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雖有瑕疵,但依然是爆款

2020-09-03 娜娜眼裡看世界

最近,電影圈裡的爆款無疑是管虎導演的影片《八佰》。影片延期一年後公映取得了很好的票房,作為消除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的一劑解藥,給備受打擊的電影界提振了信心。但是,圍繞電影《八佰》的話題不斷,爭論更加激烈,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

在多元化、特性化、個性化的今天,對一部影片,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這對電影藝術乃至文化發展是好事。我認為,在評價電影《八佰》時,需要首先達成兩個方面的共識。

首先,從歷史史實維度來說,影片以真實事件為藍本,但並不呈現歷史原貌。它是從中華民族8年抗戰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截取了1937年上海淞滬會戰這一小段當中的一個小片段,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再創作,這部影片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既有歷史事件大背景下的寫實,更有故事細節表現所需的人物與表現形式的想像性架構。因此,看這部影片,需要了解「四行倉庫保衛戰」的來龍去脈,但是最好不要在具體的人物和戰爭過程細節上與歷史的本來面目過於苛刻地對照。畢竟,藝術作品並不是歷史本身。

其次,從作品主題維度來講,影片謳歌軍人的英勇頑強,高揚愛國主義精神。它是以今天的視角,站在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上,摒棄黨派紛爭和其他利益因素,用視覺和聽覺的藝術震撼,對國民黨88師524團的423名號稱為八佰壯士的官兵80多年前的英勇行為給予的高度褒獎。影片弘揚的是中華民族在面對危難時的不屈精神和家國情懷。壯士們的行為可歌可泣,精神氣貫長虹。這是尚待完成中華民族統一大業的中國人,在新的歷史下對這一歷史事件的應有評價,而不應該以淞滬會戰國民黨軍隊的整體潰敗以及四行倉庫保衛戰軍事上的無意義而加以否定。

在上述共識的基礎上,從藝術角度審視這部影片,無疑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欣賞這部影片。

《八佰》成功復盤並讓人體驗了戰爭場景。戰爭影片帶給觀眾最主要的感官刺激是什麼?混亂、殘酷、血腥、英勇、悲壯,可能這是幾個不容忽視的關鍵詞。影片開頭的鏡頭頻繁切換,場景、人物的閃回令人目不暇接。老鼠的出現並窺視,是非常傳神的,凸顯了斷壁殘垣、生靈塗炭的混亂與殘酷。勇士們堅守四行倉庫4天4夜,槍炮聲不斷,硝煙瀰漫,有由遠而近的火力強攻,更有近身肉搏,充滿了嗜血的場面。從這個角度來說,影片無疑成功復盤了宏大的戰爭場面與過程,讓今天的我們能夠直觀、立體地、浸入式體驗戰爭的震撼性、破壞性和悲壯性。從這一角度來說,影片是成功的。

《八佰》是放大局部成就宏大敘事的影片。就全局而言,四行倉庫保衛戰構不成宏大敘事。但是,與管虎導演同樣表現抗日戰爭的影片《鬥牛》以及懸疑影片《殺生》等不同,本部影片採用大場景描寫,影片中蘇州河北岸的廢墟和南岸的燈紅酒綠產生強烈的對比;河對岸圍觀的民眾,租界人員的觀望,空中的西方國家觀察團飛行物等,已經在精神世界裡超越了四行倉庫這一小小建築物所能承載的象徵意義。因此,局部放大後具有了宏大敘事的基礎。在抗戰歷史上,淞滬會戰國民黨總體敗局下的這場保衛戰的勝敗並不具備根本性的軍事意義,而更在於藉此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限制日本軍事侵略行動的政治與外交意義,但也僅僅是象徵性的。

《八佰》是群像性、主角並不突出的影片。影片在推進故事情節方面,主要採取了三條線:一是謝晉元為代表的國民黨正規軍的留守人員的頑強堅守,他們成為四行倉庫保衛戰的中堅力量。二是端午、「羊拐」、「老鐵」、「老算盤」以及「小湖北」等為代表的各地保安團增援力量以及國軍被打散的散兵遊勇以及逃兵等在四行倉庫保衛張中經受的肉體與精神的蛻變。三是絕大多數平民及租界內的各色人等如賭場老闆及保鏢、唱戲的班主,大學教授等對四行倉庫守軍的態度:觀望、同情、精神與道義支持等。

