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於事物的要求越來越多,又要新鮮,還要便捷。年輕人還想要有年味的同時不費神的吃湯圓。現在去自己買糯米麵然後自己弄湯圓的家庭已經很少了,人們更願意去超市買速凍湯圓,畢竟不費神而且口味眾多,物美價廉。那你知道中國第一個速凍湯圓的發明者是誰嗎?他就是三全食品的創始人陳澤民。
去超市買速凍食品首選三全食品,好像是從小吃到大的味道,但是三全食品的創始人陳澤民似乎並沒有被大眾所太知曉,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陳澤民創業背後的故事。
在創業之前,陳澤民是一家三甲醫院的副院長,但是那時候的工資很低,一百多元一個月,陳澤民還有家裡人要養著,所以壓力一度特別大。但是已經在這家醫院裡幹了30多年了,再幹幾年就可以退休,頤養天年。但是生活的壓力促使他有了下海經商的念頭,而且在醫院的日子過的並不充實,時間都被浪費了。下海經商的念頭冒出來,家人極力反對,首先家裡沒有錢給他創業,其次都要退休的人了,哪裡還有精力折騰其他的。
時代造英雄,1989年是改革開放的大熱潮,陳澤民頂住壓力直接辭了職。沒有錢怎麼開始創業?於是陳澤民跟鄰居借了15000元作為啟動資金,並且承諾半年之內還給鄰居。借到錢以後他直接花了12000元買了冰淇淋機,剩餘的3000元作為流動資金用來買原材料一類。於是陳澤民就在商場租了一個櫃檯,開始了創業之旅。
因為陳澤民肯吃苦,肯幹活,肯動腦筋,還積極創新,冰淇淋的生意一度非常好,之前承諾6個月還款的他,3個月就把借來的錢還清了,接著陳澤民繼續擴大生產規模搞起來批發,生意十分的紅火,有的人半夜就要來排隊。後來陳澤民在上海發現一種冰淇淋裡面帶有夾心,覺得口感非常好,能吃到兩種味道,陳澤民十分好奇就打電話問生產廠家, 廠家表示可以合作,但是要10萬元買製冰淇淋的機器。10萬元可是天文數字,陳澤民哪裡有錢,於是他自己悉心琢磨其中的秘密,很快他就研發出來二次速凍法,這也為後來的速凍湯圓奠定了基礎。
買冰淇淋的生意逐漸降了溫,因為當時買冰淇淋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利潤也開始變的很低,於是陳澤民快速開始想轉型。有一次他去哈爾濱出差,看到大家都把餃子放在外面冰凍。這使得陳澤民開始突發奇想,既然餃子能速凍,那湯圓也能冷凍。
從原材料到工藝製作,陳澤民親力親為,買的是當時泰國5000元一噸的最好的糯米粉,豬肉是找正規肉類加工廠,就連湯圓裡的花生他都自己去挑挑揀揀。終於中國第一顆速凍湯圓就這樣誕生了。當時電視劇《凌湯圓》正在熱播,陳澤民腦袋一熱就決定用「凌湯圓」命名他的速凍湯圓,並且迅速註冊了「三全」的商標。
準備一切就緒,就差如何銷售。50多歲的陳澤民自己騎著三輪車,拉著燃氣灶和鍋碗瓢盆到市場上的副食品商店,現場煮湯圓給負責人吃,負責人吃完半信半疑的決定先進兩箱試試。沒想到第二天速食湯圓就在商場熱賣。他用同樣的辦法在鄭州市內幾個大型商場放進了自己的速凍湯圓,整個鄭州市當時好像大家都在吃陳澤民的「凌湯圓」。
後來陳澤民先後在西安、太原、瀋陽、上海等多個地方開創銷售渠道,一年的市場開發,三全食品已經迅速成長為一個龐大的產業,1992年陳澤民開始組建三全食品廠。此後他的產品種類開發的越來越多,從水餃湯圓到包子饅頭,陳澤民成為了中國速凍第一人。2008年,經過十幾年的努力,陳澤民帶著三全食品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013年,陳澤民以165億身家穩坐「河南首富」的寶座。
儘管現在的陳澤民已經功成名就,但是他依然沒有停下向前的步伐。2015年就已經開啟了全面網際網路時代,他決定與時俱進試一試。其實早在2014年,三全就已經把目光瞄準了白領午餐的市場,推出「三全鮮食」APP,接著直接在各大城市的主要寫字樓裡安置「盒飯機」。消費者可以通過APP下單,憑藉取餐驗證碼在當天的任意時段到盒飯機裡取餐,大大節省了白領的就餐時間以及就餐難的問題。
陳澤民在採訪中說到:「搞事情要專注,以小博大,從基層做起,一點一點,不要好高騖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