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評論:沒有甚麼比事實更容易解釋問題(臺灣敬鵬大火)

2021-02-07 36safety

花了很多時間條列敬鵬大火我想釐清的問題,因為「沒有甚麼比事實更容易解釋問題」(Nothing can be further from the truth),但是我看到很多人靠想像,就開始講答案,甚至帶風向,實在不客觀,也無助於未來的改善。


我想大家都很想知道答案,我也很想知道答案,但我真的不願意在真相不清楚前,就妄下斷言。就像剛剛有一位記者打電話問我:「媒體報導因為大型機具壓住水線,導致無法沿著水帶撤出,你的看法。


「我不願意評論,不要問我,因為有太多問題沒有釐清,直接就認定逃不出來跟水帶阻斷有關,不是我的風格,我很好奇這個信息從哪裡來?」


今天平面媒體都報導,消防隊表示。


消防隊誰表示?這個表示的人了解所有火災的情況嗎?


最起碼我聽到這訊息,馬上聯想到幾個問題需要釐清,這個阻斷髮生在甚麼時候?如果是22時36分之前(因為22時36分發現失聯),那有可能會產生一些影響?如果是22時36分之後呢?總共阻斷幾條水線?當時水線總共有幾條?這些殉職同仁所攜帶的又是哪一條水線?現場除了沿水線撤退外,沒有其它方式嗎?現場撤退時,還有那些危機?把異常危險且千變萬化的火場殉職原因單純就推給機具阻斷水線,我實在無法認同,也無法在有限的信息下做評論。」



「那我再請教一下,是不是救災人員危機意識不夠?」


「對不起,這個問題我更無法說明,甚麼叫危機意識不夠?火場有多少危機,你知道嗎?就算有危機意義,真的能因應所有的火災變化嗎?如果消防人在殉職之後,大家就去檢討消防人是不是危機意識不足,公平嗎?合理嗎?這個火場一定要好好檢討,但不是這種民粹式、灑狗血的論述



我認為消防人救災的思維,有討論的空間,就像我每次講授火場安全的課程時我都會問消防夥伴:今天你當班,突然發燒,頭痛欲裂,昏昏欲睡,剛好有一趟火災勤務,你會不會出勤?



多數人告訴我的答案是:會,即便發燒,還是會出勤


這不是危機意識不夠,這是消防人的熱血,因為沒有人能替代消防人的工作。當然這種生病還要出勤的思維,可以討論。


這也不單純是消防人的熱血而已,背後還有很多制度面的問題,如人力不足,今天一個消防夥伴不出勤,可能很多任務就無法執行,所以大家基於同事愛,很常把自己的生病置於度外。不好意思,我不願回答這個問題,也不會回答這個問題。」


走筆至此,我希望大家不要再留言去責怪那位記者,我覺得這是他的工作,但最起碼他願意來問我,而不是去道聽塗說。


敬鵬這場大火,我還是要再強調一次,千萬不要在真相還未釐清之前,急著要跟大家交代,因為急就章交代的答案真的不可靠。當很多人談沿水線撤退,我很好奇他們受過相關訓練嗎?知道沿水線撤退的方法嗎?知道三條水線的距離,在訓練撤退要耗時多久嗎?知道水帶沒有滿水時怎麼辦嗎?知道撤退時,碰到水線交錯重迭時,該怎麼辦嗎?…


好好組一個團隊,好好把現場徹底檢查,好好重建及模擬火災,好好了解救災過程,好好檢視過去教育,好好檢視消防裝備…,好好的釐清真相,不要讓想像模糊了真相。



 

從優撫恤、深表痛心之後,我們還能做甚麼?

