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預警:爭議、扎心、走心的《這就是街舞》第二季第2期

2021-02-08 街舞活動小喇叭

了解近期好活動,請關注「街舞活動小喇叭」喔!

《這就是街舞》開播第2期,依然是信息量巨大的一期,沒有孤兒剪輯,全程都是歡樂、高能和精彩,就像陸偉導演說的,節目需要做的就是還原街舞本身,因為它已經足夠精彩。

這期內容依然炸場十足,多了走心和扎心,不變的是,不管晉級還是淘汰,沒有一場Battle是不精彩的,如果說有遺憾的話,那大概就是「還沒看夠,百強海選就結束了」吧...

全文 10437字,閱讀時長20分鐘左右,建議請勿把自己代入我是Popper or 我是Bboy來閱讀本文。

目錄:1、舞佳舞不止有"五虎上將」;2、Bboy重新定義「炸場」;3、驚豔到的舞者;4、中國Locking百花齊放;5、Waacking「一姐」對決;6、最強舞團——Caster;7、千璽VS小豬 隊長之戰。

一、舞佳舞不止有「五虎上將」

        看了兩年節目,相信即使本身不了解街舞的觀眾也會熟悉這個毫無疑問會被載入在中國街舞史的傳奇團體——舞佳舞。而舞佳舞裡近兩年最熱的說法就是「五虎上將」——黃景行Super Dino楊文昊Viho馮正Sonic林夢James高博,他們代表的是中國街舞的一個時代與中國Popping的最高水平。

《這街2》舞佳舞全家福

舞佳舞這個以Popping聞名的團體自然是人才輩出,隊伍裡神仙遍地走,大神數不勝數,遠不止有「五虎上將」:

1、穆童Funky Tomin


穆童是跟黃景行、楊文昊一個時代的超級大神(其實高博已經退居幕後很久了,直到2018年KOD決賽才以「五虎上將」之名出場。此前,我們說起舞佳舞時,POPPING代表人物一般以黃景行、楊文昊、馮正、林夢和穆童為主),絕對的國內第一梯隊Popper,尤其擅長battle,2016、2018兩年均代表中國出徵KOD世界盃,實力之強可見一斑。

視頻:KOD中國對日本,穆童這段battle看了不下10遍!


穆童老師算是最早擁抱舞蹈綜藝的一批人——早在2014年《中國好舞蹈》就開始露面,去年《熱血街舞團》也有參賽。

        穆童老師是個東北人,他的風格也帶有東北的那股直爽,一個字就是:——每一個Pop都扎紮實實、一絲不苟。這就是外行一般容易看懂的Popping:Pop特別大,很震撼。

梗:歌曲裡"Funky Tomin"穆童舞蹈動作表示「這是我」

筆者曾關注過穆童老師的美拍帳號,那段時間他正隱退養傷,他在【舞匣研習社】的知識分享裡額外提到了保護性熱身的方法,並且穆童老師恢復期間的練舞視頻每一個動作都格外紮實、認真,絲毫不懈怠半分。這些視頻激勵了筆者很長一段時間。

圖:穆童老師知識分享

2、吉揚YoungG


吉揚是舞佳舞中生代中的佼佼者。其實吉揚這支舞就像易烊千璽說的:這是他以前在《假如世上只有中文歌》的專場演出上跳過的,近乎原封不動。

圖:吉揚表演作品《默》

但..就算再看一次還是驚豔,而且筆者已經不知道在網上看了多少遍了。

那場北京站的假歌來了不少大神——除了袋鼠、老虎等人,還有收割了無數冠軍的韓國Popping大神Dokyun。當時筆者沒搶到票,而筆者的一位朋友去了現場,回來後一直讚嘆:吉揚這首《默》絕對是全場當之無愧的第一,而她之後幾天腦海中都在不斷循環這支舞:「我從沒想到街舞能美成這樣。

這支舞不用解讀技術——這是經過了精心編排、構思的作品,一切技術都已經化在作品裡為抒情達意服務了,只要靜靜欣賞就夠了。

(大部分觀眾一定會喜歡這段舞,但很容易又回到那個問題:「藝術就是要讓人感受到美」、「舞蹈最內核的不是技術,是美」。其實,直觀地「好看」、動人只是眾多藝術追求裡的一種而已,反過來也可以不以它為追求,它既不是藝術的內核也不是最高追求

3、鴨子Crazy Duck

Crazy Duck鴨子真的是圈內這幾年紅到發紫的舞者,是國內中生代Popper中的領軍人物之一。

這也是一位狠人——當之無愧的Battle King、不折不扣的「百人斬」——參賽無數,從早期的「萬年老二」到一戰成名,再到冠軍拿到手軟,他總是把每場battle都視為決賽,無所畏懼,一場場精彩絕倫的對決見證了王者加冕之路。他是天生的battle舞者,無論什麼情況下,只要登上舞臺就充滿熱血,絕對「幹」到場下沸騰才肯罷休。

視頻:和勁敵連續One More對幹,全場炸翻

鴨子是典型的Popping Style——Pop狠辣,動作雖然動幅極大但又能迅速移動,視覺效果極其震撼。

鴨子賽場上氣場強大,狀態之高漲、兇狠,乃至瘋狂,跟Hoan這些世界冠軍短兵相接也毫不落下風。正是因為這樣乖張的風格,全國模仿他的Popper數不勝數,但他的風格獨樹一幟,真正能抓到其神韻的少之又少。


二、BBoy重新定義「炸」場

某種意義上,主流的幾個舞種裡只有Breaking是把battle納作自己文化的核心——Bboy就是為了battle而生的戰士。就像節目裡說的:「沒有Bboy,後面的battle不要想贏」、、「Bboy就是用來炸場的,沒有Bboy的battle簡直讓人想打瞌睡」。

上一季對Bboy其實有些過於忽視,從節目側重到賽制設置都對Bboy很不友好。這一期就是Bboy鋒芒畢露、展露拳腳的發力一期——這一期就叫 Bboy重新定義「炸」場。

但是吧..必須承認,Breaking是幾個主流舞種裡筆者最不熟悉的,肚子裡貨實在不多,不敢班門弄斧,只給大家介紹比較熟悉的幾位,其餘的幾位還請懂Bboy的朋友補充了:


1、Bboy小明&陳健嚴


小明來自河南的powermove高手,在比賽上見過,但了解不多,只記得招特別牛逼。去查了查:中國年輕一代powermove bboy的佼佼者近乎最強,握有肘立的世界紀錄

他和陳健嚴的battle看起來更風格鮮明,Breaking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

1、Toprock,搖滾步——Breaking裡唯一站著跳的部分,一般用來進音樂、挑釁、為下地做準備;

2、Footwork,雙腳沾地的地板腳步動作,經過設計非常華麗,是Bboy能力的主要組成部分;

3、Powermove,高難度技巧、「大招」,像Breaking裡給人印象最深的託馬斯、鞍馬等都屬於這一類,一般都是雙腳離地,視覺效果最震撼;

4、Freeze,顧名思義——倒立等把身體定住的動作。

總體而言,陳健嚴用遊戲的話講就是屬性點得比較齊——Toprock華麗而隨心所欲,Freeze極有創意與設計感。小明就是把一種屬性點得格外滿,主攻Powermove,動作乾淨快速,視覺效果極強。

就筆者個人理解而言,Footwork是最能代表Bboy的,但Powermove帶來的炸場無與倫比。尤其Footwork離開Bboy圈後就不是那麼能讓外行看懂、理解,論battle的兇狠強悍與視覺效果都不如Powermove來得直接。吳建豪這個選擇真的很明智,點個讚。

2、廣州STO-波子

STO是廣州的著名Breaking團體,是無所爭議的中國最強Bboy團隊——借用《只有街舞》裡的一句話:「(我們)跟其他團隊比賽的不叫比賽,那都叫友情交流。」

波子則是這麼一個天花板級別團體中的佼佼者。

波子是國內最頂尖的主攻Powermove的Bboy之一,由於他是體操運動員出身,技巧極其嫻熟,在難度上立刻跟許多「自學成才」的Bboy拉開差距,可謂降維打擊。所以以前在貼吧看到有人說:「Breaking跳技巧那還不如去看體操,體操技術還更難」,對不起哦,這還真就是個體操小王子(體操純看技巧,Breaking可就完全不一樣,這個有機會再展開另說)。

有些人在網上說波子不聽音樂、Footwork不乾淨,我覺得雖然不是沒道理,但畢竟有舍有得——波子是主攻的Powermove的Bboy,能把Powermove練到和他一樣爐火純青所需要投入的時間實在難以計量。

在Powermove中,很多動作幾乎不可能單純靠人本身的力量完成,必須使用巧勁配合慣性才能連貫完成,也因此很多Bboy在連續做幾次Powermove後,慣性太強,這時是很難有效控制自己身體的,所謂「跟上音樂」也因此成了一大難關——你不能要求在做Powermove時能像Footwork時一樣得心應手,能緊跟音樂,這簡直是兩個維度的事,一概而論絕不合適。Powermove的「跟音樂」主要體現在「Kill the Beat」上——能在一系列動勢極大的Powermove後,在小節末尾的第8拍的處停住,通過一個Freeze(例如倒立)來卡住音效——一旦出現就絕對炸翻全場。

波子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驚人的身體控制能力,反映在節目裡就是他和孫悟空的battle裡——連續4個8拍的Powermove腳沒落地:託馬斯接90接託馬斯接鞍馬接Air Flare 接全旋,一氣呵成、行雲流水,最後竟然還突然從快速狀態一下控制住身體切進一個極慢的延伸,剛好卡上音樂的層次切換——神乎其技。舞蹈裡最容易做到的是放,最難的就是收,尤其是放完後立馬收乾淨;想做快一點都不難,但快後立馬說慢就慢,這個層次切換簡直就驚為天人了,可以做到的無一不是大師級的舞者。

3、汪珅炅Bboy Danny

汪珅炅Bboy Danny,江湖人稱「阿丹哥」,是中國資歷最老的Bboy之一。他是第一批走出國門的中國Bboy,頂級團體」CASTER「藝術總監,也是加入Breaking天團「MIGHTY ZULUKINGZ」的首位國人。他不僅是Bboy圈資深推廣人,將中國Breaking賽事 B.I.S帶向世界,把世界級的頂尖舞者引入中國,同時,他也是積極促進「街舞」(breaking)納入奧運會的主要倡導者之一。

BIS,Battle In Shanghai的簡稱,分為Bboy賽事和Dancer賽事,其中 Bboy賽事是中國乃至世界頂級賽事之一。據賽事創始人汪珅炅的介紹,至今已有15年的創辦歷程,從「為國內創造賽事交流機會」到「打破隱形枷鎖,讓更多中國Bboy和世界頂級同臺競技「,BIS見證了國內Bboy的光輝時刻,推動者中國Breaking的發展。

他敢嘗試創新和挑戰,從用Breaking跳中文歌到創作中文歌作品,一直在踐行著」創新「和」突破「,這曾一度令他備受爭議,但又有多少人能頂住非議敢為天下先呢?圈內有大佬曾這麼評價阿丹哥,「如果每個人都有一個信仰的神,Danny信仰的一定是武神,做啥事都衝在第一線...」  

4、阿渠Bboy Lazy


同樣來自團體」CASTER「的頂級舞者阿渠Bboy Lazy,是中國最知名的PowerMove Bboy之一。筆者曾有幸和其他Bboy一起,在BIS上見證Lazy加入」MIGHTY ZULUKINGZ"的儀式:和所有組織成員Battle一輪,直到被團隊所有成員認可。

小道消息,阿渠在100進49有超級「炸」場的表現,期待一下!

