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一夜驚魂!美油盤中崩近70%!「負油價」下中國要發力?中石油...

2021-01-18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這場油價危機對於第一大原油消費國和進口國的中國而言,應該如何化危為機?中國正在進行的逆周期調節策略是否奏效?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陳植、綦宇

編 輯丨林虹

本周以來,每天都在見證歷史。

昨夜,美股低開低走,其中,道瓊報收23018.88點,跌631.56點,跌幅2.67%。標普500指數及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3.07%及3.48%。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在本周兩個交易日已經跌去了超過1200點。

來源:Wind

歐洲股市方面,歐股收盤全線走低,據Wind數據,英國富時100指數跌2.96%報5641.03點,法國CAC40指數跌3.77%報4357.46點,德國DAX指數跌3.99%報10249.85點。

來源:Wind

再來看看原油市場。

在美國5月原油期貨價格跌至負數後第二天,由於投資者擔心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深度經濟破壞,恐慌性拋售蔓延至6月份交割的合約,後者一度下跌近70%,跌破6.6美元創盤中歷史新低。WTI 6月原油期貨結算價收報11.57美元/桶,創1999年2月以來新低。

此外,7月原油期貨價格也下跌約三成,收於18.04美元/桶。

市場分析人士預測,至少未來一個月內,原油市場基本面極度疲軟狀態將持續,很可能導致在5月底某個時間點繼續出現負數定價。

油價墜落

這場油價危機對於第一大原油消費國和進口國的中國而言,應該如何化危為機?中國正在進行的逆周期調節策略是否奏效?

「本周以來,每天都在見證歷史。」一位華爾街大宗商品投資型對衝基金經理向記者感慨說。繼4月20日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以-37.63美元/桶收盤、觸及歷史上首個負值後,21日WTI原油期貨主力6月合約一度大跌逾42%,跌破12美元/桶,其間觸發了三次下跌熔斷。

圖片來源 / 21世紀經濟報導

他認為,WTI原油期貨市場正在遭遇一場多頭踩踏式離場潮。因為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收盤價創下歷史首個負值,令投資機構意識到原油供應過剩狀況遠遠超過他們預期值,加之越來越多對衝基金反映美國和加拿大眾多頁巖油企業正以負值傾銷手裡的原油,迫使他們正不計成本地拋售原油期貨多頭頭寸止損。

BC Capital Markets全球商品策略主管Helima Croft向記者透露,過去兩天不少對衝基金正遭遇原油期貨投資的「滅頂之災」——由於上周5月與6月合約價差達到逾6美元/桶,他們換月操作已蒙受相應的損失。如今本周以來WTI原油期貨6月合約報價大幅跳水下跌逾40%,令他們僅此一項的投資損失超過50%,這還不包括槓桿投資可能令虧損幅度成倍增加。

「整個21日,我已經聽說多家對衝基金的原油期貨持倉遭遇強制平倉。」Helima Croft告訴記者。

一位原油期貨經紀商則坦言,20日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以負值收盤,無疑推倒了原油多頭的最後信心。如今整個原油期貨市場的焦點,全部都放在原油市場供應嚴重過剩導致油庫已滿,以及原油多頭的恐慌性拋售「此起彼伏」。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和加拿大相關部門正試圖採取措施力挽狂瀾扭轉油價崩盤頹勢。21日,市場傳聞美國將再買入7500萬桶原油填補戰略石油儲備(SPR),加拿大阿拉伯塔省與美國德克薩斯州最高能源監管機構協商減產40萬桶/日。

「然而,隨著疫情蔓延導致全球經濟持續停擺,此舉仍然杯水車薪,現在越來越多投資機構相信,原油運輸倉儲成本甚至都要比油價更貴。」上述經紀商直言。

多頭踩踏式拋售造就負油價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4月15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對軟體重新編程——令原油期貨跌入負值仍能完成合約清算交割,很多對衝基金都覺得CME在與市場開玩笑。當時沒人相信原油期貨會真的以負值收盤交割。」上述對衝基金經理向記者坦言。但在20日晚,負油價真的降臨了。

