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也不發貨,口罩到底去哪了?

2020-12-25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AI藍媒匯(ID:lanmeih001),作者丨韓小黃,製圖丨劉琪,編輯丨顧盼

01

1月31日,知名美籍UP主我是郭傑瑞在B站上發布了一條視頻,這一次他的怒火指向「同胞」——疫情發生後,郭傑瑞發現家鄉紐約的口罩漲價十倍。

於是才有了開頭的那一幕,郭傑瑞在視頻中驚呼:「他們不該利用民眾的遭難賺錢。」

然而,像郭傑瑞這樣能用十倍價格買到口罩的,已是幸運。隨著疫情的不斷蔓延,即便是高價口罩,在美國也已經買不到了。從AI藍媒匯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包括紐約、華盛頓、亞特蘭大在內的大城市藥店中,所有口罩全部脫銷。

「我們最近一周跑了附近幾乎所有的藥店,都買不到,亞馬遜也不發貨。」這是在亞特蘭大上演的真實情景。

2月5日,鳳凰網駐華盛頓記者王冰汝在其微博發布視頻,記錄了其在僅有300多華人的艾奧瓦州得梅因的探訪情況,結果依然是:沒有口罩。

視頻中的店員說,「1月27日就斷貨了」,「我聽說製造商都斷貨了」,「雖然這聽起來很奇怪,你去旁邊的診所裝作要看醫生,或許會提供口罩」……

王冰汝判斷,之所以在美國的「村兒」裡口罩都變得這麼緊缺,一是因為當地的華人可能會買,二是因為華人訪客可能會買完之後帶回國。

無論是出於保護自己還是支援國內的目的,一個事實在於:大洋彼岸的口罩,被我們的同胞搬空了。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也不樂觀。

德國目前還有部分庫存,但價格早已翻倍,「醫用的差不多1-1.5歐元一個,巨難買。

西班牙貨量比較充足,但同樣價格高漲,FFP2級別5-6歐元一個,一般醫用口罩大概5歐元四個。「雖然貴,但是不難買,巴塞隆納比較不好買,像馬德裡之類的城市進一家超市或藥店總會有一樣。回國的時候還看到一家北京人賣了好幾箱要回來捐了,說已經聯繫好渠道了。

好消息是,不管出於保護自己還是支援疫區,全世界的口罩都在流向中國。但壞消息是,身在國內的我們,依舊買不到口罩。

這是為什麼?

02

這就要從口罩的生產過程談起了。

2月7日,@帝吧官微 發布了一條新浪微博,解釋了「為什麼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口罩卻不夠用」,其中援引央視網採訪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的解釋,每生產一個口罩只需0.5秒,但一個解析消毒的標準流程需要7天到半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大年初一加班生產的那批次口罩,今天還沒上市!這麼簡單的問題,至今沒媒體說明白,真是遺憾!」

不得不說,還是熟悉的味道,帶得一手好節奏。

該條微博迅速引起超過3w的轉發量和接近6w的點讚量,有網友表示被安慰到:「等著大年初一那批上市就有救了。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對此AI藍媒匯也向多家口罩生產廠商求證,專家所述的情況基本屬實,但結論有待商榷。根據目前口罩廠商的驗證,這種經環氧乙烷滅菌的醫用口罩在經科學處置審慎驗證後,上市周期可以從14天縮短到7-10天。

「環氧乙烷需要的周期較長,我們現在用鈷-60滅菌法也是可以的,周期可以縮短至一兩天。」口罩生產廠商負責人李銘告訴AI藍媒匯。

而這項滅菌技術也得到了官方的站臺。

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印發的關於疫情期間執行《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輻照滅菌應急規範(臨時)》(以下簡稱《應急規範》)的通知中明確指出,採用輻照(鈷60或電子加速器)技術可將時間縮短到1天以內。

所以無論怎麼算,口罩的上市周期絕不像微博宣稱的有半個月之久。

掐著手指算一下,從大年初一至今,全國人民已經被迫禁足20天,除夕夜加班生產的那批口罩早就應該投入使用,所謂的「高峰期」也應該到來了。

所以,關於「大年初一加班生產的那批次口罩還沒上市」的說法是不存在的。

根據工信部、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等多方公開資料綜合顯示,截至2月3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口罩日產量已達1480.6萬隻,到2月底每天預計能生產各類口罩1.8億隻。

排除湖北省省長王曉東的口誤,綜合來看預計2月底我國的口罩整體產量將達到2億以上。而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截至2月7日的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為73%,這個數字尚有攀升的空間。

且好消息是,自2月初以來,中石化、比亞迪、富士康、爹地寶貝等大型企業也開始「跨界」生產口罩。粗算之下,截至2月底能為國內提供800萬-1億隻/天的新增產能。

再加上中國人民搬空世界的能力,以及世界各地的物資援助,到2月底每天3億隻的產能,目測是可以達到的。

但你還是買不到口罩……為什麼?

