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撰稿人@Nico
用電影捅破生活最後一層窗戶紙
九月初,趙文卓發微博,宣布了他導演處女作殺青的喜訊。
這意味著,接下來他將和吳京一樣,踏上一條創作出圈的轉型路。
2015年,成龍曾公開表示,說自己最看好的接班人,一共有兩個:
一個是吳京,一個是趙文卓。
只不過,與身價飆升、票房百億的吳京比起來,趙文卓的演藝事業則顯得黯淡許多。
縱覽近幾年由他主演的影視作品,我們可以很直觀的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吃老本。
無論是霍元甲,還是黃飛鴻,趙文卓都出演了不止一次。
比如,在《新霍元甲》(2001)和《大俠霍元甲》(2020)裡,他就兩度出演了「霍元甲」一角。
再度出演同一個角色,他的狀態早已大不如前。
亮出的武打動作,全都中規中矩,靠鏡頭和特效來予以加持。
這種過度消費,不但會觀眾審美疲勞,而且還會自我設限,讓戲路越來越窄。
正因如此,所以看過《大俠霍元甲》後,很多觀眾都忍不住發出疑問:為什麼趙文卓越來越不紅了?//////////
趙文卓出生在哈爾濱一個武術世家,父親是武術教練,母親是短跑運動員,上面有兩個哥哥,也都熱衷習武。
年僅8歲,他便拜師學武,練就了一身武藝。
不但擅長劍、槍和拳術,而且還能耍三百多套不同派別的拳法。
1990年,考入北京體育大學武術系之後,趙文卓又進一步地接受了系統的武術訓練。
剛入校一年,他就斬獲全國武術冠軍,成為國家武英級運動健將。
剛上大二沒多久,他就被命運女神眷顧了。
那一年,電影《方世玉》開拍,導演元奎到北京體育大學挑選演員。
趙文卓只用一套通臂拳,就徵服了導演。
初出茅廬的他,就此獲得了和李連杰演聯袂演出的機會。
電影裡,他飾演的「九門提督」厄爾多,是個惹人注目的大反派,無論氣質還是派頭,都十分令人驚豔。
當時,徐克的《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和元奎的《方世玉》在同一個片場拍攝。
兩部電影原定都由李連杰主演。
可《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剛開拍沒多久,便陷入了瓶頸。
彼時,李連杰正因合約問題與嘉禾爭執不下,經經紀人蔡子明示意後,一度出現罷演情況。
為了趕上拍攝進程,徐克只能另做打算,選了同片場的趙文卓來接替李連杰出演「黃飛鴻」一角。
與李連杰版的黃飛鴻相比,趙文卓版的黃飛鴻,流露出的更多是一種少年老成、平和持重的個人氣質——
《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中,他刻畫出了黃飛鴻的家國使命感;
《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中,他刻畫出了黃飛鴻對山河日下、大廈將傾的無奈感。
除此之外,透過《黃飛鴻》系列,趙文卓還開創了大開大闔、獨具一格的趙氏武俠風格,讓徐克讚不絕口:做一百套動作都不會重樣。
只不過,因為有李連杰珠玉在前,所以趙文卓版的《黃飛鴻》,並沒能超越李連杰在觀眾心中的地位。
即便如此,惜才、愛才的徐克還是和趙文卓籤了一個長期合同,將兩人之間的合作繼續延續了下去。
拍完《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之後,徐克又以監製的身份,邀請趙文卓主演了5集電視電影版的《黃飛鴻》。
沒過多久,趙文卓便成為繼李連杰之後,由內地前往香港電影發展的又一功夫翹楚。
港媒親切地將他稱為「李連杰第二」。
被寄予厚望的他,開始像李連杰一樣,在功夫電影的武俠世界裡如魚得水。
徐克與趙文卓所進行的合作,並沒有止步於「黃飛鴻」一角。
作為徐克的御用男主,趙文卓還出演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角色。
