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劇院與城市「共生」,10年票紙總數長度=856個廣州塔

2020-12-21 瀟湘晨報

9日下午,廣州第104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拾光的力量」廣州大劇院十周年院慶專場)在廣州大劇院舉辦,現場推介10小時「雲聚薈」網絡直播活動,回顧廣州大劇院的十年曆程。

10小時馬拉松式直播

上午10點,國樂大師方錦龍父子舞臺首秀戰「疫」新曲——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的《照亮》,為整場直播拉開序幕。

「雖然最近一直宅家裡,但是很『飄』,因為都在『雲』上。」方錦龍打趣說,今天在直播中演奏的五弦琵琶,和廣州一樣擁有2000多年歷史,希望用這琵琶撥動觀眾們的心弦。

這場持續10小時的直播分為「拾光機·聲」「拾光機·曲」「拾光機·戲」「拾光機·舞」「拾光機·擁抱未來」五大版塊,從歌劇、音樂會、戲劇、舞蹈以及神秘的連線活動擁抱未來等藝術門類出發,由來自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近150位藝術家逐一亮相,藝術家們參與的形式各異,現場演出、錄製「宅家」表演視頻、問候祝福。

全球名家「捧場」,因為他們大多曾在這裡留下自己舞臺的高光時刻。廣州大劇院總經理何鷹介紹,至今已有1300多個中外藝術團體和近32000多名藝術家先後在廣州大劇院登臺,義大利斯卡拉劇院、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法國巴黎歌劇院等著名劇院,以及柏林愛樂樂團、德勒斯登愛樂樂團等頂級樂團紛至沓來,廣州大劇院成為了廣州演藝文化「新高地」。

廣州大劇院還紮根本土,服務本土的「大舞臺」,不僅首演了廣州歌舞劇院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廣東粵劇院粵劇《南海一號》,還上演了廣東歌舞劇院大型原創舞劇《沙灣往事》、廣州話劇藝術中心《邯鄲記》、廣東現代舞團《九大簋》、廣州芭蕾舞團《布蘭詩歌》、廣州雜技藝術劇院雜技劇《笑傲江湖》、廣東音樂曲藝團大型情景器樂劇《揚帆大灣夢》、廣州粵劇院粵劇《花箋記》、廣州紅豆粵劇團粵劇《嶺南人家》、廣東粵劇院青年團《花蕊夫人》、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的原創木偶劇《哪吒》和《垃圾大戰》等大批優秀佳作,300多場嶺南文藝精品在廣州大劇院的舞臺上大放光彩。

「優秀的劇目需要優秀的劇場。」廣州歌舞劇院董事長史前進回憶,2018年《醒·獅》正是在廣州大劇院首演後,和中演院線籤署全國巡演計劃,開始了全國10多個城市的巡演,意外受到眾多年輕觀眾的喜愛,「我曾經碰到一位12刷的粉絲,追了12個城市看這部劇,很感動。」

何鷹表示,未來廣州大劇院在繼續引進國內國際一流劇目的同時,也將更多關注本地的院團,為本地院團提供平臺,繁榮廣州本土劇目。

現場發布十周年紀念畫冊《拾·載》

發布會上,廣州大劇院發布了記錄著廣州大劇院十年曆程的電子紀念畫冊《拾·載》。何鷹介紹,畫冊不僅收錄了10年間眾多演出的精彩瞬間、藝術家籤名、留言、手模,更記載了這座新時代下、廣州亞運年誕生的城市文化地標,從無到有的建設歷程。

「廣州大劇院見證了廣州日新月異的10年。」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陳擎談到,以前很多國際巡演來中國,都會繞開廣州只去北京、上海,但現在我們看到,廣州幾乎成為所有大熱劇目必來的一站。「好的劇院需要成熟的市場體系,廣州大劇院有靈活的經營方式,可以適應不同類型演出,真正為廣州增添了不少文化幸福感。」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一級調研員朱紅兵表示,廣州大劇院10年來探索了「零編制」「零補貼」的市場化運營模式,如今得到認可,同時也發揮了廣州大劇院的國際品牌效應,加快了廣州文藝院團走出去的步伐。未來廣州大劇院也將繼續講好廣州故事、中國故事,向「生產型」劇院邁進,向世界展示「廣州原創」的藝術魅力。