但是,影片扁平化的人物設置,挑選不出一個類似於《老炮》中的六爺以及管虎導演其他影片中的「牛結實」、「牛二」等靈魂人物。無論是524團的團副謝晉元、還是戲份頗重也相對完整的「端午」以及「羊拐」、「老鐵」、「老算盤」以及「班長」、「山東兵」、「小湖北」等,很難讓人們感覺到他們有主角的光環,成為串起整個故事的關鍵。作為主角,他們在形象的刻畫上和戲份上都有些蒼白。

《八佰》是催淚指數頗高打動觀眾的影片。前面談到了,影片中,端午這一角色相對而言故事比較完整。端午對戰爭由開始的懼怕、想逃跑到後來的主動融入殺敵,再到最終護旗英勇犧牲,充分顯示了大多數中國人在抗日戰爭中的原生態到新生態的轉變過程。他犧牲一段的特寫鏡頭無疑是催淚指數頗高的。有一個情節,壯士們為了堅守陣地,身上綁著手榴彈調向攻入倉庫的敵人與敵人同歸於盡的鏡頭,也是讓觀眾震撼的催淚彈。蘇州河南岸賭場保鏢為了給堅守部隊送電話線,不畏槍林彈雨過橋,最終英勇赴死;女童軍楊慧敏渡河送旗幟振奮軍心和士氣,一眾士兵集體護旗全部陣亡,還有小湖北在哥哥端午犧牲後毅然留下來抗敵並與牽著白馬與謝晉元一道與日本人談判等等,這些人物的壯舉猶如一束束陽光碟機散沉淪的陰霾,讓觀眾熱血沸騰,產生強烈的保家衛國的精神動力。

《八佰》是一部很多細節值得商榷的影片。影片在寫實基礎上,對戰爭的描寫有藝術上的創新。通過一匹白馬的引入,對影片進行了合理的想像性架構。一方面,馬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借趙雲七進七出曹營的經典形象,來烘託壯士們堅守陣地的英勇氣概。儘管在一個儲存著各類物資的倉庫有一匹靈動的馬出現顯得非常突兀,但是,這種創新的嘗試非常好。值得商榷的是:這一創新性的嘗試,對於突出人物特質以及推動故事演化作用有限,甚至讓觀眾感到有些牽強。

在架構人物和故事方面,本部影片還有上升空間。不是說群象性的人物設置不可以,但是,就戰爭影片而言,有一個英雄人物作為主心骨,更有助於深化影片的主題,也有利於故事的完整性和連貫性。人們需要透視戰爭的殘酷性,更需要靈魂性人物的平凡成就的偉大中獲得精神上的升華。

也可能與影片的剪輯有關,影片總有一定程度的支離破碎感。比如:賭場女老闆(劉曉慶扮演)的戲份,何香凝(姚晨扮演)、大學教授(侯勇扮演)及其夫人(梁靜扮演)在影片中的鏡頭,想傳遞給觀眾的信息並不特別明確,方記者(辛柏青扮演)輾轉於敵我之間的作用何在?等等。

此外,影片開始的畫面,一直在顯示主要演職人員的相關字幕,一直到20分鐘處才顯示出片名《八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觀眾的整體觀感和欣賞的完整性。