他回憶說,在當地時間20日晚10點前,不少對衝基金依然不相信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會以負值收盤交割,甚至部分對衝基金在5月合約報價下跌時,還在算計新的套利交易——即他們買入5月合約多頭完成原油現貨交割,再將原油現貨拿到6月合約拋售,由於5月-6月合約當時價差超過15美元/桶,因此此舉可以給對衝基金創造逾15美元/桶的價差獲利空間。

然而,他們很快發現這個算盤根本無法操作。原因是整個油庫已滿,他們根本找不到油庫存儲原油現貨,更談不上將原油現貨轉移到交割倉庫在6月合約「高價」賣出。

這位對衝基金經理向記者坦言,儘管當前美國最大的原油儲存基地——位於俄克拉荷馬州的庫欣倉庫儲油量僅有60%,但剩餘31%儲油空間早已被其他頁巖油企業預訂,加之其他交割倉庫基本已經滿倉,對衝基金根本找不到儲油設施完成上述套利交易。

「這也令對衝基金們意識到,此前加拿大與美國個別原油貿易商以負價格售油的狀況,很可能降臨到自己身上。」他指出。因此他們趕緊紛紛拋售手裡的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止損。

上述原油期貨經紀商透露,此舉無疑放大了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的跌幅。由於5月合約在21日到期交割,此前眾多交易機構已將資金轉移到6月合約,令整個5月合約流動性極低,其結果是對衝基金區區數千筆拋售指令,就令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跌至創紀錄的-37.63美元/桶。

「當時所有對衝基金都將5月合約多頭持倉視為燙手山芋。」他告訴記者。究其原因:

一是油庫已滿,以及疫情導致原油物流運輸中斷,令對衝基金意識到期貨交割所拿到的原油現貨根本無法運往任何地方;

二是負值收盤意味著原油供過於需程度遠遠超過市場預期,沒人願意接手跌跌不休的原油現貨。

在他看來,這種交易心態直接導致21日WTI原油期貨6月合約一度出現斷崖式大跌逾42%。尤其是歐洲交易時段開盤後,大量歐洲對衝基金與資管機構都在不計成本地拋售WTI原油期貨6月合約,引發罕見的多頭踩踏式離場行情。

「這背後,是越來越多歐洲資管機構擔心油價持續走低,會導致整個原油類投資組合遭遇止損平倉線,因此紛紛提前大幅減倉原油期貨頭寸自保。」Helima Croft向記者分析說。其間這些投資機構的程序化交易充當急先鋒,拋售了大量多頭頭寸提前止損。

他坦言,這也是自己從業十多年以來從未見到的狀況——21日歐洲交易時段開啟後的1個半小時內,他經手的幾乎所有基金帳戶都在拋售WTI原油期貨多頭頭寸,因為他們擔心6月合約會很快重蹈覆轍——跌入負值。

「市場認為,越來越多美國加拿大頁巖油企業正以負價格恐慌性拋售原油,WTI原油期貨憑什麼還能維持20美元/桶報價?」他表示。

截至21日21時30分,WTI原油期貨6月合約報價回升至14.57美元/桶附近,跌幅收窄至28.6%。但在Helima Croft看來,這是部分美國資管機構與對衝基金採取人工操作方式反向投資WTI原油期貨多頭頭寸,他們被迫急需拉高油價,避免自身原油投資組合因虧損過多,陷入更大範疇的強制平倉風波。

或觸發新一輪美股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周WTI原油期貨跌入負值前,原油期貨市場的多空博弈勝算,早已向空頭傾斜。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當周,原油貿易開採商持有的WTI原油期貨期權淨多頭頭寸,較前一周驟降4343.7萬桶。

