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路(29):潮州人,家己人

2021-02-17 經緯度行讀社


潮州人,家己人

作者:楊經緯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群山擁其北,三江環繞,以潮為名,海濱鄒魯,嶺海名邦,家鄉潮州,我們是潮州人。

我們承中華文明之正統,崇文重教;我們敬天愛人,精益求精,將每一份上天的恩賜發揮到極致;我們創業維艱,背井離鄉,篳路藍縷,披荊斬棘,一句家己人,未語淚先流;我們駕紅頭船劈波斬浪,自強不息,終至有潮水處,就有潮州人。

我們來自古老的中原,我們說著先秦的古樸雅語,我們彈著唐朝的宮廷音樂,我們堅守著宋朝的理學家風。韓文公蒞潮八月,贏得江山都姓韓,十相留聲傳至今。前七賢,後八俊,一代宗師饒宗頤,三十院士耀門閭。

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省尾國角,地少人多,我們勤儉節約,刻苦耐勞,種田如繡花;潮州厝,皇宮起,百鳥朝凰雕梁棟;剪紙潮繡勾抽紗,潮州姿娘勤女紅;杯茶點滴盡工夫,美食天堂是潮州。

海邊出生,海裡成長,我們搏擊驚濤駭浪,五洲四海去追求,愛拼才會贏;潮水滔滔,我們海納百川,商者無域;潮來潮往,我們潮汐一般堅守信用;潮水悠悠,五百年潮商屹立不倒,最富是潮商;潮水到處,遍布全球的潮州會館,數不清的潮人社團。

我們被譽為東方的猶太人,不僅因為比擬猶太人的成就,更因為承受了猶太人一樣的苦難和磨練。苦難讓我們更加團結和堅韌,磨練讓我們保持低調和務實、默默承受,風浪培育了我們的勇毅,讓我們時刻警醒,冷靜思考,與時俱進。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家己人;湘子橋的明月,英歌大鑼鼓,總讓我們夢牽魂繞。家己人,我們是一個家的自己人,我們以是潮州人而傲,要為潮州人爭榮。感恩祖先,反哺桑梓,回饋國家,勉勵後輩,是我們骨子裡的傳統和思想,我們心懷蒼生,大愛無疆。

海闊任馳騁,天高任飛翔,我們潮州人敢為人先,豪情萬丈;中國夢,潮人夢,我們潮州人愛國愛鄉,揚夢啟航;潮風起兮潮帆揚,潮州人,家己人,繼往開來兮創新潮!

注釋:

 

【第一段】

1.「潮之州,大海在其南」出自唐朝韓愈《祭鱷魚文》。

2.「三江」,指韓江、榕江和練江,三江穿越潮汕大地,盤旋往復,流入大海。

3.「海濱鄒魯」,語出宋朝宰相陳堯佐《送王生及第歸潮陽》詩:「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鄉。從此方輿載人物,海濱鄒魯是潮陽。」明朝潮州立有「海濱鄒魯」坊,知府侯必登於隆慶三年(1569),在坊另一面鐫刻「嶺海名邦」,勉勵潮人不要忘記對「海濱鄒魯」文化目標的孜孜追求。

4. 「潮州」,狹義指現潮州市行政區;旅居海外和外地的潮人習慣上將廣義的「潮州」指代包括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汕尾市及豐順縣等歷史上曾屬於潮州府(潮汕地區)的區域。

「潮州人」,狹義指現潮州市行政區域人;廣義指包括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汕尾市及豐順縣講潮州話的人群,以及旅居海外等地的潮人,也稱為「潮汕人」或「潮人」。本文「潮州」指廣義上的潮州,「潮州人」指廣義上的潮州人(潮汕人)。

 

【第二段】

1.潮州人(潮汕人)祖先因戰亂等原因從中原南遷到福建,後又從福建遷居到現潮汕地區,由於潮汕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北方少數民族文化融合較少,所以保存了較完整的正統中原文化。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被貶到潮州擔任刺史,薦舉地方俊彥主持州學,興辦學校,捐出8個月俸祿解決經費問題。後來歷任地方官也都注重教育,形成了潮州人(潮汕人)重文崇教的傳統。