然而不管怎樣,瑕不掩瑜,《八佰》絕對是一部爆款影片。

相關焦點

  • 從《八佰》看電影爆款邏輯:IP和卡司流量在向內容深度轉變
    今日,在正式公映的第三天,《八佰》的票房已突破8億元,觀影人次超2000萬。作為院線重啟後首部國產大片,《八佰》確實不負眾望,尤其在愛國主義題材下,再因內容的深度和質量催生了今年的第一部電影爆款,同時也帶給了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的第一場盛宴。
  • 破20億的《八佰》與其它爆款電影的共同點?
    得2望3,《八佰》已經成為2020年第一個爆款商業電影。中國電影市場在停擺了半年之後,終於有了熱度,相信這也是近期有三部春節檔大片宣布定檔國慶黃金周的重要因素。電影是藝術,商業電影或是一種產品,那麼爆款商業電影呢?可能是一種玄學。怎樣的配置能產生爆款?一流的科幻小說IP為藍本,配置當季最火的明星演員,再加上功力紮實的導演,可以產出爆款嗎?
  • 臺版《八百壯士》太扯,謝晉元遺孤,評《八佰》有瑕疵
    《八佰》上映5天交出10億票房的成績單之後,口碑有褒有貶。謝晉元次子謝繼民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給予了《八佰》這部電影肯定的同時,也進行了一些點評,比較中肯。通過謝繼民講述的一些歷史,才知道臺版的《八百壯士》太扯了。
  • 2020年爆款電影《八佰》取景地,居然在湖州影視城景區!
    2020年爆款電影《八佰》取景地,居然在湖州影視城景區!》歌八佰是八佰壯士血脈賁張,史詩大作 如果今年只看一部電影,請選擇《八佰》!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佰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浴血奮戰四天四夜。 這場戰鬥也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場有觀眾的戰爭——成千上萬的上海市民,隔著一條蘇州河,親眼目睹了戰鬥的全過程。南岸是生,北岸是死,南岸是東方式巴黎,北岸是修羅戰場。 四行倉庫,恰好鑲嵌在地獄和天堂之間,就像激流中的一座孤島,而這八佰壯士則是一支孤軍。
  • 遲到一年的《八佰》會成為「爆款」嗎?
    目前,在淘票票電影想看指數也是位居榜首,有71.2萬人想看;在貓眼想看指數也是位居第一,有35.8萬人想看;豆瓣電影上對《八佰》也有較好的期待。不少人士預測,《八佰》有望成為爆款。 《八佰》的宣布定檔仿佛是給恢復中的電影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賦予了它完成某種歷史使命的錯覺。
  • 2020暑期檔36億元慘澹收場,《八佰》之外再無爆款
    36億總票房中,《八佰》一部電影在暑期檔票房20.07億,佔比超過半壁江山。暑期檔區間為6月1日至8月31日,向來被院線、片方視為「兵家必爭之地」。與往年湧現出《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不是藥神》《戰狼2》《西紅柿首富》等一批大片的熱鬧景象相比,2020年的暑期檔,《八佰》之外再無爆款。
  • 2020暑期檔36億元慘澹收場,《八佰》之外再無爆款
    與往年湧現出《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不是藥神》《戰狼2》《西紅柿首富》等一批大片的熱鬧景象相比,2020年的暑期檔,《八佰》之外再無爆款。《八佰》之外無爆款8月21日《八佰》上映,截至今日發稿,票房20.41億元。
  • 《八佰》如願,但中國的頂級戰爭電影依然虛位以待
    讓《八佰》去扛起當時的歷史全景,過於苛刻。於是,我繼續躲閃,沒有問他,罵什麼?而是問:「你的是說,這電影,就一點都沒擊中你淚點嗎?」「沒有啊。他說是歷史大片,但又沒有忠於歷史,還篡改歷史。」「篡改?比如呢……」我小心翼翼地問道,因為我對那段歷史的確不了解,而《八佰》是歷史大劇的說法倒似有耳聞。
  • 《八佰》——權衡的藝術
    就在昨日,電影《八佰》累計票房突破20億元,觀影人次超5千萬。這也是今年全球首部在單一地區票房超過20億元的影片。《八佰》的推出被給予厚望:拯救華誼出品日漸滑落的作品口碑,以及重振資本市場的信心。 如果光看外部環境,很難相信這部電影能夠如此成功。
  • 2天票房超5億,戰爭片《八佰》為什麼能成爆款?