「越來越多原油貿易開採商意識到油庫已滿(且海上油輪儲油量超過1.6億桶),且疫情蔓延導致原油供應過剩狀況加劇,只能通過原油期貨市場高價拋售進行套期保值。」U.S. Global Investors分析師Frank Holmes向記者分析說,甚至不少美國頁巖油企業將年內產量都拿到期貨市場進行沽空套保,避免自身因油價大跌與銷路不暢,遭遇巨額虧損與破產風波。

據Rystad Energy調研數據顯示,若油價低於20美元/桶,年內533家美國石油勘探和生產公司將申請破產。若油價跌至10美元/桶,破產企業數字將超過1100家。

然而,與大量原油開採貿易商紛紛通過期貨市場沽空套保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對衝基金此次選擇避其鋒芒。

CFTC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當周,對衝基金的WTI原油期貨期權淨多頭頭寸名義上較前一周增加1848.4萬桶,但事實上,對衝基金當周的套保頭寸較前一周增加2292.6萬桶。

「這意味著對衝基金增持的所有淨多頭頭寸,都通過套保頭寸做了風險對衝——即對衝基金表面上買漲油價,但實質上並不認為油價會漲。」前述大宗商品投資型對衝基金經理分析說。對衝基金這種詭異舉措,表明他們明知油價趨於大跌,卻在硬著頭皮力挺油價。

他向記者坦言,上周眾多對衝基金已注意到美國越來越多頁巖油開採企業正以1-2美元/桶拋售手裡的原油現貨,甚至個別原油貿易商願意「倒貼」部分原油運輸倉儲費用,這令他們預判到原油價格將出現驚人跌幅。但為了維繫手裡的原油類投資組合(包括原油類股票與原油類企業垃圾債)不因巨額虧損被止損平倉,他們只能站在原油多頭陣營。

然而,對衝基金的救市舉措依然無法阻止本周油價大跌,反而觸發了多頭踩踏式拋售離場潮湧。

一位華爾街大型宏觀經濟型對衝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現在他們最擔心的,是油價崩盤式下跌將會觸發新一輪美股估值劇烈動蕩下跌,因此他們在20日晚拋售了所有油氣類美股上市公司股票。

「更讓我們揪心的是,疫情蔓延對金融市場的衝擊,正從流動性風險轉向大類資產估值劇烈下跌風險,可能會觸發新一輪金融危機。」他坦言。

中國的「逆周期」投資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全球油價驟降,作為第一大買家的中國,自然需要加大購買量「低價掃貨」。

「上一輪油價暴跌期間,中國的主要原油買家還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國有企業的購買操作相對比較死板,所以沒有特別好地把握上一輪的機遇。」一位石油央企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這次不一樣,中國有大量的民營煉油廠進入原油貿易,資金實力和購買靈活度今非昔比。」

他表示,中國較早從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中恢復過來,國內原油加工量在三、四月份大幅度復甦,讓中國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原油需求正增長的國家,中國正在形成一個獨特的「購買權力」。

美國曾經憑藉這樣的權力,迫使沙特等國接受石油和美元掛鈎的「石油美元」,並形成了如今的國際原油和金融格局。

就在4月13日晚些時候,沙特阿美發布了最新一期原油出口官價,5月銷往亞洲的阿拉伯輕質油的官方售價設定為較阿曼/杜拜均價貼水7.3美元/桶,相較前月大幅擴大了4.2美元。

實際上,這可以視為產油大國們釋放出的一個訊號。沙特方面的官價將影響中東所有產油國的官價,未來一段時間他們彼此競爭的焦點將在亞洲市場,特別是在中國市場。

而在日前,因提前鎖定低油價貨源,部分地煉原油進口配額消耗速度加快,首批配額出現用完或即將用完的情況,商務部正式下發2020年第二批民營原油進口配額,相比往年6月底7月初的下發時間,整整提前2個多月。

「第二批配額的下發時間提前足足兩個多月,這是史無前例的。」金聯創燃料油分析師周國霞告訴記者,「在第二批進口配額出臺、和國內復工復產形勢相對樂觀的前提下,中國煉廠仍將趁低油價時期擴大進口。」

