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施策 協力共治 重慶打好碧水保衛戰

2020-12-23 瀟湘晨報

十二月十六日,長江巫山段(培石斷面),工作人員駕駛監測船,駛向修建在懸崖上的長江重慶培石生態環境監測站。重慶巫山培石斷面位於長江鄂渝緩衝區,是長江流經重慶進入湖北的省界斷面。二〇二〇年一月至十一月,長江巫山段(培石斷面)水質類別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質標準,大寧河、神女溪、抱龍河、三溪河、大溪河、冷水溪河等六條支流水質穩定達到相應水域功能水質標準,水質達標率百分之百。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12月17日,技術人員在九龍坡區陶家鎮汙水處理廠巡視。該廠是我市鄉鎮環境整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於去年完成擴建並試運行,排放標準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服務周邊人口12萬餘人。記者 羅斌 攝/視覺重慶

12月11日,銅梁區市控安居水質自動監測站,工作人員正在操作監測設備。重慶市共建有53個市控水站,覆蓋重慶境內包括長江、嘉陵江、烏江在內的42條河流,實時監控河流水質變化情況,每年為重慶市水質預警預報提供近300萬個監測數據。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加強排汙口排查整治,重慶率先在全國試點開展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加快建立「查、測、溯、治」工作規範體系。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出動23萬餘人次參與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工作,排查點位20餘萬個,完成問題整改5622個。張免 攝/視覺重慶

11月26日,合川應急救援基地專用碼頭,川渝兩地聯合舉行2020年嘉陵江跨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川渝兩地共出動參演單位46個、參演人數410餘人、參演車輛71輛、參演船舶26艘、無人船4艘、無人機12架,實現了水、陸、空立體聯合作戰。李斌 攝/視覺重慶

11月22日,龍河(豐都段)全國示範河湖建設順利通過水利部驗收,成為重慶市唯一成功創建全國示範河湖的河流。驗收組專家認為,龍河(豐都段)示範河湖創建經驗具有創新示範效應,為全國河湖管理及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提供了新樣板。通訊員 周毅 攝/視覺重慶

12月9日,璧山區觀音塘溼地公園水生態項目已進入穩定運行階段。該項目是一個集參觀展示、科普教育、娛樂互動為一體的,體現人類和水環境和諧發展,集全球水環境、水生態系統、水生態修復、水生物多樣性保護、重慶水文化為特色的研究展示中心。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12月9日,秀山縣梅江河城市段,市民正在一號索橋遊玩。如今,梅江河兩岸建起城市生態景觀廊道,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秀山縣梅江河城區段岸線已依城伴水建成七大濱河生態景觀公園,新增河岸綠地約20萬平方米,對濱河地帶消落帶、坡地等進行綠化,防止水土流失,形成保護梅江河的綠化緩衝帶。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十三五」期間,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為優,支流全面消除劣Ⅴ類水質斷面,48段城市黑臭水體消除黑臭,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常年保持100%,42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從2015年的85.7%提升至當前的97.6%,優於國家考核目標2.4個百分點。

為了打好碧水保衛戰,切實保護好長江母親河和三峽庫區,重慶出臺了《關於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意見》等「1+3」配套文件。重慶還在全國率先完成「三線一單」成果發布,劃分785個環境管控單元,強化生態空間管控約束。制定《重慶市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實施細則(試行)》,堅決禁止在長江、嘉陵江、烏江岸線1公裡範圍內布局新建重化工、紙漿製造、印染等存在環境風險的項目,5公裡範圍內新布局工業園區。

同時,重慶健全河長制組織體系,分四級設立河長1.7萬餘名,籤發2019年、2020年全市1號、2號總河長令;2019年各級河長累計巡河70餘萬次。頒布《重慶市水汙染防治條例》,出臺《重慶市河長制條例》。

重慶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全市流域面積500平方公裡以上且流經2個及以上區縣的19條河流,涉及的33個區縣全部籤訂生態補償協議並完成補償資金清算,利用經濟手段壓實區縣水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健全流域聯防聯控機制,與四川等省籤訂《關於建立長江上遊地區省際協商合作機制的協議》《深化川渝兩地水生態共建共保協議》等,聯合開展新盛河非法採砂、瀨溪河聯合執法檢查等系列執法、應急處置專項行動。