5、LegoSam&貓仔&李帥

小編個人認為在最後毛巾爭奪戰中,小煒能從Bbboy中拿下毛巾,實力不在話下,四位舞者選誰都可以,誰落選都可惜...而這3位Bboy,真的不應該留在待定區吧(直接給毛巾不好嗎?)?尤其是貓仔和李帥,風格明顯、動作乾淨利索,貓仔拿下過中國G SHOCK爭霸賽冠軍,李帥的神卡點至今記憶猶新。

如Phillip說的:小煒後來狀態漸入佳境,跟著音樂自然而然就把自己聽到、理解到的東西跳出來了,毫無雜念,沒有「匠氣」——這就是榨汁們評判的一個重要依據吧。這種狀態太難得了,筆者曾經在cypher時感受過,那滋味真的讓我回味了很多天。最後小煒的表現得真的很棒——羅志祥一直說「進去」、「快起來」,希望狀態往上再推一層,他的計劃是沒錯,但也不見得非得這樣,小煒最後一輪的表現在我看來非常舒服,就是跟著音樂的狀態隨波流動,沒有「不及」也沒有「過」。另外,不得不說這幾首音樂總體而言Locker更佔優勢,從Funk到Disco到New Jack Swing,都算「本場作戰」了。

這種就真的很難判,尤其跟李帥的——李帥真的很炸(尤其Footwork跳乾淨凌厲了,太喜歡了),小煒真的很舒服。筆者回看了一遍,覺得自己更喜歡小煒,但李帥後出真的很炸,給人印象更強,反而最終想投給李帥——可見當Judge真的是個技術活,需要權衡的因素太多了。

三、一些驚豔的舞者
1、XCrew-阿祺Ake

這次X crew——這個中國Hiphop的天花板團隊還真是來了不少人參賽:除了已經露面的阿K,JC俊、Eazy也在現場出現了(JC俊易烊千璽那邊,Eazy韓庚那邊),兔子參加了賽前發布會和叶音battle了一場(現場似乎在吳建豪這邊瞟到過)。這次出場的是X crew中另一位高手——阿祺Ake——2018年KOD世界盃中國Hiphop代表隊成員之一

不得不說Xcrew真的是囊括了中國Hiphop近乎所有風格——從JC俊的特別New的style,一直到阿祺這種歐式的Hiphop。阿祺這段battle開頭就是倆Get Light——直接這麼做元素可見這style是真的老了;之後的架型也典型的Hiphop的大框架。

這段舞真的就是提起Hiphop時我腦海中會出現的樣子——大幅度的律動,極誇張的框架,從容灑脫的動勢軌跡,行雲流水的Flow,精確地卡上各個節拍與音效。

2、軟骨舞者——Ben

Turfing起源於六七十年代的Oakland Boogaloo,所以跟Popping親緣關係很近,是西岸舞蹈。

Flexing來源於牙買加舞蹈BrukUp(Mr.Wiggles稱為雷鬼版的Animation),九十年代初登陸紐約當地電視節目,然後吸收Popping等街舞舞種的元素融合成為新舞種Flexing,是東岸舞蹈。

最標誌性的是兩邊都有Bonebreak。相對而言早期Turfing會顯得更dancing一些,對於Popping元素的運用更多。現在兩個舞種看起來已經很相似了,很多Underground活動兩個舞種是一起參賽的。在很多Turfing舞者看來,Flexing是抄襲Turfing的,但現在更流行的似乎是Flexing

筆者又想重申那個觀點了——在街舞裡,你對身體的開發利用有時比跳得「好看」更加分

軟骨這個風格最早是和家人一起在電視裡看到的,我媽當時完全接受不了:「這麼噁心,怎麼能叫舞蹈呢?一點都不美。」當時我也這麼覺得,現在看法則是截然不同。

「美」有很多種:狹義的「美」就是古希臘雕塑般和諧、動人、理性的美好,而廣義的「美」還能包括荒誕、醜、邪典等等。「美」從不止於「好看」,甚至我一直覺得「好看」是一個特別沒意義的評價。尤其街舞已經走到了「非美」的當代藝術階段——直接不以某種特定的形式上的「美」為追求,最重要的是純粹的自我表達

軟骨就是這種理念下誕生的風格:我就是要打破科學、理性的人體規則,追求最極致、誇張乃至詭譎的肢體表現

相對不了解街舞的觀眾說:如果你真的有心想多了解街舞或者其他舞蹈,哪怕一點,這是你必須首先接受的理念、跨過的門檻

3、劉雨昕


上次看到她還是在14年《舞林爭霸》上——一個穿著背心、留著短髮的15歲的假小子,Pop幅度大得不像女孩兒跳的,力量極強,充滿表現力。記得當時楊麗萍、金星、陳小春、方俊四位老師都給了她Pass。

沒想到這麼多年後,居然成女團了2333333。就有一種感覺咋說呢....「誒?可美可帥。」

個人感覺節目裡其實這裡在放大矛盾,劉雨昕的Popping Style很純正,出自哪位名師暫不得而知,但也是必過FUNK IN SHANGHAI進過16強的Popper,和那種會唱、會跳、會rap還會打籃球的Idol真是兩碼事兒(Popper們看完雨昕Solo,內心一定是 「哎呀,自己人自己人」那種hhh)

四、中國Locking的百花齊放

        筆者在上一期的文章裡說過,中國的Locking風格分區鮮明——東、西、南、北、中各有各的滋味。葉正、叶音兩位老師正是以上海為中心的東部Locking風格的代表人物。

        他們其實上一季就參加了節目,在海選中遇上沈子皓和韓宇,展開了一場2 on 2的battle。最終叶音老師成功晉級,而葉正老師不幸折戟。而由於叶音老師檔期衝突,有賽事需要參加,也緊跟著退了賽。於是,大家就無緣在上一季欣賞到兩位老師帶來的精彩。

        兩位老師所在的團隊叫Wiik Symphony,是國內頂級Locking團隊之一,尤其以齊舞著名。(葉正老師在「舞匣研習社」的知識分享中提過,齊舞更視覺、更有利於Locking的推廣)

        插播個「廣告」,由WIIK承辦的「China Dance Delight Vol.10」開票了!這個引進自日本的老牌Old School齊舞盛宴,大家不要過錯↓

「China Dance Delight Vol.10 」詳細信息放出!報名購票正式開啟!

        還有規模浩大的HHI:【HHI上海站】7月4日開賽,隊伍招募正式開啟!

