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六日,長江巫山段(培石斷面),工作人員駕駛監測船,駛向修建在懸崖上的長江重慶培石生態環境監測站。重慶巫山培石斷面位於長江鄂渝緩衝區,是長江流經重慶進入湖北的省界斷面。二〇二〇年一月至十一月,長江巫山段(培石斷面)水質類別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質標準,大寧河、神女溪、抱龍河、三溪河、大溪河、冷水溪河等六條支流水質穩定達到相應水域功能水質標準,水質達標率百分之百。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12月17日,技術人員在九龍坡區陶家鎮汙水處理廠巡視。該廠是我市鄉鎮環境整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於去年完成擴建並試運行,排放標準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服務周邊人口12萬餘人。記者 羅斌 攝/視覺重慶
12月11日,銅梁區市控安居水質自動監測站,工作人員正在操作監測設備。重慶市共建有53個市控水站,覆蓋重慶境內包括長江、嘉陵江、烏江在內的42條河流,實時監控河流水質變化情況,每年為重慶市水質預警預報提供近300萬個監測數據。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加強排汙口排查整治,重慶率先在全國試點開展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加快建立「查、測、溯、治」工作規範體系。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出動23萬餘人次參與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工作,排查點位20餘萬個,完成問題整改5622個。張免 攝/視覺重慶
11月26日,合川應急救援基地專用碼頭,川渝兩地聯合舉行2020年嘉陵江跨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川渝兩地共出動參演單位46個、參演人數410餘人、參演車輛71輛、參演船舶26艘、無人船4艘、無人機12架,實現了水、陸、空立體聯合作戰。李斌 攝/視覺重慶
11月22日,龍河(豐都段)全國示範河湖建設順利通過水利部驗收,成為重慶市唯一成功創建全國示範河湖的河流。驗收組專家認為,龍河(豐都段)示範河湖創建經驗具有創新示範效應,為全國河湖管理及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提供了新樣板。通訊員 周毅 攝/視覺重慶
12月9日,璧山區觀音塘溼地公園水生態項目已進入穩定運行階段。該項目是一個集參觀展示、科普教育、娛樂互動為一體的,體現人類和水環境和諧發展,集全球水環境、水生態系統、水生態修復、水生物多樣性保護、重慶水文化為特色的研究展示中心。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12月9日,秀山縣梅江河城市段,市民正在一號索橋遊玩。如今,梅江河兩岸建起城市生態景觀廊道,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秀山縣梅江河城區段岸線已依城伴水建成七大濱河生態景觀公園,新增河岸綠地約20萬平方米,對濱河地帶消落帶、坡地等進行綠化,防止水土流失,形成保護梅江河的綠化緩衝帶。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十三五」期間,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為優,支流全面消除劣Ⅴ類水質斷面,48段城市黑臭水體消除黑臭,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常年保持100%,42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從2015年的85.7%提升至當前的97.6%,優於國家考核目標2.4個百分點。
為了打好碧水保衛戰,切實保護好長江母親河和三峽庫區,重慶出臺了《關於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意見》等「1+3」配套文件。重慶還在全國率先完成「三線一單」成果發布,劃分785個環境管控單元,強化生態空間管控約束。制定《重慶市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實施細則(試行)》,堅決禁止在長江、嘉陵江、烏江岸線1公裡範圍內布局新建重化工、紙漿製造、印染等存在環境風險的項目,5公裡範圍內新布局工業園區。
同時,重慶健全河長制組織體系,分四級設立河長1.7萬餘名,籤發2019年、2020年全市1號、2號總河長令;2019年各級河長累計巡河70餘萬次。頒布《重慶市水汙染防治條例》,出臺《重慶市河長制條例》。
重慶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全市流域面積500平方公裡以上且流經2個及以上區縣的19條河流,涉及的33個區縣全部籤訂生態補償協議並完成補償資金清算,利用經濟手段壓實區縣水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健全流域聯防聯控機制,與四川等省籤訂《關於建立長江上遊地區省際協商合作機制的協議》《深化川渝兩地水生態共建共保協議》等,聯合開展新盛河非法採砂、瀨溪河聯合執法檢查等系列執法、應急處置專項行動。
在此基礎上,重慶加強城鄉生活汙水治理,累計建成73座城市生活汙水處理廠,全部實現一級A標排放;累計建成鄉鎮和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2600餘座;加強農業面源汙染防治,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規模養殖場和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分別提高至84%、98%、100%;加強工業汙水集中處理,累計建成95個工業集聚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基本實現工業集聚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全覆蓋;加強船舶碼頭汙染防治,建成14處船舶汙染物接收點,5300餘艘船舶按要求安裝生活汙水、汙油水處理裝置並配備垃圾收集設施;加強水生態空間保護,出臺《重慶市溼地保護修復實施方案》,累計修復人工溼地1萬餘畝,自然恢復溼地35萬畝;加強排汙口排查整治,率先在全國試點開展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加快建立「查、測、溯、治」工作規範體系。
針對長江水環境突出問題,重慶連續兩年紮實開展整治汙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行動,累計排查點位20餘萬個,完成問題整改5622個。此外,還紮實推進長江非法碼頭非法採砂專項整治、沿江化工汙染專項整治、岸線保護和利用專項整治、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整治、沿江固體廢物大排查等系列專項行動,一大批水環境問題得到解決。
【來源:重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