03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上面提到的數字都是預估,事實上無論是從口罩的生產、投放,還是資源分配環節,以及中國人民搬空世界的信念來看,這一切都來得沒那麼容易。

其一,「搬空世界」希望破滅,多國已開始更嚴格的貿易限制。

支援中國的前提,是先保證國內的供給。

在自身庫存告急的情況下,包括美國、日本、韓國等海關政策都愈發嚴格,一網友在此前美國還有貨的時候,代購的20個N95口罩被卡在物流倉多日不能順利發貨,物流顯示2月2日已到達處理中心,至今仍未發出。

根據某對接海外物資的機構向AI藍媒匯提供的《海外防疫物資進口操作指南》顯示,受疫情期間多國航空公司對我國停飛、停航等影響,海外物資想要完成高效報關和運輸,需要協調人幫助客戶完成多項申請表的填寫和資質審核。

這其中包含不算低的關稅:防護服8%、口罩6%、護目鏡7%,外加13%的增值稅。若是定向捐贈,可根據相關政策進行減免。

所以,在平時售價幾元至十幾元不等的口罩,進入到國內市場可以達到30元以上,上述在美代購的網友共計花費760元,加上運費、稅率等平均38元/只。

日本代購口罩10元/只,運費100元。

而目前朋友圈和各大電視平臺最火的韓國KF94口罩也被炒至30元一隻,100隻起售。「目前韓國還算好清關的,所以貨量多一些。」微商表示。

所以,表面上看代購圈、微商圈風生水起,實際上這條路也快走不通了。當然,那些已經被證實是虛假髮貨、多級分銷,三無、假冒產品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其二,政府統一調撥,優先疫區、一線人員的供給量

對普通人來說,2020開年最大的「憂傷」不是出門沒買到口罩,還損失了一個口罩。而是年前下的訂單好不容易熬到發貨,卻被通知已被政府調撥,可申請退款。

「退什麼款啊?我要口罩啊!」好不容易熬夜拼手速搶到口罩的用戶萌萌崩潰道。

但冷靜下來想一下,總有些地方比隔離在家的你,更需要它們,比如武漢、比如醫院、比如派出所、街道、物業等基層幹部。

針對他們的需求,不可能只靠自己拼手速,政府對口罩生產廠商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調撥,才能保證口罩的合理分配。

上述口罩生產負責人李銘也向AI藍媒匯證實,目前其五條生產線中醫用外科口罩產量為10萬隻/日、醫用防護口罩為10萬隻/日。「全都是政府調撥、醫院供應和捐贈政府,沒有市場零售。

根據李銘的敘述,產量的80%供政府採購,剩下20%國藥調撥給所在省的省級重點醫院,價格為醫用外科3.5元/只,醫用防護10元/只。

目前已經宣布「跨界」的中石化、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等工程,也是受國資委委託定向生產。

一個事實在於,在AI藍媒匯的隨機採訪中發現,武漢及湖北省一些城市已經能保證口罩供給充足,「只要出門就能買到口罩,但主要是不敢出門。

「我昨天去藥店買,50元40個,還買到了酒精。」武漢居民婷婷表示,「小區也會發一些。」

宜昌某村每戶一天可在村衛生院買5個口罩,1.5元/只,「很薄很薄的那種。」

無疑,這是全世界各地集結物資支援武漢的結果,保證了暴風核心處的風和日麗。

04

但隨著疫情的發展至新的階段,風暴中心以外的地方也開始面臨著不可調和的口罩矛盾。

2月9日,被一延再延的假期正式結束,多數企業開始復工。

但復工有一個前提:用人單位要為員工提供口罩。

據AI財經社報導,一家企業展示的當地政府規定復工清單顯示,復工需滿足口罩、84消毒液、紅外式體溫槍、消毒洗手液、手套等物資齊全的要求。比如,一個工廠要為員工一天準備兩個口罩,開工前要先準備好10天的量。

且即便不是政府硬性規定,沒有口罩等防護用品,大部分企業也不敢貿然讓員工「裸奔」復工。

不僅如此,在通勤的過程中,包括公交、地鐵、寫字樓、超市等各大公共場所都明確規定沒有口罩不得入內。

前不久AI藍媒匯還撰寫了網際網路人沒有延遲復工的資本,現在看來大多數人更是連按時復工的「資本」都沒有。

等等,哪裡不對。

不是說,只要復工了,口罩產量就上來了嗎?