2.潮汕地區歷史上天災頻發,作者根據史志統計,解放前平均兩年有三次大災情(風災、水災、旱災、蝗災等)影響潮汕,給潮汕人民造成重大損失,有時甚至整個村莊被毀滅;歷史上潮汕地區因朝代更迭、倭寇海盜、農民起義等屢遭戰火蹂躪,潮州城、揭陽城更曾遭屠城。

在貧瘠的自然條件和戰亂之中,潮汕人為了生存發展,常常不得不歷盡千辛萬苦,背井離鄉。在異國他鄉,一句「家己人」,蘊含著多少鄉情鄉愁。

3.清代乾隆雍正年間,因國內糧食不足,朝廷準許商民前往泰國(暹羅)採購大米。這些大米貿易大部分由旅暹潮籍華僑經營,運米的商船船頭及大桅上部漆紅色,故稱紅頭船,潮州因大米貿易迅速形成「紅頭船」商船隊,後人便習慣用「紅頭船」商幫來指代潮州商幫。

 

【第三段】

1.根據歷史考證和遺傳基因學證明,潮州人(潮汕人)為來自於河洛地區的古中原人,由於潮汕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北方少數民族融合較少,所以保存了較完整的古中原人基因,語言變化影響也相對較小。

潮州話是現今中國方言中最古遠的,「潮汕話是中國古語保留得最多的一種方言」(郭沫若語),因而語言學者稱潮州話為「古漢語的活化石」。著名作家、編劇王朔曾笑稱:「秦始皇講一口潮州話。」

2.潮州音樂起源於唐宋宮廷音樂,高雅古典的曲調、婉約多姿的旋律,保持並發展了唐宋宮廷音樂的制式。南宋末年宮廷樂宦吳丙(字汝光,原籍江西)隨師抵潮,定居潮陽棉城,宮廷音樂的種子由此播落潮汕大地,經歷代樂工充實發展,形成了潮州音樂古樸典雅的風採和濃鬱的地方特色。

「潮州戲」潮劇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目前出土的潮劇劇本《劉希必金釵記》始於宣德六年(1431年) ,距今已有600年歷史。

3.潮州歷代文人推崇和傳承宋明理學倫理道德觀念,注重「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氣節道德,珍視家庭,重宗族,親鄉裡,倡導男外女內、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的良好家風。據統計,潮汕家庭在所有族群中是離婚最少,最穩定的。

4.「贏得江山都姓韓」,出自趙樸初《訪韓文公祠口佔》:「不虛南謫八千裡,贏得江山都姓韓」。潮人尊崇韓愈,體現了潮人對中原文化的感恩和繼承。

5.「十相留聲」,唐朝宰相常袞、李宗閔、李德裕、楊嗣復,宋朝宰相陳堯佐、趙鼎、吳潛、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十位宰相,因被朝廷貶謫降職或抵禦外侮轉戰來到潮州(今潮汕地區,古代為潮州府)。他們具有很好的政績和文化素養,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潮州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促進了潮州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潮州人(潮汕人)建立牌坊紀念他們。

6. 「前七賢」,指宋朝許申、張夔、劉允、林巽、王大寶、盧侗、吳復古等七位先賢;「後八俊」指明朝翁萬達、林大欽、郭之奇、黃奇道、蕭端蒙、許國佐、羅萬傑、林大春等八位先賢。「前七賢,後八俊」,都是潮汕歷史上取得科舉、仕途成功,為潮汕文化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性人物。

7.饒宗頤教授,字伯濂、伯子,號選堂,廣東潮州人,著名國學大師,西泠印社社長,香港中文大學、南京大學等學校名譽教授,與季羨林齊名,並稱之為「南饒北季」。其學問幾乎涵蓋國學各個方面,且都取得顯著成就。香港大學修建有「饒宗頤學術館」;潮州市政府也在家鄉修建了「饒宗頤學術館」。饒宗頤教授倡導發起「潮學」研究,為潮汕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8.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最高的學術稱號,潮籍院士有近30名,這在各族群院士比例中是較高的。院士名錄如下:中國科學院院士蔡翹(中國生理科學奠基人之一,也是民國時期中央研究院院士)、楊遵儀(中國古生物學和地層學的奠基人)、侯祥麟(也是工程院院士)、馬大猷(建造了具有獨創性的中國第一個聲學實驗室)、郭慕孫、鍾香崇、莊育智、吳佑壽、林勵吾、曾毅、鄭儒永、周國治、王鐵冠、陳運泰、林尊琪、陳克復、吳國雄、彭實戈、許寧生、陳小明;中國工程院院士佘畯南、吳佑壽、彭士祿(中國核潛艇的重要功臣)、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唐希燦、郭予元、周福霖、範上達;中央研究院院士劉遵義,瑞典皇家工程院林垂宙,英國皇家農業工程院院士孫大文,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林琿、劉昕。

