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就是尊重

2020-12-23 CCTV4

人與人之間

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

遠遠近近自己定

原則是讓自己愉快

讓別人輕鬆

親人之間 距離是尊重

愛人之間 距離是美麗

朋友之間 距離是愛護

同事之間 距離是友好

陌生人之間 距離是禮貌

別小看這些生活裡的距離,有多少情感都最終敗在距離上。

遠了生出不滿,近了又生出矛盾。

俗話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距離產生美。其實,距離更是彼此尊重,是能夠隨時退一步的海闊天空。

在和別人的交往過程中,我們都應該保持距離,不是不交心,而是給對方的心留下一小片空間,我們沒有權利侵犯別人的隱私。

也不是不熱情,而是給自己留一點緩和的餘地,以免過熱招致別人的反感。要把自己的熱心用對地方,你終究不是別人,別人也不是你。

適當的距離是我們表達愛的最佳方式,距離使人體會思念的意味深長。

距離使一種情感蓄在心中,使一種思念穿越時空,縈繞心間,愛不是枷鎖,更不是手段。

人與人之間要用愛來溝通,但別用愛來說事較真。距離就提供了這樣一個空間,裡面有自己,也有別人,可以相處輕鬆,合作愉快。

就算有朝一日我們走的路不再相同,也能夠問心無愧的分手告別。

沒有距離的相處是一種自私的表現,因為只想著自己,而沒有顧及別人的感受。如果就算那是愛,自私的愛又能走多遠?

