆瓣評分8.8,是金球獎的大贏家。《婚姻故事》講的是什麼呢?其實是講一個離婚故事。這是劇透。這也是婚姻的真相。這,就是導演的不動聲色的冷峻。一部離婚進行曲,在傷心難過、落淚爭吵、攻擊謾罵中進行,婚姻中矛盾鋪陳又在雙方律師的慫恿下不斷升級。離婚律師自己都承認,「犯罪律師看到壞人最好的一面,而我們離婚律師則是看到好人最壞的一面。
  • 婚姻中男女都得到了什麼?很多人直到離婚,都搞不清楚哪裡錯了
    今早在送孩子去英語輔導班的路上,一個女粉絲就聯繫我訴苦,她的故事雖然簡短,但卻具有極大的普遍性,因為她告訴我她想要離婚,覺得自己過不下去了,於是我將故事內容整理後分享給大家,希望對那些想要離婚或者徘徊在離婚邊緣的女同胞們有所幫助。她告訴我,小芳老師,我真的太后悔嫁給我老公了,現在真覺得跟他過不下去了,我就問她是因為什麼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