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警方破獲一起利用疫情發布虛假口罩詐騙的案件,這些騙子的良心去了哪裡?
利用疫情假裝賣口罩騙財 被湖南警方偵破
日前,湖南長沙市反電詐中心偵破了一起利用疫情發布虛假口罩買賣廣告來實施詐騙的案件,止付涉案資金26萬元,在兩地協同下,嫌疑人唐某已被廣東深圳警方抓獲。(據環球網、澎湃新聞、三湘都市報、長沙晚報、湖南在線1月31日消息)
這些騙子可真的是無愧於社會為他們量身定做的「命名」,什麼時候他們都沒有閒著,在這個疫情關鍵的時刻,卻利用社會上口罩短資源短缺在網絡上以廣告的形式實施詐騙活動,他們的良心都去了哪裡?
疫情就是命令,當前,為阻擊疫情,全社會大多數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疫情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即使是「宅」在家裡也是一種貢獻。而那些走上街頭的人,都有著自己的一份工作,都在為阻擊疫情的進一步蔓延默默地付出,他們的「不閒」讓我們「宅」在家裡感到安心。
可是,那些心理時刻想著圖謀不軌的良心缺乏者卻不這麼想,他們就像一群躲在陰暗角落的狼,時刻盤算著為自己謀取不正當的最大利益。這不,他們在疫情尚未得到完全遏制的時刻,就將目標盯住了社會上緊缺的口罩,通過網際網路搞起了詐騙活動,實在是令人感到憤慨。長沙破獲的這一起詐騙案就是典型的案例,長沙的陽女士的朋友圈發布大量供應N95型口罩的廣告信息,這可是一個非常引人注意的信息啊,因為那幾天剛好過年,大量伸向醫用物質商品的工廠都在停工或者只有部分產能,口罩供不應求的社會現實讓許多人都感到了恐慌,騙子正是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他們為了最大限度獲取受騙者的信任,還在自己的廣告中配上了工廠加工的照片,以及視頻,而且還配發大量的訂單發貨截圖,這都是非常誘人相信的誘餌。騙子拋出這些具有現場感的誘餌必定會有人上鉤。
案件中,報警的閆女士作為一名微商,不要說在這關鍵時刻她不可能擁有多渠道的進貨資源,就是在平時,其貨源也是相當單一的,而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她當然也發現了口罩將給自己帶來極大的商機,於是她就這樣上當了,她在與對方談好口罩供貨價格後,先後8次向對方轉帳共計75000多元,但是她並沒有拿到自己需要的口罩,對方一直不給發貨的同時,對方還將其拉黑。
假的就是假的,再怎麼樣變不成真的,上當的陽女士選擇了報警,這也為警方及時採取行動贏得了第一時間。因為,這起實施電詐的當事人壓根就不在長沙,最後落網地是在深圳,你說,要是不及時報警,他再一逃跑或者移動,抓捕的難度就要更大些了。
當然,這一起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也再次為人們敲響了警鐘,在這疫情的關鍵時刻,守住自己的錢袋子也是不容忽視的,人們的恐慌心理會導致自己對於事物的判斷出現比平時更大的偏差,而被犯罪分子這個時候卻顯得尤其的清醒,他們會利用這樣的恐慌心理來幹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要想不上當受騙,就要安靜下來,多甄別那些來自於朋友圈的信息,尤其是那種當前物質緊缺,對方卻又大量供貨資源的信息,一定要謹慎加以判斷和甄別,因為這些躲在陰暗角落的狼,他們時刻都在尋找獵物,稍不注意,就會被他們咬傷,給自己的錢財帶來意想不到的損失。
文|蘇白傳媒 木子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