當我們最終在愛裡失去了別人,又因此失去了自己,在痛苦裡最終失去了善良,又因此失去了世界的時候,你就會明白,距離原來是愛的翅膀。

用距離來節制愛,才是最恰當的愛護與情誼。不必靠太近,還有各自的生活,不必離太遠,只有一個轉身的距離。

讓我們慢慢走近,不必問彼此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遇見就好。

如果路不同,就讓我們這麼擦肩而過,又慢慢的走遠,你依舊帶著你的美麗,總會有一個人把你深情凝望。

活得通透的人,都會帶著合適的距離感,尊重對方,同時也是尊重自己。

願我們都能學會交往的至高境界

親而有間 密而有疏

和而不同 美美與共

【本期編輯:王冉】

來源:綜合網絡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END

覺得不錯請轉發吧

相關焦點

  • 尊重每個人,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人與人之間相處得恰到好處,是需要技巧的,但更多的還是需要互相尊重,因為我們不只是自己,還是很多人的一面鏡子,你對別人的態度,別人也會時刻反射在你身上的。不知你是什麼樣的人,但希望你一定是一個善良真誠熱愛生活的人,與此同時也是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人。天氣寒冷了,午飯出門到稍微遠些距離的商場點了一份披薩套餐吃,收銀員小姐姐可能是有些忙碌,所以與其同事和顧客的態度語言都充滿了一些焦躁的感覺,但好在事情總是可以被輕鬆解決的。
  • 和異性保持距離,是對愛人最大的尊重
    一個男人若是真心在乎妻子,在乎自己的家,就應該和婚外的異性保持適當的距離,給女人足夠的安全感。有些異性朋友關係再好,交往的時候也要有個度,朋友和戀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和異性適當保持距離,是對愛人最大的尊重,對婚姻對基本的忠誠。_END_大家覺得李湘會怎麼解決這件事?是沉默原諒還是勇敢捍衛家庭主權?
  • 黃磊:尊重前輩就是尊重未來的自己
    黃磊:尊重前輩就是尊重未來的自己文/徐徐上個周末,單位的何老師光榮退休了。作為晚來單位許多年的年輕一輩,我們特別尊重前輩何老師,所以特意準備了禮物送給他,歡送他退休,同時祝賀他人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馬斯諾需要層次理論也認為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如果說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那麼尊重前輩就是在尊重未來的自己。
  • 尊重是什麼?就是彎腰致敬時,頭不會相撞 | 隨筆
    不管是具體的人、細微的事還是陳列的物,給彼此一個舒適的空間、給對方一個合理的距離讓人產生這種感受的,可能正是少了點尊重意識。 每個人都希望被尊重,這是人之常情。不過何為尊重,如何尊重,卻還需細細思量。此前看一部紀錄片,家長和孩子的爭執,讓人反思尊重的問題。爸爸輔導兒子作業,算錯了或算幾遍還沒明白,爸爸就會大聲吼,孩子被嚇得錯誤不斷,反而連基本的思考能力都沒有了。
  • 氣泡把戲:玩「光」的完美主義畫家,朦朧是一種被尊重的距離
    事實上,只有當你看不清的時候才會更加努力地去觀察——應用障礙物,視線將迷戀於清晰與虛幻之間的徘徊,這就是古巴藝術家達裡安·梅德羅斯(Darian Mederos)為我們奉上的視覺把戲。
  • 遭遇跟拍李現發聲:保持距離,彼此尊重,才是世上極好的追星方式
    昨日,李現關於被粉絲追拍不甚其擾的微博竟進入了熱搜排行榜就是一例。他說彼此應該相互尊重,所以,請這種人能夠適可而止。大堂裡的人來來往往,有日本人認出高倉健後向酒吧門口走過來,然後站在距離高倉健幾十米的地方深深地鞠了一個躬就走了,一點都沒有驚動他們。就這樣,在他們坐在那兒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先後有四五十人走過來給高倉健鞠躬,然後悄悄地離開。
  • 為什麼有些人的付出被尊重,有些人卻不被尊重?
    2 人際界限:日常生活中,人與人的人際界限是不同的,這種人際界限可以通過「社交距離」體現。人與人親密程度越高,社交距離越短。比如,一般關係的社交距離一般是1.22~3.66米,朋友之間是0.46~1.22米,夫妻之間是0~0.46米。這可以稱為【物理距離】,是直接體現在人與人的身體的距離。
  • 尊重
    尊重的內涵,平等,價值,人格,修養。尊重兩個字看似輕於鴻毛,實則重於泰山。它如生之空氣,是與人交往之融洽之道。懂得尊重的人,總是讓人舒適溫暖。如聞淡淡幽蘭,如睹春日青山。尊重朋友的隱私,不嘲笑,不散布。尊重親人的關愛,不厭煩,不逃避。尊重孩子的思想,不強勢,不打擊。懂得尊重的人,總是讓人舒適溫暖。
  • 尊重動物的生存和境遇,就是尊重人自身
    如果說這樣的要求看似繁縟的話,那麼最簡單的一個概念就是,尊重動物的生存與境遇,便是尊重人自身。因為人就是從被可以任意虐待、奴役和殺害之中,通過不斷的抗爭和努力,才發展成為平等的一個物種,而現代文明的基本標誌,就在於對於他人的生命權的尊重。 如果我們能夠理解人的生命權,也就能夠理解動物的生命權。
  • 【專研專語】王振宇教授:尊重兒童就是尊重人類本身