(註:殉職消防員,會以最高金額處理,撫恤金額最高約為新臺幣2200萬元。)


2015年在香港舉辦的Fire Asia,很榮幸獲邀演講,我對著來自全球的消防學者專家講述高雄氣爆,破題我就說:「這是臺灣從來沒有遭遇過的災害,我覺得當時現場救災人員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處理了,他們已經處理得很好了,但是防救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天我就是要跟大家分享在高雄氣爆我們學到的經驗及教訓,不談對錯,只談未來怎麼做。



從高雄氣爆、新屋保齡球大火到這次桃園敬鵬的不幸事件,我們失去了19位消防夥伴,在災害發生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風起雲湧的檢討,也看到各級官員出來說明,深表痛心,信誓旦旦一定要檢討改善。



我相信這些長官都有心,也做了很多的改變,但我更在意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
每次大火過後,總是很多人主張要增加消防人的個人安全設備,但有幾個人真正去了解過現在有那些最新保護消防人的科技。


在今年年初,一個美國研究消防人安全裝備的團隊來找我,她說美國NIST舉辦一個比賽,他們團隊已經通過初賽,她希望更了解火場的真實危險因子,才能設計出真正有用的設備。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討論,我告訴她今天我提供的信息,如果協助你們贏得比賽,我希望你們務必把這些開發成果回饋給我們,讓我們的消防人救災時安全也能跟美國消防人一樣,更有保障。


消防人進火場時,最需要就是掌握火場的變化,你們目前的設計是在面罩內裝一個AR眼鏡。在火場掌握上,我希望這個AR眼鏡能夠顯示火場的溫度、煙的濃度、流速、能見度、行進路線上有無障礙物及會掉落之坑洞等


在人員的安全上,我希望它能監控救災人員的身體狀況、位置、行進路線、氣瓶壓力、突發狀況


在緊急救援上,我希望它必須考慮人員動彈不得,無法呼叫無線電時,可以透過其它方式傳達呼救訊息。


今年3月初,這個團隊也開發出了一些當初討論的功能,包括用眼睛盯著AR眼鏡上某一個定點,就可發出求救訊號,人如果昏迷,眼睛閉上一段時間,也可發出求救訊號,人有異常迅速移動,如突然跌倒、掉落,也可發出求救訊號,這些設計也協助他們進入今年6月即將舉行的決賽


這是我想講的第一件事,當我們想要改善時,真的知道要如何改善,如果不知道好東西在哪裡,很多改善的建議,往往都只是紙上談兵,無疾而終。


知道好東西,願意買嗎?買得起嗎?這是我想講的第二件事。


當大家希望改善消防人的救災裝備時,不知道有多少人去研究各縣市消防局在裝備的預算是逐年遞減,還是逐年增加?政府的前瞻計劃八千八百億有多少挹助在改善消防裝備上?如果消防預算是逐年遞減,有再好的東西,也只能幹瞪眼,流口水,身為消防的一份子,我不要口惠而實不至的痛心、難過,我要的是給我多一點錢,讓我真的能買到好東西。


第三件事,真的檢討到重點嗎?


敬鵬大火,大家又開始回憶起新屋保齡球館大火,時至今日,大家知道桃園新屋大火到底是怎麼燒的嗎?知道這場火災從起火燃燒,到發生爆燃或閃燃,需要多少時間嗎?知道起火多久以後,消防人就會被濃煙遮住視線,變成盲人嗎?有人重新模擬過這場火警嗎?太多的不知道,就會導致檢討只是隔靴搔癢,無法對症下藥。



同樣敬鵬這場火災,政府願意花個幾百萬,紮實模擬火災的過程嗎?如果不願意,再多的檢討對消防人的幫助也是有限。


我覺得面對這麼多消防人殉職的不幸事件,真的想避免悲劇再發生,是不是可以改變思維,不需要急著要跟大家交代,我好希望有人願意出錢,組成一個團隊扎紮實實討論,重新模擬火場,了解這個火場的所有變化,當從外觀看不出狀況,是不是就代表沒有危險?


外觀已經有狀況,是不是就代表不應進入?甚麼狀況可以進入,甚麼狀況就不應進入?消防人應從哪裡進入,才是最安全的路徑?