對外積極作為,對內同樣需要保持「逆周期」的操作思路,「在當前狀態下,有些人可能認為長遠一點的事,一些方向性、前瞻性、需要戰略定力的事情就可以邊緣化,以至於把短期的行為長期化。」能源基金會會長鄒驥告訴記者,「這個可能會帶來一些連鎖反應和一些不良的影響。」

他表示,在中國的電力領域,一直都有一種「逆周期」投資的思路,在下行周期進行投資,為了下一個繁榮的增長周期進行準備,需要在目前進行投資的加速。

而在低油價的時代,這樣的思路適用於中國的可再生能源、低碳能源的布局和投資,也同樣適用於國內油氣企業。「無論在什麼時候,中國都需要保持國內能源生產的穩定增長。」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表示,「石油企業需要承擔這樣的責任,保證中國的能源安全和穩定。」

油氣企業仍需改革,中石油、中石化發聲

面對低油價時代,中國的石油企業在日前接連表態。

4月20日,中國石油集團黨組召開會議,會上,集團董事長戴厚良首先強調,當前形勢下首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擔負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主力軍的職責。

「研判當前困難局面會持續多長時間,把困難和挑戰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應對措施考慮得更周全一些。」戴厚良說,「低油價使公司大而不強矛盾凸顯, 『水落石出』,要按照中央要求,不失時機地推進深化改革。」

同日,中國石化集團黨組會議上,董事長張玉卓表示,需要推動生產經營在二季度見到起色,要練好降本減費這個硬功夫,牢固樹立長期過緊日子思想,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採取超常規措施,嚴控非生產性支出,大幅降低運行成本。

「增儲上產是國家戰略,從這個層面上看,可能一些高成本——特別是海外的高成本項目會受到一些影響,」上述石油央企人士告訴記者,「但是,國內的能源安全問題將會在油價上漲周期得到更加充分的體現,增儲上產的力度還是會保持。」

而中海油在同日也召開了2020年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會上,董事會表示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形勢,不懼風雨,苦練內功,蓄勢聚能,化危為機,堅決打好應對低油價挑戰攻堅戰。

而在國內石油產業鏈的下遊——煉化行業,中國企業也在做著一些積極的調整。

「我們現在設備的負荷有一些小幅上調」,一位東北地區國營煉廠人士告訴記者。「同時,按照集團要求,逐步減少汽油產量,轉而把芳烴等放到利潤更高的化工產品中。」

向煉化一體化轉型,是中國煉油企業在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改革趨勢,這一趨勢在疫情期間正在逐步加強。

大趨勢上看,在疫情期間,中國的外貿受到全球範圍內疫情的負面影響,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拓展國內的市場,特別是抓住消費升級、新基建等各類機遇。在這種時候,尤其需要更加豐富、多元和高質量的化工品,推動國內經濟逐步復甦。

在眾多石化產品中,作為最重要的中間原料,乙烯可以「享受」到低油價帶來的福利。

「在所有的乙烯工業路線中,中國主要採用的是石腦油制乙烯。」一位化工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這種路線上,作為原材料的石腦油佔總成本的一半以上,隨著石油價格不斷下滑,石腦油也將快速下跌,乙烯將在這一輪波動中充分受益。」