    主持人:我們知道您最早提出了「尊重兒童就是尊重人類本身」這樣的教育理念,可以說這個教育理念是非常地有影響力,把尊重兒童的理念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您具體給大家闡述一下。 王振宇:尊重兒童就是尊重人類本身,這就是我自己的兒童觀,我怎麼看待兒童,怎麼認識兒童。
  • 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是沒有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意思就是,我們與惡沒有距離。李曉明是惡,陳昌是惡,他們是最本質的「惡源」,是所有人眼中的「惡」。在施害者家屬眼中,只求收視率點擊率的無良媒體是惡——「你們殺的人一點也不比我哥少!」 由此一來,在感情用事而「富有同理心」的民眾眼裡、在傷心欲絕遲遲無法走出陰霾的被害者家屬眼裡,施害者是惡中之惡,是不配活著,不配有人權的東西。
  • 距離, 是一種尊重
    五段武技,在場之人不是沒人掌握,只是,以楚楓這般年紀,能夠掌握五段武技的,簡直是聞及罰款了健身房了看見的司法局奧斯卡砥礪奮進愛上了的空間發了的積分了解到按附件說了貸款賈府沙路口的發了開始放假愛麗絲馮老師的減肥王IEuoiufoaei放暑假快樂發是法卡洛斯的弗蘭克撒嬌法律思考大姐夫拉克絲復健科了數據發看了是積分離開設計費考四六級斐林試劑發了卡設計費看了設計費考四六級分開始了風景收款方幾十塊風景收款方就是客服是客服收款方時刻罰款手機服務我歐餓哦覅
  • 謝娜提問,康輝尬笑:面對嘲諷,尊重別人就是最有力的回擊
    尊重自己的工作,就是體現自己的修養,越不把工作當回事的人,修養自然也好不到哪去。02面對貶低尊重就是最有力的回擊如果有人貶低你,尊重對方就是最有力的回擊。美國廣告史上發生過一件著名的互黑事件。這個廣告的潛臺詞就是,客戶雖然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是可口可樂客戶的素質明顯比百事可樂的高啊,因為可口可樂的用戶懂得把百事可樂放回原處。所以,當被人貶低得無路可走的時候,對他人的尊重就是最好的回擊。因為尊重對方既不得罪人,也展現了自己的修養。
  • 所謂正常的人際關係,就是和別人交往時保持一定距離
    人這一生就是從自己爬著,自己走著,再到自己扶著的過程,行走狀態是如此,生命歷程也是如此。有人說,人到一定年紀,自己就得是頭頂上的那個屋簷,經受著風吹雨淋的洗鍊。人生一世,怎麼來,如何去,終究是看自己怎麼走。
  • 我們與惡的距離或許就是一念之差。|《我們與惡的距離》
    小時候我們所學的基本都是這個世界非黑即白,一個壞人就是徹徹底底的大壞人但是隨著長大,不論是看電視劇還是生活中,會看到越來越多壞人不一定是壞人,好人不一定一直是好人的事件。這個事件並非都是非黑即白,有些事情並沒有是非對錯。我們與惡的距離或許就是一念之差。
  • 小豬佩奇:尊重友誼就是維持友誼最好的方法!
    勇氣,尊重與鼓勵在艾米麗轉學進入佩奇在的學校時,在大羚羊老師問艾米麗是玩積木還是黏土還是畫畫,選擇了積木,而其他小朋友為了照顧她也選擇了積木,並且誇獎了艾米麗搭的積木。在這一個小故事中,艾米麗收穫到了讚揚和尊重。
  • 《觸不可及》:尊重,就是不要濫用憐憫
    生活對於菲利普,就是日以繼夜的生活在折磨和痛苦之中。當菲利普覺得自己是被整個世界拋棄的人的時候,他的身邊圍繞著很多關心他的人。伊芳要為他物色新的生活助理,要求很高只求專業、專業再專業。而與此同時,一個活蹦亂跳的人也在渾渾噩噩之中折磨著自己。
  • 尊重歷史,勿忘國恥!
    但正因為年輕觀眾多,則更需要尊重事實、尊重歷史,否則就容易誤導新一代的年輕人,使他們無法了解真正的歷史真相;無法真正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高跟鞋和裙子來回跑……大家想想,當戰爭來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亮劍3」的前提下要尊重歷史這部劇用「亮劍3」的名頭來宣傳,但距離《亮劍》的思想性、藝術性,實在差得太多。我們雖然提倡創新和新穎,但前提是要尊重歷史!也因此《雷霆戰將》被質疑,特別是對革命歷史題材,不應只附加「偶像包袱」,更要對歷史充滿溫情和敬意。
  • 【黃芷淵:港島故事】||保持距離感,是香港人冷漠,還是彼此尊重?
    避免直視陌生人,保持適當的距離感,這幾乎是香港人的默契。 一、「明天我要和一個剛認識的阿姨說再見!她非常熱情!」凌晨十二時,阿傑給我發來簡訊,說第二天離開香港前,要去找一個剛認識的兌換店阿姨。「兌換店」「剛認識」「非常熱情」,該不是騙他的吧?我心裡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阿傑是馬來西亞評論員,我們在一次東協國家領導人會議採訪認識。
  • 「沒有距離感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而這中立地帶,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世間種種情感,貴在有尺有度。如果沒了距離感,再好的感情,都會變成一場災難。如果沒了距離感,挨得太近,就很容易雞飛蛋打。保持安全距離,不隨意觸及別人的底線,其實就是對朋友最好的尊重,也是最明智的交友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