1、葉正

葉正老師是絕大多數學習年頭久些的Locker都會喜歡的風格(即對Locking有比較系統的了解,很熟悉並接受了Locking的審美),兩個字總結:舒服

葉正老師被譽為「上海Locking教父」,動作收斂、輕巧,彬彬有禮,就像上個世紀60年代穿越來的西裝革履的紳士。葉正老師是一位Soul Dance大師,他已經把Soul的質感化入了自己的Locking,一舉一動的質感都高級得令Locker們想哭。

另外,老師每一個動作都格外貼合音樂。由於葉正老師廣泛接觸過Locking的各種風格,平時也經常琢磨動作的變型,所以他總能找到最恰當好處地表現音樂質感的動作。葉正老師之前在【舞匣研習社】帶來一堂非常精彩的經驗分享,尤其音樂的部分,令筆者受益匪淺:老師會經常去演唱會、Live,尤其會關注樂隊表演,看著每一位樂手的演奏去熟悉他們所演奏的樂器的聲音、性格以及不同材質帶來的聲音質感上的區別,當對各種聲音足夠熟悉後,他會嘗試去尋找他理解中最貼合這個質感的動作;再進一步,就是分別用身體不同部位同時表現一首歌裡不同聲部——器樂、人聲、音效.如此一來,老師舞蹈的觀感在我們舞者眼中簡直如滿漢全席般豐盛。這就是真實的:用舞蹈教你聽歌

圖:葉正老師知識分享課

葉正老師屬於典型的「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的風格——如果對Locking了解不多,你只能隱隱約約覺得這個人厲害、跳得還算好看,但也就到此為止了,並不覺得多驚豔、炸,更不會明白老師究竟厲害在哪裡;而當你對Locking的理解愈深,愈能品出老師動作裡香醇的風味,欣賞到簡單的動作裡豐富的細節、層次與那令人陶醉的質感。

對於葉正老師的淘汰筆者真的特別遺憾——兩人上一季就是一走一留的局面,這次又對於葉正老師的淘汰我是真的特別遺憾——兩人上一季就是一走一留的局面,這次又是如此。為什麼兩位老師總得走一個呢?學習隔壁老吳,全要不好嗎?齊舞方面絕對妥妥的王炸兄弟啊~

但其實葉正老師也不是非要在比賽中爭個勝負的人,他最大的願望還希望街舞往內能發展得更好、往外能讓更多人看到,從自己授課到促成Chiise,一直在努力拓寬街舞的受眾群體。相信無論誰留下,老師的願望都已經實現了吧~


2、叶音

至於叶音.哇,那真的有的說了,我能跟你扯好久好久你信不信?

叶音就是那種「你只需要看影子就能認出是誰在跳舞」的風格極度鮮明的舞者。借用MC以力在紀錄片《只有街舞》裡的話:「他是我認識的唯一一個身上每一個細胞都在跳動的人。

叶音就像個小核彈頭——小小的身軀裡充滿了驚人的能量,每一個動作都富有隨時要迸發出來充斥整個舞臺的激情。

技術上,叶音老師的動作速度極快、幅度巨大,但又控得很乾淨,充滿張力。同時,老師Step相較一般Locker會豐富、密集許多下盤Bounce質量非常好,始終保持著一種非常活躍、充滿彈性的躍動的狀態。筆者蹭給一位不懂街舞的朋友推薦看老師的視頻,他說:「這人怎麼跟個跳蚤似的,蹦得真歡」,某種意義上這個評價還真挺準確、形象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另外,叶音老師本身是位「節奏大師」,節奏感好到簡直不像個黃種人,從手掌到牆到扶手.任何你能看到的東西,他都可以用來打擊出豐富多變的美妙節奏。因此節奏切分是老師舞蹈中極大的亮點——當大部分舞者還囿於正拍、反拍、and拍時,老師已經在隨心所欲地解構音樂節奏,永遠帶來出人意料的切分與變化。這次Wiik Symphony開場那段沒有配樂的齊舞一看就是叶音的風格。

叶音總讓我想起另一名舞者——日本的Locking舞者Yumah。他們的風格本身其實差別很大,但有個極明顯的共同點——他們跳舞時重心都比一般人低很多

街舞不同於芭蕾舞等學院派舞蹈氣息向上、身體延展,重心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街舞氣息向下、重心較低。因此理論上,越高的人是越不容易跳好街舞的,因為他們過高的身高導致他們的重心很難壓低,對於Bboy尤其如此。

雖然Locking不乏地面動作,但一般而言,跳Locking下地是個重大難關,原因在於:Locking律動以Up(向上)為主,相對而言氣息更容易偏高,重心不容易放低,做高低切換就更難。如果想下地,一般是得先一個Split(劈叉)再接地板動作,再想辦法找機會爬起來——對初學者而言這個過程極其痛苦,因為很可能找不到時機體面地下地,下去後又找不到辦法爬起來回到原先站立的狀態,總之就是挺尷尬的。

而Yumah因為重心很低,他只需有輕輕一下就能從站立狀態非常流暢自然地輕鬆到達地面,甚至直接接入Breaking裡的Footwork(Yumah也是個全能王)——當時筆者看到這個銜接覺得簡直驚為天人,自己嘗試了一下才意識到多難,歸根結底就是重心放不了那麼低。叶音老師同樣如此。

日本資深Locker:Yumah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說我在國內有最喜歡的三個Locker,《這就是街舞2》開播豆瓣9.7分,第1期到底有多精彩?有多少梗?

一個上期已經說了是阿牙,另一個是這期出場的冰冰,很多小夥伴在評論區裡猜還有一個是叶音。非常抱歉地說:不是,哈哈哈哈哈哈。

一個重要原因是:筆者曾經下功夫模仿過叶音的風格(真的是對著視屏一個細節一個細節捉摸,要不也掰扯不出上面一長串),根本學不會,最後簡直是一坨翔....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嘛,從此對叶音老師充滿了恐懼...(但我是愛你的!!!)

