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

2020-12-20 天順祥殯葬

在很多地方的葬俗中,老人去世入殮時,要往嘴裡放一枚銅錢。這枚銅錢在古代稱為「飯含」,在現代葬禮上稱為「口鈴」。那麼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呢?答案還要從傳統的葬禮說起。

「飯含」一詞出自《周禮·地官·舍人》,關於飯,「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關於含,「天子含實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貝,庶人以谷實」其大意大抵如此:飯,是根據死者身份不同,把谷,貝放入死者口裡;含是把珠,玉放在死者口裡。

從古典文獻的記載中,我們不難發現。葬禮上的「飯含」喪俗源遠流長,加之古人對先祖的崇拜,對傳統葬俗至死不渝的傳承,使「飯含」喪俗一直沿用至今。由於中國地域廣闊,各地喪葬習俗不盡相同。因此「飯含」在各地的叫法也不一樣,現代葬禮上叫「口鈴」,很多偏遠地區及農村葬禮中,常稱之為「噙口錢」。

不同身份的人去世,用的「噙口錢」也不相同。在古代,身份地位尊貴的人,「噙口錢」往往比較貴重,諸如慈禧去世時口含的夜明珠,平常百姓通常用五穀之類的農作物。現代人去世後,多用一枚銅錢或硬幣充當「口鈴」。

「噙口錢」的放法比較講究,老人去世入殮時,子女要把「噙口錢」用紅線(據說可以闢邪)穿好,放入老人口中。然後把紅線的另一端拴在老人壽衣的帶子上(以防滑進死者腹內),等大殮入棺的時候,再把紅線揪掉。「噙口錢」在很多地方也叫「口實」,據傳它的作用有三種。

其一、說錢就是「寶」,死者口含寶物離開人世,意在表明逝者「口中含寶」,象徵著生前的日子殷實富足。

其二、說「噙口錢」兒孫的心意,老人辛苦一生,創造了不少財富,撒手人寰時,什麼也帶不走,兒孫心疼,為老人送上一點點心意,「噙口錢」就是老人最後帶走的一點「落頭」,是兒孫對老人一生的肯定與褒揚。

其三、過去的人認為,人死後要進入生死輪迴,「亡靈」要再次投胎轉世為人,老人口含寶物,來世就不會受窮。(此觀點儘管有點迷信,但表達了子女對老人來生的美好祝願和期盼)