當我們談指揮調度是否還有改進空間,該不該先把這些問題釐清?單純的談沒有人受困,消防人就不要進入,或明明知道很危險,就算有人受困,也不應該叫消防人進入,這些都是情緒性的說法,我們要的是科學的論述,找出答案,再來規劃對應策略,應該是更有幫助的做法,才是對消防人安全真正的保障。 


敬鵬大火之後,有一個現職消防夥伴很無奈的告訴我,這不會是最後一次,組長我們期待你帶著我們走出困境,聽了好難過,但我也不得不承認他講的是實話


這也是我整夜睡不著的原因,我一直很希望這些悲劇不要再發生,好想能多做一些事來改變,但很不幸我在網絡上還找得到的是大部分殉職夥伴,當年風光大葬的影片及部分媒體對他們生平的報導,也有消防人員殉職之後可以領千萬撫恤金的說明


我認為這些信息根本無助於悲劇發生,但也找不到有用的信息,因為找不到深入檢討的文獻及報導,在這種現象下,沒有人敢確保消防人未來在火場殉職的機率會降低
我認為所有的檢討都應該對症下藥,我會盡最大能力來找答案,更期待在位的長官,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決心要降低傷亡,提出事前預防及教育強化之外,更應實質且長久的預算支持,做仿真要錢、買裝備要錢、教育訓練要錢、增加人力更需要錢,也希望各級民意代表能夠大力支持,把錢花在生前所需,不是死後撫恤,讓每個消防人都能活著來照顧家庭,才是真正該努力的目標


林金宏系列:

消防實驗:溼毛巾在火災中到底有沒有用?

消防評論:三個火災案例告訴你發生火災是否需要溼毛巾

火災不會事先彩排,做對才能活著離開

震,你真知道了嗎?(視頻版)

消防評論:倫敦大火,我們該學到什麼?(對親自訪問Naomi小姐整理)

火場求生:火災逃生方向是往下,往上還是視情況?

火場求生:門外發現有濃煙?是待在房間?還是捂溼毛巾逃生?

火場求生:很多火災現場根本不需跑!

火場求生:破解火場逃生的三個錯誤觀念!

消防求生:錯誤逃生導致喪生!外面有濃煙,一定要關門!

消防求生:發生火警一定要滅火嗎?

消防求生:不懂火就不要滅火!(並八仙案例分析)




尋求諮詢相關事宜,掃描以下二維碼:


36Safety歡迎媒體,企業與組織與我們展開各種形式的合作.微信:36safety 網址:36safety.com

相關焦點

  • 【跟蹤報導】敬鵬召開記者會,向社會各界說明事故相關情況
    詳細信息可點擊☟☟☟了解【突發】臺灣敬鵬28日深夜大火連燒16小時,安全防範警鐘須長鳴敬鵬董事長黃維金在4月29日下午前往靈堂向死者上香及向家屬致意。全程他啜泣向家屬說,一定會負責善後,請家屬節哀並致贈慰問金,其中林伯庭父母泣不成聲,哭著說「你來有什麼用」,他的舅舅則是要求廠方改善廠房安全,在危急時刻一定要事先提醒救災人員何處有危險物品,也希望全臺都要注重這問題,避免悲劇再度發生。敬鵬董事長黃維金前往靈堂向殉職消防員上香。(呂筱蟬攝)
  • PCB廠敬鵬桃園平鎮廠發生重大火災:7人死亡營收損失15%
    據了解,臺灣PCB廠敬鵬桃園平鎮廠區在28日晚間發生火警事故,桃園市消防局晚間 9 點 26 分接獲報案,並派出
  • 綜述:大火「燒出」英國人的消防安全意識
    新華社倫敦4月18日電綜述:大火「燒出」英國人的消防安全意識新華社記者張代蕾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讓不少英國人聯想起20多年前的溫莎城堡大火。英國媒體把這兩場大火進行對比:起火建築都是全球知名的歷史古蹟和景點,火災都發生在維修期間,造成的損失都難以挽回。
  • 消防評論:中美消防不好比
    中國人總是拿美國作為參照物,提出中國的火場損失率、火場傷亡率、火災發生率等參數與美國比,然後得出結論是,中國消防辦得很不錯,消防形勢不是小好,是一片大好。這一點,專家的感覺與大多數公眾的印象恰好相反,在公眾的感覺中,到處有火災,時時有傷亡,怎麼會沒有問題呢?在這裡,我來分析一下,專家和公眾的主觀認識差距在哪裡?為什麼中美消防不好比?
  • 醫院消防:護理之家大火,有多少時間可以應變?(最新)
    我們特意選編原臺灣消防署前組長林金宏的文章:護理之家大火,有多少時間可以應變?而這次醫院大火還有很多問題尚未釐清,如何時發現火災、發現後之處置作為、何時報案、誰報案、為何撒水系統無法撲滅初期火災…,無法針對此次案例作深入分析,僅提供過去一些案例及心得供參。
  • 臺北KTV大火6人死亡,消防局長記過留任
    臺北KTV大火6人死亡,消防局長記過留任 5月7日,中國臺灣。
  • 100米以下民用建築不用消防驗收?行業熱傳資訊,謠言還是事實?
    最近,一則有關「消防驗收」的消息在建築行業內引發熱議,很多行業媒體和消防人都在談論是否明確取消100米以下民用建築的消防驗收?先有各類自媒體公眾號發文,都信誓旦旦的表示已確定,請行業用戶做好準備。後有各類行業媒體,例如消防百事通,站出來提出疑惑,並發文給出解釋。
  • 錢櫃KTV火警 董智森:等著看名嘴怎評論年代老闆練臺生
    島內資深媒體人董智森質疑,全臺灣名嘴都知道老闆是誰,但沒人敢講,就是年代、壹電視老闆練臺生。    董智森說,民眾憤慨的原因是錢櫃KTV林森北路店把所有消防設備關掉,例如警報與灑水系統,消防設備關掉就不要營業阿!所以最該譴責就是老闆練臺生,但現在大家不敢講。但很多名嘴都要上年代電視,所以現在要看這些名嘴怎麼評論。
  • 美國的消防世界頂尖,卻沒有英雄……
    問題不在救不救火,而在責任……克拉尼克沒有購買火災保險意味著,一旦消防員私自救火,那麼出了所有問題或者意外,消防局不負責,保險公司也不負責,克拉尼克也不負責……所有的責任,全都必須由消防員個人承擔。呵呵,你覺得換成吃瓜屌絲是消防員,他們會不顧自己的安危與利益,去救克拉尼克家的大火嗎?別扯這個犢子了,只有英雄才會奮不顧身地去拯救其他人。
  • 臺灣桃園市一處民宅凌晨發生大火 1人死亡、5人獲救
    本文轉自【中國臺灣網】;臺灣桃園市桃園區中山路上一棟3層樓房發生火災,造成1人死亡。(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5月10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桃園市桃園區中山路一處民宅今天(10日)凌晨發生大火,有民眾受困,消防人員抵達後救出5人,其中1人送醫。另有1名婦人已明顯死亡。詳細的起火原因及財物損失仍有待後續調查。