3、冰冰:一代宗師,重劍無鋒

冰冰老師,阿牙的學生、當年和他搭檔一起斬獲中國首個JD世界冠軍的冰冰Bingbing。

(先講個段子:冰冰老師全名李冰冰,有次別人讓我介紹喜歡的舞者,我說李冰冰,那個人一臉懵逼:「李冰冰還會跳舞???」或者說我喜歡冰冰,對方:「是範冰冰還是李冰冰?」)

冰冰老師去年也參加了《熱血街舞團》,在battle中輸給了肖傑老師。其實他們這種絕頂高手的輸贏真的不重要,尤其是非Locker的舞者投票,這個結果就更沒意義了。可令筆者忍無可忍的是,節目為了設計劇情、激化矛盾以製造爆點,強行抹黑冰冰老師和夫人Nini老師的形象,甚至引起網絡暴力——從那時起,就感覺《熱血街舞團》一手好牌被剪輯師剪得稀爛,真的是令人唏噓了。

阿牙和冰冰兩位老師的風格共同點是對音樂的理解特別深刻,就像筆者分析阿牙老師的一樣:冰冰老師跳完一首歌后,你閉上眼睛回憶這首歌,你會覺得就該是他那麼跳才是對的。他們對音樂理解的同步率特別高,每次聽到音樂第一反應就是達成共識:「這首歌適合跳Locking這首歌適合跳Soul這首歌很funky,適合Dancing.」因此在JD遇上一向以整齊、默契著稱的日本「偶像派」Locking組合Hilty&Bosch時,居然更同步、更整齊、更默契。

但某種意義上他們風格又差得很大——一個「皮」得不行,一個穩得不行

 「穩」就是冰冰老師風格的最大特點,最絕妙的一個形容就是:大巧若拙,重劍無鋒

冰冰老師前段時間專門前往美國求訪Locking的OG,學習最傳統、原汁原味的Locking——如果你看過《Soul Train》上70年代的Locking,你會發現冰冰老師的風味就是Locking原本的魅力。

老師的每一個Locking動作都標準得無可挑剔,說是Locking教科書一點不為過。也正因如此,老師的動作在外行看來可能過於簡簡單單、平平無奇,不如肖傑、叶音他們驚豔。但就像我說的「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冰冰老師的風格準確說是樸實無華,你如果親自學習過Locking,你就會明白能像冰冰老師這樣跳得看似簡單、舉重若輕但又細節豐富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冰冰老師真的是「桃李滿天下」,就像他說的:這節目裡有很多Locker都是他學生,尤其廣州地區,很多知名Locker的風格都一脈承自冰冰老師——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種Locking風格:樸實而不失細節,簡潔又不乏變化

應該說,冰冰老師是我接觸過的所有街舞老師裡最認真負責、平易近人的之一。尤其老師之前也來我們【舞匣研習社】分享經驗,明明一個半小時的課硬生生多講了一個多小時——後面的時間都在答疑,無微不至,生怕放過學員的任何一個問題。借我母校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大抵如此吧。

圖:冰冰老師知識分享課

4、小博:Locking小精靈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來自CASTER的另一位Locking猛將陳博文就被稱為「Locking小精靈」了,但可以這麼說,如果AC是Waacking圈的「無影手」,那小博就算是Locking界的「無影腳」了,Locking重點指法(point)又準又快,動作瀟灑飄逸。(話說,這張照片...喂,小博,你真的不是王校長失散多年的兄弟嘛?hhhhh)

        如果小編沒看錯的話,小博帶隊的Locking團體Bounce Back裡就有多位進入了百強,實力強勁!他們也是China Dance Delight的冠軍喔!

5、湛可:跳Locking「最帥」的男人

        筆者之前說國內最喜歡的三個Locker,有猜叶音、肖傑、小博的.其實都沒對。最後一個人是Gogo Family成員——湛可

        為什麼呢?不為啥,這是筆者老師,吹爆就完事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可爺這次也是來參加了比賽的,而且這三位Locker在節目裡最早露臉的

圖:可爺選隊長時哈哈哈哈哈

湛可老師這次其實是帶傷參賽,在solo後連續battle了三場,身體實在不堪重負而告敗。其實焉知禍福,節目後期節奏只會更快、壓力更多,如果走到後面肯定會給身體造成更大傷害。但無論如何還是可惜了...

本來以為湛可會在第二期出場,結果沒想到還沒有。不知道會不會在會員版裡出現,看下期也結束海選了,不知道有沒有機會露面,就在這裡先寫了——如果最終沒放,這真的就是觀眾的遺憾了。

其實湛可老師的風格只要一出場就絕對會火——跳Locking如果單論「帥」,那絕對就屬湛可了——如果論舞蹈的觀感,湛可在整檔節目兩季裡都是名列前茅的。不信戳這個視頻。

視頻:知名街舞表演Show《假歌》 - 湛可

湛可是把形式和內涵兼顧得特別好的舞者,他會一絲不苟地對著鏡子糾正自己的形體,找到最協調、美觀的狀態(莫名想起張藝興的Balance哈哈哈)。尤其Locking的「Lock」不止指那個動作,更關鍵的是突然「鎖住」這種狀態——在一系列之後穩穩地停住,而可爺會要求做到隨時Lock住時形體是美觀的。

湛可自己玩兒Bass,而Bass是Funk音樂的靈魂所在,所以他特別善於抓住這關鍵的律動,與音樂的貼合格外準確。他曾經演示過不用任何Locking動作,單純用胸、肩、脖子等部位去表達Funk音樂,真是酣暢淋漓。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湛可的發力方式——用呼吸驅動軀幹,用軀幹帶動四肢——這是典型的現代舞的發力方法,追求的是身體最自然的狀態。另外就是對身體的開發。湛可老師會去刻意尋找自己身體的極限,並把這種極限當做基本功練習。他認為,當你熟悉了身體的每一處肌肉、熟悉身體可以到達的每一個位置,你的舞蹈就不會存在「死角」——無論遇到什麼歌、跳到哪裡,都能自然而然地跳下去,舞蹈的過程不會被打斷,甚至你可以用你身體的任何部位去表達你所想表達的內在思想、情感——那時你就不再只是個Locker、Popper,你將不再局限於一個Lock、一個Pop,你是真正的Dancer

        

圖:可爺受邀知識分享

五、Waacking」一姐「美麗對決


劉娜Leona稱為「中國Waacking第一人」,她的風格總結下來就是4個字:高貴美豔——既熱情四射,又始終讓人感到端莊優雅;尤其她的Pose,隨時暫停下來就能直接當雜誌封面。

Waiwai來自廣州著名工作室Speed,是廣州系「Dance To the Music」跳法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那種哪怕用少先隊員隊歌都能給你跳出花兒來),被譽為廣州Waacking一姐,相較起來,Waiwai氣質更高傲一些,但又不乏詼諧可愛,而battle時又多了一份凌厲。技術上,Waiwai的Waack是我在國內看到過的所有Waacker裡最乾淨利落的,不用加之一——看她做手花真的賞心悅目。(Waiwai有時候側顏神似趙麗穎,有木有?)

