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影像資訊 | 日本紀實攝影師奈良原一高逝世,看官方圖片庫如何...

2020-12-26 界面新聞

1. Instagram隱藏PS過的照片

為了打擊虛假信息和假新聞,Instagram 最近推出了一項新功能,可以標記假照片。但是現在一些攝影師發覺這個系統做得似乎有點過,使得某些類型的照片難以分享和瀏覽。

幾天前,美國攝影師 Toby Harriman 在瀏覽自己的 Instagram 主頁時,第一次看到「虛假信息」(False Information

)警告彈出來。通過點擊隱藏的帖子,Harriman 發現那只是一個人站在彩虹色的山上的照片。

Instagram 表示,該系統使用「來自我們社區的反饋和技術的結合」來識別哪些照片應該提交給第三方獨立的事實核查人員。如果事實核查人員確定照片是假的,那麼這張照片將被隱藏並顯示為一條警告信息。此外,「假」照片也會從瀏覽和標籤頁面中刪除,並在以後的帖子中自動標記。

「雖然這能幫助我更好的聯想到真實的照片和ps過的照片,但我也非常尊重數字藝術。」 Harriman 說。的確,現在真實性已經不是照片成立的唯一標準了。而人工智慧舉報機制的濫用也同樣值得警惕。

 

2. 日本紀實攝影師奈良原一高逝世

據報導,日本紀實攝影師奈良原一高早前因心臟衰竭逝世,享年88歲。奈良原一高1931年生於福岡。被視為日本戰後的代表攝影師之一,他曾與細江英公、東松照明、川田喜久治等組成攝影團隊「Vivo」。

奈良原一高

奈良原一高25歲舉辦個展《人間の土地》,成為其人生轉折點。他拍攝的軍艦島曾是日本的主要煤礦產區之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石油代替煤炭成為主要能源,隨後,島上居民全部撤離,軍艦島隨之沒落,成為禁閉島,被稱為日本鬼城。奈良原一高的拍攝時間是1954年-1957年間,此時軍艦島上的煤礦還在運營,他記錄了當時島上的生產和生活。

Vivo解散後,奈良原一高旅居歐美,他的中後期作品兼具濃鬱的西方攝影風格和東方命題的細膩。奈良原一高也是為數不多的有世界影響的日本攝影師。

 

3. 新型鋰硫電池可讓智慧型手機連續使用五天

近日,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世界上最高效的鋰硫電池(Li-S)」。一次充電,可以讓智慧型手機連續使用5天,是普通相機電池容量的四倍,電動車可以行駛超1000公裡。這個團隊已經為他們開發的製造工藝申請了專利,並表示「世界上一些最大的製造商」對此很感興趣。

除了改善性能,該技術也被認為比目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產品對環境的影響更小。新的電池原型使用了與製造普通鋰離子電池相同的材料;此外,據說這種工藝的製造成本更低。

根據該大學稱,這項技術的進一步測試將於今年年初在澳大利亞進行。歐洲和中國的主要鋰電池製造商有興趣擴大這些鋰硫電池的產量。

 

4. CIRA圖片庫調侃加拿大刻板印象

近日,加拿大網際網路註冊管理局(CIRA)發布了一系列照片,調侃人們對加拿大的刻板印象。為了鼓勵更多人使用這些具有「獨特的加拿大」元素的照片,他們正在免費提供該圖片庫。

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使用S,M,L,XL四種尺寸的圖片,作為回報,CIRA所要求的只是署名「photo by CIRA/.CA「和一個指向該網站的連結https://cira.ca/stock-images。

看看這些好玩的照片吧:

CIRA版加拿大「分心男友」表情包。吸引男友目光的美女是一位冰球運動員。
麋鹿與遊客
一名伐木工人正在喝一瓶楓糖漿。
穿冰鞋上班的女人正在用筆記本工作。

 

5. 攝影出版物推薦

《攝影師手冊:瑪格南成員大衛·赫恩談藝錄》

原作名: On Being a Photographer
作者: [英]大衛·赫恩/ [英]比爾·傑伊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12-12

從給攝影術語下定義入手,大衛·赫恩著手指導年輕攝影師如何高效、實際地選擇屬於自己的拍攝主題,如何拍到滿意的單幅作品乃至完成整個專題,甚至如何挑選完美的鞋子和攝影包。此外,大衛·赫恩與比爾·傑伊還探討了攝影的未來。面對來勢洶洶的數位化影像,傳統紀實攝影將如何定義自身?本書不涉及攝影的具體技術及操作,而是告訴讀者「如何如攝影師一般思考與行動」。

 