AI藍媒匯採訪到的口罩廠商也表示,現在困擾產能最大的問題,其一是輔料配件和醫用防護級別材料熔噴布BEF99的短缺,其二,就是生產工人的短缺。

「生產線是過年期間購買的,其中有一條傳送帶還不完善,不能完全自動化生產,需要工人盯著。」李銘表示,「有工人復工,或把那條傳送帶修好,就可以了。」

為此李銘已經為工人開出了雙倍工資的待遇。

也就是說,只要復工之後工人及時補位,非醫用級別的口罩產能就可以跟上了?普通民眾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但冷水又隨之潑來。

根據界面新聞的測算,復工以後需求端的激增遠遠超過口罩產能的增長。若是部分復工情況下(第二產業、醫療、交通運輸業復工),每天也有2.38億人需要口罩。若是全面復工,按照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國內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合計就業人口高達5.33億人,按每人每天一隻口罩計算,至少需要每天5.33億隻口罩。

全面復工之後,國內將面臨2-3億的口罩缺口。增長的那部分產能,面對激增的需求,杯水車薪。

不復工,口罩的產能就跟不上,復工了,口罩的需求又激增,口罩的產能就更跟不上了,國人和口罩的矛盾,仿佛陷入死循環。

那麼除了口罩生產商外,其它企業就不能不復工嗎?

不能,無數企業主拿著財務報表告訴你,流水撐不住了。失業還是失去口罩,這是個難題。AI藍媒匯在某中小企業互助群中發現,企業在討論如何自救之前,最關心的還是通過什麼渠道可以採購到口罩。