這一南一東兩位一姐都是常年擔當Waacking比賽裁判的大神了了,我身邊的Waacker們都是天天盼著這倆人假期開集訓班。尤其到了她們這個層次,想看到她們火力全開地battle真的不容易了。

當然,Waiwai獲勝晉級也在情理之中——我真的不記得上次看到劉娜老師battle是什麼時候了,更多是作為裁判、編舞師帶來舞臺表演;而Waiwai雖然也是以裁判為主,但每年參加battle(尤其跟國外的頂級Waacking)絕不會少,因此在battle上的狀態肯定保持得更好。

勝負真的不重要,大家好好欣賞就行了:還有啥比看Waacker爭奇鬥豔更賞心悅目的呢

六、最強舞團——上海CASTER

        CASTER也是必須寫入中國街舞史的廠牌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海選看完,最強舞團非上海CASTER CREW莫屬,海選百強100人中有11個來自CASTER!海選被壓縮到兩集真的是不夠看!像前面提到的Danny、阿渠、小博等海選視頻都沒有放出,真的讓人感到遺憾...

        目前能看到的只有資深男爵Vico的爵士作品。因為JAZZ一直游離在街舞圈和大眾之間,所以圈內對爵士大神知之甚少,加上Vico又屬於極其低調的舞者,大眾對其了解自然不深。而這次爵士作品的展示,是否也讓你全身發麻?

        是的,JAZZ是舞蹈市場中,大眾女生最愛學習的舞蹈之一,也是街舞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一季有淡淡等人,這一季目前可見的Jazz大神屈指可數,實名要求後續節目組能有更多JAZZ作品出鏡機會 =。=!

七、易烊千璽 vs 羅志祥 隊長之戰

這是目前為止,隊長對決裡最精彩的,筆者要好好扒扒這場爭議巨大的Battle:

1、先聊聊Battle本身

不得不說,導師battle裡這算是最精彩的一場的。我看的時候就知道一定爭議巨大,但看了看大家的知乎回答,沒想到爭議居然那麼大。

我簡單說說我的看法——申明,只是一家之言,主要是為了幫不了解街舞的觀眾理解舞者的考量、Judge的評判思路,以更好地看懂並尊重這個結果

先來個整體性總結:這兩隊人根本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路子

羅志祥和田一德是典型的Old School舞者battle時出routine的編排思路——從基本功、元素入手,且非常看重對氣氛的調動

易烊千璽和胖宇則是跳編舞的思路,對動作的安排更豐富、細緻,更像編創一段作品。

小海的評價其實很客觀:一邊是純棒的作品,一邊是玩兒

這種不在一個維度裡的判罰真的是最難的了,很大程度上看Judge對舞蹈的理解。

第一輪,蕭亞軒《愛的主打歌》。

這種歌一旦出現在賽場上,基本就是用來調動氣氛、用來「皮」的,而且有個極大的好處:方便「歌詞炸」——跳有歌詞的音樂時,中文歌大家都聽得懂,跟著歌詞跳是最簡單省力的做法,而且觀眾能立馬理解你在幹嘛,或者先正常跳,突然卡上一句歌詞,絕對就炸場了(英語歌就卡類似「love」、「fxxk」之類大家聽得懂的個別單詞)。這種炸點一出現,大家都很喜聞樂見。

其實我蠻意外的:根據以往經驗,韓宇其實是最喜歡卡歌詞的,結果最後硬是一個沒卡;而「小豬」羅志祥這個「豬大哥」的操作真是騷斷腿,簡直神來之筆,果然就炸場了。可惜裁判不懂中文23333,如果看得懂這場應該就是穩贏了——外籍裁判很看重這種party、氛圍感

但這畢竟是舞蹈以外的東西,雖然調動氣氛的目的充分實現了,但單從舞蹈編排的角度而言,我還是更喜歡易烊千璽「話筒」這個設計——同樣起到了調動氣氛的作用,而且沒脫離舞蹈

但畢竟易烊千璽不會跳Locking,在我一個很熟悉Locking的人看來,兩個人的「節奏」是有些脫節的——就像兩輛車,一輛奔馳而去,另一輛追得有些狼狽。而羅志祥這邊兩個人都是Old School出身,所以明顯契合度更高,風格很自洽。相信三位榨汁的感覺會更明顯。

這一場判誰都有道理。但總體而言,我個人更傾向羅志祥這隊,判他們贏理由也更充分、更有說服力

第二輪,TroyBoi的《On My Own》

這種鼓點細碎多變、密集緊湊的歌我們一般稱作「炫技炸曲」——這種歌在賽場或者表演中出現,基本就是天上飄來五個字「我要炫技了」。

Russell還跑出來solo了一段,臉上掛著「我在水」三個大字哈哈哈哈哈。其實他以前的Krump風格是一直外放、炸點密集,這種風格乍一看的確很震撼,但一般不到30秒就會審美疲勞。後來看到他在Inst、Youtube上傳的各種Popping、Hiphop的solo都是以收為主,觀感反而格外好。當他把這種收斂運用到Krump裡,以控制為主,再冷不丁釋放出來炸一下,層次鮮明、輕重有度,從舞臺表演的角度講一定是比以前好的。這也說明Russell的確是越來越「舞臺」了,從battle舞者在向舞蹈演員過渡

羅志祥這段舞一首一尾特別炸——無論是極其貼合這首歌碎片鼓點的Kingtut,還是最後「嗒、嗒、嗒」三下把手抬起來收束得乾乾淨淨,都是滿分;中間的編排就比較鬆散了,就是簡單的小配合——典型的routine思路,從battle角度看沒問題,從編舞角度看就比較粗糙。

易烊千璽這支舞我個人覺得是更勝一籌的——編排感非常強,而且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編出完成度比較高的片段,真的很厲害。而且易烊千璽的舞蹈功底在這支舞裡展現得淋漓盡致。