相關焦點

  • 美油一夜暴「負」,6月合約盤中閃崩近70%...
    (圖片來源:文華財經)在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上演一夜暴「負」後,為何6月期貨合約也歷史性大崩盤?居然原油期貨會跌成負的,又該如何理解「負油價」?有車一族肯定會想到,「負油價」是否意味著去加油站加油不用付錢反而加油站需要倒貼?
  • 負油價是什麼意思?負油價意味著什麼
    這一天,國際油價創下一項新紀錄,美國5月份輕質原油期貨WTI價格暴跌創下歷史新低,歷史首次跌至負值。  5月合約崩盤  問題來了,WTI油價,為什麼是5月的合約崩盤,而6月以後的不受影響?  一種說法是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和商業石油儲備全部滿進滿出,再也存儲不下新的增量原油。
  • 油價年內第五漲 中石油92號上調0.13元
    瀋陽晚報訊(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方月寧)國際油價玩起過山車,國內油價調整也玩起了漲跌接龍。上一個調價窗口下調了的國內油價,如今迎來上調。11月19日傍晚,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0年11月19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150元和145元。
  • 負油價背後的三層含義
    4月20日,芝商所的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TI)近月期貨合約大幅下挫,跌幅創歷史新高,達305.97%;更為驚人的是,結算價格為-37.63美元/桶,盤中下探-40.32美元/桶,遠遠低於0美元/桶,亦創歷史新低。
  • 美原油跌成負值!為何會出現負油價?我國油價會不會受影響?
    為何會出現「負油價」?當前市場討論最熱烈的石油市場大利空,無疑就是美國原油庫存「爆庫存」問題,尤其是美國主要樞紐俄克拉荷馬州庫欣當地幾近滿負荷的存儲容量。國內證券時報文章也報導,有專家指出美油的暴跌與其合約設計有關,美國市場已出現罕見的「空逼多」情況。受5月合約低迷拖累,WTI 6月期貨合約價格亦跟隨跌超15%,現報於21美元/桶附近。而全球另一基準石油價格、布倫特原油期貨周一則下跌近8%,回撤至每桶26美元/桶下方。
  • 為什麼會出現負油價?負油價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會出現負油價?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最新發布的月度報告中說,預計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每天將減少690萬桶,降幅為6.9%。芝加哥資管公司KKM Financial的創始人兼CEO Jeff Kilburg指出,5月和6月美國原油期貨的價差目前是史上最大。這是因為5月合約將要到期,同時原油價格大跌。
  • 中石油捅婁子了
    hushuo中石油最近捅婁子了,在其官方公眾號上,公開發布了一篇文章
  • 沙特大幅減產震驚原油市場 國際油價反彈大漲刺激石油股走高
    上述這一舉動讓所有人意外,消息一出,1月5日國際原油價格應聲大漲,WTI 2月原油期貨當天收漲4.85%,報49.93美元/桶,盤中2020年2月以來首次衝上50美元/桶大關;布倫特原油期貨收漲幅4.91%,報53.60美元/桶。1月6日早盤,中國國內期貨市場能化品普漲,低硫燃油漲近4%,原油亦跟漲逾3%,燃油、苯乙烯漲逾2%;油脂油料走升,棕櫚油等漲逾2%。
  • 「華爾街之狼」伊坎精準抄底原油,成負油價下的超級贏家
    在油價暴跌,WTI原油期貨史無前例跌至負值,大批投資者血虧之際,市場中卻殺出一位大贏家——被稱為「華爾街之狼」的卡爾·伊坎(Carl Icahn)。在位於美國中西部的一家名為CVR Energy的煉廠中,伊坎持有高達70%的股份。而作為煉廠,油價暴跌無疑帶來了低價買入庫存的時機。至於負油價,更是千載難逢。伊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油價跌入負值時,CVR曾嘗試買入100-200萬桶。他沒有透露最終買了多少,但表示,「我們確實賺了不少。」
  • 中石油給出解釋,原因有三個!
    只要一聽說油價上漲的消息,很多車主就會匆忙的趕在油價調整之前去加滿油箱。所謂「買車容易養車難」,這裡的「難」,很大一部分指的就是加油。由於很多人都在「吐槽」油價貴,漸漸地,汽油這種東西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就成了一種比較「昂貴」的商品,而出售汽油的加油站,自然也是非常賺錢的。至於他們的上級中石化、中石油這些大型國企,更是泡在錢罐子裡。
