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就是「盜墓」?大錯特錯,尋寶鑑寶,分金定穴,看家本領各有...

2020-11-28 騰訊網

說到考古,大多數人肯定會想到電視劇中的種種通過後其加工過的影視劇例如:前幾年熱播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中的摸金後人胡八一,還是《奪寶奇兵》中帥氣博學的印第安納 · 瓊斯,抑或是《藏地密碼》中健壯勇敢的卓木強巴?當你真正了解考古這一門學問以後,我覺得可以刷新你的三觀,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可能你會發現這一切並不簡單。

考古學「定律」

1. 考古不等於尋寶

「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摸金校尉,合則生,分則死,身側有陰陽兩界,眼前是彼岸花開。雞鳴燈滅,魍魎橫行;尋龍分金,一關一險,聽完這些你心裡是否有一股激情澎湃?仿佛自己就是一個摸金校尉。真正的文物開發是通過,專家對歷朝歷代的歷史及推斷。確定的。

2. 考古不等於藏古

挖掘到古物想要據為己有,這是不可能的。考古界的規矩是考古不藏古。挖掘出來的東西都要上交,和盜墓是完全兩個性質不同的兩碼事。

3. 考古不等於挖墓

亦提一提到考古,人們就會想又去拋人家祖墳,並不是這樣的,考古專家不僅會發掘墓葬,還會發掘城址、窯址、沉船……,考古專家不會像不專業的人那樣為了錢財破壞文物。考古是發掘、整理和保護我國一些古代的文化遺產,通過文物來推斷和探索我們幾千年的歷史文化。

尋寶和鑑寶的區別

尋寶主要學習一些中國史和世界史的課程,還接觸了一些考古學方面的課,比如考古學概論、文物學概論等。與此同時,還要兼學一些斷代考古的課程,來豐富自己的閱歷。比如史前考古。你會看到史前時期的人用燧石來打造出極為精美的石器。

緊接著學一些考古課程。因此必然少不了要學習一些關於古代方方面面的考古學知識朝代,地理環境,歷史事件還有對各個少數民族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匈奴、東胡、烏桓、鮮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一段段塵封的歷史記憶,還有學習專門的考古課程,便於推斷,比如古建築、青銅器、瓷器、書畫等,

鑑寶與尋寶的區別就在於不僅要對各個朝代要知道,還要知道當時發生的一些事情,對歷史朝代的各種物件要有深刻的了解,好要懂得如何製作這行東西的辦法,才可以判斷出物件的真偽,這也是鑑寶最重要的一步。

