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有支軍隊,由女護士組成,不是救死扶傷,行為難以啟齒

2021-01-09 慕楓歌歌

我們知道,二戰時期的德國,所犯下的暴行,絕對是反人類的。手段血腥殘忍不說,還有無數無辜的生命都直接或間接地死於德軍手下。在這些無辜的生命裡,其中為了追求希特勒所謂雅利安人純淨的血統,從而開展淨化人種政策,數百萬人曾因此喪生,僅僅是猶太人,就有五六百萬人遭到了毫無人道的屠殺。

在常人的印象中,執行這些屠殺政策的都是殘忍的德軍,其實這是一種想當然。我們知道,在德國二戰的歷史上,還有一支特殊的軍隊,這些軍隊成員的組成都是女性,而且是清一色的護士,這些救死扶傷、被譽為人類生命衛士的「白衣天使」,卻成了屠殺政策的執行者。

這些護士,為什麼會被選中?

話說,原來在二戰還未全面展開的時候,德國就下令在全國徵調優秀的女性。要求條件很簡答,大膽心細,執行命令不折不扣。這些女子被徵調過來,並沒有充當部隊中的醫護兵,而是另有一項特殊的任務,這就是消滅那些毫無價值的生命。

因為在德國的政治精英們看來,他們雅利安人的血統是世界上最為高貴的,其他民族都是低賤和卑劣的,活在這個世界上純粹是浪費糧食和空氣,因此有消滅的必要。別的國家,德國還暫時管不了,而對於自己國內的民眾,德國卻有這方面的便利。

為了有效地執行這一政策,德國首先開展了杜絕低劣民眾和民族生育的措施。他們在全國範圍內挑選,篩選出那些有殘疾、智商低下以及有嚴重遺傳病的人,然後給他們注射藥物,為的就是不再生育。這樣就不會將這些遺傳基因延續到下一代德國人身上,確保德國人一代比一代健康。當然,具體負責政策實施的主力軍,就是這些「白色天使」。

其次,就是實施所謂的「種族淨化」政策。這項政策和杜絕生育措施相比,更加慘無人道。對那些非德國本民族的人士,而且活著毫無價值的人,德國的目標就是消滅,徹底從人體上消滅對方。

為此德國給這些護士們分發了嗎啡等藥物,開展安樂死計劃,那些毫無生存價值的人被注射了藥物之後,很快就無聲無息地死亡了。但是到了後期,德國感到注射藥物的辦法太落後,也太浪費經費,於是就專門建立起了一處處毒氣室,將十八歲以下的低能、缺陷人群全部關到毒氣室中,成批成批地從肉體上消滅。據說,僅僅在毒氣室中被德國毒殺的民眾,就達到了七八萬之多。

比如對於關在德軍集中營的猶太人,德國自然更加毫不客氣,也毫不掩人耳目,直接將那些身體有殘疾、或者智力低下的低能兒挑選出來,關進毒氣室毒殺。這些表面上笑意吟吟的白衣天使,此時都變成了殺人惡魔,誰執行政策越出力,誰就能得到國家勳章,這對於當時狂熱的德國民眾來說,勳章的頒發意味著莫大的榮耀,因此一個個都十分賣力,完全忘記了自己救死扶傷的天職。

