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色關注小陳茶事,置頂公眾號,謝謝!
《1》
村姑陳今天心情很好。
昨天上山,用山上細密的水霧,美美地敷了一次面膜。
當然,這並不是我心情好的最主要原因。
最直接的原因是,我在S師傅的倉庫裡,居然發現了兩箱好茶。
昨天上山的時候,他正在整理倉庫。
埋在一堆箱子裡,拿著本子和筆,埋頭一邊點,一邊記錄。
滿頭的白灰,哦,不對,白毫。
村姑陳趕緊走進去,想知道他在翻什麼寶貝。
沒想到這傢伙一看我來了,馬上停下手上的事,迎出來,臉笑得像朵花。
不對,我馬上反應出,他有問題。
平時他在忙什麼事,是不會這麼熱情的,頂多點個頭,再繼續忙他的,由著S師嫂招呼我們。
這一次,這麼熱情,事有反常必有妖。
且上樓去坐著,看他出什麼花招。
《2》
落座之後,S師嫂拿了一罐銀針出來,泡給我們喝。
淳和綿軟的茶湯,撫慰了我們一路驅車的燥熱心情。
S師傅去了內室。
不一會兒出來,手上拿著一個本子。
原來是要跟我盤點庫存,催款來著。
想到他剛才在倉庫裡那諂媚的笑容,想到他這個人只愛茶,愛茶成痴,於是腦中靈光一閃,想詐一詐他。
聽嫂子說你倉庫裡新近出現了一些稀缺品?
他傻笑,笑得有一絲不自然,沒有啊。
我繼續敲他,不可能,你肯定有什麼好茶沒拿出來。你看你臉都紅了。
他摸了一下臉,「沒有啊?」這下手都沒地方放了。
看到他的表現,我愈發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我看了看手裡的庫存表,說,沒好茶啊,那我去別家看看了。剛才村口的小李子叫我去坐坐,說有什麼陳茶。
S師傅急了,說,唉,什麼都瞞不過你。
說著帶我們去了倉庫。
整理一新的倉庫一角,擺著三個箱子。
一箱是S師傅的媽媽採的,拋荒的牡丹王。
一箱是2015年的荒野茶。
一箱是2016的荒野牡丹。
媽媽採的那一箱,他跟寶貝似地趕緊搬到茶箱堆頭頂上去了,說,不賣,我媽做的。以後拿出來做壽。
餘下的兩箱,我問,「多少斤啊?」
他愁眉苦臉地說,各有十來斤。
「哈,你為什麼早不拿出來?認識你這麼多年了,沒想到你還有存貨啊。」
他不好意思地說,這都是自己找人採的,同村的兄弟幫忙採,很難採,就採了一箱,沒量不好賣,存下來,如果有重要客人來了,送人家一斤。逢年過節的送禮也送一點點。總共就這麼多了。
一副悻悻然的表情。
《3》
然後我就毫不客氣地全收了它們。
各抓了一蓋碗,拿到茶桌上泡了喝。
絲毫不顧及S師傅乞求的眼神。S師嫂在一邊笑眯眯,我看到她手上新買的鐲子,水頭很不錯的樣子。
先泡了2015的荒野茶。
泡了第一衝出來,就被迷倒了。蓋香是極野的蘑菇香。湯水稠滑,非常的稠,潤度極高,盛在杯子裡,小汽泡久久不散的凝脂狀。
是真正的膚如凝脂,是和田白玉那種油料起脂感的感覺。
上好的老的散白茶那種風味,在這款茶第一衝裡,就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了。
毫香,蜜韻,回甘,野勁。
這八個字,足以概括出這款上好的、在太姥山上陳化了五年的荒野白茶的風味。
它是老白茶,有老白茶的野草香,稻穀香與野蘑菇香。
但它又沒有普通老白茶那種滄老感,那種滄桑感,而是在成熟裡含著靈動,在穩重裡蘊著三分清純。
是一個沉穩而年輕的靈魂。
我和李麻花喝得讚不絕口。
而S師傅喝得一臉憂傷。仿佛喝一口就少一口那種感覺。
仿佛要與心上人別離,黯然神傷。
這時候他要是能詩懂文,估計會念一闕柳永的《雨霖鈴》。
那畫面就是,一位白衣書生,在江邊喟嘆: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終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4》
我心情大好,不再逗他,開導他說,哎,今年掙了不少錢吧,過年要不要出去旅行啊?
他說,不放心,要在山上呆著,守著茶。
我問嫂子,嫂子也在山上呆得住嗎?