 

【第四段】

1.潮汕人常常自嘲處於「省尾國角」,潮汕地區位於中國版圖的東南角,北有山,南臨海,與福建交界,最遠處距省城廣州近五百裡,因地理偏僻,歷代朝庭大多不重視潮州地區,將其當成官員貶職發配的地方,韓愈就是其例,所以稱為「省尾國角」倒也名副其實。

2.潮汕地區地少人多,造成了潮州人(潮汕人)在農業上精耕細作,在手工業上精雕細琢,在商業上精打細算的性格。土地資源非常寶貴,只能精耕細作,故潮州人(潮汕人)有「種田如繡花」的說法,解放後各地爭相向潮州老農學習精耕細作的方法。地少人多,許多潮州人(潮汕人)轉而從事手工藝,精益求精,造就了潮州木雕、陶瓷、石雕、泥塑、紗丁、手拉朱泥壺以及潮州菜的精湛技藝。地少人多也是潮州人(潮汕人)廣泛從事商業的主要原因。

3.潮汕地區因地少人多和濃厚的宗族觀念,習慣聚族而居,潮汕民居講究風水、宗族等級和倫理道德,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建築格局有「下山虎」、「四點金」、「四馬拖車」、「百鳥朝凰」等,傳統特色鮮明,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潮汕民居將傳統的建築文化與潮汕特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如木雕、石雕、陶瓷、嵌瓷以及書法、繪畫藝術等融合,具有濃鬱的文化底蘊和豪華氣派,在建築序列格局和裝飾工藝等方面堪稱可以與皇宮相媲美,故自古就有「潮州厝,皇宮起」、「京華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說。

4.潮汕地區傳統重視對女子女紅的培養,潮汕女子自姿娘仔便開始學習刺繡、剪紙等女紅,修身養性、陶冶性情,練就了潮汕女子柔順忍讓的性格,女紅成了衡量潮汕女子賢淑的一個標準。許多人認為,「潮州姿娘」是最具有中國傳統美德的女性,是東方女性的典型代表。

5.工夫茶起源於宋代,因講究對水、火、衝工和品飲的工夫,因而稱為「工夫茶」,其步驟包括治器、納茶、候湯、洗茶、衝茶、刮沫、淋罐、燙杯、灑茶和品茶等。工夫茶是中國茶道的最古老型種遺存,被稱為中國古代茶道的「活化石」,已被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工夫茶是茶文化的高峰,集中了中國茶道文化的精粹,茶道可歸結為和(祥和的氣氛)、愛(愛心的表現)、精(精美的茶具和精巧的衝工)、潔(高潔的品性)、思(啟智益思)五字。

在潮汕地區,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喬居外地、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保存著品工夫茶的風俗,海外潮人以「工夫茶」作為認祖追宗的標誌。

6.潮州菜選料考究,製作及其精細,烹調方式多樣,著意追求色香味俱全,馳名海內外,有「中國最高端菜系」之稱,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漢朝,在唐朝時已初具規模。

潮州菜屬有海鮮菜式、滷味、飯類(分炒飯、燜飯兩種)、粥類(潮汕人稱之為「糜」,單砂鍋粥一類就有近50款)、潮州小食(單粿類就有230餘款)、雜鹹(一般用於「配糜」,有鹹菜、橄欖菜、菜脯、豆漿醬等百餘種)、丸類(100餘種,最出名的屬牛肉丸)、潮式火鍋、涼果、其他主菜(主要是淡水魚做法和菜蔬炒法)、淡湯、工夫茶等,菜式琳琅滿目,難以計數。主要烹調法有:炆、燉、煎、炸、灼、燒、炊、炒、泡、扣、清和淋等10多種方法。

