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不差錢,為何國產電影裡的特效,總被稱為五毛錢特效

2020-09-05 半顆烤瓷牙

迪士尼《奇幻森林》自上映後口碑可以說是一路爆棚。這部電影除了男主角是真的以外,其他那些狼啊、熊啊、蛇呀,還有讓人眼花繚亂的叢林背景等等,通通都是假的。

但是裡頭的每一個角色和場景都讓人忍不住感嘆,好萊塢的特效真是牛,特別是動物們開口說話的時候,每一根毛髮都在抖動,每一個表情都栩栩如生。

不少觀眾看了這部電影之後,回過頭再去看國產電影的特效,看看咱們斥巨資做出來的胡巴。這心裡的落差那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

的確,想想當年的《盜墓筆記》號稱投資多少億,粉絲還指望著他能還原小說,結果呢來也就是五毛錢的特效。花千骨劇組連一個包子都要做特效,這做出來的包子,觀眾隔著屏幕都覺得尷尬。不過這就奇怪了,明明劇組不差錢兒,為什麼做出來的特效卻總是撲街呢?問題出在哪兒呢?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特效這個話題。


首先不得不說特效是一個特別燒錢的活兒,多年前李安憑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獎,特效技術可以說是功不可沒,可臺前風光之後,相關的特效公司卻倒閉了。所以說特效的成本投入是非常大的,而且也有風險。一旦在票房上收不回成本,整個團隊可能就要喝西北風了。

不過對於好萊塢來說,基本不用擔心收不回成本。而且好萊塢大片一向重視特效技術,一部電影的特效好不好是衡量影片競爭力的重要依據。比如《奇幻森林》,幾乎是一部炫技的作品,就是要給觀眾看看這特效多牛。

再比如說《阿凡達》,據說花了近三個億美元做特效,這麼多的資金投入,出來的作品一定是高質量的,這質量好了,票房當然不會差到哪裡去了。

反過來看看,國內就不一樣了,動不動就是投資多少多少億拍大片兒,可是這錢都花哪兒去了呢?又要請明星,又要鋪天蓋地的做宣傳,有的甚至還要去買票房。要是投資一個億,明星片酬估計都要佔掉一大半。再除去其他的,留給特效的自然是少之又少。所以有人就說國內的製片方花個幾百萬做特效,就敢對外號稱自己是大製作了。

而且國內製片方不僅在特效上摳門,甚至連時間都摳。投資人希望影片儘快上映來回籠資金,這時間拖得越長,成本就越高,投資人就越焦慮。

在好萊塢一部特效電影光籌備就要一兩年,《瘋狂動物城》整整花了五年,《變形金剛》的前期技術研發更是花了近十年。而我們的電影籌備可能才幾個月,好萊塢留給後期特效製作的時間可能又要一兩年,而我們才三四個月。很顯然,特效投入成本低,又要各種趕進度,出來的效果自然不如人。看慣了好萊塢大片的觀眾在看這五毛錢的特效,可能尷尬症都要犯了。好萊塢更多的經費都是要用在細節上,而我們往往只是弄了一個噱頭。所以學習好萊塢的特效就顯得很有必要。

著名導演陸川是這麼看待這個問題的:「這個就是中國電影這一開放啊這十幾年了吧,就像我們今天坐在這兒的九零後,他們是被那個好萊塢大片兒一直洗腦洗上來的。你說你做一片子,如果你全都是五毛錢特技肯定被被是同題材電視劇,是吧?」

導演們知道特效的重要性,但是其他人未必知道,因為有很多從業人員對特效顯然還不夠重視。就現在來說,國內的導演水平與工業化製作流程跟好萊塢相比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好萊塢的體系當中,特效團隊在電影開拍的前期就要加入到創作中。好萊塢都有一個特效總監來把關,負責特效的人會不斷地和導演討論細節,製作團隊和特效團隊融為一體,共同為特效製作把關。而在國內,許多導演對特效並不感冒,導演很少會在前期配合特效來拍攝,大部分都是影片拍完了直接外包給相關的特效團隊,告訴特效團隊想要什麼樣的效果,你給我做出來就得了,很少會去溝通細節問題,而最後出來的特效質量大家也都看到了。

