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
是不是感覺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的功夫,孕期已經過去一多半了。雖然懷孕會讓你的身材變得越來越臃腫,也可能帶來這樣或那樣的小麻煩,但比起孕育小生命的幸福感,這些都不算什麼。保持樂觀的心態吧,相信小傢伙正在你的腹中一天天茁壯成長呢!
胎兒發育特徵
24周時的胎寶寶大約已有500多克,身長在25釐米左右,開始充滿準媽媽的整個子宮,身體的比例也慢慢勻稱起來。薄薄的皮膚上附著白色護膚霜一樣的胎脂,裹著絨毯一樣的胎毛,還有很多小皺紋。能在羊水中做各種動作。他的聽力已經形成,他可以聽到你發出的有些變形的說話聲音、你心跳的聲音和你的腸胃蠕動時發出的咕嚕咕嚕的聲音。一些大的噪音胎寶寶也能聽到,比如吸塵器發出的聲音、開得很大的音響聲、鄰家裝修時的電鑽聲,這些聲音都會使他躁動不安,要注意避免。
準媽媽變化
子宮現在約在肚臍上3.8-5.1釐米的位置,從趾骨聯合量起,約有24釐米,凸痕明顯。由於子宮增大、加重,你的體態漸漸會發生這樣的變化:脊椎向後仰、身體重心向前移,別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個孕婦了。有些準媽媽會感到腰部和背部容易疲勞,甚至腰酸背疼。
父母要知道的幾個要點
1.補充適量的脂肪:脂肪開始在腹壁、背部、大腿等部位存積,為分娩和哺乳做能量貯存。準媽媽應適當增加植物油的攝入量,也可適當選食花生仁、核桃、芝麻等必需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食物。
2.胎動頻繁的「小體操家」:自這個時候胎寶寶的動作幅度明顯加大,他在準媽媽的子宮裡運動,踢腿、翻滾、伸長胳膊,樣樣不遜色。他與你還沒形成默契,也許你正酣睡,他卻突然讓你從夢中驚醒。不必擔心,他會慢慢與你同步;而你也可能會逐漸習慣胎寶寶的「各種運動」而變得泰然處之,即使在睡眠中被他「拳打腳踢」也照樣能睡的香甜。
3.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查:一般來說,準媽媽在24~28周之間會接受一次血糖篩檢,用於檢測篩查妊娠期糖尿病。
4.提高警惕,預防早產:如果出現以下幾種現象,你要想到早產的可能性,儘快看醫生。陰道分泌物改變,出現粉紅色、褐色、血色或水樣;小腹一陣陣的疼痛,或像痛經,或像拉肚子,或總有便意;骶部疼痛。
5.準媽媽應注意手、口衛生:準媽媽在戶外活動時,空氣中飄落的灰塵及混雜在其中的有毒物質會粘在口唇上,因此準媽媽不要用口紅,並應經常漱口保持口唇衛生。另外,不清潔的手可以為細菌提供滋生環境,準媽媽要注意經常洗手,特別是上廁所後、用手觸摸錢幣、報紙、公用電話等物品以及出門歸來,一定要洗手。
本周需要關注的事項:缺鐵性貧血
在我國,準媽媽缺鐵性貧血的發病率比較高,有的地區可達50%左右。為什麼準媽媽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呢?這是因為準媽媽懷孕後血容量增加,由於血漿增加量遠大於紅細胞量的增加,血液相對稀釋,形成妊娠生理性貧血。準媽媽對鐵需要量增加,除了要滿足血容量增加對鐵的需要外,還需要貯存相當數量的鐵,以備補償分娩時由於失血造成的損失,以避免產後貧血。另外,胎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除製造血液和肌肉組織需要一定量的鐵外,還需要在肝臟貯存一部分鐵,以供出生後6個月之內的消耗。因為人乳、牛奶鐵含量均很低,嬰兒出生後6個月內基本消耗自己肝臟中所貯存的鐵。這樣,準媽媽在整個妊娠期約需1000毫克鐵(比非妊娠女性增加15%、20%),其中胎兒需鐵400~500毫克,胎盤需鐵60~100毫克,子宮需鐵40~50毫克,母體血紅蛋白增多需鐵400~500毫克,分娩失血需鐵100~200毫克。如果在妊娠期間膳食補充的鐵量不足,準媽媽往往出現貧血,胎兒的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影響。為此,我國營養學會推薦懷孕女性每日鐵供給量為18毫克。
本周營養搭配建議:增加鈣的攝入對抗腿部抽筋
有半數以上準媽媽在孕中期會出現小腿抽筋的現象,尤其是晚上睡覺時。懷孕後身體對鈣的需求量增加,鈣和維生素B不足也會造成抽筋。普通女性平均每天需要400毫克鈣,懷孕後,尤其在孕晚期,每天鈣的需要量增為1200毫克。小腿抽筋屬於輕度缺鈣的表現,嚴重時還會引起手足抽搐。準媽媽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增加鈣的攝入,牛奶、豆類和豆製品、堅果類、芝麻、蝦皮、蟹、蛤蜊、蛋類、海帶、紫菜等都是富含鈣的食品。同時,還應該少吃含草酸多的菠菜、竹筍和茭白;少吃含植酸多的蕎麥、燕麥,以防鈣和草酸或植酸形成難溶解的草酸鈣或植酸鈣,而妨礙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