2010年潮州菜代表粵菜參加上海世博會, 2012年潮州菜代表中國菜參加韓國麗水世博會,2014年8月,潮州成功入選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的「2014中國城市榜——全球網民推薦的中國美食城市」,稱潮州(潮汕)為「美食天堂」並不為過。

 

【第五段】

1.「潮汐」,潮水漲落時間是固定的,也叫「潮信」,漁民可以根據潮汐判斷時間。唐代李益樂府詩《江南曲》寫到: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2. 潮商和晉商、徽商,並稱為中國的三大商幫,隨著晉商、徽商的沒落,潮商以其誠信為本、敢為人先、商者無域、在商言商、抱團合作、感恩奉獻等特點,發展為當代世界最大的華人商幫。

世界頂級的華人富商,潮商佔了一半,泰國、新加坡、印尼首富都是潮商,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的華人首富也是潮商,華人首富李嘉誠、QQ創始人馬化騰等是潮商的傑出代表。

3. 潮人走遍世界各地,有「海內一個潮汕,海外一個潮汕」和潮人「三分本地,三分國內,三分海外」的說法。目前,全世界已有各種潮人團體超過300多個,這些團體通過「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國際潮青聯誼年會」和「潮商大會」等組織,敦睦鄉誼,共謀發展。

 

【第六段】

1.1914年,泰國暹羅王朝國王拉瑪六世摩訶哇旨羅佛,署名阿沙瓦巴虎,在報刊上發表名為《東方猶太人》的文章。文章將以潮州人(潮汕人)為主體的泰國華人與猶太人作了比較,人數少,卻吃苦耐勞,善於經商,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這篇文章充滿敵意,由於是國王的「御論」而在社會上上下唱和,鼓譟一時,在當時的泰國社會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對隨後而來的暹羅排華以及東南亞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地的排華活動產生巨大影響。

如今不少潮州人(潮汕人)對「東方猶太人」的名頭引以為榮,其實這個命名背後東南亞地區的排華運動是一段心酸的血淚史。臺灣著名歌手侯德健有一首歌叫《潮州人》,記述了潮州人(潮汕人)在越南「排華運動」中所遭受的苦難:

【口白】我是潮州人,家住在越南峴港。我爺爺、我爸爸和我都是靠磨豆漿過日子。有一天,胡志明的部下來到我家,說我們是資本家,就在鬥爭大會上,把爺爺整死了。十五年了,我逃難出來整整十五年了,不知道我那一家三十幾口還剩下幾個人。【歌詞】潮州人,歲月年年老;天蒼蒼,路茫茫,山也累了,雲也累了,眼裡淚裡都想家。(潮州人為什麼不回家,為什麼潮州人不回家,不回家為什麼潮州人?)不是我不想回家,有個家在從前,胡志明要我讓給他,他有槍我能怎麼樣?不是我愛上流浪,沒有家就沒有方向,沒方向只好去流浪,不流浪又能怎麼樣?(潮州人為什麼不回家,為什麼潮州人不回家,不回家為什麼潮州人?)不是我天生健忘,忘了姓忘了名,忘記了生長的地方,想起來我能怎麼樣?不是我天生健忘,忘了爹忘了親娘,忘記了回家的方向,想起來又能怎麼樣?想起來又能怎麼樣?想起來又能怎麼樣?

 

【第七段】

1.湘子橋,又稱「廣濟橋」,位於潮州古城東門外,初建於宋代,距今已有800餘年歷史,是中國第一座、也是世界第一座啟閉式橋梁,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與河北趙州橋、 泉州洛陽橋、北京盧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

湘子橋結構奇特别致,集梁橋、拱橋、浮橋等形式於一體,景色壯麗迷人。民謠唱曰:「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

2.英歌舞是流行於潮汕普寧、潮陽、惠來等地的一種大型集體舞,其造型源於梁山108好漢,取材於梁山好漢元宵節攻打大名府解救盧俊義的故事,表演時畫著梁山好漢臉譜的舞者雙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對擊,動作健壯有力,節奏強烈。