    8月21日,管虎執導的新電影《八佰》全國公映。這部蓄力5年的主旋律電影,上映2天票房破5億;點映階段的累計票房就已超過2億元,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電影行業正在逐步從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恢復,《八佰》為何能成為爆款,並被寄予「電影救市」的厚望?
  • 萬萬沒想到,2020年爆款電影《八佰》的取景地,居然就在家門口!
    在大量舊片復映的排片中,戰爭電影《八佰》成為了2020年首部爆款電影。01電影介紹《八佰》將淞滬戰役中四行倉庫保衛戰這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歷史搬上了大銀幕,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讓年輕人了解這段鮮為人知的史實。
  • 《八佰》肯定能成為爆款,不是因為期待得久,而是來得正是時候
    《八佰》【《八佰》肯定能成為爆款,不是因為期待得久,而是來得正是時候】2017年9月9日,《八佰》在蘇州正式開機;2018年4月,歷時230天的拍攝,《八佰》正式殺青。如果說,《八佰》一定會成為年度的爆款,那是因為期待得太久了嗎?期待肯定是有的,但能成為爆款,最重要的是品質,更關鍵的是《八佰》來得正是時候。
  • 近期爆款電影《八佰》的商標三年前就早已註冊
    影院復工以來,最火的國產電影,當屬《八佰》。火到什麼程度呢?光是點映場就賣了2億多,創造中國點映票房的最高記錄;正式排片首日破1.35億,貢獻了當日總票房的88%;有人預測,這部電影衝破20億票房,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 「後《八佰》時代」來臨 電影市場的態勢如何?
    它,就是電影《八佰》。《八佰》上映,成績斐然,捷報頻傳。截至8月26日晚19點,《八佰》的影院觀影人次已達3200萬以上,貓眼預測內地票房30.51億元,至此,《八佰》已成為了今年疫情之後的第一部現象級影片,為扭轉電影市場頹勢做出貢獻。
  • 「後《八佰》時代」來臨 電影市場態勢如何?
    最近,有這樣一部電影,讓「看電影」這事兒再次回歸日常寒暄的語境之中。它,就是電影《八佰》。30.51億元,至此,《八佰》已成為了今年疫情之後的第一部現象級影片,為扭轉電影市場頹勢做出貢獻。儘管影院排片及上座率仍處於防疫管控的狀態之中,但這部電影依然在上映四天內達到10個億的票房,「坦白講,超出了大家的預期」。
  • 《八佰》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八佰? 真實歷史比電影更震撼人心
    《八佰》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八佰?8月21日,管虎執導的新電影《八佰》全國公映。這部蓄力5年的主旋律電影,上映2天票房破5億;點映階段的累計票房就已超過2億元,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
  • 《八佰》啟示
    記者是9月1日走進山東新世紀院線旗下一家電影院,觀看《八佰》的。網上購票,實名制;進影院先量體溫,出示健康碼;不售賣零食和飲料。這些,影院都做得很好。由於是工作日,又是午間場,一共4位觀眾。每張票34元,很顯然,這場電影,影院是賠錢放映的。《八佰》的取材,相信大家都知道,所以不再贅述。
  • 電影《八佰》背後的幾個真相......
    影院復工以來,最火的國產電影,非《八佰》莫屬。《八佰》是一部以淞滬會戰為背景,講述國民黨軍隊的第88師262旅524團第1營的「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八佰》自籌備以來,歷經波折。
  • 電影《八佰》影評
    電影《八佰》是2020年新上映的一部大陸戰爭片,影片主要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感人故事。八佰英雄,在疫情動蕩之際,給正處國泰民安的我們深深上了一課,我們為之所做的一切都將是為了世界和平,也只能惟願世界和平。
  • 終於定檔的《八佰》,票房真能賣到15億嗎?
    但終於定檔的《八佰》,票房真能賣到15億嗎?對於近況艱難的華誼而言,這註定依然是一場艱難的戰役。《八佰》,15億?《八佰》當然有資格大爆。但任何影片大爆背後,都有天時地利人和,《八佰》的問題是顯然是:此時上映,天時地利人和還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