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考古,大多數人肯定會想到電視劇中的種種通過後其加工過的影視劇例如:前幾年熱播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中的摸金後人胡八一,還是《奪寶奇兵》中帥氣博學的印第安納 · 瓊斯,抑或是《藏地密碼》中健壯勇敢的卓木強巴?當你真正了解考古這一門學問以後,我覺得可以刷新你的三觀,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可能你會發現這一切並不簡單。
考古學「定律」
1. 考古不等於尋寶
「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摸金校尉,合則生,分則死,身側有陰陽兩界,眼前是彼岸花開。雞鳴燈滅,魍魎橫行;尋龍分金,一關一險,聽完這些你心裡是否有一股激情澎湃?仿佛自己就是一個摸金校尉。真正的文物開發是通過,專家對歷朝歷代的歷史及推斷。確定的。
2. 考古不等於藏古
挖掘到古物想要據為己有,這是不可能的。考古界的規矩是考古不藏古。挖掘出來的東西都要上交,和盜墓是完全兩個性質不同的兩碼事。
3. 考古不等於挖墓
亦提一提到考古,人們就會想又去拋人家祖墳,並不是這樣的,考古專家不僅會發掘墓葬,還會發掘城址、窯址、沉船……,考古專家不會像不專業的人那樣為了錢財破壞文物。考古是發掘、整理和保護我國一些古代的文化遺產,通過文物來推斷和探索我們幾千年的歷史文化。
尋寶和鑑寶的區別
尋寶主要學習一些中國史和世界史的課程,還接觸了一些考古學方面的課,比如考古學概論、文物學概論等。與此同時,還要兼學一些斷代考古的課程,來豐富自己的閱歷。比如史前考古。你會看到史前時期的人用燧石來打造出極為精美的石器。
緊接著學一些考古課程。因此必然少不了要學習一些關於古代方方面面的考古學知識朝代,地理環境,歷史事件還有對各個少數民族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匈奴、東胡、烏桓、鮮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一段段塵封的歷史記憶,還有學習專門的考古課程,便於推斷,比如古建築、青銅器、瓷器、書畫等,
鑑寶與尋寶的區別就在於不僅要對各個朝代要知道,還要知道當時發生的一些事情,對歷史朝代的各種物件要有深刻的了解,好要懂得如何製作這行東西的辦法,才可以判斷出物件的真偽,這也是鑑寶最重要的一步。
現場發掘文物
考古當然不能只是紙上談兵,考古是一門時間和理論都重要的學問既要熟知理論,又要實地操作。發掘文物用手鏟,登山袋,皮捲尺,記錄試筆,封口熟料袋,毛刷,小捲尺,指北針,照相機,洛陽鏟,深針等一系列工具。親自揭開塵封千年的秘密,更有機會成為歷史的見證者和守護者。哪有那麼美好,你要面對在發掘過程中的各種困難,環境因素,有的在深山中有的在大沙漠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如家常便飯一般,時常發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