在此基礎上,重慶加強城鄉生活汙水治理,累計建成73座城市生活汙水處理廠,全部實現一級A標排放;累計建成鄉鎮和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2600餘座;加強農業面源汙染防治,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規模養殖場和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分別提高至84%、98%、100%;加強工業汙水集中處理,累計建成95個工業集聚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基本實現工業集聚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全覆蓋;加強船舶碼頭汙染防治,建成14處船舶汙染物接收點,5300餘艘船舶按要求安裝生活汙水、汙油水處理裝置並配備垃圾收集設施;加強水生態空間保護,出臺《重慶市溼地保護修復實施方案》,累計修復人工溼地1萬餘畝,自然恢復溼地35萬畝;加強排汙口排查整治,率先在全國試點開展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加快建立「查、測、溯、治」工作規範體系。

針對長江水環境突出問題,重慶連續兩年紮實開展整治汙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行動,累計排查點位20餘萬個,完成問題整改5622個。此外,還紮實推進長江非法碼頭非法採砂專項整治、沿江化工汙染專項整治、岸線保護和利用專項整治、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整治、沿江固體廢物大排查等系列專項行動,一大批水環境問題得到解決。

【來源:重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
    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的重要講話精神,對於雲南來說,就是要深入理解和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大地增綠、產業增效,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是關鍵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 多措並舉 打好藍天碧水保衛戰
    為保障在建水務工程安全文明生產的有序進行,市水務規費徵收管理處(市水務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多措並舉、綜合施策,為打好藍天保衛戰助力。新的一年,武漢市水務規費徵收管理處(市水務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將全面推進「精緻武漢」建設,在文明施工方面控源頭、補漏洞、強執法,多措並舉,打好藍天碧水保衛戰,為武漢人民建設更美好的城市,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責編:齊雯通訊員:李芳【來源:漢新聞】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蘭州: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努力打造蘭州人民的幸福河
    今年,蘭州市生態環境局突出重點任務,夯實基礎工作,堅持靶向發力,強化治水治汙 , 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推動黃河蘭州段生態治理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蘭州人民的幸福河。抓治理,不斷改善流域水質黃河是蘭州的母親河。
  • 伊春市打好打贏碧水保衛戰
    2020年,伊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面推進落實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打好打贏碧水保衛戰。伊春市委、市政府將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制。在碧水保衛戰中,按照《伊春市水汙染防治重點工作實施計劃》,對重點流域內汙水排放企業實行排汙總量控制和嚴格依法監督。
  • 雲南澄江全力打好撫仙湖碧水保衛戰
    隨著澄江市全面推進山湖同保、水湖共治、產湖俱興、城湖相融、人湖和諧,這裡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近年來,澄江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嚴格按照「保護第一、治理為要、科學規劃、綠色發展」的思路,堅持「生態立市」發展戰略,舉全市之力打好撫仙湖碧水保衛戰,走出一條保護與發展齊頭並進的路子。
  • 寧化縣打好「碧水」保衛戰,守護城區「幸福河」
    近年來,寧化縣持續落實河湖長制工作,強化領導靠前指揮,部門協調推進,打造「碧水」保衛戰。 此次寧化縣城區河道清淤總長約1000米,共出動機械120餘臺班,清淤方量達5500方,清理菜地800平方,為打造城區「幸福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河北:打好藍天保衛戰
    今年1—11月,河北全省PM2.5平均濃度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2%;平均優良天數比率69.8%,優於「十三五」規劃目標和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目標1.7個百分點。精準治汙——科學預警,分類施策,制定正面清單,實施差異化管控走進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執法指揮調度平臺,佔據一整面牆的大屏幕上,在線監控著6100餘家重點排汙企業、道路黑煙車抓拍、施工工地揚塵、露天焚燒、清潔取暖,各項實時數據,一目了然。
  • 羅城打好三大保衛戰 呵護碧水藍天
    2020年以來,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縣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8.6%,境內主要河流水質、城區飲用水水質、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全面抓好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打好藍天保衛戰。
  • 山東省人大代表宋麗娜: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
    加強環境保護,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是我2018年當選為山東省人大代表以來最關心的事兒。通過代表培訓,我認識到只有了解真實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群眾發聲,準確地反映人民群眾的心聲。三年來,我圍繞百姓關切的環保熱點難點問題,努力紮根基層深入生活開展調查研究。
