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是痤瘡的一種,也就是在皮膚裡還沒有「探出頭」的痘痘。粉刺主要是由死掉的細菌和機體分泌物組成。多發於面部,為細小的皮下脂栓,表現為米粒大小的半球形小包,質硬,無自覺症狀。
粉刺雖然比痘痘情況好,但長在臉上,也影響顏值,沒有人不想除之而後快。
粉刺怎麼產生的?
粉刺分為白頭粉刺和黑頭粉刺,是皮膚正常的排洩物。在正常的皮膚代謝中,皮脂腺不斷分泌油脂,以維持皮膚的保溼功能,因此形成了一層天然的保護膜,就是我們常說的皮脂膜。
如果皮膚的角質代謝功能變差,角質無法正常脫落,就容易引起毛孔堵塞,分泌出來的皮脂就會躲藏在毛孔中,分泌不出去就會形成角栓閉口。如果形成頂為白色的丘疹,就是白頭粉刺。如果堵塞毛孔的皮脂表層直接暴露在外面,與空氣、空氣中的塵埃接觸,就會形成黑頭粉刺。
怎麼有效去粉刺?
去粉刺有不同的形式,效果也不一樣。
一方面,如果角質正常脫落,粉刺通過洗臉就能洗出來。只是需要一定的時間,見效太慢,很多人沒有這個耐性。
另一方面,如果角質沒有正常脫落,而把毛孔堵塞了,洗臉的方法就失效了,因此需要定期的去角質,這樣粉刺會少很多。不過,不要過度去角質,以免導致皮膚屏障受損。
一般來講,去粉刺可以物理方式和化學方式,下面我們來具體講下兩者的情況:
物理方法去粉刺
相較於洗臉,物理方式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市面上熱銷的、很多人喜歡的鼻頭貼、黑頭鏟、針清等產品,效果很明顯。比如說針清主要就是疏通被堵住的毛囊皮脂腺導管,把皮膚裡面的髒東西排出來。不過需要引起重視的是,這些物理方法較為「暴力」,一次性的清理確實挺乾淨。但是要知道,皮脂清完之後,皮膚還會代謝。如果反覆的擠壓,反而會是皮膚毛孔越來越大。尤其是鼻貼,一貼一撕,確實很爽,但很容易損傷角質層,導致屏障受損。
因此,對於物理方法,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膚質情況,同時要把握好頻率,不要頻繁過度的去使用。
化學方法去粉刺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化學方法不能像物理方法「立竿見影」,它需要一定的過程。不過,化學方式可以長時間的抑制和改善皮膚油脂分泌,從根源上減少粉刺的產生,而且科學運用的話對皮膚毛孔也不會損傷。需要注意的是,化學方法需要注意使用濃度,先從低濃度開始,建立耐受度。
常見的化學方法就是刷酸,如水楊酸,一種脂溶性的有機酸,可以把油性的皮脂溶解掉,以達到疏通毛孔的效果。另外,還有果酸常見的有:杏仁酸、乳酸、甘醇酸、蘋果酸、檸檬酸等。這些酸類配比不同的濃度,能達到不同的效果,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產品和濃度。
此外,化學方法除了刷酸,使用維A醇類產品,維生素B等也有一定的功效。
很多人看到粉刺,喜歡用手去擠,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皮膚護理細節,注意不要熬夜,飲食宜清淡,辛辣刺激、高油高脂食物要少吃。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護膚品,做好清潔保溼和防曬。