但惡人有惡報,二戰結束後,這些幹下不光彩行為的女護士,也都受到了法律的審判。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軍隊對待女戰俘的手段殘忍,綁在十字架上,集體輪姦
    2020-03-05 18:29:47 來源: 曉娜愛談娛樂事兒 舉報   二戰德國軍隊對待女戰俘的手段殘忍
  • 二戰日本女護士,用一生為日軍侵華行為贖罪,直言我的心在中國
    根據環球網報導,二戰日本女護士伊藤鬱子,用一生為日軍侵華行為贖罪,直言我的心在中國。眾所周知,日本雖然只是一個島國,但卻是個野心勃勃的國家,為了擴大領土,佔有其他國家的資源,主動發起了世界第二次戰爭,二戰可以說給當時不少國家都帶去了打擊,參與國家甚多,而且傷亡情況很是嚴重,不少老一輩軍人一生都無法忘懷當時的悲慘戰狀。
  • 二戰時德國軍隊有多強大?歐洲橫行是有底氣的,軍隊規模超2000萬
    我們說二戰時,德國的資源供應不上,不是指德國本土的工業落後,德國缺的其實是天然資源,比如石油等。所以說德國要打蘇聯的主意,蘇聯本土上資源充足,如果成功佔據蘇聯,德國也就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缺資源了,戰爭最後會怎麼樣就真的難以預測了。
  • 二戰經典,由37支盟軍組成的護航艦隊「灰獵犬號」
    Thaggard麥可·卡羅洛 Michael CarolloCraig Tate◎標  籤 二戰 | 戰爭 | 海戰 | 美國 | Tom·Hanks | 2020 | 美國電影 | Tom_Hanks◎簡  介影片講述二戰初期,由37支盟軍船隻組成的
  • 納粹德國為何將蘇聯戰俘編入軍隊?學者:哪怕當炮灰也能消耗蘇聯
    戰俘可能會被拉去做苦力,可能會迫害致死,甚至可能被集體處死,當然也有可能編入對方軍隊序列。二戰達到白熱化階段之時,交戰雙方的兵源都比較短缺,尤其是德國、日本、義大利三個國家。這三個國家的人口本來就少,兵源相對較少,戰爭後期兵源已經接近枯竭。二戰期間德國抓捕了大量蘇聯俘虜,有沒有將這些俘虜編入德軍,維持軍隊人數呢?
  • 髮型上的二戰:亞洲軍隊簡單實用,德國時髦但費髮膠
    不過到了明治維新後,很多日本是士兵都學西方,軍隊的髮型也變成西式的短髮,但這個時候軍隊對髮型的管理不是很嚴,基本上不是長劉海和長發就行,平頭短髮隨便選。而到了二戰後期,為了向前線的軍隊看齊,很多日軍的士官學校都紛紛剃頭,甚至這個風潮都蔓延到社會中,學校讀書的中小學生都紛紛效仿、一時間40年代的日本成為了「全民光頭」的社會。
  • 二戰中日本和德國為何不「見好就收」?非要把自己逼上絕路
    二戰初期,德國和日本都是開局一連串的勝利,但卻沒有見好就收,還要接著擴大戰爭,並且雙方都選擇了一條通向死亡的捷徑,那就是德國進攻蘇聯,日本則是發動偷襲珍珠港和美國開戰。日本和德國為什麼非要把自己逼上絕路?
  • 有些意外:柬埔寨軍隊還在用二戰火炮,德國工程師稱讚過
    【話說軍世】最近的照片顯示,柬埔寨軍隊還在使用蘇聯ZIS-3型76毫米加農炮(1942年型號),堪稱「二戰兵器博物館」,看到炮身,歷史感油然而生,這是二戰中最好的火炮之一。
  • 同為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能擁有軍隊,而日本卻只能成立自衛隊?
    同盟國對德日的處置二戰後德國本土是美蘇盟軍佔領接管的,後又因佔領國的文化觀念不同分為東西德國分別駐軍,東西方陣營冷戰,都保留了被佔領國的軍隊,東西德國合併後延續自然能擁有軍隊。而日本戰敗後本土是美國佔領的,勝利果實由美國獨佔,美國一家不允許保留,因此戰敗國日本只能忍受胯下之辱了。雖然日本沒有軍隊只能成立自衛隊,但這個自衛隊也不是一般的準軍事部隊,陸海空俱全,武器先進,全部按美國的世界戰略要求行事,就是說發展由美國戰略需要制定,日本沒有決策權的。
  • 都是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軍隊,德國國防軍為何非常看不上黨衛軍?
    二戰德國軍隊內部最為有趣的現象,其來源於國防軍那深入到骨子裡面的身份優越感。二者之差別,就如同國防軍是「親娘養的」,而黨衛軍是「後娘養的」。在中國,這就是嫡出和庶出的區別,雖然都是德國武裝力量,都是兒子。但其身份地位,有著天壤之別,嫡子是家主,庶子更多的是家奴。
  • 農民在樹林發現二戰德國軍火庫,裡面有一支轉輪手槍,非常罕見!
    眾所周知,波蘭與德國是鄰居,在二戰時期,波蘭國土是最先被德國軍隊踐踏和炮火洗禮的;因此二戰結束後,波蘭國土上經常發現一些德國遺留的武器彈藥和軍事物質;據波蘭媒體報導,上個月低一名波蘭農民,閒來無事,使用金屬探測器到郊外的樹林中尋寶之時,發現了一個小型的二戰德國軍火庫。
  • 33人的突擊排,3挺通用機槍、25支自動步槍,二戰德軍才是火力狂魔
