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正在如火如荼的播出,同上季一樣,郭敬明和李成儒在新一季的節目中又展開了一番唇槍舌戰。這個點評片段似乎已經成為了《演員請就位》主旋律,兩個人有來有往的犀利言論把節目效果也推到了另外一個高度。
回顧上一季的《演員請就位》,兩個人最針鋒相對的「辯論」是郭敬明組演出的《悲傷逆流成河》片段,李成儒略為苛刻的點評兩個演員的演技差,但郭敬明卻偷換概念,迴避演員演技差的問題,上升高度,說這是一部校園霸凌的電影,並且以一句「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自己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歡」博得了很多網友的支持,同時也讓李成儒啞口無言,在這段「辯論」中完全佔了下風。李成儒說演員演技不好,郭敬明卻給他戴了個高帽子,說李成儒不支持這種題材的電影。
隨後網友們在社交平臺上調侃李成儒,說這樣吵架根本吵不贏,並且在微博上給李成儒建了一個話題:「李成儒吵架沒發揮好小組」,而且幫他支招如何吵贏郭敬明。網友分析,李成儒老師脾氣太暴躁,一上來就直接教訓郭敬明。一般圍觀的吃瓜群眾看見兩個人吵架對兇的一方都會比較排斥,反而會憐愛那些楚楚可憐的,特別是遇到郭敬明這種特別擅長賣慘的,吵不贏的同時還要被網友指責,所以跟別人「吵架」一定要心機一點。
不出所料,第二季《演員請就位》剛播出兩期,李成儒和郭敬明就槓上了。
《演員請就位2》第二期,何昶希和張逸傑演完《陳情令》片段後,幾位導演評價都不高,表演尷尬,表情平淡看不到情緒的起伏波動,就像導演說的那樣,他們只是把臺詞念了一遍。但郭敬明卻給了一張S卡(S卡對於演員來說,就是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角色,成功率高,而在《演員請就位》中,S卡是導演們給好演員最大的獎勵),引起了大家的吐槽。陳凱歌導演表示如果給一個稚嫩期的演員一個S卡是會誤導演員的,有些拔苗助長的意思。李成儒指責郭敬明破壞規則、破壞公平的標準,並說道,「我不喜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各種做法。」翻雲覆雨這個詞,用的真準確,連後臺選手都開始公開吐槽,對於導演發卡的標準非常困惑,標準一直在改變。
但郭敬明故技重施,再次偷換概念,用歪理來解釋自己給S卡的理由。他們就像是一群學生,我是一個老師,難道差的學生我就不交了嗎?郭敬明這種偷換概念的說法就好比在一場考試中,郭敬明給一個差生打了100分,而且這個差生沒有任何的優勢和潛力,他卻讓這個差生晉級了,還擠佔了原本屬於優等生的一個名額,這對其它努力學習的學生打擊該有多大,這本身就是不公平。
就點評來說,趙薇和爾冬陞作為曾經的演員,能為選手們指出表演的問題。陳凱歌作為導演,能為演員們深挖劇本人物的動機,並給演員們指點迷津。李成儒作為老派演員,點評雖然直接容易得罪人,但句句在關鍵點上,一針見血的給演員指出自己的問題。而郭敬明的點評卻是言之無物,很多人聽不懂他的點評。
有人說綜藝都是有劇本的,李成儒和郭敬明的片段就是導演組安排的,同《演員請就位》一樣,遭到嘉賓和觀眾詬病的案例實在不勝枚舉。新的演員、愛豆,曝光度不高,看點不足,不用手段、不用套路、不用技巧,節目的節奏會變得非常平,沒衝突、沒看點,為了挽救節目效果,不得不在評委身上下功夫,再加上劇本化的後期剪輯,全方位滿足觀眾的刺激爆點,提升節目的流量。
綜藝節目是通過零碎的真實來編織出「真實感」的藝術,它是演出來的,但優秀的綜藝節目絕不會比影視作品更容易演繹,對於其分寸感的把握需要嘉賓擁有更純熟的技巧。「偏信則暗、兼聽則明」,一檔真正有抱負的專業性綜藝,在兼顧娛樂性的同時,更不能忽略專業性和客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