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年休假有多少天?很多職工不懂得怎麼核算,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2020-12-24 旭述旭說

劉某於2018年6月24日入職北京某重機公司工作,雙方籤訂了書面勞動合同,約定合同期限為3年,從2018年6月24日起至2021年6月24日止。其中試用期為3個月,崗位為機加工藝工程師,每月標準工資為3230元。

劉某於2019年7月4日離職。後,劉某申請勞動仲裁,認為其在重機公司工作期間,某重機公司未為其安排帶薪年休假,亦未支付帶薪年休假工資,要求某重機公司支付其在職期間的帶薪年休假工資44606元。

某重機公司對劉某的仲裁請求不予認可,認為劉某至2018年6月24日才工作滿一年,故其2017年度無權享受帶薪年休假。另外,公司已安排劉某休了2018年度的年休假,並提交了2018年的考勤表原件,用以證明劉某的年休假、加班已全部調休完畢。該考勤表顯示,劉某按大小周出勤,出勤至2018年6月30日,同時落款處有「年假、加班已全部調休完畢」的記錄。

劉某對該考勤表不予認可,稱考勤表出勤情況與事實不符,並且該考勤表存在塗改現象,「年假、加班已全部調休完畢」這句話是事後添加的,並提交了2018年考勤表的複印件予以證明。另外,劉某提交其中國銀行卡交易明細,證明其在職期間的工資為平均每月19744元。

北京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經審理,裁決駁回了劉某要求重機公司支付其帶薪年休假工資的仲裁申請。

劉某不服該仲裁裁決,訴至北京市某區人民法院。庭審中,劉某提交了朝陽區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關係持續登記表,該表顯示其參加工作時間為1989年8月1日。北京市某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判決北京某重機公司支付劉某帶薪年休假工資25418元。

北京某重機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北京市某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判決駁回北京某重機公司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就年休假問題產生的勞動爭議,其爭議焦點在於作為勞動者享受帶薪年休假條件的工作時間如何計算。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3條規定,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這12個月如何計算,是從勞動者首次參加工作開始計算,還是從勞動者到本用人單位開始計算,對此,司法實踐中曾有不同的認識。

本案中,北京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認為,職工在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年以上的才有享受帶薪年休假的權利。劉某於2018年6月24日入職北京某重機公司,至2019年6月24日工作才滿1年,故劉某無權享受2018年度的帶薪年休假,而對於2019年6月24日至7月4日期間的帶薪年休假,經折算不足一天,故劉某2019年度亦無權享受帶薪年休假,因此,駁回劉某要求公司支付帶薪年休假工資的仲裁申請。

而法院認為,根據劉某提供的朝陽區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關係持續登記表,其工齡已滿20年,其年休假天數應為15天。劉某於2018年6月24日入職北京某重機公司工作,2018年其在該公司的工作時間為6月24日至12月31日,總計190天。

因此,劉某在2018年的年休假天數應為7.8天(190/360*15),故2018年度其可以在某重機公司休7天的帶薪年休假。劉某於2019年7月4日離職,2019年其在重機公司的工作天數為186天,未休年休假天數應為7.6天(186/365*15),故2019年度劉某可以在某重機公司休7天帶薪年休假。

某重機公司雖然主張劉某已休年休假,並提供考勤表予以證明,但從考勤表記載的內容來看,並未記錄劉某於何時已休年休假,僅憑重機公司單方在考勤表上註明「年假、加班已全部調休完畢」,不足以證明劉某已休帶薪年休假。因此,某重機公司應支付劉某2018年、2019年未休年休假工資。

關於劉某未休年休假工資的計算標準,某重機公司稱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間,劉某平均每月工資為3230元,而根據劉某提供的銀行交易記錄,可以認定劉某在職期間的工資為平均每月19744元。因此,某重機公司應支付給劉某的帶薪年休假工資為25418元(19744/21.75*14*2)。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2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該規定往往被用人單位解讀為職工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實踐中,勞動者入職新的用人單位之後,新用人單位往往要求勞動者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年以上才能休年休假,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上述規定的誤讀。2008年9月18日,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公布的《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對勞動者享受帶薪年休假工作時間做了進一步明確: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期間。