S師傅看了他老婆一眼,「我準備給她買一輛小小的車,下山買菜用。」
S師嫂笑得超甜,白嫩的皮膚上泛著紅光。
天啊,不帶這麼秀恩愛的。村姑陳和李麻花都被肉麻到了。
這是我們倆行走江湖多年,聽到的,最樸實的情話了。
說真的,S師傅夫婦,是我們見過的,結婚二十年還恩愛如初的夫妻。很模範。標準的夫唱婦隨。標準的男主外女主內。
但那些傳統的家庭會出現的大男子主義,花心出軌,相看兩厭,婆媳不和,在他們倆身上一點沒有出現。
S師傅認真做茶,不願意下山,S師嫂就在山上給他煮飯,給工人們煮飯。順便再打打雜,包包餅,採採茶什麼的。
S師傅不願意應酬,來了客人,來了領導,都是S師傅周旋接待,迎來送往。
他們倆的感情好,不是靠嘴上說說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真情流露。
比如某一次,S師傅坐在主位上泡茶給我們喝。
沒多久,S師嫂進來了。他馬上站起來,讓老婆坐,並且微微笑,很自然地說:「讓我老婆來泡,她泡得比我好喝。」
其實我們並沒有覺得嫂子泡得更好喝。
但是,我們從S師嫂含笑斜睨了他的那一眼裡,看到了一股甜蜜的美好。
兩個人的表情都很平靜,沒有刻意,是日常裡的司空見慣。
但是,那股流露在空氣裡的甜意,真的是很虐我們這幫單身狗。
所以我們每次碰到有男人跟女朋友說,我要讓你一輩子幸福,真的覺得好假。你能不能先保證自己一輩子幸福?如果不能,那就別保證別人的幸福。
所以我們每次碰到閨蜜戀愛,就會講S師傅和他老婆的故事給她們聽。
這種平淡而雋永的感情,才是真愛。
就像我們今天在他們家裡,喝到的這兩款荒野老白茶。
淳和淡雅,野勁襲人,歷久彌堅。
《5》
請原諒,村姑陳跑題了。
講茶的,怎麼講了半天茶農的愛情。
只因為,喝到那款2015年荒野茶的時候,心裡真是想起了這兩個人的愛情。
結婚二十多年,還恩愛如初,甜蜜異常。
正如這款2015年的荒野白茶了,存了5年,仍然有堅挺的毫香蜜韻,在唇齒間,徘徊瀰漫,蜿蜓遊蕩。
又老又新,每天都有新感動。
並且,人是有狀態的。做茶也是。
S師傅生活在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裡,他在做著一份他熱愛也適合的工作,他還擁有一份平實的愛情,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精神狀態,是很飽滿的,是很有激情的,是很向上的。
帶著這種狀態,他做茶的時候,也是心情愉快,精力旺盛的。
有S師嫂時不時打點荷爾蒙,他的小眼睛裡,滿滿都是小星星。
為了給老婆創造更好的生活,他會更加努力地做出更好喝的茶來。
這種雞血,這種自發的激情,比什麼外四路的精神導師給他精神激勵,更管用。
有的企業喜歡招家庭完整而父母關係良好的員工,因為,這樣的人,從小心裡充滿了愛。
他懂得愛人,也懂得感恩。
他也會有責任感,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
《6》
在S師傅和S師嫂的愛情裡,我們接著又喝了2016年的荒野牡丹。
香滑異常。
如果說原來喝到的家養的臺地白牡丹,是「香滑玉肌豐」般的觸感。
那麼這款生於荒郊野外的荒野白牡丹,就是五倍「香滑玉肌豐」的湯感。
當然,比起2015的荒野白茶,2016的荒野白牡丹,湯水稠度會略欠一點。畢竟差了一歲,內質會略少一點點。
而香氣和內勁,也要首推2015年的荒野白茶。
它的香氣更重,更濃鬱,內勁也更猛,更圓柔,像太極武功,綿柔卻勁力十足。
當然,2016的荒野牡丹,品級更高一些,畢竟是牡丹等級的,它的花香,更足一些。
荒野牡丹等級,又是四年陳的老白茶,量肯定是稀少的,也很珍貴。
故而,要問村姑陳,更愛哪款茶,我只能說,環肥燕瘦,我都喜歡。
村姑陳是個博愛的人。
量都不多,至於怎麼選擇,看各位自己的喜好了。
作者:村姑陳
濃鬱的野蘑菇香,是蓋子上的主角。
五年太姥山上深藏的時光,在這款荒野茶身上,留下了鮮明的印記——湯水既空靈又清純,既渾厚又稠滑。
那種稠度,非一般的五年陳的臺地散茶,可以媲美。
是五個楊妃,才能形成的溫泉水滑洗凝脂。
只有十來斤的產量,是它一直留在倉庫裡,沒有成為村姑陳囊中之物的原因。
毫香蜜韻,湯清水滑,原來古人對白茶的這些溢美之詞,並非虛言,在這款茶身上,得到了極標準的體現。
原本可以定為一級牡丹的等級,只因為晚採了一兩天,便只能屈居毫末。
幸得老天爺並未薄待它,湯水中極致的濃與稠、毫香與花香,賦予了這款老白茶堂堂正正的身份。
柔而勁,綿而有風骨。
薑桂之性,老而彌辣。
這是一款,只適合投4克的老白茶。
作者:村姑陳
這是一款珍藏多年的荒野茶。
從倉庫裡翻出它們的時候,仿佛,時光凝固。
抓一把幹茶在手上,那乾燥的觸感,那收穫好茶的驚豔,只讓人滿心歡喜。
茶農回憶說,因為天氣的緣故,採茶的那天突然極劇升溫,而這處荒野茶園又處於離村較偏遠的地區,未能及時採完及時送回村裡,故而偶有幾片葉片,有點泛紅。
舉一根茶芽對著燈光細看,芽頭是秀長的,尚存4年前銀白的色澤,只是略有了幾絲暗灰。
葉片顏色深綠,灰綠,像是一扇使用經年的碧紗櫥,在氧氣的作用下,漸漸氧化退色,呈現出歲月打磨後的暗綠來。
可能有人要問,為什麼這牡丹比起臺地牡丹,顯得芽頭瘦,葉片寬大一點?