現場發掘文物

考古當然不能只是紙上談兵,考古是一門時間和理論都重要的學問既要熟知理論,又要實地操作。發掘文物用手鏟,登山袋,皮捲尺,記錄試筆,封口熟料袋,毛刷,小捲尺,指北針,照相機,洛陽鏟,深針等一系列工具。親自揭開塵封千年的秘密,更有機會成為歷史的見證者和守護者。哪有那麼美好,你要面對在發掘過程中的各種困難,環境因素,有的在深山中有的在大沙漠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如家常便飯一般,時常發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馬未都:不要小瞧了盜墓者,一眼定穴,高手在民間
    實際上,盜墓人,也就是現實中的「盜墓賊」真的如小說那樣神乎其神嗎?真實的盜墓賊,在盜墓的時候往往簡單粗暴地挖開一個大洞,俗稱盜洞,將文物破壞一通,有經濟價值都順手牽羊。各朝古墓,僅憑一本《十六字風水陰陽秘術》,就能準確無誤地定位。那真正的盜墓賊,真的有如小說那樣,能夠分金定穴,對龍脈古墓如數家珍嗎?
  • 分金定穴之羅盤的運用
    分金定穴想必很多小夥伴都看過不少《盜墓筆記》類似題材的影視作品,這其中有不少關於風水領域的專業術語,昨天我們講了一個尋龍點穴,龍脈的知識,今天我們就分享一下經常在影視劇中出現的專業術語「分金定穴風水學裡面,分金定穴要用到一個工具,就是羅盤。在羅盤上,分三百六十度,每十五度為一山,共二十四山。所謂的分金,就是在二十四山上再分出等份,共一百二十份。所以也叫作一百二十分金。這種分法比較細緻,為的是比較準確的尋找到好墓穴的位置。
  • 萌妞普法︱「摸金校尉」分金定穴?檢察官:你們栽了!
    近年來 盜墓類題材的影視作品風生水起 劇中,摸金校尉 不僅能分金定穴 盜墓是要被判刑的!
  • 盜墓賊到眼定穴,考古團寵到北大報到
    而有些人則將此變成自己敲響財富大門的金鑰匙,登上頂峰,馬未都就是如此。而馬未都的成功,就在於天時,我們說文物收藏的最好時間是何時呢,是亂世。亂世之中的古物比石頭還不值錢,這個時候如果有人慧眼如炬,將這些歷史文物妥帖收藏,那就是盛世的一筆巨富。
  • 鬼吹燈發丘門派電影《崑崙虛》開拍,分金定穴,勇探地宮
    《鬼吹燈》世界中有4個門派,而在影視劇和小說中都詳細介紹了摸金校尉,搬山卸嶺3個門派,但是最神秘的發丘門派並沒有過多的提及。《三國演義》中說到曹操設置了「發丘中郎將」職位專門盜墓,同樣是分金定穴,同樣掌握《十六字風水秘術》。但發丘門派一直很神秘,不過《崑崙虛》就是一部專門為發丘門派打造的探險電影,目前已經開機了。
  • 大盤點之盜墓尋寶探險類電影
    幾千年的人類文明興廢輪替,總有一些寶藏會掩埋在泥土裡,上千年不見光日,這時候就有一些不安分的探險者,想要追尋那些遠古寶藏的奧秘。他們中有的是嚴肅的考古者,有些就是純粹靠物慾驅使的盜墓賊。古往今來,大量尋寶探險類故事流傳下來,電影創作者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極佳的題材。
  • 潘粵明X玩物得志APP邀你一起尋寶挑文玩
    在影視劇裡,由演員潘粵明飾演的摸金校尉胡八一和隊友一同分金定穴,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和事件,有勇有謀,有情有義,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著影視劇的落幕,引發了不少觀眾對文玩行業的關注。然而就在昨天,文玩行業也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8月17日,玩物得志APP正式邀請潘粵明成為文玩電商代言第一人。
  • 【影評】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終於有部盜墓劇能看了,高度還原已被大粽子嚇哭!
    盼望著盼望著,終於有一部盜墓劇可以看了!精通《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懂分金定穴。雪莉楊是美籍華人,摸金世家的後代。王胖子是胡八一的鐵哥們。挖墓這種違法又觸犯廣電底線的事,在劇裡也很好的化解。胡八一通過分金定穴成功發現墓室,而胖子誤打誤撞找到了棺材。
  • 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真實的「摸金校尉」是啥樣的人