英歌舞熔戲劇、舞蹈、武術於一爐,表演獨具魅力,它以剛勁、雄渾、粗獷、奔放的舞姿,構成了磅礴、威武、強壯、豪邁的氣勢,給人以力與美的震撼,給觀眾以振奮昂揚的感受,激發人們扮英雄、學英雄的積極進取的精神,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潮州大鑼鼓源於古中原文化,是一種由鑼鼓樂與管弦樂組合而成的演奏形式,由歷代相沿的鼓吹樂類演變而成,以大鼓為中心,以嗩吶為領奏,鼓手既是樂隊主奏,又是樂隊指揮。鼓手槌擊鼓心、鼓邊、鼓沿,採取響擊、悶擊、重擊、輕擊以及節奏變化,手槌加花等手法,指揮著樂隊的演奏,被西方稱之為「東方交響樂」。潮州大鑼鼓是潮汕地區最具群眾性的樂種之一,每逢喜慶佳節,大鑼鼓便喧天鬧日。

4.潮州人(潮汕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宗族觀念,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推崇對宗族、對家鄉有奉獻的人,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更被供奉為神,如韓愈、大峰祖師等。耳濡目染,致富思源、回饋家鄉、回報社會,便成了每個潮州人(潮汕人)從小的夢想。

5.潮州人(潮汕人)有著揚善積德的傳統,潮汕善堂堪稱中國民間慈善事業的典範,在賑災濟困、恤孤助學、扶貧助弱等方面的捐款均名列前茅,以深圳為例,根據統計,深圳70%以上的慈善捐贈來源於潮州人(潮汕人)。

 

作者簡介:

楊經緯,深圳市潮汕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作品有《從潮汕俗諺看潮商的生意經》等。

與國際潮團總會常設秘書處副秘書長林楓林(尹智群代表)、北京潮商會周建軒、山東潮汕商會葉少坤等聯合創建潮團實務交流協作平臺,現已有全球304個潮人社團加入。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自己人楊經緯」,關注活動最新進程)

「潮人闖世界,文化傳五洲」之 闖世界 人物訪談系列:


闖世界(2):青海省廣東商會餘楚強會長訪談實錄

闖世界(1):西安市潮汕商會李永銀監事長訪談實錄

「走萬裡路,讀萬卷書」之 萬裡路 系列:

萬裡路(28):七十七天

萬裡路(27):節酒

萬裡路(26):祁連山下

萬裡路(25):到底我是怎麼想?