口罩,成了企業復工的資本。

所以,即便萬般不情願,我們也不得不接受「普通人口罩可重複使用」、「一次性口罩也可重複使用」、「北京地壇醫院醫生教你自製口罩」等事實。

「公司庫存快用完了,發放頻率開始下降了。」「基層公務部門也只能保證一周發兩隻口罩。」「我們公司老闆搞不到,告訴大家靠自己。」……

關鍵時刻,也只有寄希望於政府。

好消息是,目前包括杭州、上海、廣州、寧波等多個城市的市民可以免費申領口罩,但在這過程中也存在城市之間、轄區之間的配給差異。

但其實,帳已經算過了,普通市民想要自由地買到口罩,幾乎是不可能的。

無論如何,省著點用,總是沒錯的。

(文中受訪人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口罩遲遲不發貨?一些企業被指假借賣口罩推廣APP
    讓消費者下載APP並註冊下單,先是不發貨,接著單方面取消訂單 一些企業被指假借賣口罩推廣APP有關人士表示,相關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有效制止此類行為疫情之下,口罩難求,一些宣稱有貨源的企業通過自家但有不少消費者近日向記者反映,下載幾款APP註冊並下單後發現,商家先是遲遲不發貨,過了幾天又強制取消訂單,懷疑企業沒有貨源或者貨很少,借賣口罩之名行推廣APP之實。2月3日,武漢消費者葉女士在海豚家APP購買了3盒x-condi口罩,總共花了76元,說是24小時發貨,但此後她一直沒看到物流信息。直到2月9日,她收到了取消訂單並退款的簡訊。
  • 惠州一經銷商訂購120萬元口罩遭遇不發貨,目前討回46萬元
    南都訊 日前,惠州一家電商平臺的口罩經銷商李先生向南都記者反映,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通過崔先生擬從國外採購10萬隻口罩,全額付款後,遭遇不發貨。截至目前,在警方協調下討回46萬元。代購口罩遭遇不發貨,全額付款難討回李先生介紹,今年2月初,新冠肺炎暴發初期,國內口罩供應緊張。他受惠州一家醫院委託,擬以12元/只的價格從國外採購10萬隻KF94口罩。後經朋友介紹,他認識了廣州做跨境物流的崔先生,就該宗採購口罩買賣,二人達成協議,由崔先生幫忙從國外採購。
  • 口罩能輕鬆買到了,醫用口罩現貨48小時內發貨
    不過每天要出門上班,口罩還是不夠用的。 一天一個消耗起來速度挺快,屯的貨差不多要見底了。 又要準備買口罩了,藥店預約搖號卻總沒有份…… 口罩現在是剛需,家裡屯著口罩才安心。小編找來了一款正規醫療企業生產的滅菌級醫用一次性口罩,並且價格良心,產品檢測報告等資質齊全,可以放心購買!
  • 1藥網疫情期間投訴激增:「虛假髮貨」 「銷售三無口罩」
    來源:黑貓投訴原標題:「1藥網」疫情期間投訴激增:涉「虛假髮貨」、「誘騙消費者購買會員」、「銷售三無口罩」等 中國網財經3月26日訊(記者 牛荷)疫情期間,幾家第三方投訴平臺上有關口罩等醫療用品的投訴量激增,其中,針對醫藥電商平臺「1藥網」的投訴較為集中,涉及「銷售三無口罩」、「虛假髮貨
  • 這裡有一份購買口罩指南,看完再也不愁買不到口罩
    找到店鋪之後,悠悠發現這些店鋪分成兩種店鋪,一種是定時間上架的,一種是不定時上架。定時上架的基本很難搶到,因為有很多機器在和自己競爭。而不定時上架的比較公平,唯一的缺點是不知道上架時間。而口罩搶購時間規律總結為如下幾點:1.口罩庫存達到一定量(一般是500及以上),十分鐘左右就會上架。查看口罩庫存的辦法:天貓app可以查看下架商品的庫存。
  • 疫情發生以來,為什麼口罩這麼難買,都去哪了?
    對於口罩來講,為啥短時間內這麼難買,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大部分人可能都不太清楚,這裡我簡單解釋下:口罩生產起來雖然很快,但是生產出來的口罩都不具備消毒殺菌的效果,因此,所有的口罩需要經過環氧乙烷的消毒,直到一定的安全值後,才能夠投放到市場裡使用,這個周期一般來講是半個月左右。
  • ...網友自製口罩能用嗎?日產2千萬口罩去哪了?辨別N95口罩方法
    現在進口罩有兩個問題,第一是供貨商價格上漲;第二是我們需要通過有正規資質的途徑和渠道採購,要稅票和清單,但現在被一些中間商取了貨,他們沒有票據提供給我們,我們不敢採購。採購口罩,進價已經上漲,但我們不能漲價,那我們到底賣還是不賣?二、不能直接跟口罩廠商拿貨嗎?
  • 給媽媽買的口罩「近乎透明」 代購不同意退款:「當時說的就是一層...
    ,幾天前,她從一名很信賴的代購「宸宇」手中給在青島的媽媽買了1盒一次性醫用口罩,每盒50個,售價188元,平均每個3塊多。 近期疫情嚴重,朱女士開始在朋友圈售賣一次性醫用口罩、體溫計等物品,劉女士正是看到這些廣告才下的單。從劉女士提供的聊天記錄來看,她先後3次向朱女士轉帳188元,對方收款後稱2月12日下午發貨。2月14日,劉女士的媽媽收到了一盒口罩,拆開看後發現與朋友圈宣傳的「三層的口罩」不一樣。
  • 長沙警方破獲一起利用疫情口罩詐騙案件 這些騙子良心哪去了?
    長沙警方破獲一起利用疫情發布虛假口罩詐騙的案件,這些騙子的良心去了哪裡?利用疫情假裝賣口罩騙財 被湖南警方偵破日前,湖南長沙市反電詐中心偵破了一起利用疫情發布虛假口罩買賣廣告來實施詐騙的案件,止付涉案資金26萬元,在兩地協同下,嫌疑人唐某已被廣東深圳警方抓獲。
