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怕年少吃苦,就怕老來無福」,年少多吃點苦並不是壞事,這些苦都會成為我們成功的墊腳石和年老後談天論地的資本;但如果一生勞碌,到老卻也享不了福,還要拖著自己年邁的身體受折磨,就太令人難過了。佛門最講因果,而民間所謂的「好運」也並非不可琢磨,只要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自然就可以得到。有這麼3種人,越老越有福報,看看有你嗎?
一、懂得惜福之人,越老越有福氣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的福報,不是永恆不變的,它就如同銀行中的存款,你用一點就會少一點。有些人錦衣佳食,有些人卻衣不遮體,就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先天福報不同,但不管有多麼不同,都有耗完的一天。
從古至今,祖先都教我們要學會惜福;到了現代社會,人們也開始提倡光碟行動。須知,惜福者惜命,惜福者幸福感更強。從世間法的角度來看:一針一線皆應思來之不易;一飲一食皆應想粒粒辛苦。從出世間法的角度來看: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如果可以親近善知識,學習佛法,依教奉行就是最好的惜福。
惜福更要培福,培福就是往我們福報的「銀行」中存「錢」,有存才有取,只要你可以一直不斷的存,便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何培福?這就要我們廣修善行,常結善緣,常行布施。惜福培福才會越來越有福氣。
二、心量寬闊之人,越老越有福氣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只要心量大了,天下就沒什麼可令自己苦惱的事情。萬法唯心造,人們常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同樣的心量寬闊,我們看到的天地才廣闊。
我們這些凡人的心,就如同握緊的拳頭般,很難能容得下太多事情。但佛菩薩不一樣,彌勒菩薩因為心量寬闊所以可以容得天下一切事,度化世間一切人。地藏菩薩也因心量寬闊、願力廣大,才能發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無上願景。只有心量廣闊才能包容一切,度過人生難關;也只有心中有他人的位置,才能在他人心中佔據一席之地。心量寬闊之人,越老容下的人事就越多,越老也就越有福氣。
三、不強求之人,越老越有福氣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是你的終歸是你的,不是你的強求得來也不會是福。不過,你可千萬不要認為這就是所謂的「命」,其實哪裡是「命運」,一切不過都是因果。
就像一顆種子種下去,它不可能第二天就結出果實;如果缺少土壤、水分、陽光、養料等多種物質的滋潤,就算到了收穫的季節,這粒種子也依舊不可能結出果實。人們所強求的事物也是如此,在因緣不具足時,很難得到中意的結果。
在很多時候,許多東西並不是強求就能得來的,這就像種下的那粒種子一樣,就算我們把土壤、水分、陽光、養料、時間等等一切外在的條件都經營好了,卻發現這顆種子在種下去前就已經被開水煮過失去了生命,那我們又能怎麼辦呢?所以,我們唯一能做到就是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懂因果,但不悲觀;會努力、但不強求。只有這樣,才會越老就越有福報。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人到老年所享受的福氣,都是在中年甚至在少年就培養出來的。萬法皆空,但因果不空,我們應該在當下就開始為自己培養福氣,種下善緣與善業,這樣到了將來,自然就會越老越有福氣了,你認為呢?最後,祝您六時吉祥、福慧具足,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