    從實際戰績來看,暴風突擊隊的作用確實非常強大,德國人也對這種突擊戰術極為推崇,因此在二戰後期,德軍試圖建立一支類似部隊來扭轉戰局,這就有了「Sturmzug(風暴突擊排)」的誕生。
  • 消失的紅色普魯士軍隊,站在東方陣營的德國軍人|老照片
    由地面部隊、人民海軍、航空部隊及邊防軍組成。1990年解散東德人民軍1962年採取徵兵制後,人數擴充至17萬人。遠遠看去,東德軍官(右)像極了二戰德國軍官由於顧忌二戰時納粹曾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那段歷史,東德軍隊最早撤出
  • 二戰時,德國的工業有多強大?沒有軍工的支持也許二戰就不會發生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打響以前,雖然有非常好的經濟發展,但是它的經濟結構卻是有問題的,由於在那個時候全球各大市場基本上都已經被一些老牌強國給佔據完了,而且他們還有一系列的貿易保護行為,因此德國只能採用擴大內需而維持經濟的持續增長,但是由於德國國土面積小、而且人口少,因此在希特勒當選總統以後就專注於發展軍事,來增加全國的就業率並實現消費的增長,而在1938年時,德國的軍費開銷就佔據了財政預算的半壁江山
  • 二戰時的德國到底有多強大?
    在德國打算挑起二戰的戰火前,德國憑藉著眾多經濟政策及社會基礎建設的實施,完成了經濟上的大飛躍,每年的經濟增速均超過了20%,人民鬥志昂揚,軍事力量也與日俱增。德國要挑起二戰有很多原因,「生存空間」就是主要想達成的目標。在希特勒的自傳裡有過非常詳細的表述,「生存空間」就是發動戰爭的根本原因,德國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什麼是生存空間呢?
  • 它是二戰義大利唯一的遮羞布,連盟軍和德國都要甘拜下風
    二戰初期,義大利是德國最可靠的後方保障,不管是運輸物資還是籌集材料,義大利並沒有出現幹啥啥不行的情況。其實倘若不是義大利的努力,德國在戰爭剛爆發時,會過得很難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列強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了戰後世界新秩序那就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義大利也是戰後新秩序的締造者。
  • 二戰時的德國到底有多強大?發動2000萬軍隊,橫掃大半個歐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蘇、英三大強國聯手,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打敗德國法西斯,可見德國的實力有多強。不過今天我們先不站在反對法西斯,反對戰爭的立場上,只看德軍在二戰中的表現,他們有三場戰役打得確實很厲害。先是幻影突擊波蘭戰役的閃電戰。
  • 曾經「地表最強」的德國軍隊,二戰時橫掃歐洲,現在戰鬥力如何?
    相信大家都知道的,憑藉著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遇,德國的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軍隊實力也是隨之提升。德國軍隊曾經橫掃歐洲,更是成為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儘管這兩次戰爭,德意志帝國終究還是失敗了。但是在場戰爭中,德國軍隊所呈現出來的軍隊實力的確不容小覷。
  • 曼納海姆元帥的外國玩具,二戰芬蘭軍隊中的德國三號突擊炮
    在芬蘭電影《血戰1944》(《Tali-Ihantala 1944》 )中,曾有芬蘭裝甲部隊攻擊蘇軍的畫面,其中芬蘭軍隊裝備了許多三號突擊炮G型。三號突擊炮作為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量最多的裝甲戰鬥車輛,自然出售給了德國的友好或中立國家,包括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西班牙、匈牙利、義大利以及芬蘭,其中芬蘭獲得數量排名第二。
  • 二戰德國元兇阿道夫·希特勒,吃的是什麼?
    俄羅斯一位人士,對二戰德國元兇阿道夫·希特勒,吃的是什麼,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我們總是被這個瑣碎的問題所吸引:在歷史上的知名人物,喜歡吃什麼?這一次,我們來探討二戰德國元兇阿道夫·希特勒的日常飲食習慣和喜好。一、如何得知阿道夫·希特勒的日常飲食?當然,沒有人記錄他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