因此,根據該規定,勞動者無論是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年還是在不同用人單位累計工作滿1年的的都應當休年休假,不能因為勞動者更換用人單位而重新計算連續工作滿1年的期間。而且,如果勞動者在原單位當年已經休過或部分休過年休假,到了新用人單位後,仍可以按規定再休年休假,只要其滿足累計工作時間和年休假天數的規定就可以。

那麼,勞動者的累計工作時間如何確定?這就需要相應的證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有關問題的復函》(人社廳函【2009】149號)指出,職工的累計工作時間可以根據檔案記載、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記錄、勞動合同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材料確定。如果缺少上述證明材料,應當由職工提供其前工作的有效證明,經用人單位調查核實後確定職工入職前的工作情況。

關於勞動者年休假的天數,《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3條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年休假天數按照自然年度進行折算。對於職工在年中即累計工作滿1年、10年、20年的情形,應按照職工實際累計工作時間屆滿之日分段折算其在該屆滿日前後所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確定其當年的年休假天數。

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曆天數/365)*職工本人當年度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用人單位當年已安排職工年休假天數多於折算的應休年休假天數不再扣回。

帶薪年休假是國家對勞動者休息權利的保護,無論勞動者在幾家用人單位工作過,累計工作年限一方面是勞動者勞動能力、工作經驗、自身價值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累計疲勞程度的反映和體力、精力得以恢復所需時間的體現。

用人單位在招聘勞動者時會對勞動者在同行業的工作時間、工作經驗有一定的要求;同時,在勞動者入職時確定的工資報酬也與勞動者此前的工作年限和經驗掛鈎。

因此,當涉及勞動者休息的權利時,用人單位不能只著眼於勞動者豐富的工作經驗而視其累計工作時間於不顧,要求勞動者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一年以上才能享受帶薪年休假,這是錯誤的。

