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心中的海上明日
這是高黎貢書院介紹的
第24種生活方式
▼
藤井樹小姐
著名影評人
上海電影評論學會理事
《七月與安生》總策劃
《追·蹤》聯合製片人
截至2018年2月25日下午,這個春節檔中國電影票房已超76億元,創造了無數新的歷史記錄。昭示著電影作為泛藝術,已全面進入大眾。本期「心中的海上明日」專欄,採訪了著名影評人、製片人藤井樹小姐,傾聽她心中關於電影的美好與夢想。
▌電影其實並沒有具體的作用
1994年,高一的藤井樹小姐走進上海一家電影院,正在上映的,是王家衛導演的電影《東邪西毒》。回到家便找來了所有王家衛的電影,一一看完後,瘋狂迷戀上了電影這件事。
網絡上的藤井樹小姐,誕生於1999年的BBS時代。那時尚在華東師大讀書的她,業餘時間在網絡上開始寫電影評論,很快有了不少人關注。後來進入豆瓣時代、微博時代,藤井樹小姐從博主到大V,到組建觀影團,如今是最有人氣的影評人之一。
幾年前聽說藤井樹小姐買下了《七月與安生》的版權,是很偶然的機緣,她生完孩子在家休息的時候重讀了安妮寶貝的書,被《七月與安生》的故事打動,開始策劃將它拍成電影。後來她加入一家公司,並最終把這個故事推薦給了陳可辛。再之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票房超出所有人想像,金馬獎大發異彩,實現了票房與口碑雙豐收,同時也成為了IP改編的經典案例。
在《七月與安生》的結尾,安生在雪地裡抬頭的畫面,看起來好像致敬了《情書》中藤井樹的經典段落,在電影院看到這一幕時,我以為是向我們的藤井樹小姐致敬,她告訴我,其實是巧合,如同電影情節的美妙巧合。
這部電影之後,藤井樹開始了專業製片人生涯。
我問她最美妙的一次觀影經歷,她眼神瞬間溫柔了:「特別美好,我剛剛帶我們家四歲半的小朋友,看了他人生中第一部完整看完的電影——《奇蹟男孩》,結尾的時候他說,媽媽,那個小男孩和我們不一樣,但是我很喜歡他。我知道他看懂了,感覺特別美好。」
這就是電影的魅力,電影沒有什麼具體的作用,但是當你看了足夠多的電影,你的人生就跟那些從來不看電影的人還是不一樣。
▌光明始終在我心裡
有人說人生的終極幸運是喜歡的事情、擅長的事情、從事的事情,是同一件事。藤井樹如今的狀態,就是這樣。有些美妙的線索穿引著關於她的故事走向,這些年對電影的熱愛和做觀影團的經歷,都能輔助她更好的判斷這個項目值不值得開發,這個劇本值不值得做,以及需要用多少錢來完成這個項目,將來它的宣傳會是怎麼來做。
藤井樹說電影也是殘酷的藝術,從出字幕開始,電影就結束了,它是一個完整的產品,沒有任何藉口,瑕疵也無法彌補,它要被觀眾檢驗。同時它又很公平,所有作品最終都是在同樣的一塊屏幕上,公平競爭。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感覺如今的藤井樹小姐比幾年前見到的她,光芒柔和了許多,更有一種溫潤而堅韌的力量。現在每天都很忙碌,新的項目在前期籌備的緊要關頭,她笑著說,每天都很崩潰。採訪的時候見到了她的部分團隊,都很年輕,充滿向上的朝氣,可以想像他們每天創造新想法,然後崩潰,然後再生長,慢慢打磨出更好的作品。
關於公司的未來,藤井樹說想打造一個年輕的創作人聚集地,希望做一個平臺,然後挖掘新的導演,新的編制,新的製片人,成為一個創作者的孵化器,當然作為一個創業型公司,不排除隨著時代更新,又會爆發的新可能性。
創業對於她來說,就像攀登山峰,攀上這座之後,才會看見後面還有更高的在等待。過程很苦,也很喜悅,艱難也有,但有支撐她的力量——「光明始終在我心裡。」
這力量就像心中的海上明日,在藤井樹小姐看來,海上明日就像烏託邦一樣,和孩子一起在一個美麗的地方,親近世界、熱愛美好,就是她心中的海上明日。
▌本期互動
推薦一部你覺得必看的電影
截止到3月8日晚上18:00前,留言中點讚數量最多的那位讀者,將獲得藤井樹小姐籤名的《電影日子·2018電影日曆》。
恭喜上期參與互動留言的讀者 Don dreper 獲得畫家李昂親筆速寫肖像
要看過很多別人的人生要看過很多別人的人生
要看過很多別人的人生
才會知道怎樣過好自己的生活
用他們的生活方式
帶你找到自己心中的海上明日
關注 心中的海上明日專欄
每個周五
我們陪你用最浪漫的方式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