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音樂達人說
本期主打樂,我們要介紹的歌曲特輯為——民謠
— — — — — — — — — —《兒時》— — — — — — — — — — — — —
現在大家聽到的這首歌叫做《兒時》,《兒時》是由是
作曲,演唱,唐映楓作詞的一首歌。
創作背景:《兒時》的詞曲完成於14年,枯魚肆成立之初,曲調源於劉昊霖一段四小節的即興哼唱。「聽到旋律時,我腦子裡忽然浮現的是木心老先生寫的一闕短句 —— 女孩攏頭髮時斜眼一笑很好看,男孩系球鞋帶而抬頭說話很好看,還有那種喜鵲叫客人到的童年。
一時間兒時記憶的片段,在曲調起伏中不斷湧出,跳轉,有種現在不寫下來以後一定會遺憾的感覺驅使我落筆。第二天清早,我便就這段旋律填完了整篇歌詞交給劉昊霖試唱。每行八個字,4行一段,完全是一種寫入迷的狀態,一連39行。詞曲完成後被擱置了很長時間,更換吉他編配,挑選人聲,一磨就是兩年。」
歌曲鑑賞:簡單的曲調,清新的歌詞,伴隨著吉他的撥弄,似詩非詩,似低喃非低喃。簡潔童趣的吉他和弦。意象落地的場景素寫。老樹白牆,爛漫好景。是創作技巧上沉澱後的一種回歸。給予音樂構建聽覺上的場景,由情緒隨意進出。偶爾一兩句主觀視角的抒情,討好自己。
詞作者唐映楓說,與《濃煙下》的表達不同,《兒時》是一首典型的校園民謠,寫作氣質上一脈相承,通過不同的人聲演繹,散落於我不同的生活節點。這首歌晚了兩年,但現在出來又是恰好。
— — — — — — — — — — —《姐姐》— — — — — — — — — — — —
現在大家聽到的這首歌叫做《姐姐》,由李雨作詞作曲,李雨、王鼎淵演唱,收錄於2017年3月8日發行的EP專輯《鯉語》中。
歌曲鑑賞:空靈,低訴,反覆,迴旋。前奏響起,沉浸在女孩的回憶中,眼睛閉上,走在鬧市街頭,童年時看得見摸得著的美好點滴,全部都與姐姐有關。看大戲,蕩鞦韆,家門口的巷子深深淺淺……簡單的旋律和簡單的往事,卻像一潭水,平日裡波瀾不驚,日積月累了太多太多的情緒後,就要翻湧成眼前的一汪淚水。
那份對文字的尊重,那些細膩的觸感和經年的心事,都似是與生俱來。她的歌詞初看顯淺,細讀之下卻能看見老靈魂的姿態——在歌中將他人五味雜陳的人生揉碎重造,有時故作瀟灑瘋和尚,有時獨立老宅懷故人。
她的歌中有一種沉靜的能量,能帶你入夢,夢中有她造的整個世界,可以通過聽覺去感知的不同畫面,不同情緒——化身一株山野間野蠻生長的無名小花,或是呆立鬧市街角想起與姐姐相依或相離的一幕幕,如同蒙太奇。她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