相關焦點

  • 帶薪年休假究竟是單位安排休假?還是職工根據需要自己安排?
    帶薪年休假的由來。2008年1月1日,我們國家實施了《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滿一年以上的,可以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時間根據職工的累計工作年限來確定,根據累計工作時間,滿一年不滿10年、滿10年不滿20年、滿20年以上的年休假分別是5天、10天和15天。
  • 年休假天數是多少天?年休假天數按照什時間確定
    年休假是如何計算?按照什麼公式計算?年休假是根據累計工齡計算。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一條、第三條和人社部《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四條規定,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休假天數按照累計工作年限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
  • 2020年單位帶薪年休假全部取消,是真是假?了解這些不吃虧
    帶薪年休假是法定的,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 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同時,條例還規定: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假期。條例對各類用人單位實行廣覆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其中條例還規定了如果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 未休年休假工資,怎麼計算?
    第二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 關於帶薪年休假,這些你都知道嗎?
    但很多人對這一福利並不十分了解,為此,青島市人社局進行了解析——先看看,帶薪年休假的享受條件以及應休天數↓↓↓那在現實職場中,怎麼才能正確享受帶薪年休假呢?舉兩個例子來聊一聊↓↓↓那麼,關於帶薪年休假的政策還有哪些知識點需要掌握呢?這四個問答告訴你↓↓↓ ■問:帶薪年休假應該什麼時間休?
  • 職工年假用不完怎麼辦
    來源:中工網距離跨年僅剩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但還有很多職場人士沒用完年休假,再加上今年疫情原因,不少小夥伴的旅遊計劃也一再擱淺。很多職場人士提問,今年未休的年假可以挪到明年休嗎?也有的職工提問,不休年假可以領取未休年休假補貼嗎?
  • 年休假、產假工資到底怎麼算?市人社局官方解答!
    年休假、補償金、產假工資…… 這些熱門話題有你關心的嗎? Q:我08年7月參加工作,在一個軍工事業單位,這種單位根本就不交社會保險,現在的公司以我沒交社保為由,說不能算工齡,不能享受10天帶薪年假,只能享受5天,我上一家單位就是以畢業證的時間為準,而不是以社保為準,請問現在單位的做法合理嗎?
  • 年底啦,你的年休假休了嗎?關於年休假,這篇給您講明白→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02年休假可以跨年度安排嗎?
  • 親,你的「帶薪年休假」休了沒?
    2021年即將到來,你享受到「帶薪年休假」了嗎?一、什麼樣的員工才能享受到「帶薪年休假」?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二條的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關於「職工連續工作滿一年」,是不需要區分前後工作單位的,只需要累計計算連續工作的時間。
  • 休假天數是怎麼算的?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職工累計工作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用人單位應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勞動者本人意願,統籌安排勞動者年休假。在企業統籌安排年假時,可以在1個年度內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職工有哪些情形,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 強制休假定了!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
    來源:小學語文帶薪休假制度由來已久,但是落實率一直不高,很多人表示,「想休,但不讓休、不敢休」,還有人每天加班沒時間休息?明年起,你將要被「強制休假」!深圳傳來大消息!強制休假來了!
  • 人大代表建議「工作每滿2年增加1天年休假」,人社部作出答覆
    目前,職工可以享受的假期種類較多,每年可依法享受包括11天法定節假日和最長15天的帶薪年休假,加上每周2天休息日,職工每年固定休息休假時間有120-130天,約佔全年時間1/3,能夠較好滿足職工探親訪友、消費休閒需要。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 人社部發布休息日、法定節假日、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等五類休假標準
    休息日、法定節假日、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這些假期該怎麼休?
  • 鉅沃勞動法系列|帶薪年休假,如何算得清?
    作者:重慶鉅沃律師事務所 勞動法團隊每逢節假日,很多朋友都玩起了假期「連連看」,通過請幾天帶薪年休假(也就是通常說的年假),串起一個個十來天的悠長假期,好好的放鬆與享受。一、算一算年休假有幾天大家都知道,關於年休假期限法律法規的基本規定為: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 2017男人陪產假國家規定有多少天(最新)
    2017年計劃生育新規定:2017年陪產假放假有多少天?繼2016年全國計劃生育條例修訂以後,全國至少有26個省份出臺了新的計生條例,新規均取消了晚婚假,同時對男性陪產假、護理假做出調整。那麼,各地婚假產假陪產假怎麼休?看下圖就全部知道了。
  • 帶薪年休假到底怎麼休? 勞動監察幫您識破那些「霸王條款」
    國務院頒布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以下簡稱《年休假條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 2019年還有沒休完的年假 跨年休假難怎麼破?
    2020年元旦剛過,「2019年未休年假能在春節前後休嗎?」「未休年假能否要經濟補償」等話題再度引起熱議。「跨年休假」有必要嗎?哪些勞動者跨年休假更不容易?怎樣讓休假安排為勞動者帶來更多獲得感?新華社記者就此赴多地採訪了相關人士。
  • 2020年休假規定:符合下列條件,可以享受帶薪年假
    2、職工所享受的帶薪年假天數與勞動者的工齡掛鈎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法定帶薪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法定帶薪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法定帶薪年休假15天。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休假高於該標準的不予幹涉,但是低於法定標準應按照法定標準支付未休帶薪年假工資。
  • 2020兩會:人大代表建議按工齡計增帶薪年休假天數,春節延長為15天
    關於2020兩會:人大代表建議按工齡計增帶薪年休假天數,春節延長為15天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20兩會:人大代表建議按工齡計增帶薪年休假天數,春節延長為15天,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建議春節假期延長為15天
  • 申請出國被批准,申請休假卻被拒絕,這個年休假還能休嗎?
    你有帶薪年休假嗎?你的帶薪年休假有幾天?想休年休假,公司不批怎麼辦?今天,HI法帶你了解一下帶薪年休假的那些事兒!原來,老高計劃於2019年1月出國旅遊7天,並在2018年11月向天空公司提交了《因私出國審批表》,獲得了部門經理及行政部、保密辦公室、保密委員會相關領導審批同意。但直到休假前一天,老高才向公司提交了《請假申請單》,請休7天帶薪年休假,考慮到出國機票、酒店已訂,老高在尚未審批的情況下次日出國旅遊。直到老高回國返崗後才獲得部門經理審批同意,但被主管副總批覆「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