逝者為了子女,含辛茹苦、操勞一生,如今駕鶴西去,作為子女,總要為老人留些念想,以感念老人的養育之恩,表達子女最後的孝道。(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作者合集 | 一枚銅錢
    【搭配音樂 食用效果更佳】⊙ 《我送師叔上青天》作者:一枚銅錢⊙ 《惡魔召喚》作者:一枚銅錢⊙ 《臘月初八異事錄》作者:一枚銅錢⊙ 《上上籤》作者:一枚銅錢⊙ 《我爹不是地球人》作者:一枚銅錢⊙ 《六界搬運工》作者:一枚銅錢⊙ 《鏡中妖》作者:一枚銅錢⊙ 《偷命》作者:一枚銅錢⊙ 《似曾相識兔歸來》⊙ 《我養祖宗那些年》作者:一枚銅錢⊙ 《我的爺爺二十二》作者:一枚銅錢「玩遊戲嗎?
  • 為什麼老人在去世前,嘴裡會碎碎念個不停?專家研究後作出了回應
    為什麼老人在去世前,嘴裡會碎碎念個不停?專家研究後作出了回應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這句話說起來輕鬆,但是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痛苦,誰能真正地感同身受呢?我們的一生本來就非常短暫,但是更多的時候是分離、道別,相聚的時間是短暫的,所以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時光要倍加珍惜。說不定一個眼神就是一眼萬年。雖然科技的發展如此迅速,但是卻依舊改變不了人會老、會死的事實。有的人生命是短暫的,有的人卻可以長壽,至於原因還真的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
  • 一枚銅錢的故事(深度好文)
    他走路時,不看景,只觀路,因為忽略了腳下,就容易摔跤,於是,有一天他行走在路上,撿到了一枚銅錢。在他走過花園旁,聽花匠們說口渴,他想起了那一枚銅錢。他用這枚銅錢買了一些茶水送給了花匠們喝。花匠們喝了,非常感激,便一人送了他一束鮮花。
  • 老人去世前,為什麼嘴裡會說胡話?他們到底看到了什麼?
    死亡是人生終點,是很多人都恐懼卻無法逃離的東西,但是對於老人來說很多時候他們會比別人看得更開。所以很多壽終正寢的老人會顯得很平靜,只不過有一件事情令人在意,那就是有種說法叫迴光返照。這種狀態下的老人去世前,大部分都會念叨一些奇怪的話,有玄學一點的說看到什麼人來接他了,有混亂一點的則是徹底的囈語,總之是會念叨一些內容,為什麼他們都會嘴裡說胡話?他們到底看到了什麼?
  • 理財-一枚清朝銅錢值多少錢2017清朝銅錢價格表一覽
    那麼,一枚清朝銅錢值多少錢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清朝銅錢收藏價值: 清代的五帝錢也並非都是一個時期,清代五帝有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嘉慶通寶,不是同一時期的五帝錢其價格不同。即便同樣都是康熙通寶、或者都是乾隆通寶其幾個也不一定相同,還要看是這個時期那個年份生產的銅幣。
  • 《惡魔召喚》by一枚銅錢
    全球一年一度的真人直播遊戲盛宴開始了通關者可以實現任何一個願望即使是復活一個死人哪怕他已經是一具白骨聞聲收到撒旦的邀請函,接受惡魔的召喚來到這裡進入遊戲的有七個人可通關者卻只有一個他們懷揣著秘密,他們都想活著走出去,他們比野獸還要可怕----第一天的遊戲賭池投注結果公布後,
  • 為何很多老人去世前,嘴裡都會說「胡話」?專家:那可不是胡話呀!
    很多人應該都有,家中老人去世的經歷。一般老人在去世前,食慾會變得很差、精神狀態也不佳。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嘴裡突然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胡話。舊時醫療和科技水平不高,人們常會用迷信的角度去解釋這一現象。
  • 史上最值錢的古銅錢,有一枚你就一輩子不愁了
    大家都知道闖王李自成吧,這位大哥實在是厲害,這是為什麼呢,大家可以拿清朝對照一下,清朝入關要不是吳三桂幫忙。
  • 古代銅錢上染硃砂的意義
    一、新婚的喜錢。古代新婚大喜的時候,用硃砂染紅銅錢,用來做喜錢,辦喜事壓箱底之類的,紅色硃砂闢邪喜慶平安,意喻平安有錢。過年的時候,老人給小孩發壓歲錢,用硃砂染紅,好看而且闢邪保平安。三、關於銅錢上刻的孔眼。由於古代醫療水平的低下,特別是在沒有計劃生育的情況下,孩子生的多,成活率並不高,嬰幼兒的健康狀況得不到保障。
  • 老人去世多久孫子才能結婚?要等三年嗎,為什麼呢?
    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老人去世多久孫子才能結婚,要等三年嗎,為什麼呢?相信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老人去世多久孫子才能結婚?1、一般來說老人去世,三年內孫子不能結婚,其實就是說,家裡老人走了,孫子們要為去世老人守孝三年。