  • 中石油也會虧錢?短短半年虧了近300億,賺的錢都去哪了?
    其中,像中國菸草、中國電信以及中石油等這類「巨無霸」,其盈利能力更是不容小覷。以中國菸草為例,每年僅上繳的利稅就上萬億了,其背後的利潤有多高,我們應該可想而知了。而除了中國菸草以外,中石油也是被大家看作是「富得流油」的企業。
  • 「兩桶油」讓人大跌眼鏡,中石油成「虧損王」
    在8月27日,中石油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中國石油上半年的總營收為9890.45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比下降22.3%左右,虧損299.83億元,淨利潤同比下滑205.5%。其中一季度的虧損佔比最高,虧損金額高達162.83億元;二季度虧損較一季度環比收窄,經營趨勢穩步向好。
  • 史詩級「負油價」驚現 背後蘊藏哪些「不能說的秘密」?
    【圖】WTI原油跌至負值,古今中外頭一遭其實「負油價」,市場並非完全沒有預警:4月15日,CME就發布公告稱「系統已經針對負油價完成了測試準備」。到了4月17日,美國《華爾街日報》也報導稱「石油供應過剩帶來的下一個麻煩:負油價」。
  • 油價調整消息:今天1月17日,全國加油站92號、95號汽油價格
    今天1月17日星期日,2021年首次國內油價調整最終還是無可避免的以油價上調落幕!回顧上輪調價周期,國際油價在沙特承諾額外減產持續給市場帶來支撐和美國將推行新版經濟刺激提振市場氛圍兩點主要利好因素推動下,一路不斷漲、漲、漲,因此本輪國內汽、柴油分別上調185元/噸和180元/噸著實不冤!
  • 5天執飛10班包機 海航長安航空運送近2000名中石油員工往返四地...
    長安航空5天10班包機運送中石油員工往返四地 2020-12-21 10:02:00來源:中國民航網T 大T 小 中國民航網
  • 中國石油大王「一夜清零」,集團負債127億,190億身家一無所有
    然而,不久前,我國民營石油大王「一夜之間破產」,至今仍欠下100多億,究竟怎麼回事?中國民營石油巨頭薛光林是光匯石油的創始人。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有「三桶油」,即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薛光林的光匯石油被譽為中國的「第四桶油」。自1992年廣匯石油成立以來,薛廣林經歷了低谷與輝煌。
  • 今日油價調整信息:2021年元旦,油價上調!全國92、95號汽油價格
    和有料財經之前反覆分析測算的國內油價調整結果一致,北京時間今天0時起發改委全面上調了全國加油站的柴油、汽油零售價格,國內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90元和85元,折合每升92號汽油價格上調0.07元,從今天起車主加滿50升汽車油箱要多花3.5元到4元錢。
  • 國際油價連漲突破70美元!2019石油行業再迎利好
    油價 上漲 70美元共1600字|建議閱讀時間4分鐘文 |樂楓4月5日,布倫特原油上漲1.35%,攀升至每桶70.34美元,創近五個月以來新高。至此,今年前三個月,原油價格大漲32%,創十年來最大季度漲幅。
  • 背靠1.9萬家便利店賣功能飲料,中石油勝算幾何?
    他們在2019年半年度報告中稱,在非油品市場,公司一方面加強與知名品牌供應商的合作(中糧、可口可樂、紅牛等),一方面尋找地方有質量的供應商,聯合出品「崑崙好客」系列自營品牌產品。在推出好客之力前,中石油已經推出了第一個自主品牌產品武夷山礦泉水。「不論是中石油還是中石化,隨著這類大型央企混改進程的推進,企業需要不斷進行多品類的布局,尋求新增長。
  • 背靠1.9萬家便利店賣功能飲料 中石油勝算幾何?
    紅牛進入中國市場之初就以「汽車要加油,我要喝紅牛」為口號吸引到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如今每年為中石化加油站貢獻十幾億元的收入;卡拉寶在中國市場2019年規劃中,就將40%的產品直接供給中石油   現如今,在紅牛們的培養下,國內功能飲料市場似乎前景無限。而紅牛在中國的所屬權之爭,也給其他品牌留出了更多的空間。   根據尼爾森數據,紅牛由於近兩年陷入商標糾紛,預計釋放出至少70億元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