萬裡路(24):堅強的父老弟兄

萬裡路(23):三柱清香祭英魂

萬裡路(22):醉在敦煌秋色裡

萬裡路(21):倡導潮人精神,塑造潮人形象

萬裡路(20):八千裡路雲和月

萬裡路(19):年輕人,為什麼漂泊四方

萬裡路(18):孩子,爸爸特別特別地想你

萬裡路(17):戈壁徒步,108公裡,108悟-老陳

萬裡路(16):戈壁徒步,108公裡,108悟②團隊

萬裡路(15):這裡是新疆

萬裡路(14):一路向西,烏魯木齊
萬裡路(13):戈壁徒步趣事

萬裡路(12):戈壁徒步,108公裡,108悟①意義

萬裡路(11):我為祖國守邊疆

萬裡路(10):一路向西,敦煌

萬裡路(9):最美青海湖

萬裡路(8):雨雪中,前行

萬裡路(7):一路向西,西寧

萬裡路(6):一路向西

萬裡路(5):出發,就這樣出發

萬裡路(4):抵達西安,絲綢之路起點

萬裡路(3):狂野的心,在路上

萬裡路(2):出發,就會到達

萬裡路(1):這是一段商幫之旅,這是一條奮鬥之路

相關焦點

  • 屬於家己人的電影——《老爺保號》正式上映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蟻璐雅屬於家己人的電影——《老爺保號》發布會 於16日下午舉行,目前,該影片已在廣東省各大影院熱映中。據了解,這部電影全員都是潮汕人,90%為潮汕話,更讓人鄉情滿滿的是整部影片拍攝有95%是取景於潮鄉——普寧。
  • 潮州人為什麼那麼牛逼
    其中,由於潮州府作為潮汕大區首府的歷史最長,所以潮汕人在外都自稱潮州人。因此,拿著AK47搶銀行的賊王葉繼歡,雖然是海陸豐人士,也算得上潮州幫梟雄。在這個動蕩的年份,江西萬安縣,一幫潮州人聚在一起,歃血為盟,組建了「潮州幫」,在當時也叫萬安幫。
  • 潮州人的歌曲《韓江邊,是我家》首發啦!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潮州的地理環境養育了勇敢、勤勞的潮州人,他們靠著開拓、拼搏的「紅頭船」精神隻身出洋,向海外開拓,往來經商。因區位優勢明顯、商貿活躍,潮州的發展與海洋世界緊密相連,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節點。眾多潮州人活躍在世界的舞臺上,有「海內一個潮州、海外一個潮州」之謂。
  • 「桐花萬裡路」,胡蘭成寫給張愛玲的情詩,然而正主卻不以為然
    黃櫱萬裡路,道苦真無極。」黃櫱即黃柏,表皮溝壑縱橫,斷面上亦是裂紋密布,關鍵是味道極苦。所以,這首詩的意思是:通宵裡說著話,內心卻如黃櫱樹一樣辛苦。這是很吻合《子夜歌》多哀愁少歡娛的傳統寫法的。如此,我很是懷疑,這首詩的出現,於胡蘭成而言,要麼他不懷好意,要麼他心生悔意。
  • 花地|沙灘上,潮州人最高規格的待客工夫茶
    別看我從小在南洋出生長大,南洋地方潮州人不少,所以早就聽說過潮州俗語:「人客來心歡,人客走心安。」客人到來心裡歡喜,客人走了心裡安寧。聽起來仿佛客人一走更高興。事實上主人是深怕有所怠慢,一定要把客人招待得高高興興,客人歡歡喜喜離開的時候,主人才能安心做自己的事。
  • 潮州人的傳統嫁女餅玩出大花樣
    看潮州人的傳統嫁女餅玩出了多少花樣:各位對於嫁女餅不陌生,但你可能想像不到精細的潮汕人能夠將嫁女餅做出「花」來。
  • 楊千嬅喜見鄭秀文重返正軌 稱同屬潮州人充滿力量
    而許志安的太太鄭秀文也重返正軌積極為演唱會操練,同樣忙著巡唱的楊千嬅不忘為鄭秀文打氣,強調她和鄭秀文同屬潮州人,一樣充滿力量和智慧,很期待鄭秀文的演出。說到鄭秀文經歷「安心」偷食事件後,現在已全心投入排練個唱,楊千嬅稱:「每個歌手都會為自己的演唱會努力,我和她都是潮州人,會好有力量和智慧,很期待她的演出,公司不要減我已訂的票,(擔心鄭秀文狀態受影響嗎?)
  • 玉林這家潮州餐廳,連潮州人都說:正!
    玉林這家連潮州人都說「正」的潮州餐廳!作為吃貨的先鋒幹將酸奶非得去見識見識不可!這家潮州餐廳,營業兩個多月幾乎天天持續火爆場面老闆說了,為了答謝新老顧客這次放出優惠,搞場大的!坐落在江濱路的這家潮州餐廳,對玉林本地人來說,可以嘗到他鄉不一樣的風味;對潮州人來說,這是就是地道的家鄉味~
  • 萬裡路新秀賽專訪|河南寶視達眼鏡連鎖有限公司裡金牌伯樂與探花
    就在這時,仿佛得到了幸運女神的眷顧,因其他考生中途退賽,我便順位替補,重新回到了萬裡路新秀賽的賽場。前兩次的失利,讓我更加珍惜重獲比賽的機會,開始利用每天的休息時間整理學習資料,加上同事和朋友的幫助及鼓勵,最終在半決賽成功逆襲,拿下第一名的成績。 以往一直對成人漸進鏡片持懷疑態度,並不十分肯定。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人無數」我們到底該用何種方式去對待?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人無數」我們到底該用何種方式去對待?我們為什麼要「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人無數」呢?這便是行萬裡路... ...下面便是閱人無數,這是最難的。俗話說得好」他人即地獄「」女人心海底針「,你永遠不知道別人心裡想的是什麼?需要經歷不少磨難,方能修成正果。讀萬卷書是讓你深入書籍之中,體會當中的人和事物,獲得更多的知識。行萬裡路,說的就是讓我們親身體會,身臨其境的,切身去體會感悟。閱人無數,教的是讓你用心去感悟,以真心換真心,學會為人處事。