    最近隨著各種盜墓劇的放映,戲外也是掀起了一波「盜墓浪潮」,不管是《鬼吹燈》還是《盜墓筆記》,都是妥妥的吸了一大波粉,勾引起了人們對於沉睡在這片大地下千年之久的「隱秘的世界"的好奇和幻想。摸金校尉就是小說中就是傳說級別的存在,可以說是所有盜墓門派的祖師爺,胡八一和小三爺佩戴的項鍊,也都是從摸金校尉那裡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我們都知道師傅教徒弟,徒弟頂多學會師傅的90%,這一代一代的稀釋下來,最後的盜墓新生代,和最初的大能肯定有著天壤之別。那麼真實歷史上的」摸金校尉「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 《龍嶺迷窟》:一支隊伍的團滅,就這樣成就了盜墓尋寶的精彩
    明顯是在「盜墓」外殼下,講述探險故事的「內核」,用正宗的「摸金範」打造國內獨有的探險尋寶類影視劇。而這些陝北漢子,就是探險故事裡不可或缺的反派角色。他們威逼、綁架主角,他們與主角進入大墓的目的不同,在原著恐怖的探險氛圍中,因為他們的加入,從而強化了人物間的矛盾衝突。
  • 陳坤發起的行走,為期八天的行走大片,網友評論又在分金定穴了
    >​網友評論說:難道是分金定穴嗎
  • 他是真實存在的摸金校尉,會觀山看星象定穴,死刑前說能破秦皇陵
    隨著近幾年影視劇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小說被改編成電視劇,或者電影被搬到螢屏前,其中最成功的就是盜墓系列的電影,比如人盡皆知的《盜墓筆記》系列,還有《鬼吹燈》系列,電視劇和電影是層出不窮,不同的演員輪番上陣,讓本來很小眾的盜墓題材的作品,一下在全國都火熱起來,這時候,不禁就有人問了,摸金校尉真的存在嗎
  • 8部盜墓尋寶題材電影,又搞笑又刺激
    《木乃伊》系列(不包括最新上映的《新木乃伊》)1999年的《木乃伊》是一部經典的盜墓電影,影片講述了一群尋寶者在古埃及墓地尋找寶藏時,意外揭開了來自地下的詛咒,由此引發了一場探險者與邪惡強大的木乃伊之間的紛爭。《木乃伊3》則講的秦皇陵的故事有興趣的可以去看,李連杰演的秦皇。
  • 30年前盜墓恐怖電影,至今熱評不斷,碾壓「名導」國產盜墓電影
    在國內以盜墓為題材的電影作品不在少數,暫且不論這幾年來的作品,回溯30年前,有一部盜墓題材的電影,可謂是紅極一。1990年的《天朝國庫之謎》,讓我們來一探究竟。No.2 電影好不好,全賴人設巧不巧影片中,主人公馬良(呂涼飾演)是一名非常有才華的資深考古學者,同樣也是一名極為愛國的有為青年,那個年代的電影,都是這種套路人設,不然還不得被罵死。
  • 精準解析:為什麼鬼吹燈能叫盜墓,而盜墓筆記只能算考古?
    隨著潘粵明新版的《鬼吹燈之龍嶺迷窟》熱播,很自然的網上就有了關於《鬼吹燈》系列和《盜墓筆記》系列的對比,而對比的一個主要的觀點就是「為什麼鬼吹燈能叫盜墓,而盜墓筆記只能算考古?」想要說清楚這一點,我們就要先分析一下兩部經典盜墓小說的故事和受眾人群。
  • 四大盜墓門派全解密
    事實上,在漫長的中國盜墓史上,主要留下了四個盜墓門派,即摸金派、搬山派、卸嶺派以及發丘派。雖然盜墓門派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但是這些門派依舊算得上源遠流長。這些門派的弟子甚至可以完全不存在師徒性質的人身關係,他們各行其道、各自為政,甚至素未謀面,但是由於對共同盜墓「理念」的認可,他們就被化為同一門派。這與武俠小說中的門派概念是極為不同的。
  • 《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從三個維度品味摸金校尉的「盜墓江湖」
    為了學習摸金校尉分金定穴的本領,鷓鴣哨拜了摸金校尉傳人—了塵長老為師。了塵為鷓鴣哨的執著和身手所折服,答應幫助鷓鴣哨尋找雮塵珠。於是,師徒二人來到西夏黑水城尋找雮塵珠。但是,沒有想到,在西夏黑水城中,兩人遇到了極其厲害的機關,了塵長老因此丟了性命,鷓鴣哨也斷了一臂。尋找雮塵珠一直是整個《龍嶺迷窟》的主線,更是整個《鬼吹燈》系列的主線,串起了摸金校尉的整個尋寶故事。
  • 盜墓類小說的鼻祖—《鬼吹燈》
    摸金校尉摸金校尉:精通「尋龍訣」和「分金定穴」之法,護身法寶是「發丘印」,自有摸金一派代代相傳,據傳言摸金符在明朝被觀山太保所毀,只剩下三枚。搬山派善獨門「搬山分甲術」,此術可分為「搬山填海術」和「分山掘子甲」,合稱「搬山之術」。平時都是道士打扮,以「搬山道士」自居,以找「雮塵珠」為己任。
  • 現實版摸金校尉,中國最大盜墓案主犯,盜墓三十年,人稱祖師爺
    「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其實原文出自《撼龍經》。 在風水學裡,「尋龍」,尋的也不是龍,而是山的主脈。現今,盜墓題材的小說和影視作品很受熱捧,但在真正的盜墓者看來,那都有點兒扯。姚玉忠在被捕之後,對這些風水書籍有些不屑,三十多年前他就讀過。姚玉忠做的事,驚動了整個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