這不奇怪,荒野白茶與臺地白茶,定級的時候對品相的要求原本就應該寬鬆一點。
荒野白茶天生天養,就算同為牡丹等級,也比起萬千寵愛的臺地牡丹,芽頭要瘦,葉片要寬。
衝泡後的湯水是稠滑的,像是從前回2014荒野白茶時的那種細膩口感。
香氣是極有特色的稻穀香(毫香轉化成)、花香、陳香、野蘑菇香。
香氣沉沉地落入水中。水也不是常人想像中的那種老白茶的暗與沉,晦與暗,而是成熟的、卻猶帶三分清麗的,那種淡定的柔、淨、淳和。
回甘裡還有五分的甜美,帶著清新的花香,在口腔裡如花綻放。
白駒過隙,歲月無痕。
光陰帶走了2016年,留下了這款荒野茶。
《7》
回到福州,重新又細細地喝了這兩款荒野茶。
仿佛又回到了2015和2016年。
在那個時候,喜歡白茶的人還不太多,茶農們對白茶的珍惜程度也沒那麼高。
所以,能留下來的老白茶,真的是極少極少。
就算有,也並沒有認真儲存,大多數人並沒有像S師傅這樣重視溼度與溫度。
故而,真的老白茶,少。而上好的老白茶,更是少之又少。
鳳毛麟角。
就像好男人,真的很少。
遇到,就趕緊抓住,晚了,就是別人家的了。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看完這篇文章
# 您或許還對這些內容感興趣 #
點擊下面文字即可閱讀
▼
2019年,小陳茶事「白茶春茶筆記」系列文章
2019白茶春茶筆記的結尾:我的山居生活
第37篇:春茶季,我在太姥山做了一個夢
第36篇:茶得微風拂,春逢穀雨晴
第35篇:為什麼現階段的新白茶不能壓餅?
第34篇:為什麼採摘春壽眉的茶農特別少?
第33篇:賈府四豔,可堪匹配白牡丹的四個等級!
第32篇:從湘雲到寶釵,戲說白牡丹和春壽眉的區別
第31篇:我賣了三十年鐵觀音,所以比你懂白茶!
第30篇:你永遠叫不醒那些裝睡的茶友
第29篇:你是不是買到名叫「白牡丹」的春壽眉
第28篇:春末的春壽眉迎來主場,湯水淳滑、花香清芬!
第27篇:山嵐坐看風吹雨,雲捲雲舒漫太姥
第26篇:今日太姥山大霧,為何高山雲霧出好茶?
第25篇:送走白牡丹,迎來春壽眉
第24篇:春茶季茶農的朋友圈
第23篇:為什麼不建議在春茶季的時候上山尋茶
第22篇:挑撿白茶,春茶季必不可少的技術活!
第21篇:兩年時光,終於等來清明白牡丹
第20篇:太姥銀針誕生記,講講白毫銀針的分選!
第19篇:萎凋槽出來的白茶,沒有收藏價值?
第18篇: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的毛茶,毫香與花香如何轉化?
第17篇面對外省銀針的大舉入侵,福鼎茶農在想什麼
第16篇:教你分辨外省銀針和福鼎銀針的區別!
第15篇:福鼎茶農的新變化:農殘檢測機!
第14篇:論小白茶的倒下!
第13篇:荒野白茶採摘正當時!
第12篇:以為買的是白毫銀針,其實,它是牡丹王
第11篇:科普:從外觀上分辨白毫銀針和牡丹王
第10篇:哪來那麼多拋荒和荒野白茶餅?
第9篇:路邊,你方唱罷我登臺的廣告牌
第8篇:現階段就上市的春白茶,慎買!
第7篇:採茶的從來都是老嫗,哪來的少女?
第6篇:春茶季,那些關於福鼎白茶的認識誤區
第5篇:講講白茶的第二級拋荒白茶
第4篇:那個穿茶服在茶園擺拍的,是不是你?
第3篇:你造嗎?白茶,也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第2篇:頭採米針緣何成為茶界網紅?
第1篇:太姥山春白茶正式拉開序幕
……
「喜歡文章就點個讚」……
- END -
「喜歡文章就點個讚」
作者 | 村姑陳(微信cunguchen2018)
每天晚上19點準時開播
想參與直播間,直接點擊「觀看直播」
↓長按二維碼,關注小陳茶事↓
【2019白茶春茶筆記13】荒野白茶採摘正當時!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購買2015荒野茶、2016荒野牡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