數讀:廣州大劇院10年

◎共迎來藝術家32000多人,年齡最大90歲、最小5

◎共舉辦演出4038場、1900多場藝術活動,累計500萬市民走進劇院

◎演出中佔比最高是音樂類演出,達22%

2019年的劇場最為繁忙,歌劇廳使用率達到90%

◎藝術家最愛的能量補給是咖啡,十年共飲用7.3 萬

◎10年票房出票總數253萬張,將所有票紙連接起來長度相當於856個廣州塔高度

◎位居廣州大劇院最受歡迎十大演出前3的是韋伯經典原版音樂劇《劇院魅影》、廣州大劇院2017年度歌劇威爾第《阿依達》、西蒙·拉特爾與柏林愛樂樂團交響音樂會

◎廣州大劇院藝術教育中心累計培養10322名未來藝術家,創立8大課程,3大演出團體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856個廣州塔那麼高!廣州大劇院十周年慶典傳出消息……
    5月9日,廣州市舉辦第104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這是以「拾光的力量」為題的廣州大劇院十周年院慶專場。名團名家「打卡地,廣州城市「會客廳」 2010年4月,廣州大劇院正式竣工落成。在發布會上,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一級調研員朱紅兵介紹,十年來,廣州大劇院還多次承辦廣州藝術節,以及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中國(廣州)國際演藝交易會等大型國際性文化交流活動,並在廣州亞運會、中埃文化年等重要外事活動中,成為廣州接待國際政要和全球媒體的城市「會客廳」。
  • 十年接待500多萬觀眾,廣州大劇院讓觀眾在家門口看世界頂級演出
    ,並在廣州亞運會、中埃文化年等重要外事活動中,成為廣州接待國際政要和全球媒體的城市「會客廳」。廣州歌舞劇院董事長史前進表示,2018年9月,該院的舞劇《醒·獅》在廣州大劇院成功首演,此後在全國十多個城市巡演。
  • 廣州大劇院十周年紀念畫冊上線,最受歡迎演出前三是……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文浩)在廣州大劇院迎來十歲生日之際,廣州大劇院總經理何鷹發布了記錄著廣州大劇院十年曆程的電子紀念畫冊《拾·載》。畫冊從時代的十年、城市的十年、舞臺的十年、你我的十年和未來的十年五大板塊展現廣州大劇院的發展。
  • 廣州大劇院十周年紀念畫冊《拾·載》上線
    5月9日下午,在廣州市第104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拾光的力量」廣州大劇院十周年院慶專場)上,廣州大劇院總經理何鷹發布了記錄著廣州大劇院十年曆程的電子紀念畫冊《拾·載》。畫冊從時代的十年、城市的十年、舞臺的十年、你我的十年和未來的十年五大板塊展現廣州大劇院的發展。
  • 懂劇的廣州人遇見大劇院10年
    一座劇院,一座城。十年來,廣州大劇院改變著城市,也改變著廣州市民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覺,廣州大劇院已經陪伴我們走過了十年。十年來,大劇院票房出票總數253萬張,將所有票紙連接起來長度相當於856個廣州塔高度。9日,在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下,中演院線、人民視頻與廣州大劇院攜手全球百位藝術家共同打造了一場長達10小時的雲端盛宴,這也是廣州大劇院的十歲慶生宴。作為華南最高藝術殿堂,2010年5月,廣州大劇院正式運營。
  • 文化強市|大戲看廣州!廣州打造全國文化消費中心城市
    城市文化地標廣州大劇院開業10年,已成為廣州演藝文化「新高地」, 躋身「世界十大歌劇院」。10年來,有1300多個中外藝術團體、32000多名藝術家先後登上廣州大劇院的舞臺,帶來了歌劇、舞蹈音樂、戲曲、戲劇和音樂劇等4000多場精彩表演、1800多場藝術活動;500多萬觀眾走進廣州大劇院接受藝術的薰陶。
  • 潮州城市宣傳標語「點亮」廣州塔
    原標題:潮州城市宣傳標語「點亮」廣州塔   11月7日晚上7時20分許,潮州城市宣傳標語「潮人故裡天下名州」在廣州市地標建築廣州塔滾動播放,引起不少路人駐足觀看,並拿起手機進行拍攝······   據悉,潮州市在舉辦「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活動期間,大力創新宣傳形式,突破潮州城市形象對外宣傳載體,通過廣州地標建築、戶外大屏、地鐵顯示屏等,大力推介潮州文化。
  • 廣州大劇院十年!百位藝術家10小時「雲聚薈」
    5月9日10:00一場名為「藝術照亮生活,感知拾光力量——全球藝術家X中演院線·廣州大劇院10小時『雲聚薈』」網絡直播活動,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近150位藝術家逐一亮相,長達10小時不間斷、馬拉松式的網絡直播,慶祝廣州大劇院開業十周年。
  • 廣州大劇院發布2020演出季
