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復古類恐怖題材的小夥伴,今年秋天應該比較滿足。《美國恐怖故事》第九季走的就是復古路線,還有一部《鬼作秀》也有濃重的復古風情,每一集都有漫畫混搭劇情。
《鬼作秀》的風格,恐怖度其實在中等左右,很多故事血漿量足但並不是那麼嚇人,畫風重點是有點「詭異」,有的故事走「細思恐極」路線。
這劇一集兩個故事,每段故事20多分鐘,可以說是短小精悍。目前已經播出三集,6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有史蒂芬·金的畫風,小男生的老爹在妻子去世後酗酒。一步步酗到有點變異,喝酒就需要下酒菜,胃口還越來越大,直至發展成大嘴吃一切。這段故事裡,小男生年紀輕輕髮際線就有點愁人了,雨夜他來找人求助。
於是他就遇到了整個故事的亮點,豎鋸老爺子和炸雞叔同框打牌。大家說總覺得這個場景老爺子會突然開口說,「騷年,我想和你玩個遊戲」。
很多小夥伴表示眼前一亮的是第二個故事,小女孩買了巨大的娃娃屋,還給玩具一家人取了名。之後她發現這個娃娃屋裡突然出現了「附贈」的人頭,她給一家人想盡辦法,比如買來警察人偶和印第安人人偶,結果都沒什麼效果,它們還一個個被「人頭」打敗。
如果把人頭從娃娃屋裡拿出來扔進現實,它就會……等比例變大。小姑娘看起來弱小無助,很容易認「鬼」宰割,不過最終小姑娘的選擇嘛,她小小年紀就懂得了禍水東引。其實恐怖片最恐怖的往往不是鬼,而是被鬼一路驚嚇之後變化的人心。
這個故事的彩蛋是,在小女孩經常光顧的玩偶店,大家發現了「安娜貝爾原型娃娃」坐鎮角落。
既然是復古風,自然少不了狼人。第三個故事是狼人主題,怎麼說呢,狼人主題是個堅挺題材,但總是敗給服化道不給力。不少美劇的狼人總是能讓人想到……西遊記。
這個故事中規中矩,是個戰爭年代為了反擊生存,由人變狼人的故事。
第四個故事可以和小女孩的娃娃屋相提並論,驚悚度詭異度和重口味度都有提升,主角本來過著有些頹廢的廢柴生活,有一天他撿了一根「手指」。
之後,「手指」慢慢長成了「爪子」,在彈幕小夥伴說可以刷層蜂蜜烤了的時候,「爪子」進一步長成了「家養異形」,來去自如,替主角報復各種在現實生活中「虐」他的對象。
怪獸還有名字,叫鮑勃,鮑勃風格有點兇殘,報復之後都會帶「紀念品」回家,還總有殘骸需要主角幫忙處理。鮑勃長得有點像今年爆款動畫《愛情、死亡和機器人》裡的戰鬥機器人,喜歡兇殘怪獸的小夥伴可能會喜歡。
第五個故事喜聞樂見的萬聖節題材。
故事主角是個五人組,和萬聖節之間有特殊的羈絆,似乎是「困在了萬聖節」。
這個故事短小精悍,有復仇有懸念還有一點萌芽的愛情,底子還是有點快意恩仇的。
第六個故事裡主角小哥是個迷茫的大學生,女朋友剛分手,從機場撿了個箱子,發現箱子裡有個強行被塞進去骨骼擰巴應該直接被送去急救的人。於是小哥第一反應也是嚇得一臉懵逼。
箱子裡這個人說如果自己遭遇痛苦就會——吐金幣。
小哥在室友和去而復返的女朋友教唆下,三個人一起虐待「箱中人」,小哥還有底線要適可而止。另外倆人見財起意……最終結果嘛,還算大快人心。
Boss效果有點像鬧著玩,有小夥伴說感覺特別阿拉丁神箱,很像雷鬼版燈神,好在詭異度總是可以加分。
《鬼作秀》之前有過三部電影,分別拍攝於1982年、1987年和2006年,還推出過衍生漫畫。電影有大咖參與,史蒂芬·金寫過劇本,喬治·羅梅羅當過導演也寫過劇本,同樣是小故事組合,號稱「集恐怖之大成」。
時隔多年再出電視劇版,也算是復古畫風復興吧。故事都不是很難理解,感覺風格比美恐這一季還要復古,而且畢竟一集倆故事,比起美恐堅持在度假村砍人要風格多變一些。喜歡復古又想多看些故事的小夥伴可以考慮一下。
全劇雖然都是短短的小故事,但有個統一的標誌性的形象,黑袍死神。每集有黑袍死神漫畫形象出鏡,喜歡這口的人會覺得這形象很帶感,有時候看還挺萌(萌這種感覺因人而異哈,不要太苛刻)。
喜好這種畫風的小夥伴一定會有「大滿足」,但這個題材還是小眾的,不喜歡的小夥伴還是及早退下吧,風格前後非常統一,第一眼不適合就不要硬看了。
多年之前,某匪曾經就職於一本立志做類型小說的雜誌,有一些故事就走驚悚風。當年某匪還是萌新,對類型小說也談不上有特殊的愛,但也有努力打雜的革命情誼。後來嘛,雜誌……一期卒。嗯,這是個傷感的題外話。
歡迎關注57線自媒體土匪擼劇,某匪陪你一起調侃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