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潮州人的傳統嫁女餅玩出了多少花樣:
各位對於嫁女餅不陌生,但你可能想像不到精細的潮汕人能夠將嫁女餅做出「花」來。潮州古城的百年潮汕餅食老字號厚記的店主陳鎮雄日前向我們介紹了傳統潮式嫁女餅,在作為禮餅的體面與氣派之餘,更多了一份細膩與精緻。
蓮花,高潔且多(蓮)子,是絕好的婚聘象徵。
蓮花酥形如蓮花,因為製作工藝複雜,能夠堅持做的餅食店已經不多。陳鎮雄說,首先,製作蓮花酥需要紅白兩色麵團做成水油皮,各混以油酥面之後疊層擀平,再紅外白內疊成一片,包入豆沙捏緊收口,大致捏成團狀,並在收口處用刀平均剖切出六朵「花瓣」。
出油鍋的那一刻,蓮花酥給人「出水芙蓉」的美感。「花開」之後,中間的豆沙餡料也像飽實的蓮蓬,待君採擷,惹人垂涎。
潮州人對於佛手瓜似乎有一種特殊的情結,「潮州三寶」之一的老香黃便是用佛手瓜醃製而成的。佛手因為有「置久更香」的特點,陳年老香黃也因此更加珍貴,所以便不難理解為什麼會在嫁女餅之中出現佛手狀的佛手酥了,自然是寓意婚姻「歷久彌長,越久越香」。
如果陸遊用「紅酥手」來形容表妹唐婉的玉手之美,那麼佛手酥憑藉其色香味便可被稱為「黃酥手」了。
佛手酥使用的也是椒鹽餡,將其包入混入了油酥面的黃色麵餅皮之中,捏成雞蛋形,再將一頭捏扁,平行豎切七八刀,其中首尾兩刀切斷,其他不需切斷,露出餡料即可。再將中間部分向內折起,宛如握拳狀;首尾二「指」向中間彎曲,猶如拈花。刷上蛋液之後進爐烤制,十來分鐘後便可出爐。
太極者,陰魚陽魚首尾相銜,形成一種「和」的狀態,猶如男女交融。模仿先天太極圖製作的太極酥,便有一種夫妻水乳交融、二人和睦的寓意。
製作太極酥的過程頗為有趣。與製作蓮花酥相似,需要紅白兩色麵團,各自擀成餅皮包入豆沙,再包成半月形,再「背對背」合成一個滿月,並把邊捏成一道一道的褶子,仿佛兩個餃子「合二為一」。下油鍋炸熟,出鍋之後每個太極酥的兩個「陰陽魚」仍緊緊相擁,並不散開。
菊花除了為人熟知的高雅之外,還有吉祥之意,此外淡黃色菊花也有「淡淡的愛」的意思。因此,高雅且吉祥的菊花也是不錯的象徵。
製作菊花酥首先要將發好的黃色麵團切成小塊,揉成麵團,然後熟練的厚記傳人會把這個麵團用手按平,幾乎看不清楚動作,一推一拉一撮,就把這個攤薄的麵皮揉成了一個「小海螺」一樣的形狀。
然後再把這個「小海螺」麵團摁成薄餅,加入備好的椒鹽餡,捏好後再摁成薄餅,用利刃沿周圍均勻切出「花瓣」——手法熟練的厚記傳人,可以快速下11刀切出12瓣均勻的花瓣。然後,再把花瓣頂端反轉180度,變成了圍繞「花心」綻放的菊花瓣姿態。
最後,在「花心」處撒數粒芝麻,擺好在盤子裡進爐烘烤,差不多的時候再出爐刷一遍蛋清——主要為了增添如菊花的黃色,然後再進烤箱烘烤功成。
厚記傳人陳鎮雄告訴記者,「潮州嫁女六樣餅」並非是指固定的某六款,而是隨意組合的六款潮州餅食。但一般都會講求寓意,例如佛手酥、太極酥、菊花酥、蓮花酥等是常見搭配,除此之外,最常見的配搭還有象徵家庭團結、傳承千秋萬代的「千層餅」以及象徵「仁義禮智信」的「五仁餅」。
厚記如今的掌門人陳鎮雄推薦這六款餅食作為「潮州嫁女六樣餅」,其實是一組兼具「顏值與美味」的傳統潮式嫁女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