6. 展覽推薦

#北京#

輕重之間——耿雪作品展

時間:2019年12月29日 – 2020年3月1日

地點:築中美術館

本次展覽由策展人Alia Lin策劃、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邵亦楊擔任學術主持,集中展出藝術家耿雪近幾年的8組作品(金色之名、蘇格拉底的廣場 、蒼蠅、童年寓言、米開朗基羅的情詩、土堆、天籟、自由之繩)。展出作品包括繪畫、陶瓷、雕塑、裝置、影像。

 

#廣州#

隨波逐流/逆流而動——當代攝影幹預

時間:2019年12月7日 - 2020年2月23日

地點:廣州當代美術館

系列展覽「隨波逐流/逆流而動——當代攝影幹預」展出的是一批生活在德國的藝術家的作品。他們都已建立起自己獨特的視覺語言,並不斷探索攝影媒體的新形式。本次展出的是德國藝術家塞巴斯提安·斯圖夫和藝術家組合泰陽·昂洛拉託&尼科·克雷布斯。 塞巴斯提安·斯圖夫把自己的身體放置在城市和景觀空間中,而泰陽·昂洛拉託&尼科·克雷布斯組合則使用了煙火、木質結構和視覺幻覺。

 

相關焦點

  • 攝影,是時間的戀人 奈良原一高
    一九五六年,奈良原一高舉辦首次個展「人間的土地」,發表拍攝「軍艦島」和櫻島礦工的紀實作品。「 人間的土地」 獲日本「 攝影批評家協會新人賞」, 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 展覽結束後大家突然稱我為『攝影家』,即使我當時尚未確定會走這條路。一次個展竟決定我一生的命運。」「人間的土地」同時被視為戰後新攝影表現的開端。
  • 攝影技巧 理論篇 如何成為一名成功的圖片庫攝影師
    自然光  銀行,金融公司是圖片公司最大的的客戶一,作為一個圖片庫攝影師對於這點的把握一定要準確,什麼人會做廣告?什麼公司肯花錢買你的照片,如果你清楚了這點,你的照片就能源源不斷地賣出去。  一個攝影師要想進入圖片庫這一行業,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前,一定要對市場和他本身進行一個分析。這種分析,除了自身條件之外,也應該知道他要投資多少金錢和時間去為圖片庫拍攝。
  • 三種構圖+接片技法,圖片庫攝影實戰案例
    以上經驗都是網際飛俠老師知識寶囊中的鳳毛麟角看完有沒有想拜師學藝?長按並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報名次回放世界頂級圖片庫-視覺中國十佳創意攝影師、特殊貢獻獎得主累計培養近300名圖片庫攝影師權威圖片庫攝影導師丹麥飛思相機、日本富士公司籤約攝影師百諾籤約攝影師美國Datacolor色彩管理專家、藝卓顯示器色彩管理、群暉Synology認證工作室微博2016
  • 攝影師,必看的120個攝影網站(珍貴收藏)
    中國國家地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的官方網站,主要介紹國內外的風土人情和地域文化http://www.cng.com.cn/3. 紀實影像美國加州的一家自然攝影網站,內含大量的動植物攝影圖片http://www.candidimages.com/4.
  • 照片背後故事感人 觀眾淚撒現場|臺灣著名紀實攝影師黃子明廈門開講
    18日晚上,臺灣著名紀實攝影師黃子明在廈門日報社19樓開展《紀實攝影的機會與挑戰》講座,本次講座既是第七屆臺賽的配套活動,也是黃子明在大陸的首個個人專場講座。黃子明是兩岸新聞攝影界赫赫有名的大家,為了兼顧專業攝影與一般攝影愛好者,在兩個小時的時間內,黃子明分享的內容包含當今攝影工具普及情況下,傳統紀實攝影的角色會如何演變、業餘愛好者除了糖水片還能做些什麼、從事專業攝影工作者如何因應視覺洪流、如何與業餘愛好者在內容做出區隔、專業工作者需要具備那些專業能力與修為等面向。
  • 紀實攝影師是怎樣煉成的
    但是很多攝影師在拍攝一段時間後就覺得遇到了瓶頸,也常會問我,我下一步該怎麼做,怎麼拍攝?或許也正是因為攝影太容易了,所以它太難了。每天都能產生數以億計的照片,這也意味著大量攝影垃圾的產生,所以這個時候也是考驗攝影師的時候,每一個人對攝影的理解都不一樣,對待攝影的出發點也不同,什麼樣的攝影師能夠走得更長遠,不走彎路,這成了眾多攝影師所關注的焦點。
  • 全球攝影師作品集第二期
    2.馬克·呂布-紀實人像-500P 馬克·呂布是新中國成立後首位獲準進入中國拍攝的西方攝影師,從1957年起多次訪問中國 6.安塞爾亞-紀實自然-913P 安塞爾·伊士頓·亞當斯(Ansel Adams) 美國攝影師。