說到特效,我們都知道綠幕,綠幕的存在讓很多不可能成為可能。

看看綠幕技術到底是什麼。

綠幕技術是指在同一色彩的背景上拍攝物體,因為背景所擁有的色調信息明顯區別於前景,所以在後期製作過程中能輕易的將背景去除掉而保留前景。綠幕技術不一定非要使用綠色幕布,但必須避免拍攝體含有背景幕布的顏色。由於人的皮膚介於紅色和黃色之間,所以在實際應用中,藍色、綠色和青色的幕布比較常見,並非只有背景才會用綠幕代替。根據實際拍攝難度的不同,有時候電影創作人員也會先用綠色的模型來表示將要出現的動物或怪獸,然後後期再將這些模型擦除,進行特效製作。


綠幕技術在好萊塢可以說是隨處可見,但是在國內就沒有那麼多了。我們都知道好萊塢不光有錢,還有工業化的流程。反觀國內,沒人投錢給特效,也沒有專業的流程來做特效。國外的特效技術已經是日新月異,而國內的電影投資者講究賺錢快,他們考慮更多的是成本回收與利潤。如果說到用特效,他們可能更關心的是這門生意到底值不值,對票房有多大幫助。所以國產電影並不是差錢,奈何錢沒有用在特效上面,如果上面的問題可以得到解決,國產特效也就避免撲街了。畢竟我們也不能永遠停留在五毛特效,我們也需要自己的《奇幻森林》