  • 打好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石景山區展現環保新形象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帶來巨大影響,北京市各級政府積極應對挑戰,精準施策,統籌兼顧,實現共贏。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積極主動服務「六穩」「六保」任務,堅決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 人大法工委:地方人大疫情防控立法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來源標題:人大法工委:地方人大疫情防控立法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近期,一些地方人大積極行動起來,努力為依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法治保障。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研究室主任臧鐵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地方人大常委會創造性地開展立法等各項工作,突出問題導向,聚焦熱點難點,回應群眾關切,增強了人大工作整體實效,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法治支撐,對於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 「穩中求進抓建設,精準施策促安居」省建設廳這樣來操作
    本期節目話題是:《穩中求進抓建設,精準施策促安居》。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新聞發言人、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應柏平作為發言人亮相,介紹有關情況,回應社會關切。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全省共有4000多家物業服務企業、35萬名員工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全天候在崗在線,共服務小區1萬4千多個,累計測量體溫1.5億人次,實施物業消殺近200萬次,有力地保障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家園平安。二是維護生產生活秩序。今年的疫情發生正好在春節,物業服務企業克服人手不足、工作量額外增加的種種困難,保安、保潔、保綠、保序等工作不斷檔,物業服務高效開展,為廣大居民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 刨根問底,精準施策
    抓住事物的本質,認清事物的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好在眾多矛盾中,確立解決問題的主攻方向和當前工作的重心,達到精準施策,動態管理。如果把'困'解讀為困境,那麼刨根問底的追問就是你找到脫困方法的有效途徑。
  • 陽江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會召開 精準施策紮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陽江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會召開 精準施策紮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2020-09-27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鐵太原局精準施策為煤炭運輸「加力」
    國鐵太原局精準施策為煤炭運輸「加力」2020-12-21 07:51:39   來源:富寶資訊     列印   根據太原局集團公司提供的數據,今年截至11月30日,該公司已累計發運煤炭5.6億噸
  • 精準施策 校準備考航向——鄧州市三高中召開高三二模質量分析會
    結合二模考試南陽劃定的分數線,楊主任科學分析了學校、班級及各學科進線情況,要求高三教師在高三備考最後攻堅階段,克服萬難,精準施策,爭取今年高考實現新突破。李建軍副主任,結合二模考試成績分析了文、理學科各自己的優勢,指出學生在備考中出現的問題,針對問題,要求高三段和各班級將要求落在行動上,落在實處,並對班級管理提出要求。
  • 我市精準施策 強化攻堅 全力推進臭氧防治
    7月11日,我市大氣辦印發《廊坊市第三季度臭氧汙染治理攻堅強化措施》,細化18項具體舉措,更加精準、科學、深度治理VOCs。同時,對各項舉措完成時間、責任分工等加以明確,以儘快扭轉我市臭氧汙染日趨嚴重的被動局面,努力推進「十三五」和年度空氣品質改善目標任務的完成。
  • 百裡杜鵑管理區黨工委書記張東:精準施策 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完善疫情、汛情對衝策略,聚焦全區可監測的「11項支撐性指標」和「4項協調性指標」,深挖潛力,精準施策,推動重要經濟指標實現有效增長。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投資「兩個翻身仗」。堅持以「保」促穩,做好「六保」工作,完成「六穩」任務,堅決穩住經濟基本盤。紮實抓好風險防範化解。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意外」的整體防控策略和「六個嚴格」的要求,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 邵東大禾塘街道:落實河長制 守護碧水藍天
    同時,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共治,由泓光建築、藍天救援隊、威億公司負責桐江河的環境衛生保護工作。此外,街道黨工委積極加強宣傳引導,利用宣傳橫幅、微信群和「村村響」進行環境衛生等方面的宣傳,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及時受理、處理群眾舉報的河流汙染問題,對非法排汙、傾倒垃圾等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凝心聚力打好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
  • 南寧提前完成「十三五」藍天保衛戰任務
    本報訊(記者黎兆齊)昨日,記者從南寧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截至今年12月20日,南寧市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8%,同比上升2.8個百分點,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及2020年度藍天保衛戰確定95%的目標任務,「南寧藍」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