  • 世界讀書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人生可以擁有的最大財富
    無論古今,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一直被人認為是值得去做,並且做了會有極大收穫的兩件事情。甚至很多人以這句話為座右銘,去努力達成這樣的成就。實際上,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不僅僅是能夠讓我們增長見識和胸襟的事情,更是我們人生中可以擁有的最大財富。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真的很重要嗎?紅樓夢裡薛寶琴告訴你答案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句話,現如今恐怕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都能倒背如流,同時也是許多教育專家以及開明的父母們所崇尚的一句話。甚至後來還有人從不同角度和立場對這兩句話進行了進一步的解讀和延伸,有人認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那麼他們究竟誰是誰非呢?
  • 讀千卷書、行萬裡路、閱人無數、名師指路、高人點悟。
    有一段很勵志的經典語句,說的是:  讀千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  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名師指路不如高人點悟。  2、行萬裡路。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一個人的多聞,來自於自己曾經走過的路、遇見了的人、經歷過的事和沿途所看到的風景。
  • 人生五堂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人無數、名師指路、自己開悟
    人別善惡與忠奸察人未單聽人論,觀其言行否一端眼眸深處藏直曲,心明眼正是良賢言為心聲隱好惡,靜心細品識心田名師指路學貴得師 亦貴得友仰之彌高 鑽之彌堅學者必求師 從師須先謹師嚴道尊 道尊后知教學天雨大潤有根木 道法寬度有緣人自己開悟眾生皆苦 唯有自渡迷時,境攝心,悟時,心攝境世情已逐浮雲散,到頭難與運相爭當悟之時人自悟,人不度人天度人心中若有桃花源 何處不是水雲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背後的人生道理,很多人都沒想到,對你會有啟發
    「讀萬卷書」是指應該全面吸收書本知識,使自己具有淵博、紮實的文化素養;「行萬裡路」是指不能單純地沉迷於書本,還必須廣泛了解、認識和接觸社會,並把書本知識應用於社會實踐。綜合這兩句話的整體內涵,就是既要重視書本知識,也要重視社會實踐,或者說必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然而,僅是上面這兩句似乎還是不足以完成人生的歷練,總是感覺缺少很多。
  • 行萬裡路,只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 畢淑敏x藍盈瑩
    而青年演員藍盈瑩說:「讀萬卷書不如閱人無數,旅行,它不僅是我在行萬裡路,更是在找尋自己的過程。」 身體與靈魂,總要有一樣在路上。對於現代人而言,讀書與旅行早就成了追求遠方的一種信仰。這一次,我們請來了畢淑敏和藍盈瑩,和我們談一談旅行的意義。
  • 新加坡大選揭曉,這個潮州人將接棒總理
    王瑞傑很接地氣,雖是潮州人,但也會說華語和福建話,相當受到選民歡迎和支持。他成功當選國會議員後隨即獲總理李顯龍任命他為教育部長,是近30年來第一個在當選議員後馬上受委為正部長的新人。2015年,他由原先的教育部長一職轉任財政部長,不過,上天在2016年給了他一個人生的重大考驗。在一次內閣會議中,王瑞傑突然中風倒地,震驚新加坡。但其後,他迅速康復,重返政務。
  • EVE: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
    如果你有幸兩個伺服器都玩過,也都各自漫遊各個宇宙空間,行走過幾十上百個星系,也恰好在各個空間站留下過腳印,或者一艘艘日不完級小型護衛艦的話,行萬裡路,是再合適不過的小小稱號了。
  • 不能行萬裡路,就帶孩子讀萬卷書吧!
    >值此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不能行萬裡路,尤可讀萬卷書。瑰麗的圖畫文字,為孩子初識大千世界,打開了一扇寶貴的窗口。不能行萬裡路,就帶孩子讀萬卷書吧!》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