相關焦點

  • 詳解|國產影視劇五毛錢特效頻出,究竟是哪些原因在掣肘?
    這些並不是個例,甚至可以說是中國特效影視劇的普遍現象。與其說是觀眾已經對國產特效影視劇失去了信心,不如說是極度差勁的「五毛錢特效」的輪番轟炸下,澆滅了觀眾那僅存的希望。時至今日,中國影視劇特效的發展如此滯後,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也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讀。
  • 國產山寨版《哈利波特》,全片五毛錢特效,讓看過的人都懷疑人生
    接著是另一位同學五毛錢摳圖特效加持的隱身術名叫異能學院,異能都是這種程度也太糟糕了,然而叫人想像不到的糟糕還在後頭。這部電影抄襲《哈利波特》就算了,偏偏還抄的一點也不走心。《哈利波特》有鄧布利多院長,《詭門之異能學院》也有院長。
  • 打破五毛錢特效的科幻電影《變異九頭蛇》826上映,等你來看
    近年來,科幻電影非常受觀眾們的歡迎,國產科幻電影在今天早就已經不是國外科幻電影的陪襯,而是可以在科幻電影市場分一杯羹的。,該片的導演乃是洛杉磯國際影展最佳導演林育塘,而編劇則是過雨晴,總策劃是斯洋,總製片人則由陳繼東擔任。
  • 這五毛錢特效的國產劇看完我感覺智商遭到了侮辱
    近兩年,一些優秀國產電視劇的特效有了明顯進步,但更多的劇集依然停留在「五分錢」階段。這個場景大概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來的別騙我,血明明是從裡往外爆出來的飛花的特效可能還不如抖音自帶特效(注不是我說,《龍珠》裡的神龍比這逼真多了
  • 國產特效崛起時:中國電影背後的100家特效公司
    以如今的國產電影為例,排在票房榜前列的如《戰狼2》《紅海行動》等國產軍事動作片,《流浪地球》這樣的科幻片,或是《捉妖記2》《尋龍訣》等玄幻片,又或者像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特效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即便是像《唐人街探案》系列、《羞羞的鐵拳》這樣的喜劇電影,或是如《我不是藥神》等劇情片,甚至是《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路過未來》等文藝片,其中也少不了特效的助力。
  • 頭條 國產古裝劇頻現「5毛錢特效」 電視劇的錢都花到哪兒去了?
    至於投資和特效,永遠不可能成重點。就好比形容一姑娘,總說她家有錢,衣裳、髮型多華麗,絕口不提長相和性格,這能嫁得好嗎?其實,沒準人家真不錯呢,依舊容易給說砸了。儘管在當下的中國,特效產業不敵歐美依然可以被用作藉口,但是,國產電影特效公司逐步向好萊塢迫近的今天,電視劇特效卻在大步流星的後退,不得不讓人懷疑,製作團隊是在忽悠觀眾呢?還是繼續忽悠觀眾呢?觀眾不是傻子,只是還能忍受。切莫不要把這種選擇性無視,看作是一種徹徹底底的無知。當某一天觀眾的底線被徹底挑戰之後,迎來的結果也許不堪想像。
  • 盤點100家特效公司,探討國產電影特效發展的一些現狀
    以如今的國產電影為例,排在票房榜前列的如《戰狼2》《紅海行動》等國產軍事動作片,《流浪地球》這樣的科幻片,或是《捉妖記2》《尋龍訣》等玄幻片,又或者像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特效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 韓版《太子妃升職記》精緻過頭,反而無國產五毛錢特效下飯
    一直以來,國產劇大多數飽受詬病。而且可以經常聽到國內翻拍韓劇或者是購買綜藝版權。卻很少聽到國產劇被國外翻拍,而現在網劇《太子妃升職記》卻走出了國門。韓國版《哲仁王后》最近首播,然而韓版劇組雖比中國有錢,但是卻總缺少那麼些味道。首先是女主似乎不那麼驚豔。
  • 《醉玲瓏》可看的不僅是五毛錢特效
    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關注了影視後期你是個很特別的人影視後期定期推送「AE+PR+C4D 影視特效合成
  • 《捉妖記2》等特效大片即將上映 一直被詬病「五毛錢」的國產特效與好萊塢的差距在哪裡
    作者/小小 編輯/席姿《捉妖記2》,近日陸續公布了電影海報和預告花絮預告中展現了用CG製作的角色「胡巴」是如何與真人演員互動的片段,上線一周,點擊量就近500萬。2015年上映的前作《捉妖記》拿下了24.38億元票房,一度成為當時國產電影的票房冠軍,也讓「胡巴」這個CG製作的角色受到了關注。
  • 《花千骨》包子加特效,電視劇的錢都花到哪兒去了?