Russell的考量有他的道理:Judge評判標準的確綜合了各種因素——專業領域的權威知識、個人對舞蹈的理解、個人偏好.很難捉摸透。我理解的Russell的說法是:如果按Old School的思路看,羅志祥他們基本做到了比較完整——用簡單的元素把音樂都卡上,而且有炸點,已經很好了;易烊千璽編舞就是另一個評判維度,雖然的確完整度已經比較高了,但對音樂細節有些浪費,可能他是覺得從「編排」的角度看來「很好了,但還不夠」——這是我的理解。

還有一點:羅志祥、田一德面對這種歌有先天的優勢。一方面,這首歌我猜他們都不會陌生。另一方面,Solo和編舞的思路截然不同:solo時你必須聽到音樂後馬上做出反應,無論這首歌你聽到過沒有;編舞則有時間不斷琢磨這首歌裡的細節,哪怕聽1000遍都行,再付諸編舞。

在這種思維邏輯下,編舞型舞者如果不提前熟悉動作、音樂,跳起來很容易就會亂,而在編舞裡,「亂」就是個大忌;田一德、羅志祥solo經驗豐富,可以定下一個大框架,然後憑藉自己的經驗、功底進行個性化處理,往裡填,隨機應變,而最終不會顯得違和。

第三輪,黃立行《音浪》

真的是前奏一出來就知道羅志祥穩贏了哈哈哈哈哈

羅志祥和田一德在上一季的決賽就能看出都是喜歡New jack Swing的,這次編舞也各種夾帶私貨往裡加,加上音樂本身比較old符合他們的風格,整個狀態非常完整,是三輪裡表現最好的一輪。

易烊千璽和韓宇這一輪就.明顯不如前兩Round了,甚至兩人的狀態有點脫節:易烊千璽畢竟不擅長這種風格的音樂和舞蹈,始終有些游離,實力完全沒發揮出來;而韓宇則顯得用力過猛,整個人就像脫韁了似的收不住了——兩個人看起顯得不夠協調,如果說第一輪是保持默契的情況下易烊千璽在追趕韓宇的話,這一輪就是韓宇已經一個人跑得不見蹤影了。

前兩輪或多或少有爭議,比較難選,誰輸誰贏都講得出道理,而這一輪羅志祥他們贏的則是毫無懸念了。

總體而言,這場battle最合理的結果是:第1局平,第2局千璽隊長,第3局小豬隊長,然後加賽一場。

但現在的結果也能接受,就像在筆者看來的話羅志祥是贏兩場、輸一場的。

--- 表情包福利 ---


這期的表情包方面

羅大哥的貢獻任何人是比不了的

就從他開始吧

最全羅素表情包

去小程序【舞匣DanceBox】上找哈

就在」鬥圖集中營「裡

猝不及防的打call聲

王霸三兄弟

四字弟弟千式給手

一張葉子 撰稿
倚劍拂雲 排版
GrooveHypnos 特別鳴謝
SoNice.tv/唯舞 素材

最 後
附上百強名單


更多精彩戳

☆ 品牌支持 ☆


感謝 7兔定製 的品牌支持

掃碼有驚喜喔!