  • 廠家:我只負責發貨!
    前段時間關於假口罩的新聞數不勝數,也很多人在買口罩這件事情上吃了大虧,花昂貴的價格在買了一堆劣質的口罩。這些口罩大多都是在朋友圈內進行銷售,要麼是賣家收了錢之後就刪掉買家的朋友,要麼就是寄來一堆粗製濫造的三無產品。但即便已經有這麼多的前車之鑑,仍然有不少人在朋友圈內上當受騙。這不就是一位商戶楊先生就向記者反映,他最近通過朋友圈向一家廠家訂購了5000頂頭盔,總價值約16萬元。
  • 深用口罩包裝袋可定做全國發貨
    深用口罩包裝袋可定做全國發貨河北德懋塑業供應室,,口腔科進行滅菌,和滅菌之後保存滅菌過的的一種包裝。保證了無菌包的質量和使用的安全性,而且降低了滅菌物品尤其是包布破損、橡膠類物品粘連及金屬類物品生鏽等損耗的發生率,延長了物品的使用壽命。包裝與食品包裝要求非常不同。食品包裝要求對氧氣有良好的抵抗力,以保護加工肉製品和奶酪的包裝。
  • 「廣州採芝林每日供應400袋口罩」不屬實
    原來,有網傳消息稱,即日起至初八,採芝林藥店上午10點,下午14點,有400袋口罩銷售。長壽路等其他門店每日10點起有50-100袋3M口罩銷售,每人限購一袋。「這個消息不屬實,我們沒有那麼多口罩銷售。」採芝林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 線上口罩「爭奪戰」|一不留神成了「硬通貨」
    為此,口罩成了最暢銷的防疫物資之一,全網脫銷,一「罩」難求。由於許多專家建議,如非必要,居民應儘量少出門或不出門,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病毒傳染。不出門如何買到口罩?網購成了大多數人的選擇。買口罩太難了在四川姑娘林齡的印象裡,口罩限購是從1月20日開始的。此前的1月18日,她還在自家附近的藥店裡買了兩包共2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只要10塊錢。
  • 換購茅臺酒後商家不發貨不退款還失聯了 警方:涉案金額上億
    「馬上過年了,我想弄一些茅臺酒、特產備著,當年貨去送禮。本來想省點錢,結果沒想到……」高先生花了6萬元,在有贊精選平臺上的商店「最美黔運」買了4份套餐,包括24瓶茅臺酒和特產。而讓高先生沒有想到的是,在下單後,商家不發貨也不退款,他也再聯繫不上這家店的客服。事實上,和高先生有相似遭遇的人不在少數。
  • 松井祐貴:我買了一些口罩 雖然不多 但是希望可以幫助到一些人
    我什麼都做不了,但是請允許我郵寄一些口罩給你們,在日本也有新冠狀病毒的病例,口罩目前很難買得到,所以我沒辦法送去非常充足的數量,但是這些口罩也拜託指彈中國贈送給有需要的人。如果還有任何我能幫上忙的地方,請不要顧慮。送去我的問候。
  • 受疫情的影響,淘寶商家想早點發貨,快遞員卻不想上班!
    春節期間,由於快遞的停運,相信很多淘寶商家都積累了大量的訂單,都想著能早點發貨。雖然我們下單的時候就已經支付了錢,但是商家不發貨的話是拿不到錢的,需要我們確認收貨之後才能拿到錢。而且,長時間不發貨的話,還會被買家罵,甚至是退貨。因此,商家想早點發貨的心情可想而知!
  • 口罩騙局花樣頻出,為什麼電商上的口罩一隻難求?
    2月以來,許多焦慮的市民卻發現,即使在網上買到了口罩,你也不一定能夠用上——延遲發貨是最普遍的情況;發貨了,訂單還要面臨虛假髮貨、商品是三無產品的風險。 記者 | 林北辰 編輯 | 文姝琪 1 「你能買到口罩嗎?」 這是疫情中所有人最牽掛的話題。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以來,社交平臺上,口罩短缺、賣家不發貨、買到假口罩的消息頻出。
  • 爸媽新買了一個大圓桌
    我問他們是否還能收,想著臨過年了,再買點啥給他倆,他們說不要,那些紙箱子一路消殺,到家都不結實了。「我在縣裡看到快遞那邊車到了以後,都用高壓噴霧器打消毒水」。消毒水和不結實的紙箱子是一回事,他們現在迷上一款新的購物渠道,據說一個是美團優選,另一個也是哪家的優選,但更偏當地,可以買生鮮。美團優選基本上是從西安的大型市場發貨,晚上下單的話,第二天下午就可以收到。
  • 某寶買了件衣服,老闆居然從某多多發貨,網友收到貨後懵了
    最近,有網友爆料,他花68元在淘寶買的衣服,居然是從拼多多發貨,連訂單號都一樣。跑去拼多多一搜,這件衣服只要38元。這不是個例,有網友也透露,在淘寶下單,賣家從拼多多下單發貨。對此,有人安慰說,這種操作很正常,他曾在淘寶買了本書,結果是當當網發的貨,當時噹噹上要便宜5塊錢。
  • 郵寄口罩到日本:疫情期間如何寄口罩去日本?
    受新冠病毒感染範圍擴大的影響,在日本口罩持續缺貨。近日,日本推出口罩半成品,讓民眾在家自製口罩。可是儘管如此,口罩依然供不應求,目前國內疫情已經有所緩解,作為製造業大國,口罩界一哥,不少人在國內已經可以買得到口罩,並希望通過國際快遞,給親朋好友寄去一份「安康」。如何寄口罩去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