    至於投資和特效,永遠不可能成重點。就好比形容一姑娘,總說她家有錢,衣裳、髮型多華麗,絕口不提長相和性格,這能嫁得好嗎?其實,沒準人家真不錯呢,依舊容易給說砸了。 儘管在當下的中國,特效產業不敵歐美依然可以被用作藉口,但是,國產電影特效公司逐步向好萊塢迫近的今天,電視劇特效卻在大步流星的後退,不得不讓人懷疑,製作團隊是在忽悠觀眾呢?還是繼續忽悠觀眾呢? 觀眾不是傻子,只是還能忍受。切莫不要把這種選擇性無視,看作是一種徹徹底底的無知。當某一天觀眾的底線被徹底挑戰之後,迎來的結果也許不堪想像。
  • 國產電影特效怎樣?這10部特效大片告訴你答案
    你懂這其中的意思嗎~本期,七染為大家整理了10部特效精彩的國產影片,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國產電影的特效究竟處在什麼樣的水平吧。1.長城(2016)《長城》是中美合拍的電影,本來看演員陣容和故事背景,這部電影還是非常被看好的。
  • 同樣是五毛錢的摳圖特效,為何《孤芳不自賞》被罵的那麼慘
    除此之外,這部劇中的五毛錢特效也是經常被吐槽。比如男主角寫字等等一些場景,還有一些外景,都能夠明顯看得出來是摳圖而成的,但是,觀眾吐槽歸吐槽,喜歡也是喜歡的。而且,這部劇現在都已經播出結束了,男女主角都憑藉這部劇得到了很多的關注度,說明這部劇還是很受觀眾歡迎和喜歡的。只不過同樣是摳圖和五毛錢的特效,當年的《孤芳不自賞》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 《隱秘的角落》竟然有五毛錢特效,網友質疑這也算網劇清流?
    丈母娘更是不跟秦昊這個女婿交流,秦昊眼神裡的那種悽涼,一目了然送走丈母娘以後,跟老婆的對話,老婆直接問離婚的事情,他在顧左右而言他,眼神中的那種不舍,讓人心疼。在這裡電視劇裡面,竟然有特效。在第一集最後出現過,這個特效是秦昊堅持下才拍的。三個小孩子在拍照,背景對著秦昊他們,意外看到了秦昊將兩位老人推下去的場景。
  • 再見了,國產劇的五毛特效
    看起來,《武動乾坤》和《香蜜》在特效領域恰好代表了影視界的兩個努力方向,一個重工業體系和流程管理,一個重成本管理和整體美術的統一。而這,也是娛樂資本論為何深入採訪兩部劇的特效團隊,挖掘幕後特效故事的原因。他們共同證明了一件事:國產劇距離「五毛特效」越來越遠了。
  • 拒絕五毛錢特效,帶你揭開電影特效內幕
    「製作這些在電影中僅出現1秒鐘的特效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 ——《萬物》電影特效:幻想與現實不論是經典科幻大片《阿凡達》還是真人迪士尼電影《阿拉丁》,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看特效大片時的震撼體驗嗎?儘管今天的我們對電影中的特效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但仔細想想,你真的知道它們是怎麼來的嗎?那些你以為是真實場景的畫面真的是實拍的嗎?
  • 五毛錢的變裝特效,爆火的爆米花大叔,你是否也想get同款特效?
    五毛錢的變裝特效,爆火的爆米花大叔,你是否也想get同款特效?一直以來,短視頻上都非常流行變裝視頻,畢竟這種小投入的短視頻製作便能吸引來大批粉絲的圍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近日一個貴州女孩兒和爆米花大叔利用爆米花來變裝的視頻火爆了全網。
  • 日版《微微一笑很傾城》上映,男女主顏值被嘲,五毛錢特效太辣眼
    03五毛錢特效太辣眼除此之外,特效簡直難以入目,明明是一偶像愛情劇卻給人一種看《奧特曼》的既視感,簡直讓人不敢相信這個是《微微一笑很傾城》。男主在遊戲中的造型簡直醜到無力吐槽,脖子上的大珠子非常令人出戲,從頭白到腳讓觀眾無奈,因此有不少網友吐槽這是「五毛錢特效」。其實看完日本版的《微微一笑很傾城》,再與國產做對比是不是好太多呢?不過話說回來,各有各的好處,畢竟這部劇才開始播放,沒準到後期會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呢?最後讓我們一起期待男女的精彩表現吧。
  • 《有翡》發布預告片,被嘲粗製濫造,五毛錢特效
    可是都受到了不小的爭議,很多人看後發現有粗製濫造的跡象, 五毛錢特效之所以出現這種粗製濫造的跡象這部大型的古裝劇毫無疑問特效的量是非常大的,所以需要消耗很長的時間,最起碼得消耗七八個月。
  • 《琉璃》上線惹爭議,「五毛錢特效」遭吐槽,男女主演技也被質疑
    除了布景之外,《琉璃》的特效似乎也沒能讓觀眾滿意。古偶的特效如果做的不好,同樣也會讓觀眾「出戲」,不少古裝武俠劇中都會有一些和怪物神獸打鬥的場景,一般的怪物神獸應該都是令人膽顫的存在,然而《琉璃》目前出現的幾個古偶都被觀眾吐槽特效太假,沒有上古神獸應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