    新華網廣州1月11日電(記者鄧瑞璇)廣州大劇院10日發布2020演出季,介紹劇院年度重點項目。  2020年,廣州大劇院迎來開業10周年。據統計,10年來有1300多個中外藝術團體和近32000多名藝術家先後登上廣州大劇院的舞臺,帶來3900多場表演和1800多場藝術活動。
  • 「時空」映襯廣州塔,這件C位燈光作品很夢幻
    十年之後,他沿用「時間的宮殿」的思路,並在創作理念和藝術層面做了升級,打造了「時空·共生」。據他介紹,「時空·共生」將聲光電新技術運用到了藝術創作中,在一個固定公共藝術作品中,營造出一個劇場化的展示空間,並融入燈光與公眾互動,觀眾可以走近作品,成為藝術作品重要組成部門。用馮峰的話說,「時空·共生」是一件跨界的當代新媒體藝術作品。
  • 傾城之塔·交響廣州——廣州塔攜手廣州交響樂團演繹「雙高」新體驗
    今後,所有來廣州塔景區觀光的中外遊客,除了在這座世界第三、中國第一的城市觀光旅遊塔飽覽廣州城市美景的同時,還能領略「廣交之音」瀰漫於空氣之中的文化藝術氣息,為人文廣州賦能,也為中外遊客在廣州塔的觀光體驗賦以聽覺藝術上的全新定義!據悉,像廣交和廣州塔這樣文旅融合的合作模式,目前在國內其他城市還未出現,在世界上也不多見,充分顯示了廣東敢為人先、力爭上遊的決心和行動力。
  • 廣州大劇院逾12個演出項目延期
    原標題:廣州大劇院逾12個演出項目延期在全國上下團結抗疫的當下,廣州大劇院也一直在行動。據了解,為貫徹落實防疫要求,廣州大劇院原定於2月-3月舉辦的演出有所調整,逾12個演出項目延期。延期演出的項目包括原定3月6日-7日上演的舞劇《沙灣往事》延期至6月13日-14日;原定3月13日-14日上演的舞劇《花木蘭》延期至6月9日-10日;原定3月27日-28日上演的音樂劇《白夜行》延期至5月29日-30日。
  • 廣州大劇院十周年活動
    5月9日有場「雲聚薈」百位藝術家直播10小時, 你準備好了嗎?  在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下,由中演院線、人民視頻、廣州大劇院主辦的全球藝術家馬拉松式直播活動將於5月9日10時正式開始。
  • 廣州大劇院設計者病逝 她留下來的設計卻震驚全世界,值得一看!
    評委之一、裡斯大學的建築學教授卡洛斯·吉門內茲這樣評價她的貢獻:「她讓建築成為都市精力的虹吸管,讓我們看到了城市生命力的噴薄和流動。廣州大劇院由扎哈·哈迪德設計,宛如兩塊被珠江水衝刷過的靈石,外形奇特,複雜多變,充滿奇思妙想。
  • 演出 | 舞動我城:廣州大劇院舞蹈季登場
    2019年9-10月,廣州大劇院以「我的舞·我的城」為主題,推出全新一屆舞蹈演出季,匯聚27場來自中外名家的舞蹈名作,囊括古典舞、芭蕾、現代舞、街舞、放映會等多種形式,配合相關舞蹈講座、快閃、工作坊、大師班與名家交流活動,豐富多彩酣暢淋漓
  • 廣州大劇院2019舞蹈演出季開票!
    2019年9-10月,廣州大劇院以「我的舞·我的城」為主題,推出全新一屆「舞蹈演出季」,匯聚28場來自中外名家的舞蹈名作,囊括古典舞、芭蕾、現代舞、放映會等多種形式,配合相關舞蹈講座、舞蹈工作坊與名家交流活動,豐富多彩酣暢淋漓,以舞蹈的力與美律動城市。
  • 廣州大劇院「線上營業」好拼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文浩)疫情之下的廣州大劇院近日頻頻開啟「線上營業」模式,繼推出了首部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後,本周在大劇院歌劇廳,一場「賣貨」直播也引來不少關注。劇院總經理何鷹更是親自上場「帶貨」,網友紛紛刷起了彈幕和禮物,直播間一時間熱鬧非凡。
  • 廣州大劇院2020年好戲不斷
    廣州大劇院2020演出季發布會近日在廣州大劇院舉行。發布會介紹了2020廣州大劇院的重點項目,今年廣州大劇院在歌劇、音樂劇、戲劇戲曲及舞劇等陣營上將繼續上演眾多重磅作品,演出陣容更是星光熠熠,濮存昕、徐帆、靳東、韓雪、阿雲嘎、鄭雲龍等實力派演員都將帶著自己的舞臺作品登陸廣州大劇院。
  • 廣州大劇院開啟5G智慧劇院
    「5G智慧劇院」,通過廣州大劇院的線下體驗與華為的線上技術相結合,開啟「雲劇院」加速模式,使傳統的舞臺藝術形式在新科技的賦能下煥發出新的生機:超高清視頻、全景視角、自由視角、多屏多視角、VR第二現場、AI Vlog等創新體驗都將逐步在「5G智慧劇院」成為可能,同時也刷新觀眾觀演、遊覽、藝術交流與學習的新體驗。
  • 軟文化、強廣州!廣州文化綜合實力有「十大範例」
    至2019年,廣州市擁有區級及以上各類公共文化設施195處,其中區級以上圖書館24個,博物館64個(在省文物局備案),文化館17個,美術館18個,劇院23個,科技館6個,文化宮(青少年宮)29個,檔案館、規劃展覽館14個;170個鎮(街)均建有綜合文化站,建成社區(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716個,全市1144條行政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