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博士》上映5日票房破3.6億:美漫IP到底是如何被開發的

2021-02-08 第一院線

文丨夏清逸   來源丨數娛夢工廠


冷清多時的中國電影市場在11月迎來久違的熱度,多部進口大片扎堆上映,讓票房總量與話題度都不斷攀升。

作為迪士尼最新的漫威超級英雄系列電影,《奇異博士》做到了中國與北美同步上映,並在上映5日後斬獲了超過3.6億元的票房。就在中國票房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這部新電影也幫助迪士尼提前完成了在2016年年度全球總票房突破60億美元大關的目標,成為繼環球影業之後成為第二個躋身60億美金俱樂部。

與鋼鐵俠、美國隊長,或是另一美漫巨頭DC旗下的超人、蝙蝠俠相比,《奇異博士》是個相對冷門的美漫角色。但對漫威電影宇宙(MCU)來說,這是第三階段的第一個新角色,在以科技為主的超能力外開啟了魔法線,並且引入了漫畫中的多元宇宙概念,可以說是一部承上啟下的作品。而從上映以來的市場反饋來看,算是為漫威未來幾年新規劃系列開了一個好頭。

其實,相較日漫,美漫本身在國內顯得十分小眾,不過得益於近年來迪士尼和漫威在漫改電影上的成功,吸引了不少新粉絲入坑美漫,這一點從國內公司更頻繁地引入原版漫畫就能看出中國市場對美漫的升溫。

而同樣是漫改電影,國漫才剛剛開始,日漫和美漫的風格也有很大不同。在《奇異博士》熱映之際,記者想以漫威為例,分析一下美漫IP是如何玩轉產業鏈的。如今,許多中國IP公司都想學習漫威打造一個龐大世界觀,那麼漫威又是怎麼做到的?

漫威重奪話語權背後

再回過頭看復仇者聯盟的上映,還是要歸功於漫威影業CEO及製作人的凱文·費奇,在他的堅持下,才有了用多部電影展現不同角色之間聯繫,打造成一個完整世界的形式。對迪士尼來說,凱文·費奇對外並不算高調,但卻一手主導了漫威電影現在的進程,最終獲得的成功也引來了美漫另一大巨頭DC的學習。

也正是這種開創性的做法,讓漫威在電影端的開發反超了曾推出《超人》、《蝙蝠俠》等更知名電影的DC.並且更重要的是,新電影構築的MCU世界,不僅是對漫威世界的一個補充,也反哺回了漫威這個品牌。

記者在與迪士尼方面交流時了解到,目前迪士尼的資源都傾向了更能建設迪士尼這個品牌的產品。比如在電影方面,中國公司就不會再去做那些關聯不大的電影宣發,而是集中精力做好公司的產品,比如迪士尼的動畫電影、漫威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等。

2009年,迪士尼收購漫威後,漫威逐漸成為迪士尼新世紀復甦的重要因素,無論是皮克斯為迪士尼在動畫創作上帶去的新思路,還是漫威的不同於米老鼠合家歡式的新風格與受眾人群,迪士尼都在吸取新元素悄悄改變自己的風格。

與皮克斯一樣,漫威影業雖然被收購,但在運作上依然相對比較獨立。事實上,在比較DC與漫威電影開發的時候,獨立運作能力是兩者近年來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

《超人》與《蝙蝠俠》在上世紀80年代的成功,多少要歸功於DC與華納的蜜月期,而彼時的漫威也跟之前很多國漫一樣,面臨著版權無人問津的窘境,這也就意味著漫畫很難進入影視端開發環節。

迫於形勢,漫威在1996年自立門戶成立了漫威影業,隨後幾部電影,比如《刀鋒戰士》、《X戰警》反而獲得了不錯的反響。其實以前的好萊塢,在改編這些漫畫IP時,也與現在國內IP改編一樣,面臨著還原度的問題。當IP方在與外部電影公司合作時,由於授權出去沒有話語權,原作被改得面目全非也是家常便飯。

版權在索尼的蜘蛛俠和在福克斯手中的X戰警,影視的創作與漫威自己的設定已經脫節,最終漫威選擇押寶在了自己掌握版權的漫畫角色上,從2008年的《鋼鐵俠》,正式開啟了漫威電影宇宙計劃。而鋼鐵俠的成功,最終也讓漫威落入迪士尼法眼,收購完成後,有了迪士尼資源的從資金到渠道的支持,漫威的底氣自然更足。

現在漫威電影電影片頭會出現「Marvel studios」的字樣,就意味著漫威在電影製作方面有很大的話語權,可以自行決定製片人、導演、演員等等,現在還有掌握了發行權。

對整個系列的全權把控,也讓漫威能及時根據市場風向調整開發計劃,比如與《鋼鐵俠》一同上映的《無敵浩克》,雖然卡司陣容更強大,但口碑與票房失利。所以我們看到《鋼鐵俠》還將繼續推出第四部,是復聯的核心角色,而綠巨人在之後的規劃中就不會再開發個人獨立電影。

要入美漫的「深坑」,並不需要從上世紀古老的漫畫開始

美漫當然不是只有超級英雄這一個類型,不過在美國市場,漫威與DC兩家就佔據了超過七成的市場份額,必然成為美漫的代表。

像漫威這種對IP開發全方面的掌控,讓電影開發不僅僅是一種消耗,而是一種增值,而這種增值是體現在多方面的。最直觀的是為漫畫帶來了更多新粉絲,從中國市場來說,在漫威電影之後,更多美漫被引入中國。