  • 臺灣嘉義一民宅氣爆產生熊熊大火 幸無人受困傷亡
    中新網11月3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嘉義縣水上鄉下寮村一戶連棟透天厝,30日上午傳出瓦斯氣爆事故。事發當時屋主不在家,放在一樓的瓦斯洩露發生氣爆,產生熊熊大火。消防局獲報出動大批消防隊員滅火警戒,清理火場,所幸屋內無人,沒有人員受困傷亡。氣爆火警原因,警消鑑定調查中。
  • 臺灣又創新成語「張雅無爪」?蔡正元狂酸張雅琴談錢櫃大火貝割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錢櫃KTV大火後,網友創造新成語「張雅無爪」,嘲諷親綠的年代電視新聞當家主播張雅琴,以往批判新聞時火力四射,遇到自家老闆卻是火力全熄,向來虎虎生風的大貓氣勢,就像被拔掉爪子。前國民黨副秘書長蔡正元上午也在臉書諷刺,年代旗下很多「藝人型」的媒體人,包括謝震武張雅琴安幼琪等人,提到錢櫃KTV大火,個個嘴臉無比溫柔,用語遣詞都很貝割割。蔡正元以「貝割割!」為題,在臉書發文說,臺北錢櫃KTV大火,死了很多人,消防問題嚴重缺失。
  • 古羅馬人怎樣消防?
    儘管人口極多,但在這個時代,交通運輸尚不發達,主要依靠徒步或騎馬,因此羅馬城的地理範圍遠遠沒有後來那麼大。住房,尤其是貧民區,極其擁擠。大多數城市居民生活在骯髒、擁擠的公寓樓(insulae,字面意思是「島」)內,這些房屋很容易發生火災和傳染疾病。少數精英階層成員生活在獨門獨戶的宅邸(domus)內。公寓樓可能有六七層高,最高的樓層沒有流動水和衛生設施,最不舒適,租金也最低廉。
  • 臺灣一工廠燃起「熊熊大火」五名消防員殉職!
    臺灣桃園市平鎮區一家工廠28號晚間發生火災。由於廠房內存放有柴油等化學品,導致火勢異常猛烈,一度發生爆炸,造成五名消防員在事故中殉職,工廠兩名外籍員工喪生。  熊熊大火,捲起來一路向上延燒,夜空被染得一片赤紅。28號晚間九點半左右,桃園平鎮區敬鵬工廠傳出火警,起火廠房的四樓存放有大量化學品,其中包括2000多公斤柴油。現場濃煙滾滾,火勢猛烈,還不斷傳出爆炸聲。
  • 消防動態:6月14日倫敦大火狂燒9小時
    截至北京時間14日15點,熊熊大火已持續約7個小時,大樓仍被濃煙覆蓋。因火勢過大,已有數人遇難,具體傷亡數字仍在核實。另有約30人已被送往醫院救治。目擊者證實有居民從陽臺跳下逃生。BBC:據BBC6月14日的最新實時報導,倫敦西部一座大樓當天凌晨發生火災,截至當地時間早晨7時30分(北京時間14時30分),大廈內的大火仍未被撲滅。
  • 池州境內一沙發廠突發大火 消防緊急處置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16日上午8時許,位於池州市貴池區杏花村街道長崗社區的一個沙發廠突然起火,現場情況緊急,當地消防部門迅速趕赴現場處置。消防救援人員到達現場時發現,起火的是一棟三層建築,一樓可以看到明火不停地往外冒出,位於門口的一輛電瓶車正在猛烈燃燒。
  • 娛樂消防:錢櫃大火,如果我在現場,我會怎麼做?(臺北錢櫃KTV發生火災5人死亡)
    這是我看到錢櫃大火第一個出現的想法。當然談我會怎麼做,就是要先知道我當時面臨的情況。
  • 法國南特大教堂昨日突發大火!
    法國南特大教堂昨日突發大火!據了解,發生火災的是聖彼得與聖保羅大教堂,消防人員在當日上午8時左右接到警報,約100人趕往現場。大約兩個小時後,火勢得到控制。目前尚不清楚起火原因。地區消防總司令費雷(Laurent Ferlay)稱,火災主要導致教堂的風琴被毀,其平臺可能發生倒塌。但他補充稱,此次火災造成的損失並沒有此前巴黎聖母院火災的損失那麼嚴重。
  • 破解源益工業區消防「老大難」問題,消除安全隱患
    破解源益工業區消防「老大難」問題,消除安全隱患 2020-01-23 2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