相關焦點

  • 《這就是街舞》第二季,太燃了!
    為什麼想要寫《這就是街舞》第二季呢,因為實在是太燃!太精彩了!各路神仙打架,第一集就已經比出了決賽的既視感。去年夏天看過第一季,如今回想起來能記住部分突出選手的名字,如亮亮、JawnHa何展成、楊文昊、袋鼠、石頭等,卻想不起他們大部分比賽舞蹈的精彩。於是乎想記錄一下第二季,從業餘的角度隨心寫, 畢竟四個月的精彩無法用一篇短短的文章囊括。
  • 《這就是街舞2》新一期熱播,網友評論:以後叫這就是道具吧!
    近期的《這就是街舞2》可以說是小眾文化裡最火爆的節目了,很多觀眾朋友都是通過這檔節目才認識街舞的,也是通過節目喜歡上街舞的。所以第二季開拍以來,一直好評如潮,評分也是一路領先。現在很多觀眾的內心都非常期待能從節目中看到各路大神的神級舞姿並希望能從中學習,但是近幾期的視頻好像變質了,不再是純粹的街舞,而是通過各種道具,上一期就有隊伍因為道具引爭議,最新一期4場Battle卻全是「道具組」勝出。很多網友不高興了,就留言評論:別叫街舞了,改叫道具吧!
  • 《這就是街舞》第二季是來「搞笑」的吧!
    《這就是街舞》第二季(簡稱「《這街2》」)開播以來,觀眾一路叫好,口碑炸裂。
  • 張藝興為《舞蹈風暴》第二季創作新歌 走心詮釋「街舞精神」
    紅網時刻11月19日訊(記者 胡弋)湖南衛視頂級青年舞者競技節目《舞蹈風暴》第二季播出近半,節目憑藉著高水準的製作、高水平的舞者和高品質的內容,斬獲了行業口碑和觀眾認可。11月19日,風暴引領者·風暴鑑證官張藝興接受媒體微信群訪,和記者們暢談參加節目的心得感悟。
  • 發聲 | 豆瓣9.2,《這就是街舞》第二季封神的秘密
    幾乎沒人能逃過的「綜二代魔咒」,在《這就是街舞》第二季身上遍尋不見。
  • 《這!就是街舞》第二季十佳舞蹈(下)
    NO.2 羅志祥隊長大秀期數:第8期(7月6日)風格:Hip hop本人技術太渣,試了N多種方式都無法下載視頻,只能用錄屏了,畫質不佳,還請諒解雖然這支舞以一票之差敗給韓庚戰隊,但在我心中,它依然是本季最佳的隊長大秀作品。NO.1 Franklin《春風吹》期數:第11期(7月27日)風格:Choreography畫質不佳,敬請諒解+1
  • 神仙打架的《這就是街舞2》第十期,誰更像冠軍?
    《這!就是街舞》自第二季播出以來,收視率也是居高不下,而且最新的第十期可以說是「神仙打架」,能夠走到現在的比賽選手,網友們都覺得:「都是實力派了」。在第十期中的「舞種融合賽」無疑是最精彩和振奮人心的。而且參賽選手們也給大家帶來了令人無比驚豔的作品。因為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新的舞種本身就是一項高難度的挑戰,選手們不僅要和其他舞種的舞者進行交流和合作,還要「符合主題」完美地呈現出來。
  • 《這就是街舞》第一季結束了,第二季還會遠嗎?
    隨著《這就是街舞》冠軍誕生,Battle王揭曉,《這就是街舞》已經落下帷幕。雖然《熱血街舞團》還沒有播完,但是兩個節目的口碑對比確實有點懸殊。《熱血街舞團》即使在最後幾期爆發,恐怕最終也無力回天。過去畢竟是過去,當下《這就是街舞》第一季應該算是給大家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這就是街舞》第一季結束後,想必很多人都覺得沒有看夠。不用著急!《這就是街舞》節目組已經透露第二季馬上要開始啟動了。
  • 如何評價《這就是街舞》第二季
    對於一個十分喜歡《這就是街舞》節目的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我有學過幾年的街舞,不過水平很普通,只是真的超愛跳舞。最初看這個節日就是因為喜愛跳舞和易烊千璽。看這個節目最關注的也是千璽,我覺得他真的就像小豬說的,什麼都不用做,安安靜靜的做個美男子就可以了。但他卻很努力,很多強人就是這樣,比你優秀卻還比你更努力。
  • 《這就是街舞2》:韓庚剛全員晉級又要被團滅?第十期劇透可信乎
    《這就是街舞》第二季自開播以來,收視和口碑就居高不下,目前在豆瓣評分還有9.1分,穩居一周國內口碑綜藝榜第一的位置。
  • 《這!就是街舞 第三季》為什麼第三季這麼多爭議
    這街我從第一季看到第三季,並不喜歡節目組,對隊長也沒什麼感覺,當然這一季隊長們是能跳的這是優點,可是點評環節真的好冷。不過我喜歡這些舞者,喜歡街舞,所以我感謝這個節目宣傳了街舞,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歡街舞。很多舞者離開時含淚感謝這個節目,我相信他們都是真心的,畢竟有了這個舞臺,才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舞者,看到街舞。
  • 改革後的《這!就是街舞》第二季,確實好看!
    基本是文化類綜藝;2.評分高開低走,播出第一季即巔峰。 說實話,小萬之前也認同這個定律,不過最近卻被《這!就是街舞》第二季狠狠真香了。  其實,不管是導師大秀,還是選手表演,節目從未模糊掉街舞這個重點,用街舞吸引觀眾,這才是節目取名為《這!就是街舞》的意義所在!要不然為何不叫《這!就是明星》?
  • 這就是街舞3 第二期簡直都是神仙選手
    這就是街舞3 第二期簡直都是神仙選手時間:2020-07-26 11: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這就是街舞3 第二期簡直都是神仙選手 如果說第一期播出我還波瀾不驚,甚至覺得一般般,那麼第二期真的炸裂!什麼神仙選手?什麼神仙隊長?什麼神仙賽制?
  • 劇透預警|《這!就是街舞2》5.18優酷首映
    就是街舞2》在昨天進行了第一次對外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導演、四位隊長、部分選手進行了集結,跟隨小編看看發布會都有什麼重要信息:幕後團隊在發布會上透露:今年的形勢和去年相比有很多不同,今年金主的需求可能和往年也有不同。而據錄製之後看到的效果,現在前五期已經肯定沒有問題了,前五期肯定全面超過去年。
  • 劉雨昕身高簡介;劉雨昕這就是街舞第幾期排名第幾
    受到極大關注,其中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劉雨昕的身高了,因為作為一名女孩,劉雨昕身高看著已經超過了大多數男生,在《青春有你2》的成員中,劉雨昕的身高也是鶴立雞群,那劉雨昕身高是多少呢?當你去搜索劉雨昕的資料時,你會發現劉雨昕還參加過《這就是街舞》,不過估計很多人當時都沒注意到她,想要回去再看一看,所以小編也為大家找出了劉雨昕這就是街舞的一些相關信息。
  • 第二季不翻車,核彈級綜藝《這就是街舞》獲9.7高分
    《這就是街舞》第二季在優酷平臺上火熱開播了!第一期剛剛開播,節目就收到了9.7分的高分評價。對於原創國產綜藝來說,第二季還能夠保持水準沒有翻車,是非常難得的。隨著評分人數越來越多,近2萬人評分後,評分穩妥的停在9.6分,打破了國產原創綜藝的記錄。
  • 《這就是街舞3》第二期播出,張藝興王一博燃炸,全場high翻
    如果說第一期播出我還波瀾不驚,甚至覺得一般般,那麼第二期真的炸裂!什麼神仙選手?什麼神仙隊長?什麼神仙賽制?第二期真沒辦法快進,甚至好多地方要重新刷!幾分鐘出來一個炸場的,讓人緩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記憶點太密集了!
  • 「街舞效應」持續升溫《這就是街舞2》播出帶動第一季翻紅
    優酷原創綜藝《這就是街舞2》《這就是街舞2》於上周六晚播出後口碑迅速發酵,豆瓣評分三小時開分9.6,僅48小時評分人數超過1.5萬人。由節目帶來的「街舞效應」持續發酵,因節目一周一更,粉絲大呼N刷第一期仍不過癮,轉而複習第一季,直接把節目第一季送上了優酷站內綜藝熱度top1。
  • 《這就是街舞》第二季要來了
    《這就是街舞》火遍大江南北,雖然新綜藝節目也都如火如荼,但卻沒能讓大家減少絲毫對《這就是街舞》第二季的期盼,亮亮啊、韓宇、石頭、楊文昊
  • 《這就是街舞》第三季第二期中王一博的表現
    2、3v3第二場——王一博(韜韜、大餅)vs王嘉爾(小白、大婷),比分:4:0本場是我個人認為的6場最佳,封神之作!我反覆用0.5和0.75觀看了數十遍,說實話,不是我熱愛研究街舞到走火入魔,是真的出不去了!咳咳,言歸正傳。這場的音樂,簡直不能再適合popping!我們都知道一博的連振很絕,但想不到平時他的表現僅用了一二成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