比如,《青蛇》中的法海;比如,《刀》中的定安。
他飾演的法海,既是「史上最帥法海」,同時也是最具爭議的法海。
電影裡,他劍眉星目,袈裟拂塵,用一幅禁慾的架勢,和青蛇上演了一場又妖嬈又朦朧的情慾戲。
徐克導演的《刀》(又名《斷刀客》),是一部劍走偏鋒的武俠片。
該片由張徹的《獨臂刀》改編而來。
片中故事,主要發生在一個架空的時代背景裡,由刀場、獵戶、馬賊、強盜、平民一起構成了一個野蠻血腥的江湖世界。
看上去很市井,也很純粹。
很多人都認為,徐克用這部電影,拍出了最好的趙文卓。
只可惜,這部電影過後,兩人再沒有合作過其他電影。
因為拍攝間隙,徐克對趙文卓表現出的「不上心」非常不滿意,他直截了當地說:「他從不在拍攝現場。他總是拿著他的手提電話,那簡直有點荒謬,我也沒去管他,但我對此很不滿意,也不支持。」
90年代中後期,香港功夫片開始逐漸萎縮,很多動作影星紛紛轉投內地。
而身為港漂的趙文卓,便正是其中之一。
這期間,趙文卓主演了很多讓人耳熟能詳的電視劇:《風雲》《風雲II》《至尊紅顏》《七劍下天山》等等。
進入千禧年之後,他有近十年時間,沒有再拍電影。
隨著《臥虎藏龍》《英雄》等電影的問世,中國的「武俠片」開始以嶄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與傳統港片追求真刀真槍、拳拳到肉的武俠世界不同,這些推上國際的「武俠片」,往往更注重對意境的描摹。
所謂的「武術精神」,開始由此走向了沒落。
而像趙文卓這樣真正能打的動作明星,也不再被市場所青睞。
再加上趙文卓生性靦腆,不善言辭,所以他在港圈積累下的人脈資源,就更是少之又少。
在香港的那幾年,趙文卓過得並不快樂。
「沒人講普通話,特別希望有從內地來的朋友,總之你講普通話我就請吃飯」。
因為不通粵語,他拍戲時沒少挨罵,「聽不懂,其實我也著急,只能猜,結果一去就被罵。」
拍《金玉滿堂》時,趙文卓結識了張國榮,兩人很快便成為了好友。
張國榮曾評價趙文卓:「趙文卓太正直,不太適合娛樂圈。」
後來,趙文卓在節目中這樣回應:「那個時候不會講話,總容易得罪人。」
由於待人接物過於剛直,所以趙文卓的轉型路徑,一直走得格外艱辛。
2012年,在與甄子丹合作《特殊身份》的過程中,兩人產生了極大的不和。
雙方各執一詞:甄子丹指責趙文卓耍大牌、妨礙拍攝;而趙文卓則指責甄子丹戲霸,劇組搞「陰陽合同」。
隨著雙方矛盾的不斷升級,圈內明星也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站隊行動。
雖然此事最後不了了之,但兩位當事人的事業發展,都為此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2010年,在袁和平的帶領下,趙文卓回到電影圈主演了《蘇乞兒》。
儘管擔當男主,但這部電影的聚光燈,卻並沒有落在他身上,而是落在了周迅和周杰倫身上。
像初次赴港拍片時一樣,趙文卓仿佛又成了角落裡最默默無聞的那一個。
《蘇乞兒》之後,他又演了幾部電影:《全城通緝》《大武當之天地密碼》《白髮魔女傳之明月天國》《黃飛鴻之南北英雄》……
這些作品不僅口碑不佳,而且在製作和創新也大多乏善可陳。
此間,趙文卓曾試圖謀求轉型,以紅色抗戰劇取代傳統武俠劇。
然而,這條轉型之路,同樣也走得頗為坎坷,只能演一些類型化、套路化的正面角色:
《鐵血紅安》裡,他是紅軍將領劉銅鑼;《蕩寇風雲》裡,他是抗倭大將戚繼光;《紅星照耀中國》裡,他是國民黨軍官張學良。
及至後來,他乾脆放棄轉型,轉而駕輕就熟地去演一些熟悉的角色。
只不過,角色還是那些角色,但劇本卻已不是那些劇本。
不信,你們仔細品品下面這個捆綁play……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趙文卓說,他一直都有「黃飛鴻情結」。
至今,他仍固執地守護著他心目中的武俠江湖。
可現實中的武俠江湖,已沒有他的身影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