有出版業人士向記者表示:「每年受限於引進圖書的名額,加上審核的因素,美漫與日漫一個很大的區別是,美漫通常與現實結合的比較緊密,有很多現實政治等要素存在,比更偏幻想世界的日漫在審核方面困難更多。不過因為電影火了,這兩年收到粉絲的反饋多了,所以現在更有動力去做引進的工作。」

另一種增值則在於對IP本身的補充。與很多日漫和國漫不同,像漫威旗下的美漫,通常不是一個大長篇連載多年,按照一個完整故事來發展的。漫威漫畫事件有很多大事件,這些大事件通常是一個節點。要入漫威漫畫的「深坑」,最好的辦法也不是從上世紀古老的漫畫開始,而是選擇喜歡的人物,然後找他相關的故事看,再慢慢深入了解其他有關聯的人物與事件。

這是美漫創作特點決定的,編劇與漫畫家的團隊作戰、經常重啟的劇情,更重要的是,漫威的多元宇宙概念,讓不同世界裡同樣的人物可能有不一樣的人物關係與劇情。比如漫畫世界就有漫威宇宙(Earth-616)和終極宇宙(Earth-1610),而電影宇宙(MUC)則是獨立於這兩個宇宙的全新宇宙。

這種在一個世界觀下開放的創作有一個好處,新的電影不會落入還原的窠臼,即使與原作一些情節、設定不符,也完全能用平行宇宙來解釋,更好地解決了「原作黨」與「電影粉」的爭端。

比如在《奇異博士》的新電影中,古一法師從喜馬拉雅山上的西藏男性變成了凱爾特人女性,漫威對此曾解釋,漫威原本就有很多選角多樣化和選角與固有印象及漫畫原作有差異的先例。事實上,這麼做除了讓角色類型更豐富,也避免了進入中國審核的政治敏感問題。而且漫畫本身連載多年,許多角色因歷史原因有刻板化的問題,在新時代的電影裡也需要進行修正。

多年來,無論是漫威還是DC,基本是以旗下的超級英雄角色為核心進行反覆開發,並且還會因為人氣等各種原因,圍繞角色進行各種設定的修改。相比日漫,美漫在作品在時間線甚至邏輯上可能存在更多問題,但這種創作則建立了角色、世界觀設定的完整性,在之後的創作、或是影視化的改編上,只要遵循核心原則,可以產生更大的可能性。

相關閱讀

"奇異博士"燒旺11月影市第一把火 細數漫威電影超級英雄

來源丨人民網娛樂

作為漫威電影計劃的全新系列,《奇異博士》探索宇宙中從未涉及的新領域,講述了神經外科醫生史蒂芬·斯特蘭奇博士(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在遭遇車禍後因手部受傷無法再執刀做手術,為治療雙手而遠赴尼泊爾。在這段旅途奇遇中,他學到了鮮為人知的玄學以及多維空間世界學問,變成現實世界和多維空間的中間人。到底是回歸之前的精英生活,還是作為魔法師扭轉乾坤、拯救世界?斯特蘭奇最終選擇利用超自然能力和神器來保護世界。

《神探夏洛克》「卷福」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扮演斯特蘭奇博士,他曾以捲髮造型出演《神探夏洛克》福爾摩斯而被稱為「卷福」,他在影片中細膩地展現了「奇異博士」翻天覆地的心理變化。有網友留言,「第一部文戲多過動作的漫威片子,主角終於不再以肌肉或砸錢取勝,而是以智商戰勝大反派。人物塑造很有力,一個不相信玄幻的科學家為何能變成一個有腦的魔法術士,這個心理轉變過程鋪設得具有說服力。」康伯巴奇詮釋這個角色說,「如果拿鋼鐵俠和奇異博士比較,一個是身家上億的花花公子兼天才,一個是經過後天努力走上人生巔峰的普通人。最棒的地方在於,他拓展了宇宙的維度。」

「卷福」坦言最喜歡蝙蝠俠 漫威超級英雄還有誰?

主演康伯巴奇曾被問及最喜歡哪位超級英雄,他坦言:「美國漫畫我看得並不多,第一個有印象的漫畫角色是蝙蝠俠。真正開始看漫威漫畫是從決定要出演《奇異博士》開始,我必須研究這個人物,這本漫畫畫面非常美,所以我也愛上了這個人物。」

「金剛狼」羅根

漫威自2008年推出首部電影《鋼鐵俠》,至今已經有14部超級英雄人物系列電影。除了「奇異博士」,這些漫威電影英雄基本都是異能英雄。「鋼鐵俠」託尼·斯塔克是名工業家及發明家,因被迫製造最致命的武器而身受重傷,他暗中製造了一套高科技盔甲保護自己,從此變身「鋼鐵俠」。「美國隊長」史蒂夫由一個身體瘦弱的新兵被實驗改造成「超級士兵」,擁有超於常人的力量、速度、耐力,並且配備有由世界上最堅硬的金屬之一——吸音鋼製成的盾牌。

「綠巨人」浩克

雷神託爾是掌控著風暴和閃電的天神,擁有打開時空之門的鐵錘,因為脾氣暴躁而被貶入凡間與人類生活,逐漸學會了如何做一個真正的英雄。綠巨人浩克原本是一位天才核子物理學博士,在一次意外中被放射線大量輻射,身體產生異變,每當情緒激動心跳加速時他就會變成綠色怪物。「金剛狼」羅根有變種人超能力,擁有長生不老和自我癒合的能力,雙手還可以伸出骨爪,在一場實驗中被洗腦、骨骼被注入艾德曼合金,擁有了無堅不摧的鋼爪

-END-


長按二維碼 免費關注第一院線

感謝關注第一院線微信平臺:dyyx360。如希望交流,請加微信號:dianyingquan,將有機會參與線下等相關活動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