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阿拉丁》要拍真人版我內心是拒絕的!再加上真人版《美女與野獸》這坨屎在前,我就更擔心了!沒想到這部真人版《阿拉丁》出奇意料的好。
回想92版的《阿拉丁》,電影在尊崇原作基礎上的改編,成功的融入了不少令人忍俊不禁又天馬行空的幽默,這一次時隔二十餘年後的再度翻拍,迪士尼啟用蓋裡奇,所寄望的就是希望他能將自己的喜劇元素融入到這部新作中,而從成片來說,蓋裡奇很好的完成了這一任務,其不僅為電影增添了自已鮮明的風格,也與時俱進的做出了新的改動。
在原版中,茉莉公主這一角色基本就等同於原作中的人物設定,而在新版裡,電影更為側重的融入了女權意識的覺醒,她不再是一個只為情所困的公主形象,電影賦予了她更為勇敢獨立的人物個性,不論是面對自己的國家,還是 面對阿拉丁,在她的身上我們都能看到屬於現代女性的鮮明特徵,而電影中她的歌聲,也成為了電影最為動聽的所在。
歌曲部分與原版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入了茉莉公主女權爆棚的一段歌曲《Speechless》依然由大師Alan Menken創作,他也是為原版阿拉丁創作歌曲的人。這首歌基本上表達了茉莉公主作為女性,不甘心被禁聲,希望能被認可和重視的心情,女主角的演出也很富有激情,是全片的高光時刻。
影片的場景設計和服裝及音樂都非常原汁原味地體現出了當地風情,充滿了神秘感,讓人會聯想起很多埃及尋寶電影。個人覺得舞蹈段落比歌曲還精彩,影片堪稱視覺盛宴,娛樂性很強。
對於阿拉丁與燈神這兩個電影的主要人物,由威爾·史密斯所飾演的燈神形象幾乎承擔了電影絕大多數的笑點,他在電影中時而應景的做出各種奇葩的造型,時而又能展現出暖心細膩的一面,相比原版中的燈神形象,變得更為鮮活。
而莫納·馬蘇德飾演的阿拉丁,雖然他在電影中的表現並沒有給人留下多少新鮮感,但在蓋裡奇的調教下也演出了一股真實的痞氣。
真人版的還深化了一個概念。精靈和阿拉丁爭執的一個問題是,他該不該偽裝成王子去獲得茉莉公主的芳心。在這一部真人版裡,精靈說,魔法只會改變一個人的外在,但是不會改變一個人的內心,鼓勵他坦誠地面對自己。
這次的《阿拉丁》我覺得已經比較成功,動畫中精靈的歌舞是一大亮點,本以為在真人電影中很難做到,沒想到更上一層樓,給人極滿足的視聽盛宴。
反派的演繹也很驚喜,和動畫裡一樣整天想統治全世界,但又多了令人信服的作案動機;中間插入的幽默橋段也彌補了真人電影比動畫欠缺的那點喜感。
總體來說,是一次符合時代特色又保持了原有風格的成功改編。希望之後的迪士尼真人改編也能把握住動畫優勢並將其發揚光大,在保留驚喜感的同時還原童話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