  • 【小說詳推】《男主是只鬼》作者:一枚銅錢(這是一個歡脫賣萌輕鬆又感人的故事)
    ▼文案城外,某旅遊區古宅,住著一隻叫阿白的鬼;有一天,那裡又住進了一個水靈粉嫩的妹子。【入坑提示】①非恐怖文,是歡脫萌文內容標籤: 幻想空間搜索關鍵字:主角:阿白、蕭可 ┃ 配角:一宅子萌鬼 ┃ 其它:1V1、HE、一枚銅錢▼推薦語群裡的寶貝們都知道,典小衣最近真的超迷這個作者的文,帶點靈異色彩又萌甜歡脫。
  • 中國歷史上最貴的「銅錢」,錢僅存世3枚,其中一枚還是半邊!
    銅幣早在清末宣統時期就逐漸被紙幣所取代,我們現在要想見到銅幣大多是通過古裝電視劇,或是去博物館,當然,也有人家裡有祖上傳下來的銅錢,不過這畢竟在少數。我們不過多贅述歷朝歷代的銅錢的價值幾何,我們只來看這中國歷史上最貴的銅錢。
  • 古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往嘴裡塞東西?平民塞飯,貴族塞夜明珠
    比如慈禧太后下葬時,就在嘴裡含著一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只不過這顆夜明珠也被東陵大盜孫殿英盜走,再也不見蹤跡。至於口含這一習俗出現的原因,人們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之所以要在死者口中放上東西,是為了「壓舌」,只要嘴裡含著東西,死者在死後見了閻王爺就不會亂說話,也就不會「禍從口出」。也有一種說法覺得,這些嘴裡的東西其實是用來收買陰間接引小鬼的買路錢,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嘛,有了這筆買路錢,死者就不會受到欺負。
  • 一枚銅錢37萬?警方揭開朋友圈古幣成交「真相」
    在問出售進展時,對方提出要1.1萬元古錢幣鑑定費,我懷疑被騙了。」受害人楊先生來到鹽城阜寧縣公安局報案,該局刑警大隊受理後立即開展偵查。去年11月的一天,楊先生拾掇房間雜物,在抽屜角落看到遺忘許久的兩枚古錢幣。這錢幣值不值錢?於是,他在網絡上搜索鑑別、銷售寶物的網站。很快,一家名為「三鼎藏寶」的鑑定網站引起他的注意。
  • 農村辦喪事,為什麼有這些稀奇古怪的做法?
    4. 入殮時為什麼在棺材上放七個銅錢?迷信者認為,人死後到地府裡去的路上,要過七個關口,七枚銅錢是準備給把守關口的小鬼的買路錢。5. 入殮前為什麼要在棺材底上撒一層土?撒的土是家裡的土,為了讓死者覺得棺材裡就是他的家,以便入土為安。
  • 老人去世後,兒孫們從她家找到了元,為什麼他們堅持要不願花錢?
    生、老、死是自然規律,有些人安然接受了他,並擁有了永遠活下去的人力資源,當能活老的時候,這也是許多人的理想,老人安詳過世時,卻因為這件突發事件,沒有事先把自己的事情告訴兒孫。老人的兒孫們清點了老人去世後的遺物。令他們驚訝的是,老人家裡的一件遺物,一個她不常用的飯盒,竟然被發現了18萬元。這個老人,你應該知道這還不算少,他應該沒有工作的能力,錢從哪裡來?
  • 全球直播的副本無限流 ——《惡魔召喚》by 一枚銅錢
    一枚銅錢的無限流首秀,咋說呢,還不錯,在我心裡的及格水平線上。副本的設計不複雜也不陰謀論,挺簡潔明了,所以想要看刺激的或者燒腦的估計這本不太符合你們的要求。畢竟如果他要有非要完成的事,那還得續寫一大堆。可能因為字數少所以就導致全文沒鋪開?*ps:所以男主選拔賽最後一關到底咋過的!!這懸念讓我夜不能眠!男主到底是不是好人?這留白留得我心痒痒。
  • 農村老人去世,為什麼要花幾百元請人給去世老人剃成光頭呢?
    關於這個問題,許多人都從「讓老人體面地離開這個世界」上進行了解讀,這也是具有一定道理的。不過,真正的原因並不是這樣的。在我國古代,人們普遍認為頭髮受之於父母,是堅決不能隨便剃除的。而真正「時興」剃頭的「風氣」是從滿清入關後的清朝開始的。滿族貴族為了達到長久統治漢族的目的,便頒發了「剃髮令」,將漢族束髮為髻的習慣改為了「金錢鼠尾」髮型,強制所有男子一律剃頭梳辮,否則,將會被斬首。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男子只好「忍痛割愛」,剃掉了大部分頭髮。
  • 英國83歲老人因放音樂聲太大坐牢不幸去世
    英國83歲老人因放音樂聲太大坐牢。近日,英國一名83歲的退休老人在獄中去世,入獄原因是在家中反覆以超大音量播放音樂。這位老人來自默西塞德郡安特裡,名叫伊恩·特雷,由於違反了一項針對他禁止上午9點到晚上10點播放「任何高於正常談話音量的音頻」的限制令,於今年2月被判入獄24周。
  • 悅讀 銅錢月餅和船的故事
    老人熱情地把唐撰船長迎進內室。內室正中牆上有幅身著長袍馬褂的老者畫像。老人告訴唐撰船長,畫像上的老人是他的祖父,清朝時期船上一名廚工。老人聽完船長的來意,執意不能收錢。經過再三商量,才勉強同意收些成本費。告辭前,唐撰船長準備順便問一下店名的來歷。由於當時客人很多。唐撰船長只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