  • 奈良井宿不在奈良!日本這個百年山中古鎮,藏著舊時江戶...
    日本旅遊目的地很少提及這裡,各個旅遊信息平臺能獲得的情報也極為有限。看看這些日本攝影師的作品,同一取景角度、鏡頭下的春夏秋冬,你是否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仿佛復古的浮世繪卷在眼前緩緩打開,又好像懷舊時代劇故事發生的舞臺。
  • 日本奈良的「鹿匪」為什麼會傷人?
    對於許多赴日本遊玩的遊客來說,古都奈良都是日本之行必到的一站。
  • 小豬攝團 | 日本寫真史1945-2017
    但我們距離他們輝煌時代大都已逾百年,期間的攝影的觀念、攝影的器材、攝影的環境大有不同。「戰爭的武器變了,一切戰爭的理論都變了。」
  • 世界十大最著名紀實人像攝影師
    不少著名攝影師在旅途中,會拍攝異地或街頭的人像作品,雖然拍攝時未必有精確的燈光可供控制,拍攝時間也可能倉促,但他們卻能捕捉人像最為深刻、有代表性的一面
  • 紙悅專訪 杭州婚禮攝影師小圓子圈圈:用紀實的手法捕捉,有溫度有故事的影像
    Q:為什麼會喜歡拍攝婚禮紀實? 最常拍攝的風格是什麼?A:其實最初拿起相機從來沒想過拍攝婚禮紀實,偶然一次表哥的婚禮我去幫他拍攝,我突然覺得如果把攝影作為職業,去選擇一個領域,婚禮紀實是我想記錄的影像。它很自然,感動和美好都在不經意間發生。
  • ...援朝光影紀實》:用珍貴文獻與四國歷史影像 還原保家衛國戰爭場景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許多戰地攝影師奔赴前線,冒著危險記錄下戰場上的一個個震撼瞬間。作為今年「抗美援朝系列電影」之一,文獻紀錄影片《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首次披露了很多從未面世的真實歷史影像和多國攝影師拍攝的戰場紀實畫面,全方位、多視角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崢嶸歷程。
  • 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如何成為一位正經的大人
    ——來自奈良大叔的自傳《小星星通信》裡結尾的一段戳人的話奈良美智なら よしとも(1959年12月5日-)日本青森縣弘前市人內心和外表都不羈的朋克大叔自帶idol氣質的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大叔在國中時代開始迷上搖滾樂,接觸最多的是西洋樂手,John Simon、Tony Kosnik、David Bowie等。當時的唱片封套,可以說奠定了他對於影像的概念。
  • 【贈票】2018北京紀實影像周,51場紀錄片免費看
    *內容轉載自「北京紀實影像周」,根據需要有所改動「DOCO熱紀錄」為第二屆北京紀實影像周戰略合作機構。
  • 閒置照片變現法——圖片庫攝影變現(上)
    好了廢話不多說,今天這篇文章會從圖片庫、圖片庫的商業運作、為什麼圖片庫更適合攝影人、攝影師的收益分配、選擇自己合適的圖片庫以及籤約圖片庫這幾個方面來展開。首先,何為「圖片庫」。圖片庫是圖片版權使用的代理機構,即圖片市場的中介。
  • 瑪格南攝影師們是如何刻畫一個地方的?
    在這篇文章裡,賴特將跟大家介紹一些主要的委託任務和項目,以展示瑪格南攝影師們如何刻畫一個地方。Werner Bischof眼中的日本—明治神宮庭院。他來自瑞士,一開始是包浩斯派的影棚攝影師,瑪格南內部成員稱其為不情不願的新聞記者——相比雜誌圖片的拍攝委託,畢肖夫更偏好長篇的紀實專題。在寫給卡帕的信中,畢肖夫這樣介紹他的日本項目:「我努力把自己代入日本人的思維,從他們的視角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記錄大事向來是不賺錢的,這一點沒錯。
  • 《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首次獨家解密真實影像
    「抗美援朝系列電影」中的紀錄電影《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現已接力上映。10月27日,由郝蘊執導、著名演員張涵予傾情獻聲的紀錄電影特別發布「光影讚歌」版預告,釋放不少電影首次獨家披露的真實歷史影像,更有珍貴的中美朝韓四國戰場紀實畫面及原聲修復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